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五年级 王兰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打蔫儿、按图索骥、忐忑不安、艰涩”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2朗读课文,抄写喜爱的段落。过程与方法:1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2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之爱。教学重难点:1、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2、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闻激趣。同学们,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包含着浓浓的父母之爱,它们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老师想以一首小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来,我们一起看屏幕,轻轻的读一读。课件出示:妈妈的爱师:读了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感受?生1:生2: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中给孩子找药看病,反而逼着孩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她究竟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学会看病师出示、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熟悉大意。1、根据自学提示,朗读课文。师:带上老师给你们的自学提示,大声读一读课文,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自学要求: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新词,读通句子。2) 标好小节段,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出示本课新词打蔫儿 拖沓 艰涩 怔住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忐忑不安 按图索骥师: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成语特别难理解,按图索骥。谁来简单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骥的意思就是(良马)。师: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个识马高手叫孙阳,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写成了一部相马经。他的儿子就按照这本书去寻找千里马,结果千里马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后来这个词语也指机械地寻求答案或者按照线索寻找事物。师: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老师的填空来说一说。母亲让(儿子)借助(他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齐读主要内容。师总结: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好办法。三、研读对话,初识母亲的“狠心”1、研读“病得不轻”,体会到母亲的狠心。师:母亲是在孩子怎么样的情况下,让他独自去看病的?(学生说,生病且病得很重)师: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能证明孩子病得不轻的词语或句子。交流:打蔫儿 (无精打采) 沙哑 滚烫的手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 较平日拖沓。师:孩子病得不轻还要让他独自去看病,用一个我们刚学过的成语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母亲?可以用文中的词语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说。交流:狠心,残忍,冷漠2、研读“步步逼问”,体会母亲的狠心。师:从文中那些句子还可以具体看出母亲的狠心?(一连串的“逼问”。)出示“逼问”的对话描写。师生配合朗读。什么叫“逼问”?(步步紧追,问了又问)男女生配合朗读(请女生读出母亲的步步紧逼,冷漠狠心。男生读出儿子的虚弱。)师总结:这还真是一个狠心、冷漠、残忍的母亲。四、精读内心独白,认识母亲的“慈爱”。1、展示母亲内心矛盾。师:可是作为母亲,她到底愿不愿意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凭自己初读的第一感觉,谁来说一说?师:完全愿意嘛,又有点不愿意;完全不愿意嘛,又有点愿意,这样就是左右生:为难,师:进退生:两难师:按照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忐忑不安。这就是母亲矛盾的心理,到底是怎样的心理呢?出示句子: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点名读。师:注意感叹号再指名读,齐读。师:但是母亲的心理还有另一种想法出示句子: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点名读,齐读。2、精读内心独白。师:下面我们就要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请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心情的句子带到这两句话的后面说说理由,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出示: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 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学生讨论交流)师总结:从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中我们读到了矛盾,斗争和煎熬。做出这个决定,对母亲来说也非常痛苦。4、研读22小节,揭示母亲的慈爱。师(出示22小节):请齐读22小节,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母亲的痛苦。第22小节: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1) 时间过得快还是慢?(度日如年)艰涩:换成“缓慢”可以吗?艰难苦涩 沙漏:出示图片 坠:换成“落”可以吗?坠字感觉更重,更痛苦。2) 练习朗读,读出母亲的痛苦,度日如年。师引导: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请你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课堂练笔。师:母亲就这样,等了两个小时饱受折磨。还好,儿子终于回来了,终于听到脚步声了。此时此刻,母亲倚在门上,看到儿子回来,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请你以儿子为开头,写一写母亲想对孩子说得话。出示:我开了门,倚在门上:“儿子。”学生练笔,交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想法串起来,就是母亲的心声啊!学到这里,徐老师不禁要问这个母亲残忍吗?冷漠吗?狠心吗?这也是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啊。五、感悟主题。师:孩子最后有没有学会看病?读一读第25小节。师:母亲仅仅教会了孩子看病吗?还让孩子学会了什么?学生预设(独立面对生活,学会独立。)师:而对母亲而言,经历了内心斗争和煎熬,看到儿子顺利回来,她又学会了什么?(齐读26小节) 提炼出:学会放手师:是啊!或许对母亲来说,孩子跌倒了马上扶起来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也是一种爱;孩子生病了陪去医院看病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学会看病也是一种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一种爱,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学会放手是一种更伟大的母爱。(板书:母爱)师: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对孩子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出示27小节)有没有词语不懂?解释“聊胜于无”。读一读。六、阅读拓展师:课外老师推荐她写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母亲 儿子 学会放手 学会独立 母爱教学反思: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初步感知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进行交流。在体会母亲感情时,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最后学完课文,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类似经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正如我的意料,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事小事都有父母包办,哪怕一点伤风感冒父母们都紧张得不得了,第一时间带孩子们上医院看病,从没有像书中的母亲一样放胆让孩子们自己上医院看病,所以,对于书中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他们中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有一小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招聘成熟教师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带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试卷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儿童心理医生考试卷及答案
- 基本公卫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王道勇保障和改善民生
-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血友病课件完整版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临床职业素养
- 种子学-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手术室无菌技术 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分数乘法:分数乘小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