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头奶牛规模化养殖方案.doc_第1页
2000头奶牛规模化养殖方案.doc_第2页
2000头奶牛规模化养殖方案.doc_第3页
2000头奶牛规模化养殖方案.doc_第4页
2000头奶牛规模化养殖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一、确定合理的奶牛场养殖规模养殖规模大小是奶牛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 引进良种奶牛2000头。养殖规模大小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饲草饲料资源是影响饲养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生态环境对饲养规模也有很大影响。2.资金情况:奶牛生产所需资金较多,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回收周期长。资金雄厚,规模可大,要量力而行,进行必要的资金运行分析。一般情况新建一个奶牛场,包括牛舍、挤奶厅、青贮窖、粪污处理、供电以及道路等附属设施和挤奶、饲喂设备,按设计存栏头数,平均每头牛投资约0.61万元。3.经营管理水平:社会经济条件的好坏,社会化服务程度的高低,价格体系的健全与否,以及价格政策的稳定性等,对饲养规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确定饲养规模时,应予以考虑。4.场地面积: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一个2000头奶牛场,采用散栏饲养,TMR饲喂,一般占地面积为:180200亩,长/宽=1.2/1或方形场地为好(土地利用系数最高);建筑系数:2025;绿化系数:30%35;道路系数:8%10%;运动场地和其他用地:3540。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180亩。5.品种因素:规模饲养奶牛应根据乳品加工产品对原料奶的要求来选择品种。不同奶牛的品种,体型大小差异较大,影响奶牛的占地面积。如荷斯坦奶牛,美加系体型较大,欧系较小;荷斯坦体型相对较大,改良牛体型较小。在设计牛舍、挤奶厅等建筑和内部设施时需要考量这些因素。本项目选购荷斯坦奶牛。二、选址原则牛场场址选择要周密考虑,统盘安排。选址必须与农业发展规划、畜牧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也可充分利用闲置的畜牧场,进行改造利用。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且排污方便。选址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2m以下,具有缓坡坡度(1%-3%,最大25%)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2.地形:开阔整齐,理想正方形、长方形,避免狭长和多边角。3.水源: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4.土质: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管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6.社会联系: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m下风处,距主要交通要道(公路、铁路)500m,距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等1500m以外,交通供电方便,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无人畜地方病。三、千头奶牛场整体规划布局场区整体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考虑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利于环保。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供电线路、供水管道节约,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便于防火灭病,并注意防火安全。奶牛场的整体布局要实现两个三分开:即人(住宅)、牛(活动)、奶(存放)三分开;奶牛的饲喂区、休息区、挤奶区三分开。尽量减少脏、净道路交叉污染。奶牛场主要包括4个功能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奶牛饲养区、粪污处理区。奶牛饲养区是牛场的核心,应分为泌乳牛舍、挤奶厅、干乳牛舍、青年牛舍、犊牛饲养区、配种兽医室、隔离牛舍七个部分。粪污处理区有沉淀池、堆粪场或粪肥加工车间、沼气池等。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1.生活管理区:应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m以上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场外运输车辆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区。生活管理区应尽可能少,但考虑到生产与生活的协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应设有运动休息场所,办公室区内应有培训教室。还应设有车库、机修间等。2.辅助生产区:包括供水、供电、锅炉加热设施、消毒更衣室、饲料生产区等。饲料生产区有青贮窖、干草棚与精料库。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m防火距离。兼顾由场外运入,再运到牛舍两个环节。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离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3.生产区: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最安全,最安静。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分阶段分群饲养,根据生物防疫工程要求,空气流向与粪污处理方向应沿新生犊牛、围产期奶牛、断奶犊牛与育成牛、青年牛、泌乳牛、干乳牛移动。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适当集中,节约水电线路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 4.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卫生间距,病牛区应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尸坑和焚尸炉应在下风口的最角处。防止污水粪尿废弃物蔓延污染环境。总的布局上要注意多利用已有的道路选一靠近主路的正门及运奶大门,此外另选小路开口设粪污处理口,在饲料生产区设饲料车进出口。一般生活管理区设在上风口,多在牛场北侧。粪污处理区设在下风口,一般在西南侧。生产区布局多为两列式,挤奶厅设在泌乳牛舍中间,布局多呈“H”形,一般宜建在东侧,以防止夏季温度过高,特殊处理区(隔离牛舍、配种兽医室)建在西侧。牛舍长轴一般为东西向。配种兽医室与病牛隔离牛舍共用一栋房子,又称为特殊处理区,其中饲养的牛多为出乳慢的牛、有乳腺炎正治疗奶不能出售的牛、有严重肢蹄病的牛等,应靠近挤奶厅,一般建在挤奶厅的对面,与挤奶厅平行。三、2000千头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牛舍设计2000千头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应为:基础母牛1200头(其中泌乳牛1020头,干乳牛180头),青年牛220头,育成牛220头,大犊牛220头,小犊牛130头。牛舍结构:牛舍形式为房舍式或开放式,牛舍的屋檐高度一般应在3.6m(最少2.75m),牛舍跨度两列式为12m,根据工艺不同特别是饲喂通道是否采用TMR饲喂车而不同,一般规模牛场建议采用机械饲喂通道。牛舍间距应是牛舍跨度的1.5-2倍。饲槽宽0.5m,舍内走道宽4.5m,牛床3m,粪沟宽0.3m,深0.15m。运动场面积泌乳牛每头2030,育成牛每头1525,犊牛每头510,坡度纵向(垂直于料道)坡度应为2-3%,横向(平行于料道)坡度最少应为1%。运动场设有凉棚,高3.5m,宽8m,面积按每头35计算。1.泌乳牛舍:可建8栋散栏牛舍,每栋两列,设360个槽位,牛舍跨度12m,长100m,两边运动场各宽2030m;2.干乳牛、青年牛(15-24月龄)舍:可建2栋散栏牛舍,每栋两列,约设440个槽位,牛舍跨度12m,长100m,两边运动场各宽1520m;3.育成牛(6-15月龄)与大犊牛(3-6月龄)牛舍:可建2栋散栏牛舍,每栋两列约设220个槽位,牛舍跨度12m,长100m,两边运动场各宽1520m;4.犊牛栏:0-3月龄犊牛的犊牛栏130个,栏最小尺寸为0.61.5m。饲养130头0-3月龄哺乳犊牛;5.隔离牛栏:每40头泌乳牛(或每50头成乳牛)设一33m(或3.63.6m)隔离治疗牛栏,千头牛场设一配种兽医室,设40个牛位的隔离牛栏用作病牛隔离治疗。四、配套服务设施设计1.办公区:包括经理办公室、生产资料科、会议室、培训教室等;2.兽医室:兽医室35m6间;。3.人工授精室:155m;4.产房:设20个33m产栏;5.病牛舍:40个牛位3.63.6m的隔离牛栏用作病牛隔离治疗;6.饲料库:设原料库、成品库、饲料分析化验室及饲料加工车间。饲料库的大小要能满足10天以上奶牛的饲料供应;7.挤奶厅:挤奶厅设计为鱼骨式216m,面积3010m,待挤区的面积按照每头1.3/头设计,106m;8.青贮窖:青贮贮备量应满足全年奶牛需要量。青贮窖按500600公斤/ m设计容量;9.干草棚:干草贮备量应满足46个月奶牛需要量,高密度草捆密度350公斤/ m;10.尸粪处理区:畜舍粪便清除采用机械消除,在畜舍中设置污水排出系统,液形物经排水系统流入粪水池贮存,而固形物则借助人或机械直接用运载工具运至堆放场。排水系统一般由排尿沟、降口、地下排出管及粪水池组成。为便于尿水顺利流走,畜舍的地面应稍向排尿沟倾斜。应建粪水池、沼气池、堆粪场、病死牛处理等设施,有条件的可建设沼气发电系统。牛场统一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现代化牛场不可缺少的建设项目。五、公共配套设施六、奶牛场绿化方案1. 场区林带的规划: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并栽种刺笆。北方地区:乔木类的大叶杨、早柳、钻天杨、榆树及常绿针叶树等;灌木类的河柳、紫穗槐、侧柏等;刺笆可选陈刺、刺等,起到防风阻沙安全等作用;南方地区:乔木类的法国梧桐、槐树、柳树、榆树等;灌木类的黄杨、黄金叶、大叶女贞、小叶女贞、法国冬青、垂柳;草坪类的冷季型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细羊茅;暖季型地毡草、狗牙根、钝叶草。2.场区隔离带的设置:主要以分隔场内各区,如,生活区及管理区,生产区的四周,都应设置隔离林带,一般可用杨树、榆树等,其两侧种灌木,以起到隔离作用。3.道路绿化:宜采用塔柏、冬青等四季常青树种,进行绿化,并配置小叶女贞或黄洋成绿化带。4.运动场围栏外侧遮阳林:在运动场的南、东、西三侧,应设1-2行遮阳林。一般可选择枝叶开阔,生长势强,冬季落叶后枝条稀少的树种,如杨树、槐树、法国梧桐等。总之,树种花草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选材,加强管护,保证成活。通过绿化,改善牛场环境条件和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同时也能起到隔离作用。七、奶牛场的防疫与消毒为了推动奶牛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和和奶牛疫病的发生,保证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现就搞好规模化奶牛场的防疫与消毒问题浅述如下:(一)防疫设施和环境条件1.新建奶牛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具有清洁、无污染的充足水源,地下水位在2m以下,且未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周围应设绿化隔离带。建筑牛舍时,地面、墙壁应选用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以利于彻底消毒,并应具备良好的粪尿排出系统。奶牛养殖内,净道与污道应分开,避免交叉,排污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牛场应与其他畜牧场、居民区及交通要道距离1000m以上。2.奶牛场进出口大门必须设车辆消毒池,主大门的侧门应设行人消毒池,有条件的应设人员消毒室和喷雾消毒设施。消毒室中安装紫外线灯,设洗手盆。3.常年保持牛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整齐,创造出园林式的生态环境。运动场无石头,硬块及积水,每天要清扫牛舍、牛圈、牛床、牛糟;牛粪便应及时清除出场,并进行堆积发酵处理。禁止在牛舍及其周围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病畜尸体及污水污染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胎衣应深埋。4.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及消灭蚊蝇工作,每周灭蚊蝇一次。5.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如架设防风墙,牛床与运动场内铺设褥草。6.奶牛场应设有专用的隔离圈舍和粪便处理场所并配套相应设施。(二)免疫接种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颁布制定的有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免疫实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凡国家规定对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对按规定免疫过的奶牛必须加挂免疫耳标,并建立免疫档案。2.炭疽免疫程序:每年10月份进行炭疽芽孢苗免疫注射,免疫对象为出生1周年的牛,次年的3-4月份为补注期。炭疽疫苗有3种,使用时任选一种。(1)无毒炭疽芽孢苗:一岁以上的牛皮下注射1毫升。一岁以下的牛皮下注射0.5毫升。(2)号炭疽芽孢苗: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3)炭疽芽孢氢氧化铝佐剂苗或浓缩芽孢苗:为上两种芽孢苗的10倍浓缩制品,使用时以1份浓缩苗加9份20%氢氧化铝胶稀释后,按无毒炭疽芽孢苗或号炭疽芽孢苗的用法、用量使用。以上各苗均在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3.猝死症免疫程序:使用疫苗为牛羊厌氧氢氧化铝菌苗。奶牛: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头5毫升。 本品用时摇匀,切勿冻结。病弱奶牛不能使用。4.泰勒焦虫的免役程序:使用牛环形泰勒焦虫疫苗,在每年的1-3月份对出生后12月龄以上的奶牛,进行一次免疫,每头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一年。(三)疫病检疫1.结核病检疫。对在群奶牛,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结核病检疫,检疫采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试验。对检出的阳性牛只,应在三天内扑杀。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于第一次检疫后30天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可疑反应时,经30-40天后复检,如仍为疑似反应者,应判为阳性,并一律淘汰。2.布病检疫。每年应对奶牛进行两次布病检疫。方法如下: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本试验阳性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者判为阳性,试管凝集试验出现可疑反应者,经3-4个月后复检,如仍为可疑反应者,应判为阳性。凡阳性反应牛只一律淘汰。3.其他监测。除对以上二病监测外,每年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其他疫病监测方案。另外对泌乳奶牛在干乳前15天,应用乳房炎诊断液(BMT、SMT)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在干乳时用有效的抗菌制剂如干乳康,及时进行防治。4.由国内异地引进奶牛,要按规定对结核病、布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白血病等进行检疫。从国外引进的奶牛除按进口检疫程序检疫外,每次对白血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粘膜病、副结核病、蓝舌病复查一次。5.跨省调入奶牛,调运前须到调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审批手续。不准到疫区购买牛只和饲料,新引进的牛只,必须持有输出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有效检疫证明,到达调入地后,须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隔离观察饲养14天,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四)卫生消毒1环境消毒。牛舍周围环境及运动场每周用2%氢氧化钠或撒生石灰消毒一次,场周围、场内污水池、下水道等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原则上每天更换一次。2.人员消毒。在紧急防疫期间,应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参观,其他时间须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并严格遵守牛场卫生防疫制度。饲养人员应定期体检,如患人畜共患病时,不得进入生产区,应及时在场外就医治疗。喷雾消毒和洗手用0.2-0.3%过氧乙酸药液或其他有效药药液,每天更换一次。3.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饲料床等进行消毒,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等在使用前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4.带牛环境消毒。定期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消毒时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5.牛体消毒。挤奶、助产、配种、注射及其他任何对奶牛接触操作前,应先将有关部位进行消毒。6.生产区设施清洁与消毒。每年春秋两季用0.1-0.3%过氧乙酸或1.5-2%烧碱对牛舍、牛圈进行一次全面大消毒,牛床和采食槽每月消毒1-2次。7.牛粪便处理。牛粪采取堆积发酵处理,牛粪便堆积处,每周用2-4%烧碱消毒一次。8.饲料存放处要定期进行清扫、洗刷和药物消毒。(五)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牛群发生疫情时,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早、快、严、小的灭疫原则迅速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严防疫情蔓延传播。八、项目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33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102.5万元,流动投资110万元。全部投资中,土建工程费用1242.5万元,设备投资335万元,奶牛引进费用525万元,其它费用90万元,不可预见费3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0万元。土建工程估算表序号名 称单 位建筑面积投资额(万元)一牛舍1泌乳牛舍96003842干奶牛舍2400963育成期奶牛舍2400964隔离牛舍360144 5犊牛舍11746.8牛舍合计14877766.8二 生产辅助建(构)筑 1兽医室9045 2人工授精室753.75 3产房1809 4病牛舍51925.95 5青贮窖240036生产辅助建筑合计3264119.7三 挤奶厅102077 四鲜奶加工房50038建筑设施合计196611001.5 五奶牛运动场1500045 六基本配套工程196合 计1242.5设备投资估算表 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单位数量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