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它和另一种介质的分界面时 一部分光返回到这种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而光进入第二种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 回发生什么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一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 1 三线共面 入射线 折射线和法线 2 入射线和折射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 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角增大时 折射角也增大 1 49 13 3 20 1 49 6 7 10 sin 1 sin 2 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0 670 6650 650 630 6120 5850 5510 5 斯涅耳 二 光的折射定律 1 三线共面 入射线 折射线和法线 2 入射线和折射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 光路是可逆的 4 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思考 如果将玻璃换成其它介质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否具有相同的结论 sini sinr1 511 501 501 501 501 501 501 50 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 折射角r6 613 219 525 430 735 338 841 1 玻璃 水 折射角r7 514 922 128 935 240 64547 8 sini sinr1 331 331 331 331 331 331 331 33 金刚 折射角r4 18 111 915 418 52122 924 sini sinr2 422 432 422 422 412 422 412 42 可看出 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相等 但比值不同 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n 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物理意义 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能显示介质的光学性质 由介质本身决定 与入射角和折射角无关 光在不同介质的速度不同 光发生折射的原因 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金刚石2 42二流化碳1 63玻璃1 5 1 9水晶1 55 岩盐1 55酒精1 36水1 33空气1 00028 解释现象 p 观察水中的物品 怎样才能叉到鱼 大气层对光的折射 小结 一 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二 光的折射定律 1 三线共面 入射线 折射线和法线 2 入射线和折射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 光路是可逆的 4 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例题 作业 教材 p10 3 4 5 6 请你欣赏 例题如图所示 一储油桶 底面直径与高均为d 当桶内无油时 从某点a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 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 由点a沿方向ab看去 看到桶底上的点c 两点c b相距d 4 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的传播速度 o o 因底面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压铸件生产工艺流程优化方案
- 人防工程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 pe意向投资协议书
- 书画培训安全协议书
- 高校青年教师人才引育使用实施方案
- 位转账个人合同范本
- 代购安装协议书模板
- pvc清洗合同范本
- 企业工亡赔偿协议书
- 位维修油箱合同范本
- 影像记忆之记忆宫殿-抽象词语转换训练
- 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 青海省干部履历表实用文档
- 电瓶车维修费用明细
- YY/T 1829-2022牙科学牙本质小管封堵效果体外评价方法
- GA/T 698-201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过滤产品技术要求
- JJF(苏)167-2014漆包绕组线单向刮漆试验仪校准规范-(现行有效)
- 麻疹幻灯片课件
- 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
- GB∕T 31483-2015 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 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