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浩生心理学史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课件_第1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课件_第2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课件_第3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课件_第4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谢绝复制敬请理解 古希腊 罗马时期至1879年实验心理学建立的这段时间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这段时期内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是 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但是却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在这段时期内是附属于其它学科的 特别是附属于哲学的 哲学家在构建其理论的过程中阐发了许多心理学思想 这一时期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在哲学内的起源 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哲学的心理学阶段 亦即古西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在这一阶段里 哲学家们把心理状态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进行探讨 分析灵魂的功能或作用 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虽然在灵魂的探讨中有迷信或超自然的观点 但是有关灵魂的探讨并非服务于宗教目的 这一点使它同随后的宗教哲学心理学相区别 Soul 第二个阶段是宗教哲学的心理学阶段 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欧洲中世纪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 宗教神学成为知识体系的核心 哲学成为神学的 婢 bi 女 心理学自然也逃脱不了服务于宗教神学的恶运 有关灵魂的探讨成了论证上帝存在的工具 这一时期心理学思想的中心也是关于灵魂的功能和作用 哲学家们力图通过灵魂的探讨来发现上帝统摄人类心灵的机制 第三个阶段为意识的经验心理学阶段 时间大致起于十四世纪末止于十九世纪中叶 包括了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在这一阶段里 有关心理问题的探讨由灵魂的功能逐渐转向了认识的起源 过程和方法等问题 注意的焦点转向了意识经验起源的研究 灵魂的心理学开始让位于意识经验心理学 人的认识从哪里来的呢 意识的经验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 在这个问题上 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 即经验论和唯理论 在心理学史上 我们称之为经验心理学和理性主义心理学 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 唯理论站在经验论的反面 它推崇理性判断 认为理性知识是天赋的 是先天固有的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构成了意识经验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线索 在经验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联想主义心理学 联想主义心理学以 联想 解释一切心理现象 认为各种心理元素通过联想的规律形成各种心理状态 联想主义心理学是意识经验心理学发展的最高形式 它的出现代表着哲学心理学向科学心理学的过渡 1 笛卡尔 RDescartes 笛卡尔生于法国 他在一所教会学校读书 由于健康原因 学校的领导允许他不参加早晨的宗教服务活动 并且允许他躺在床上 直到中午 这一习惯笛卡尔保持了一生 在这些寂静的早晨 笛卡尔进行他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1596 1650年 有几个梦改变了笛卡尔的生活 他曾经回忆说 11月10日那一天 他是在一个有暖炉的房间度过的 在房间中 他沉思于他的数学和科学观念中 不知不觉睡着了 在梦中 他为懒惰而受到谴责 真理之灵 占据了他的心灵 劝说他把毕生的工作贡献给数学 真理之灵告诉他 数学原理可以应用到各门科学之中 使知识变得更为精确 因此 笛卡尔决心怀疑现存的一切 特别是那些来自于过去的教条和学问 只相信那些他可以绝对确证的知识 笛卡尔在数学和哲学方面写下了许多作品 由于这些作品 他的名声逐渐增长 并因此而吸引了20岁的瑞典女王Christina的注意 克里斯蒂娜要求笛卡尔来教她哲学 笛卡尔极不情愿 不想放弃自己的自由和隐居生活 但是他极为尊重皇家的请求 1649年秋天 女王派了一个战舰来把他接到了瑞典 克里斯蒂娜坚持早晨5点钟在一个暖气设备不好的图书馆里给她授课 这年的冬天又极为寒冷 在极端寒冷的冬天早晨 脆弱的笛卡尔忍受了近4个月 最终患上了肺炎 1650年2月11日 笛卡尔去世了 笛卡尔逝世16年之后 他的朋友认为应该把遗体运回法国 他们送了一口棺材到瑞典 但是这口棺材太短 容不下笛卡尔的身躯 瑞典当局的解决方法是卸下了头颅 当遗体的其余部分准备起程回国的时候 法国派驻瑞典的大使认为他应该留下一个纪念物 于是他砍下了遗体右手的前指 缺少头颅和一个手指的遗体被运回了巴黎 为此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 瑞典的一个军事将领把笛卡尔的头颅挖了出来 当作纪念品保存了起来 在150年的时间里 笛卡尔的头颅从一个收藏家转到另一个收藏家那里 直到最后被埋葬在巴黎 1 理性主义的哲学观在西欧漫长的中世纪里 神学统治着一切 哲学和科学都附属于神学 一切服从于信仰 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哲学以后 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神学的真理提出挑战 提出了两种获得真理的方法 一是经验的归纳法 二是理性的演绎法 笛卡尔就是理性演绎法的首位倡导者 这种方法就是 首先凭直觉确立若干不证自明的公理 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 推演出其它命题和定理 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 笛卡尔贬低感觉经验的作用 认为感觉常常还欺骗我们 只有通过理性的推理得到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但他生活在一个宗教影响仍十分强大的历史时期 因此不得不提出二重真理论 信仰的真理和科学的真理另外 他也是一个天赋观念论者 认为时间 空间和运动等观念都是生来就有的 2 我思故我在从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出发 笛卡尔主张对以往的一切知识都要进行清理 置于理性的天平上进行衡量 也就是要怀疑一切 笛卡尔进行普遍怀疑的结果 是发现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那就是 我在怀疑 而怀疑是一种思想 思想总有一个思想的主体 这个主体就是 我 所以 我思故我在 他所使用的方法是一种内省的方法 后世的内省法主要是从笛卡尔开始的 3 二元论通过怀疑 笛卡尔确立了 自我 亦即心理或精神的存在 而在我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物质的世界 这就确立了两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物质和精神 心物两分法的传统由此开始 4 身心交感论物质和精神或心理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笛卡尔认为两者在人类的有机体内是相互作用的 身体影响心灵 心灵影响身体 两者通过松果腺而相互影响 他的这一观点不同于莱布尼兹的心身平行论 5 反射学说笛卡尔以血液循环的模式解释神经运动的过程 感官与大脑有细线相连 当感官受到刺激时 细线就牵动脑内的某些孔道开关 打开孔道的门 存于其中的 动物精气 就顺着中空的神经流入肌肉 导致肌肉的动作 尽管他没有提出反射这个词 但他却勾画了反射弧的基本机制 这一学说也体现了他的机械论思想 动物是机器 白板说洛克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犹如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的经验得到 全部的知识都导源于经验 都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 没有什么天赋的观念或天赋的原则 JohnLocke 2 洛克 1632 1704年 洛克指出 主张天赋论的一个主要论据 就是认为诸如上帝的观念 几何学的公理 逻辑学上的同一律和矛盾律是人们 普遍同意的 因而是天赋的 但是洛克指出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以及无神论者根本就不信仰上帝 儿童和白痴也没有几何公理和逻辑的观念 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普遍同意 这一论据是站不住的 知识是后天经验的结果 白板学说有一定的片面性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心理并不是一张白纸 经验论洛克认为 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 外部经验 即感觉 它是外部对象刺激感官而引起的 如关于颜色 声音 大小 形状 运动等等 人的大部分观念都是由感觉得来的 内部经验 即反省 是心灵通过对外部经验的组织和整理而得到的 如知觉 思维 怀疑 推论等等 观念论从观念的来源上 洛克把观念分成两类 第一性的质的观念 即关于物体的体积 广延 形状 运动 静止等等性质的观念 这种观念同自己的原型是相似的 是事物的肖像 是对客观性质的反映 第二性的质的观念 物体的色 声 香 味等性质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 有关这类质的观念称为第二性的质的观念 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 只有引起这种观念的诱因 如颜色的观念 物体本身并没有颜色 只有波长 第二性的质的观念不是客观事物的映象 只是一种主观感受 从观念的形成过程来看 观念又可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简单观念 由感觉或反省得到的观念是简单观念 简单观念是观念的基本元素复杂观念 简单观念经过不同的结合就构成复杂观念 如朋友就是一个复杂观念 它是由人 友爱 同情 幸福等观念组成 简单观念是消极被动的 是外物强加给心灵的 心灵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毁灭它们 复杂观念则要求理智的能动作用 联想论复杂观念赖以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联想 联想把简单观念进行结合 组成复杂观念 联想有两种 即自然的联想和习惯的联想 自然的联想是指观念之间因相似 接近等因素自然而然的结合 习惯的联想则指通过多次使用而形成的联想 洛克的经验论和联想论使他被称为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而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哈特莱 1705 1757年 1749年 哈特莱出版了 论人类及其框架 责任与期待 一书 这本书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第一本系统论述联想的著作 哈特莱同意洛克的观点 认为所有的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通过感官获得的经验 没有什么固有的联想 也没有出生时就存在的知识 随着儿童的成长和感觉经验的累积 复杂的心理联结得以形成 通过这种方式 到成人阶段时 较高的思维系统就得以建立了 这种高级心理生活 如思维 判断 推理等 可以被分析或还原为组成它的心理元素或简单感觉 哈特莱是第一个应用联想理论去解释所有类型的心理活动的 联想论哈特莱十分重视联想的作用 并坚持用联想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联想有两种 即同时联想和相继联想 几个同时发生的感觉通过联想可以合成复杂的知觉 苦与乐的感觉的复合与联想可形成不同的情绪 观念与运动的联想构成了意志行为的基础 神经振动说哈特莱把物理学中的振动说应用于神经系统方面 认为外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神经上的振动 神经上的振动引起脑的振动时就产生感觉 脑内的振动在刺激停止以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振动越来越细微 这种细微的振动叫微振 哈特莱以微振解释一些心理现象 如视觉的微振表现为视觉后象 感知的微振表现为记忆 哈特莱的神经振动说强调了对心理现象的生理分析 尽管这种分析并非科学的 但却开创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传统 因而影响了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哈特莱以神经振动说莱解释联想的生理基础 联想是神经振动痕迹作用的结果 如果外物刺激在相近的时间内引起感觉A B C D 的脑内振动 并相互联系 那么这些振动变为微振后的a b c d 也自然是相互联系的 以后只要感觉A 的振动 就会引发a b c d 的观念 观念之所以能形成联想 乃因为神经振动是相互联系的 哈特莱强调了心理对生理的依赖性 开创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体系 影响到冯特 哈特莱之后有许多联想主义心理学家 值得我们注意的观点有 心理力学学说 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机械结合而成的 无论多么复杂的观念 都可分析为简单的观念 心理化学学说 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有机结合而成 类似于化学化合过程 这种结合的新观念具有与原先观念性质不同的新性质 4 经验主义对心理学的贡献 经验主义产生以后 许多哲学家抛弃了以往探索知识的方法 尽管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太多的变化 但是他们考察这些问题的方法变成了原子论 机械论和实证主义的 经验主义的原则是 强调感觉过程的根本作用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元素通过联想过程把元素综合成复杂的心理经验关注的焦点在意识过程上 经验主义在塑造新的心理学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很快就显示出来了 我们会看到经验主义所关心的东西形成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到19世纪中期时 哲学家已经为人性的自然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把理论转变为现实 接下来所需要的就是实验研究方式 由于生理学家的工作 这一点很快就要实现了 生理学家为新心理学提供了这种实验方法 促进了新心理学的建立 第二节西方心理学在科学内的起源 哲学可以给心理学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 但却不能给心理学提供实证的基础 心理学若缺乏实证的基础 则必然不能脱离哲学 将永远作为哲学的附庸 心理学若要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必须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采用观察与实验 自然科学 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生理学的发展 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要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则必须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换句话说 必须探讨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 开展神经系统 和脑的研究 十七和十八世纪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家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 如笛卡尔的反射学说和哈特莱的神经系统振动说等等 但是这一问题真正得到重视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 十九世纪以后 生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的科学 生理学家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 创造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方法 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牢固的基础 贝尔 1774 1842年 英国生理学家和医生 他对心理学的贡献是发现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律 法国生理学家马戎第 1795 1878年 不久也独立发现了神经运动的这一规律 所以这个发现被称为贝尔 马戎第定律 根据这一定律 神经不是混合地传导感觉冲动和运动冲动 而是单向的 这一定律为反射和反射弧概念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Bell MagendieLaw 1 贝尔 马戎第定律 在解释神经传导方面 一直存在着动物精气 力学振动说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 加尔伐尼 1737 1798年 发现 若用两根金属棒分别连接蛙腿神经和蛙腿 当两棒相触时便可引发蛙腿的动作 这一发现证明神经冲动具有电的性质 从而使人们意识到神经传导是可以测量的 2 神经冲动的电性质 以往许多学者都相信神经传导的速度是极其快的 因而是无法测量的 赫尔姆霍茨 1821 1894年 以蛙的肌肉做实验 发现神经传导的速度比音速慢 每秒不到50公尺 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 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 以往不可琢磨的 灵魂 现在终于可以进行测量了 HermannvonHelmholtz 3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4 神经特殊能学说此说的创立者是德国生理学家约翰内斯 缪勒 1801 1858 缪勒认为人的感觉神经共有五种 每种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 即 能 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可导致同一感觉 如光和电皆可引起光的感觉 JohannesM ller 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官会引起不同的感觉 感觉的性质依靠受刺激的神经的性质而定 缪勒的学说支持了哲学上的 不可知论 但他的贡献是 把对神经的探讨深入到神经纤维的探讨 提出了外在刺激的主观映象问题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证明神经的功能是专门化的 甚至在同一感觉器官内 不同的神经组织和神经细胞都进一步专门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神经特殊能学说 二 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 这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共识 但这一共识在19世纪中叶时并没有得到承认 不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 但此时已有一些学者认为精神病的起因与脑的病变有关 这就是说 脑是心理的器官 颅相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 颅相学的创立者是加尔 1758 1828年 和他的学生施普茨海姆 1778 1832年 加尔是一个解剖学家 他认为大脑是心理机能的定居部位 心理特性与头颅的形状之间有一种相关的关系 任何一种机能的过度活动都能导致大脑和颅骨相应部位的增大 因而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颅骨的形状去推测该人的心理特点 phrenologyFRANZJOSEPHGALL 1 来自脑外的定位 颅相学 颅相学基本命题有三 第一 头的外部结构与脑的结构有关 第二 心灵可分成许多机能或官能 第三 头盖骨的形状与心灵的官能相关 加尔把心理的官能分为三十七种 又将头盖骨分成大小不同的三十七个区域 施普茨海姆在宣传颅相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遍游整个欧洲和美国 进行演讲 宣传颅相学 颅相学的 相面 术传播得如此广泛 以至于许多公司使用这项技术挑选雇员 颅相学的实践者宣称 他们可以使用这项技术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和为那些婚姻存在问题的夫妻进行咨询 因此 正是颅相学可被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一信念使得颅相学获得了极大成功 但是尽管颅相学直到20世纪时仍然吸引着公众的注意 它很快就被科学界所抛弃了 颅相学在民间曾兴盛一时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依据而被科学界所拒绝 它的贡献是 承认了脑是心理的器官 使人们注意到心与脑的关系问题 另外 激起了脑机能定位的研究 由于要从科学上辨别颅相学的真伪 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脑机能的问题 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就是在这个背景上产生的 我是指挥中心 2 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为了驳斥加尔的颅相学 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 1794 1867年 写了 评颅相学 一书 分析批判颅相学的伪科学性质 试图把脑生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弗卢龙使用切除法系统地探测动物的脑和脊髓不同部位的功能 发现尽管中枢神经系统可依照性质和机能区分为几个主要不同的部分 但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也就是说 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统一的 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受损伤 其它部分可以补偿这个部分的功能 总之 神经系统在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弗卢龙的切除法为后来的动物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有效方法 3 布罗卡言语中枢的发现 法国医生布罗卡 1824 1880年 在临床上发现一个病人发音器官正常 但是不会说话 几天后 这个病人突然死去 验尸发现病人的左脑半球额下回后部受伤 因此把这个部位定为言语运动中枢 他人称之为布罗卡言语中枢 言语中枢的发现对大脑机能统一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这一发现再一次使人们相信脑机能有特殊的定位 布罗卡的临床方法对于弗卢龙切除法却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因为临床法可应用于人类 另外 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观察与实验而得到的 都是一种经验科学的方法 1870年德国医生弗里奇在为伤兵包扎时 发现触到裸露了的大脑皮层可以引起对侧的肢体运动 同一时期 希齐格也发现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的表面的某些部位可以引起眼动 后来二人合作以电刺激法研究狗的大脑皮层 发现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为运动功能的中枢 之后又有人找到了感觉中枢 这些发现似乎支持了脑机能的定位说 大脑机能定位还是机能统一的争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 这一争论的意义是 第一 巩固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概念 第二 所使用的切除法 临床观察法 电刺激法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 4 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 三 天文学中人差方程的发现 1796年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马斯基林发现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比自己落后十分之八秒 他以为这是金内布鲁克粗心所导致的 因此将其辞退 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 贝塞尔把自己观察的时间同其它著名天文学家进行比较 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并非个人的细心或粗心所致 而是导源于个别差异 这种差异是个人无法控制的 贝塞尔推理道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 那么所有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时间上都存在差异 后来 这一现象被称为 人差方程式 personalequation 贝塞尔的发现导致了两个结论 1 天文学家不得不考虑观察者的特性 因为个人的特质和个人的知觉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所报告的观察结果 2 如果天文学不得不考虑观察者的作用 那么其他任何依赖于观察法的学科也必然应该考虑这一问题 人差方程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 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研究的课题 四 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物关系并使之数量化的一个心理学分支 费希纳的定义是 一门研究心身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为心理物理学把实验 量化方法同心理学的研究联系起来 使心理学有了精确的测量方法 这对心理学的独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韦伯韦伯 1795 1878年 是德国感官生理学家 他应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心理学性质的问题 在他之前有关感觉器官的研究几乎都集中于较高的视觉和听觉 而韦伯探讨了一个新的领域 即皮肤感觉和肌肉感觉 ErnstWeber 韦伯的研究是从 肌肉感觉 开始的 他想了解肌肉的感觉机能对于轻重不同的重物能分辨到什么程度 他用三套不同重量的重物对四个被试进行了实验 发现辨别不是取决于两个重物重量差异的绝对值 而是取决于这一绝对值与标准重量值的比例 后来 韦伯又对其他感觉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即对两个刺激物的辨别能力不是取决于两者差异的绝对值 而是取决于差异的相对值 如果我们用I代表原来的刺激量 用 I代表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用K代表一个常数 那么就可以用公式K I I来表示 这一定律说明 物理刺激同它引起的知觉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 但是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可用数学关系加以表示 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 第一 刺激和感觉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 且这种关系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 第二 刺激和感觉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用数量化的方式来表示 开创了心理学中数量化方法的先河 2 费希纳 费希纳 1801 1887 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学家 由于身患疾病 长期卧床思考 研究兴趣便转向了宗教和灵学 他用一种富于诗意和神秘的眼光考察世界 认为凡物有组织即有生命 有生命即有灵魂 至此 费希纳就由一位自然科学家转变成一位地道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泛灵论者 GustavTheodorFechner 此时韦伯已完成了对韦伯定律的表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