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A 静电场习题解答 1 当两个小球受力平衡时有 fT mgT sin cos 1 tanLmgf 而 两带电小球间静电力 f 为 2 sin2 4 2 0 2 L l q f 解 1 2 式可得 mglmglq 00 42tan4sin2 Q很小 tansin 2 选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 x轴沿杆向右 在x处取一电荷元dq dq dx 它在点电 荷处产生的场强为 2 0 4xd dx dE 整个杆上电荷在该点的场强为 4 4 0 0 2 0 Ldd L xd dx E L 所以点电荷 0 q所受的电场力为 N Ldd Lq EqF0 9 4 0 0 0 沿x轴负向 3 如 图 所 示 P点 的 场 强 为 21 EEEP rrr 而CN r q E 10125 1 4 4 2 10 1 1 r CN r q E 1072 0 4 4 2 20 2 2 r 建坐标系后 P E r 在x轴 y轴方向 的 分 量 为 cos sin0 2121 221 EEEEE EEEE yyPy xxPx 代 入 数 值 得 CNE CNE Py Px 10549 0 10432 0 4 4 所以合场强大小 CNEEE PyPxP 10699 0 422 P E r 的方向 P E r 与x轴正向夹角 o 8 51 arctan Px Py E E 或 5 3 sin 得 87 36 CNEEEEEP 10699 0cos2 4 21 2 2 2 1 又 2 cos2 1 22 1 2 2PP EEEEE 得 8 51 4 在O点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半无限长直线 A上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 mgmg ff TT l x dxx o 0 q Ld 2 q 1 q cmr5 2 cmr4 1 1 E r P E r 2 E r y x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ji R E rr 0 1 4 半无限长直线 B在O点产生的场强 jiE rrr 0 2 4 四分之一圆弧段上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 强 ji R E rr 0 3 4 由场强叠加原理 O点合场强为 4 0 321 ji R EEEE rrrrrr 即 R EEE yx 0 22 4 2 E r 的方向 451tantan 11 x y E E E r 与x轴正向夹角 5 把所有电荷都当作正电荷处理 在 处取电荷元 d Q dldq 2 它在O点产生 的场强 d R Q R dq dE 2 0 22 0 24 按 角变化 将dE分解 成 二 个 分 量 d R Q dEdExsin 2 sin 2 0 2 d R Q dEdEycos 2 cos 2 0 2 对各分量积分 积分时考 虑到一半是负电荷 所以 0sinsin 2 2 2 0 2 0 2 dd R Q dEE xx 2 0 2 2 2 0 2 0 2 coscos 2R Q dd R Q dEE yy 所以j R Q jEiEE yx rrrrr 2 0 2 6 1 一根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线外离直线距离r处的场强 为 r E 0 2 根据上式及场强叠加原理得两直线间的场强为 22 00 21 4 2 2 1 2 1 2xa a x a x a EEEP E r 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 2 两直线间单位长度的相互吸引力为 a EF 0 2 2 注 E为一直线电荷在另 一直线电荷所在处产生电场 Q Q R Ed r o d y x dq a oP x x 3 E r 2 E r 1 E r o R R B A y x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7 将题中的电荷分布看作面密度为 的大平面和面密度为 的圆盘叠加的结果 则大 平面在x处产生的场强为i x x E rr 0 1 2 圆盘在该处的场强为i xR x x E rr 11 2 22 0 2 所以i xR x EEE rrrr 22 0 21 2 注 本题亦可利用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给定点的场强公式直接积分而得 8 选取坐标轴OX沿半球面的对称轴 如图所示 把半球面分成许多微小宽度的环带 每一环带之面积 dRdssin2 2 小环带上电量 dRdsdqsin2 2 该电荷元在O点产生的场强 d R ddqR dEcossin 4 cos 3 00 2 O点处的总场强 0 2 0 2 4 cossin 0 ddEE 0 iE 4 若半求面带正电 0 E沿x轴正方向 若半球面带负电 0 E沿x轴负方 向 9 以左端底面处为坐标原点 X轴沿轴线向右为正 在任意处x 取宽dx 的圆环 其上电量 dx L Q dq 小圆环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2 322 4 xLR dqxL dE 0 总场强 0 L xLR dx L Q xL dEE 02 322 4 11 4 22 LR RL Q 0 方向沿x轴正向 10 设坐标系如图所示 将半圆主柱面划分成许多窄条 宽的窄条的电荷线密度为 ddl R d 取 位置处的一条 它在轴线上一点产生的场强 为 d R d dE 0 2 方向如图所示 它在x y轴上的二个分量为 sindEdEx Ed r O d R x 4 B 6 x dE y dE O dl y x 4 B 3 Ed r d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cosdEdEy 对各分量分别积分 0 2 0 2 2 R d R dEE xx 0 sin 2 0 2 0cos 0 d R dEE yy 所以场强 0 2 i R jEiEE yx 11 1 通过ax 处平面1的电通量 进闭合曲面 3 111 baSE 通过ax2 处平面2的电通量 出闭合曲面 3 222 2baSE 因为E r 与其它平面平行 所以通过其它平面 的 电 通 量 都 为 零 因 而 通 过 该 高 斯 面 的 总 电 通 量 为 CmN12 2333 21 bababa 2 由高斯定理得高斯面内包含的净电荷为CbaQ 123 00 1085 8 12 由题意知 CNE 200 x CNEy 300 0 z E 平行于XOY平面的两个面的电通量 0 1 SESE ze rr 平行于YOZ平面的两个面的电通量 CmN200 22 2 bSESE xe rr 式中 分别对应于右侧和左侧平面的电通量 平行于XOZ平面的两个面的电通量 CmN300 22 3 bSESE xe rr 式中 分别对应于上和下平面的电通量 13 以P点为球心 22 hRr 为半径作一球面 可以看出通过半径为R的圆平面的 电通量与通过以它为周界的球冠面的电通量相等 球冠面的面积为 2hrrrS 整个球面积 2 0 4rrS 通过整个球面的电通量 00 q 所以通过球冠面的电通量为 1 2 1 2 22 0hR hq r hq S S 00 0 14 过P点作半径为r的球面为高斯面 根据高斯定理求场强 0 2 4 q Er 2 E r 1 E r 21 a2ao y x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 0 4r q E 1 Rr 高斯面内电荷为零 0 1 E 21 RrR 高斯面内 2 0 21 321 4 r QQ EQQq 注 本题亦可用两球在单独产生场强的又叠加来计算 15 在球内取半径为r 厚为 dr的薄球壳 该壳内所包含的电量为dq drrArdvdq 2 4 在半径为r的球面内包含的总电量为 r ArdrArdvq 0 43 4 0 Rr 以该球面为高斯面 按高斯定理有 0 4 42 1 ArrE 得到 0 4 2 1 Ar E 方向沿径向 A 0时向外 A0时向外 A 2 2 0 2 d x d E x 1 规定0 U 则 rr RR Rr r Q dr r Q drEU Rr R Q dr r Q drEUU 0 2 0 2 0 2 0 2 44 44 外 外内 2 规 定 球 面 上 电 势 为 零 即0 R U 则 球 面 电 势 00RrdrdrEU R r R r 内 球面外电势 R r R r Rr Rr Q dr r Q rdEU 11 44 0 2 0 2 r r 外 无限远处的电势 R Q U 0 4 22 证 半径为r处的电势应该是以r为半径的球面以内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电势 1 U和 球面外电荷产生的电势 2 U的叠加 即 21 UUU 球面内电荷产生的电势 3 0 2 0 33 0 1 1 44 4R Qr r RQr r q U 球 面 外 电 荷 产 生 的 电 势 在 球 面 外 取 drrr 的 薄 球 层 其 上 电 量 3 4 3 4 2 3 2 3 drr R Q drr R Q dq 它在该薄层内任一点产生的电势为 4 3 4 3 00 2 drr R Q r dq dU 故半径为r处的电势为 3 0 22 3 0 22 3 0 3 21 8 3 8 3 4R rRQ R rRQ R Qr UUU 注 本题亦可先用高斯定理求球体内外的场强 内 E 和 外 E 再求 R R r drEdrEU 外内 dq dr r o R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3 1 在 球 内 取 半 径 为r 厚 为dr的 薄 球 壳 该 壳 内 所 包 含 的 电 量 为 432 4 44Rdrqrdrr R qr dVdq 则球体所带的总电量为qdrr R q dVQ R V 0 3 4 4 2 在球内作一半径为 1 r的高斯球面 按高斯定理有 4 0 4 12 0 4 0 1 2 1 4 1 4 1 R qr drr R qr Er r 4 1 4 0 2 1 1 Rr R qr E 1 E r 的方向沿半径向外 在 球 体 外 作 半 径 为 2 r的 高 斯 球 面 按 高 斯 定 理 有 0 2 2 2 4 q Er 得 4 2 2 20 2 Rr r q E 2 E r 方向沿半径向外 3 按定义式计算电势 P P l dEU rr 球 内 电 势 该 球 内 一 点 离 球 心 距 离 为 1 r 则 该 点 电 势 4 1244 1 3 3 1 0 2 0 4 0 2 211 111 Rr R r R q dr r q dr R qr drEdrErdEU R R rR R rr r r 球外电势 44 2 20 2 0 22 22 Rr r q dr r q drEU rr 24 由高斯定理可知空腔内0 E 故带电球层的空腔是等势区 各点电势均为U 在 球层内取半径为drrr 的薄球层 其电量为drrdq 2 4 该薄球层电荷在球心外产生 的电势为rdr r dq dU 00 0 4 整个带电球层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为 2 2 1 2 2 00 00 2 1 RRrdr q dUU R R 因为空腔 内为等势区 所以空腔内任一点的电势U为 2 2 1 2 2 0 0 RRUU 若根据电势定义 2 1 R R l dEU rr 计算可得同样结果 作半径为r同心高斯球面S 由高斯定理 0 i S q SdE rr 0 2 4 i q rE 2 0 4r q E i 00 11 EqRr i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 3 1 3 2 0 3 3 1 3 22 3 3 4 r RR ERRqRr i 腔内任一点电势 2 1 3 3 2 1 2 2 0 2 3 1 3 2 0 2 3 1 0 32 321 2 2 12 2 1 2 2 1 1 RR r RR dr r R rdrEdrE rdErdErdErdEU R R RR R R r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25 设内球面上所带电量为Q 则两球面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4 21 2 0 RrR r Q E 两球面的电势差 2 1 2 1 210 2 0 12 11 44 R R R R RR Q r drQ EdrU C RR URR Q 9 11 12210 1014 2 4 26 设原点O在左边导线的轴线上 X轴通过 两导线轴线并与之垂直 在两轴 线组成的平面 如图所示 在R x d R 区域内 离原点 距离x处的P点场强为 xdx EEE 00 22 则两导线间电势差 R Rd dx xdx EdxU Rd R Rd R ln 11 2 00 12 27 1 半圆环上取电荷元 d Q dq 电荷元在O点产生的电势 d R Q R dq dU 0 2 0 44 整个半圆环上电荷产生在O点的电势 R Q d R Q dUU 0 0 0 2 0 44 2 将 点 电 荷q从 无 穷 远 处 移 到O点 电 场 力 的 功 为 R qQ UUqA 0 0 4 28 等边三角形的中心O到各顶点的距离均为3 a 因此三个顶点上电荷在O点处产 O RR d X E E P x R d o dq Q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生的电势为 a q a q U 0 0 0 2 33 3 4 将 点 电 荷 从 无 穷 远 处 移 至 三 角 形 中 心O处 外 力 需 作 功 a qQ UUQAA 0 00 2 33 外 注 0 A表示电场力作功 29 在任意位置x处取长度元dx 其带电量 dxaxdxdq 0 它在O点 产生的电势 x dxax dU 0 0 4 O点总电势 a La aLdx x a dUU la a ln 4 1 4 0 0 0 0 30 Vdydx dyEdxEl dEU b a b a y y y x x xab 3 0 2 1 3 102 20 600 31 400600400 rr a La aLUUA OO ln 4 0 0 31 设X轴沿细线方向 原点在球心处 在x处取长度元dx 其上电量为 dxdq 该电荷元 dq在带电球面的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为 dx x q EdqdF 2 0 4 2 0 4x q E 为球 面电荷在 dq处产生场强 整个细线所受电场力为 Lrr Lq x dxq dFF Lr r 000 2 0 44 0 0 方向沿x轴正方向 电荷元在带电球面的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dx x q dW 04 x q V 0 4 为球面电荷在 dq处产生电势 整个线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 0 0 00 ln 44 0 0r Lrq x dxq dWW Lr r 32 分析 电势分布已知时 利用电场强度与电势的方向导数关系可求得场强在该方向分量的 分布 解 在a b区间 0 6 64 012 x V Ex V m 在b c区间 0 x V Ex 在c e区间 0 3 22 120 x V Ex V m 在e f区间 12 25 2 06 x V Ex V m 在f g区间 0 x V Ex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在g h区间 4 2 5 47 60 x V Ex V m xEx 关系曲线 如图所示 6 4 2 12 6 0 3 4 2 6 24 5 4 6 V x E 5 2 33 分析 根据场强分量与电势梯度分量的关系求解 解 22 22 yx b yx ax xx V Ex 2 2 1 222 222 1 ayyxbxax yx 22 22 yx b yx ax yy V Ey 2 1 22 222 2 yxbax yx y 34 据导体静电平平衡的性质 电荷分布在导体板的外表面上 不计边缘效应时 可以 认为各表面上的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设A B C D各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A B C D 根据导体静电平衡条件 导体板由场强为零 可得 2 0 2222 1 0 2222 0000 0000 LL LL DCBA DCBA 由电量守恒定律得 4 3 2 1 LL LL S Q S Q DC BA 解上述四式得 S QQ S QQ DCBA 2 2 2121 35 1 当B板不接地时 根据上题解答 A B两板的相背两面的电荷面密度大小 D E r D E r C E r C E r B E r B E rA E r A E r DCBA D a C a B a A a 2 Q 1 Q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相等 符号相同 即 S Q 2 两板的相对两面的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 符号相反 即A板右面 为 S Q 2 B板的左面为 S Q 2 故两板间场强 S Q E 0 2 方向 A指向B 因此两板间电势 差为 S Qd dEl dEU B A AB 0 2 rr 2 当B板接地时 两板的相背两面的电荷面密度为零 A板右面的电荷为Q B板 左面的电荷为Q 故两板间场强为 S Q E 0 两板间电势差为 S Qd dEUAB 0 36 1 由静电感应 金属球壳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q 外表面上带电荷Qq 2 不论球壳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如何分布 因为任一电荷元离O点的距离都是a 所以由这些电荷在O点产生的电势为 a q r dq U q 00 44 3 球心O点处的总电势为分布在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和点电荷q在O点产生的电 势的代数和 b Q bar q b Qq a q r q UUUU Qqqq 00 000 0 4 111 4 444 37 1 因两球相距很远 可认为都是孤立的 因而均匀带电 设两球连接后分别带电量 21 qq 则因两球电势相等 即 20 2 10 1 44r q r q 因此 2 1 2 1 r r q q 或 21 1 21 1 rr r qq q 前式 1 1 2 2 q r r q 两边各加 1 q得后式 又因 qqq2 21 C rr qr qq rr r q 9 21 1 21 21 1 1 1067 6 2 Cqqq 9 2 103 132 2 两球电势均为 V r q U 3 10 106 4 38 因两球间距离比两球的半径大得多 这两个带电球可视为点电荷 设两球各带电量 Q 若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则两带电球之间的电势能为 d Q W 0 2 0 4 式中d为两球心间距离 当两球接触时 电荷将在两球间重新分配 因两球半径之比为1 4 故两球电量之比 4 1 21 QQ 即 12 4QQ 因 QQQQQQ254 11121 QQQQQ 5 8 4 5 2 121 当返回原处时 电势能为 0 0 21 25 16 4 W d QQ W 即 25 16 0 W W 39 1 球心处的电势为两个同心带电球面各自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的叠加 即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1 02 2 1 1 0 0 4 1 rr r q r q U 29 21 00 1085 8mC rr U 2 设为球面上放电后电荷面密度为 则应有 0 1 21 0 0 rrU 即 2 1 r r 外球面上应变成带负电 共应放掉电荷 C r r rrq 9 2 1 2 2 2 2 1067 614 4 40 设B上带正电荷 内表面上电荷线密度为 1 为表面上电荷线密度为 2 而A C上相应地感应等量负电荷 则由高斯定理可求场强的分布 A B间场强为 r E 0 1 1 2 方向由B指向A B C间场强为 r E 0 2 2 2 方向由B指向C B A间场强为 a b R R R R 1BA R R r dr rdEU a b a b ln 22 0 1 0 1 r r B C间场强为 b c R R R R BC R R r dr rdEU c b c b ln 22 0 2 0 2 2 r r 因 BCBA UU 得 abbc RRRR ln ln 21 41 由于圆筒接地 故圆筒内表面上电荷线密度为 外表面不带电 1 由高斯定理可得场强 2 0 0 bra r EarE 2 a 0之间任一点的电势 ar a b r dr drl dEU b a a r b r 0ln 22 0 00 rr ba 之间任一点的电势 b r b r bra r b r dr l dEU ln 22 00 rr 42 设导线上的电荷线密度为 与导线同轴作单位长度的 半径为r的高斯圆柱面 导 线半径 21 RrR 圆筒半径 2 R 则按高斯定理有 0 2 rE 得 21 0 2 RrR r E 1 由 10E D r 20E D 得介质层内 外的场强大小为 2 0 1 4r Q E r RrR 介质层内 外的场强方向均为沿径向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 介质层内的电势 l dEl dEl dEV R R rr rrrrrr 211 0 11 4Rr Q r r RrR 3 金属球的电势 0 3 11 4RR Q V r r 45 解 1 作半径 Rr 0的同心高斯球面 由 QDSSdD S rr 得 2 21 4 r Q DD R1 Rr 0 Rr 2 由 101 ED r 202 ED 得介质内外电场强度大小 2 0 1 4r Q E r 21 RrR Rr 0 Rr 2 若Q 0 则D E方向均沿矢径向外 反之则向内 由P D 0E得介质内极化强度 r r Q P r r r r 3 4 1 21 RrR 可见 在介质层内的极化是非均匀的 介质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由 n eP r r 得到 在介质内表面 2 1 1 4 1 1 R Q P r r Rr 在介质外表面 2 2 2 4 1 2 R Q P r r Rr 46 解 1 按有介质时高斯定理 LrLDSD 0 2d S rr 得 0 2 e r D r r 21 RrR 介 质 中 电 场 强 度E r 0 0 0 2 e r E r r r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1 RrR 由P D 0E 得介质内电极化强度大小 r E DP r r 2 1 0 0 rrr 21 RrR 介质层内为非均匀极化 2 介质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由 n eP r r 得介质内表面 0 1 1 2 1 1 R P r r Rr 介质外表面 0 2 2 2 1 2 R P r r Rr 47 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ln 2 12 0 RR L C r 内圆筒的带电量 ln 2 12 0 RR LU CUq r 由高斯定理可求得P点的电场强度为V m998 ln 2 120 RRR U R Lq E r p 方向沿径向向 外 P点与外筒的电势差V R R RR U r dr RR U EdrU R R R R 5 12ln ln ln 1 2 1212 22 1 48 设极板上分别带电量 q和 q 金属片与A板距离为 1 d 与B板距离为 2 d 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板两面感应等量异号电 由高斯定理得左面感应电荷 为q 右面感应电荷为q 则金属片与A板间场强为 s q E 0 1 金属板与B板间场强为 s q E 0 2 金属板内部场强为 E 0 所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td s q dd s q dEdEUU BA 0 21 0 2211 由此得 td s UU q C BA 0 因C值仅与d t有关 与 21 dd 无关 故金属片的安放位置对电容值无影响 49 由 ba UU 得 b q a q ba 00 44 又Qqq ba ba aQ qa ba bQ ab 由a U q C a a a0 4 b U q C b b b0 4 baCCC ba 0 4 总 或 ba U Q U Q C a 0 4 总 50 以左边的导线轴线上一点作原点 X轴通过两导线并垂直于导线 如图所示 两导 线间x处的场强为 t d 2 d 1 d q q BA 2 E r 1 E r 4 3 2 1 b a 0 b E0 a E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xdx E 00 22 两导线间的电势差为 RdB A AB R Rd dx xdx l dEUln 11 2 00 rr 设导线长为L的一段上所带电量为Q 则有 LQ 故单位长度的电容 R Rd ULU Q C ABAB ln 0 51 1 设内 外球壳分别带电Q 和Q 由高斯定理有 2 4 r Q D 21 RrR 2 00 4r QD E rr 21 RrR 210 12 210 2 0 12 4 11 44 2 1 2 1RR RRQ RR Q r drQ EdrU r R R rr R R 12 210 12 4 RR RR U Q C r 此时 21 2 12 1221 2 0 1 4 RrR rRR URR r Q rE r 2 12 2 122102 12 2 2 1 RR URR CUW r 52 1 由题给条件aab 忽略边缘效应 应用高斯定理可求出两筒 之间的场强为 r LQ E r 02 两筒间的电势差 a b L Q r dr L Q U r b a r ab ln 22 00 故电容器的电容 ln 2 0 ab L UQC r ab 2 电容器贮存的能量 a b L Q CUW r ab ln 42 1 0 2 2 53 玻璃板抽出前后电容器能量的变化即外力作的功 抽出玻璃板前后的电容值分别为 d s C d s C r00 撤电源后再抽玻璃板 板上电荷不变 但电压改变 即 UCCUQ 由此得 UU C C U r 抽玻璃板前后电容器的能量分别为 202 2 1 2 1 U d s CUW r 2 2 02 2 1 2 1 U d s UCW r 外力作功 J d sU WWA r r6 2 0 1055 21 2 54 电荷Q 均匀分布在导体球外表面上 按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得电位移矢量大小为 X x d O BA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 4 r Q D 电场强度大小为 2 4r QD E 在场中取半径为r厚为dr的球形薄壳 其体积为drrdV 2 4 故电场能量 8 82 1 2 2 2 RQdr r Q DEdVW RV 55 1 因保持与电源连接 电势差不变 电容值由 n C nd S C d S C 00 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量增量0 1 1 2 1 2 1 2 1 222 n CUCUUCWWW 在拉开极板过程中 电容器上电量由Q减至 Q 电源作功 0 1 1 22 1 n CU n CU n CUAWA 作正功 2 断开电源后 电容器上电量CUq 保持不变 电容值由 n C C d S C 0 电容器储存的静电能增量0 1 22 2 222 n C q C q C q WWW 电容器的能量增加来 源于外力所作的功 1 2 1 1 2 2 2 nCUn C q WA 56 1 串联时两电容器中电量相等 由 C Q W 2 2 得1 2 2 1 2 1 1 2 2 2 1 2 21 C C C Q C Q WW 2 并联时两电容器两端电势差相等 由 2 2 1 CUW 得 2 1 2 1 2 1 2 12 2 2 121 C C UCUCWW 3 串联时电容器系统的总电能 2 21 212 2 1 2 1 U CC CC UCW SS 并联时电容器系统的总 电能 2 21 2 2 1 2 1 UCCUCW pP 两者之比 9 2 2 1 2 1 2 2 1 2 221 2 121 2 21 21 C C C C CCCCCC CC CC W W P S 57 解 1 设两同轴圆柱无限长 由场分布的轴对称性 可利用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求得 圆柱壳中任一点的电位移为 lr Q D 2 电场强度为 lr QD E 2 电场能量密度 222 2 82 1 rl Q DEwe 2 这柱壳中的总电场能 r lr Q rrl rl Q VwW e d 4 d2 8 dd 2 222 2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3 电介质中的总电场能 1 2 22 ln 4 d 4 d 2 1R R rl Q r lr Q WW R R 4 由 C Q W 2 2 1 可得电容量 1 2 2 ln 2 2 R R l W Q C 单位长度的电容量为 1 2 ln 2 R R l C Cl B 电场自我检查题答案 1 7 1022 3 N i r 0 07m 2 D 3 C 4 0 42 qq 1 q 2 q 3 q 4 q 5 0 d 22 0 4da d OP方向 6 D 7 D 8 C 9 A 10 A 11 Rr Q11 4 0 12 2 1 2 2 BAB UU m q v 13 0 R Q q 0 4 14 D 15 B 16 2 2 0 2d SU 17 cos2PE 18 5 100 5 cm 2 1066 8 J 19 D 20 ba EE 21 2222 2 2 yx Ay yx Ax 22 d U td d U U q td d a b U 2 U 3 U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23 q R r 24 B 25 C 26 L q 0 4 27 U 28 S qd V 0 22 1 29 与导体表面相垂直 不变 30 20 4R q 31 r 0 32 r 1 r 33 r 1 r 1 34 C 35 C 36 A 37 C 38 B 39 B 40 B 41 B 42 r 0 43 44 C Q 4 2 45 F 46 4 F 47 先计算细绳上的电荷对环心产生的场强 选细绳顶端作坐标原点 D X轴向下为正 在x处取一电荷元 dx R Q dxdq 3 它在环心处的场强为 22 1 4 12 4 4xRR Qdx xR dq dE 00 整个细绳上的电荷在环心处的场强为 2 3 0 2 1 16 4 12R Q xR dx R Q E R 00 圆环上的电荷分布对环心对称 它在环心处的场强 0 2 E 课后答案网 w w w k h d a w c o m 由此 合场强 0 i R Q iEE 2 1 16 方向垂直向下 48 设坐标原点在圆环中心 X轴沿圆环轴线方向如图 在圆环上取一 电荷元 dldq 1 它在轴线上x处产生场强 4 22 Rx dl dE 0 1 它沿x轴方向的分量 2 322 4Rx xdl dEx 0 1 场强的x轴方向总分量 0 0 1 0 1 R xx Rx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舞蹈老师合同范本
- 住建部 房屋合同范本
- 酿酒作坊出售合同范本
- 运送车辆服务合同范本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10篇
- 植物综合题目大全及答案
- 直面困境申论题目及答案
- 零售策略市场分析研究
- 婚庆活动方案
- 环境监测行业智能化转型路径与2025年数据质量控制要点报告
- 工程施工队伍管理制度
- 2025年室内设计师劳动雇佣合同范文
- 2025睿实消防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说明书
- 《数字技术应用 基础模块(WPS Office 上册)》 课件全套 第1-3单元 探索数字世界 数字技术应用基础 -编程的魅力 程序设计入门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二
- 鼻的症状学相关知识
- 中职生劳动教育试题答案
- 现代学徒制课题: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机制创新研究(研究思路模板、技术路线图)
- 2024年《数字摄影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医疗纠纷讲座
- 一氧化碳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