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 第10课复习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辩证的否定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革命批判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009年浙江省高考政治考试说明 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树立创新意识 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辨证否定观的特点 a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 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辨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c 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辨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 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是吸取 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 辨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 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否定观的实质是 扬弃 扬弃 是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 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辩证否定是 扬弃 是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的割裂 主张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自我发展的中断 是联系的中断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 是发展的中断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不仅要尊重书本 尊重权威 还要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近年来 韩国的电视 流行音乐以及服饰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亚洲各国的文化 我国也无一例外地受到影响 对外国文化我们应该a 全盘肯定 一切照搬b 全盘否定 一切抛弃c 既不肯定 也不否定d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d 有人认为 辩证的否定就是 把虫子踩死 就是否定了虫子 大风摧折了庄稼 就是风否定了庄稼 这种观点主要错在没有看到a 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一切b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 辩证的否定就是发扬一切 b 一眼望穿天下事 一书写尽天下理 从哲学上看 其错误在于a 认为应该立足于实践b 认为任何书本知识都不需要丰富和发展c 认为人的眼睛有时可能看不见事物d 认为应该尊重书本知识 b 二 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 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原理依据 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都是相对于时代和条件而言的 因此这种合理性是的 的 同时 世界上没有的事物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理解 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所倡导的精神 相对 暂时 永恒的 不变 革命批判 否定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 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4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p75 76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p76 77 辩证否定观 含义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 要求我们树立 创新意识 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尊重书本 尊重权威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求我们 树立创新意识 关注变化的实际 突破成规陈说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框 1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1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开辟出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经济角度 1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2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理论创新是先导 制度创新是保障 结论 创新带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生产关系社会制度 改变 思维 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1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3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960年火炬 1976年火炬 2000年火炬 北京奥运会火炬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没有创新 我们就失去了追寻真理的可能 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没有创新 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时代的引擎 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4 创新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创新 包括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关系 理论创新是指导 制度创新是保障 科技创新是动力 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 密不可分 下列观点未体现创新意识的是a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时 认为声音能使铁针颤动 那么反过来这根铁针的颤动就应该能还原为声音 结果他成功了b 奥斯特发现电可以转变为磁 法拉第从中受到启发 将磁又转变为电 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c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为解决香港 澳门和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提出了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的伟大构想d 宗教认为多做善事的人死后能够成佛成仙 d 思考 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的角度思考 唯物论 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 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因此 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所以 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 思想僵化 要用于支持新事物 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促进是物质变 认识论 认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者如何正确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 绝缘材料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模板简约清晰
- 委托资金保管合同范本
- 股权设计咨询合同范本
- 承包平台经营合同范本
- 核酸采样人员合同范本
- 解除卖买合同范本
- 客户销售产品合同范本
- 木材搬迁合同范本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与设备需求分析报告
- 2026版赢在微点顶层设计大一轮物理-专题提升二十 测量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3套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