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广告口号语篇看排比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策略.pdf_第1页
从一则广告口号语篇看排比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策略.pdf_第2页
从一则广告口号语篇看排比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策略.pdf_第3页
从一则广告口号语篇看排比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策略.pdf_第4页
从一则广告口号语篇看排比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策略.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一则广告口号语篇看排比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策略 李国庆 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510275 摘 要 本文以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 以一则城市宣传广告语篇为例 从语境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英汉排比修辞格的 定义 功能以及如何为广告语篇体裁的社会目的服务 并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角度 分析和探讨了直译的定义 以及直 译翻译策略在广告语篇排比修辞手法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可行性和理想性 本文的结论是排比修辞格无标记地帮助实 现了广告语篇体裁所要完成的社会目的 因此成为广告语篇体裁 特别是广告口号语篇体裁中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之 一 在一定的语境和条件下 直译是广告语篇排比修辞格语码转换的最佳选择 其原因是直译可以保留原文排比结构 所构成的修辞效果和美学效果 帮助完成了译文广告语篇的社会目的 因此无标记的实现了译文广告语篇的社会功 能 关键词 广告口号语篇体裁 语境和三大元功能 排比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544 2006 0620089205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exam ine the figure of speech parallelism employed in a city propaganda advertis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xt A nd this paper also attempts to define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strate2 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lliday s three metafunctions and exam in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parallelism employed in the advertisement slogan text type The tentativ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1 paral2 lelism is one of themost commonly used figure of speech in the advertisement slogan text type since it agreesw ith the advertisement genre s social purpose and helps to fulfill it 2 in certain conditions literal transl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 in keeping the parallel structure it helps retain the same aesthetic and contex2 tual effect of the source text and makes the target text still unmarkedly fulfill its corresponding social purpose of the advertisement genre Key words the advertisement slogan genre context and Halliday s three metafunctions parallel structure 1 引言 我们的广告语篇系列研究主要是围绕修辞手法在广告语 篇 特别是广告口号语篇中的运用 所发挥功能和如何进行翻 译这一课题展开 本篇论文仅选择排比修辞手法作为讨论的 重点 和文学诗歌语篇一样 各种修辞格在广告口号语篇中得 到了最为广泛的运用 本论文试图从语境的角度探讨广告语 篇中排比修辞手法的社会功能 并试图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 角度对直译策略进行定义 并就直译策略在英汉广告语篇语 码互相转换中的可行性问题和优越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 讨 本文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排比修辞手法为什么是广告口 号语篇中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排比修辞手法怎样使广 告口号语篇显得别具一格 从而加强了广告语篇所必须具备 的传达信息 感染受众和说服潜在消费者进行购买的功能 就 排比修辞手法而言 直译是否是一个应该遵循的首选翻译策 略 本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观的文化语境 情景语境和语言三 大元功能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 本课题研究所选语料来自于 城市宣传广告 旅游宣传广告和某些杂志或报纸等 恕不一一 列出出处 2 从语境的角度看修辞格在广告语篇中的使用 2 1文化语境与广告语篇 M alinow ski 1923 研究了T robriand群岛的原始文化 把 语境分为两个层次 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是更高一 层的更为抽象的语境层面 文化语境体以体裁的形式出现在 用文字表达的语言符号中 语篇体裁被定义为是一个有目的 有步骤的社会活动 有些系统语言学家甚至把语篇体裁和社 会目的相提并论 正如V entola 1995 7 所说 在讨论一个体 裁时 人们需要考虑到 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希望要达到的目 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 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 不同语篇的体裁 地位是由语篇的功能决定 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来说 语篇的 功能和语篇需要通过语言来达到的社会目的是确定语篇的体 裁地位所需要的关键因素 M artin 1985 250 广告是人们社会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言语活动形 式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广告语篇体裁 广告语篇体裁的社会 目的和功能应该是 传递产品或服务信息 增强宣传力度 加 深受众印象 延长受众记忆 完成购买行为 在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 铺天盖地的广告出现在受 众面前 从认知学的角度看 由于受众们的心智容量是有限 的 因此 面对形形色色的广告 广告受众只能通过 大脑皮层 的过滤 允许极少数的广告信息进入大脑 由于这一原因 广 告语篇无论在其宏观层面的设计上 还是在其微观层面的选 词造句上 都必须要做到生动独特 与众不同 既要讲究语篇 宏观结构设计的艺术性和得体性 更要注重语言的表现力 以 完成广告语篇体裁所要承担的社会目的 2 2情景语境与广告语篇修辞格 语篇体裁的社会功能可以从体裁的社会目的去探讨 社 会目的受到了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的制约和控制 换言之 体 裁的社会目的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和干涉 如上所述 广告语 篇体裁的社会目的就是吸引受众 推销产品 但从另一方面 98 2006年11月 第27卷 第6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Nov 2006 Vol 27 No 6 讲 体裁有它自己的生命 当被某个个人所使用时 语篇就有 了自己具体的目的和生命 M artin 1992 和社会目的不同 语篇的具体目的指某个具体语境中的属于某个体裁的语篇目 的 广告语篇属于书面文体 在书面文体中 语篇主要要靠语 言作为媒介和受众进行沟通 因此 好的广告内容必须要有好 的广告语言来表现 Eggins 1994 26 说 在问语言在一个 语篇中做些什么 在分析我们怎样使用语言去做这一切 我们 就在描述体裁了 广告语篇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达到吸引受众 注意 加深受众记忆和完成购买行为的社会目的呢 怎样才能 使广告做到言简意赅 精炼清晰 准确生动和易记易诵呢 笔 者认为在众多的方法中 修辞手法合理恰当的使用是使广告 语篇言语生动并具有感染力的一个重要有效的手段 修辞手法历来被认为只是文学作品的专利 特别是文学 诗歌体裁 事实证明 各种修辞手法在广告语篇 特别是广告 口号语篇中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使用 一则好的广告口号就 好比是一首优美的诗歌 具有意境美 音韵美 节奏美等特点 分析表明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篇中的合理使用可使广告语篇 为受众所喜爱 所欣赏 并广泛传诵和长期传诵 这样就延长 了广告语篇的传播寿命 通过广泛和长期的流传 广告语篇就 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宣传作用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篇中所发挥 的这些功能与广告语篇的社会目的相吻合 非标记地帮助实 现了广告语篇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修辞手法 成为了广告语篇 特别是广告口号语篇中的一个重要表达手 段和表现特点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广告口号语篇中的排比 修辞手法运用 功能以及如何进行英汉两种语码的转换 要做 好这一工作 首先 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排比修辞格的一些 基本特点 3 英汉排比句 英语语言中的排比 parallelism 被定义为 为了达到修辞 效果而循环出现的 句法相似的结构 recurrent syntactical si m ilarities introduced for rhetorical effect W ebster sN ew Colleg iateD ictionary 1977 831 也就是说英语排比指平行排 列的 均衡的 结构和意义相似的短语和句子 汉语语言中的 排比被定义为 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 语气一致 意义 相关的词组 句子 段落排列起来 用以增强语势 加深感情 成均伟 1991 609 我们可以看到英语语言的排比与汉语语 言的排比修辞格具有许多非常相似的语言特征 这就为排比 修辞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码转换铺平了道路 功能语法主张从语篇的各个不同层面分析和探讨语言 研究表明 排比修辞手法可出现在语篇的单词层面 如弗兰西 斯 培根的 谈高位 Of Great P lace The vices of authority are chiefly four delays corruption roughness and facility 词 语短语层面 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Of S tud ies 小句层面 如 To spend too mush ti 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2 fectation to make judge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2 mour of a scholar Of S tud ies 和段落层面 段落层面的排比 在诗歌 散文和论说文中最为常见 如劳伯特 彭斯的小诗 走过麦田来 COM INTH RO TH E R YE 和丘吉尔的一 些讲话等 笔者还提出微型语域语篇体裁排比修辞格 见 外 语教学 2002 2 微型语域语篇体裁排比修辞格在海明威的 老人与海 中表现的十分典型 分析表明 老人与海 整部小 说自始至终充满着诗一般的节奏和韵律 这不仅表现在词汇 层面和小句结构层面 更主要表现在语篇体裁的整体框架层 面 海明威巧妙地把貌似简单的故事情节镶嵌在了一个富有 节奏和均衡韵律感的宏观语篇结构中 微型语域叙事体语篇 和微型语域非叙事体语篇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形成了大海般 的韵律 这种富有诗韵的结构帮助作者把想要表达的主题升 华到了更高的象征地位 使之获得到永恒的生命 由于我们所 要探讨的广告口号语篇的排比修辞多出现在小句层面 再加 上篇幅有限 因此 在此不再详谈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英语排比和汉语排比修辞格也有 所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就小句层面而言 由于 两种语言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辞格体系 汉语语言中的排比 句的关系常呈并列关系 而英语语言中的排比的平行项可以 是并列关系 也可以是从属关系 2 汉语语言排比要求对称 因此 汉语语言排比句不能省略 而英语语言中的排比句在这 方面的要求不是十分苛刻 因此可省可不省 在培根的著作 中 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并存 如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Of S tud ies 英汉排比语言结构 从表概念功能的语言表达逻辑而言 可使文章脉络明晰 层次清楚 语义畅达 简明扼要 同时 随 着参与项的排叠 语义也会更加完整 使受众能够接受到全面 的语篇信息 从表篇章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而言 排比修辞格 语式韵称 节奏明快 读起来朗朗上口 使受众在轻松愉快的 环境中易于捕捉和领悟到语篇的真谛和内涵 从表人际功能 的语言表达力度而言 排比修辞格可以一种排山倒海 气势磅 礴的语势 在受众身上产生一种巨大的号召力和不可抗拒的 吸引力 促使广告受众完成购买行为 以上所说的排比修辞格 的功能和广告语篇的社会功能完全一致 因而非标记地实现 了广告语篇的社会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排比修辞格在广告口 号语篇中俯拾皆是的原因 既然英汉两种语言的排比修辞格的语用功能和语言表现 特征非常相似 在不引起文化冲突的条件下 笔者认为直译具 有可行性 同时具有优越性 应该是首选策略 下面我们从三 大元功能的角度对直译进行定义 并就排比修辞格进行直译 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4 从三大元功能的角度谈排比修辞格的直译可行性 4 1例案演示 首先来看一则广告和其英语翻译 1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是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 就是速度 时间就是力量 In catching up and surpassing the world s advanced lev2 els the key factor is ti me T i me means life ti me means speed and ti me means strength 这是一则深圳市的城市广告口号 构成这则广告口号语 篇的四个小句是模仿郭沫若 科学的春天 一文中的几句话 超群 关键是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速度 时间就是 力量 趁着你们年富力强的时候 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吧 这则广告语篇把原文的 超群 改为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分析表明 这则广告口号连续运用了三个排比句 富有节 奏和朗朗上口的语言不仅使语篇具有一种独特的外在美来吸 09 2006年11月 第27卷 第6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Nov 2006 Vol 27 No 6 引广告语篇受众 更使语篇具有一种内在的美 它所产生的巨 大魅力为广告语篇受众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意义空间 帮 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去接受蕴藏在语篇深层层面的更 为丰富的信息 这则广告口号语篇的译文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字字对等 的语码转换 是一种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系统功能语言学 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本文试从小句的 主位结构 及物性系统等方面入手对源文语篇和译文语篇进 行分析 探讨直译的定义和在广告语篇翻译中的可行性与优 越性 首先从表篇章功能的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入手能进行 分析 4 2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按照布拉格学派Danes 1974 的观点 每个小句都有自己 的主位 在一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组成的语篇中 整个语 篇随着每个小句主位的向前推进而展开 在语篇展开的过程 中 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 述位和述位 主位和主位之间会 产生某种联系和变化 这种联系和变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位 推进 Danes 1974 1182 119 提出了三种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请看下列图表 图表1 Dane的三种主位推进模式 Danes 1974 1182 119 这则广告语篇含有两种主位推进模式 第一种主位推进 模式和第二种主位推进模式 第一种主位推进模式呈延续型 或梯形 具体的说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内容成为了后一句 的主位或主位的内容 第二种主位推进模式可看作是主位同 一型 或呈平行型 具体地说就是主位相同 述位不同 为了清 楚起见 我们用下列图表来表示本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 T1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 R1 是时间 T1 时间 R1 就是生命 T1 时间 R2 就是速度 T1 时间 R3 就是力量 我们也可把小句1可看作是全语篇的高位主位 点明了语 篇的主题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是时间 这个语篇高位主 位小句的主位是 为了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表明了抓紧时 间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时间的重要性 作者在随后的三个 并列的排比单句中 运用了第二种主位进展模式 三个小句之 间的关系是并列型 为了更为清楚地了解英语译文的直译翻 译策略和更为客观地评价英语译文直译策略选择的优越性 我们将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的三个排比小句并置 请看下面 图表 高位主位hyper2Theme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是时 间 时间 ti me 就是生命 means life 时间 ti me 就是速度 means speed 时间 ti me 就是力量 means strength 分析表明 充当语篇高位主位的小句1既可写成 赶超世 界先进水平 时间是关键 也可写成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关 键是时间 在翻译过程中 即可译成 the key factor is ti me 也可译成 ti me is the key factor 作者选用了 关键 做高位 主位的主位 是时间 做述位 译文尊重原文作者的选择 the key factor 做译文高位主位的主位 is ti me 做译文高位 主位的述位 是一种直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 人们在交 际时 必须不断地对语言系统做出选择 选择表达一定的意 义 对任何一个选项的选择都是对意义的选择 那么怎样解释 作者和译者在语篇创作和翻译交际中所做的这种选择呢 这 种选择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 答案是 关键是时间 the key factor is ti me 高位主位的述位 ti me 可以用来做跟随其后 的三个并列排比小句的主位 这样的语篇小句微观排列可使 语篇的衔接更为紧密 使语篇显得更为连贯 因此直译在这则 广告语篇的翻译交际活动中可谓是最佳选择 4 3小句及物性分析 从概念功能的角度看 这四个小句都属于关系过程小句 relational process 具体说是 内包式识别类关系过程小 句 Halliday 1994 认为 关系过程句的目的是构建一种静态 的 与某个参与者的特征有关的性质或状态 分 归属 at2 tributive 类和 识别 identifying 类 这两类关系过程又可分 别分为 内包式 intensive 所有式 possessive 和 环境 式 circum stantial 这则广告语篇的四个关系过程小句都属 识别类内包式关系过程小句 识别类内包式关系过程小句中 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可解释为是一个实体用来确定和说明另 一个实体的身份和内涵 起确定作用的实体被称作 识别者 identifier 被 确 定 身 份 的 实 体 被 称 作 被 识 别 者 identified 首先来看小句1的分析 请看下面图表 关键 The key factor是 is时间 ti me 被识别者 identified关系过程识别者 identifier 图表2 非标记识别类内包式关系过程小句 在这个识别类内包式关系过程小句中 需要被确定的 被 识别者 成分是 关键 识别者 成分是 时间 和归属类内 包式关系过程小句不同的是 识别类内包式关系过程小句中 两个实体之间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可调换 被识别者 和 识 别者 的位置 以此小句为例 即可以是 关键是时间 也可以 是 时间是关键 作者和译者都选择了前者 我们已从表篇章 功能的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 对作者和译者在语篇创作和翻 译交际中所做这种选择的优势给予了评论 下面我们试从概 念功能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从概念功能的角度看 关键 是个具有抽象理念色彩的 19 2006年11月 第27卷 第6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Nov 2006 Vol 27 No 6 词语 内涵丰富并具有不确定性特征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模 糊性特征可使读者产生一种悬念 使读者情不自禁地想要找 出 关键 的明确的定位 因此 关键 更适合做该小句的 被 识别者 成分 时间 是个具有确定概念意义的词语 内涵特 征明确使之更适合做小句中的 识别者 成分 用来描述被识 别者 关键 的内容和意义 确定被识别者 关键 的特点 笔者 认为这样的安排更能够无标记地满足广告语篇的社会目的 即吸引广告受众 完成购买行为 译文不仅保留了原文中该小 句的关系过程 而且保留了原文中该小句的关系过程的两个 实体的位置 这种不做任何改变和调整的直译原汁原味地保 留了原语篇的语势和魅力 同时 读起来又流畅上口 十分符 合目标语的受众的审美情趣 因此在此小句中 直译可谓是最 佳首选策略 下面我们来看跟随其后的由三个关系过程小句 构成的排比句 请看下面的图表 时间 T i me就是 means生命 life 被识别者 identified关系过程识别者 identifier 时间 T i me就是 means力量 strength 被识别者 identified关系过程识别者 identifier 时间 T i me就是 means速度 speed 被识别者 identified关系过程识别者 identifier 图表3 非标记识别类内包式关系过程小句 在原文三个并列小句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速度 时 间就是力量 中 充当 被识别者 成分的 时间 在三个结构相 同的过程小句中反复重复 构成排比 识别者 成分分别是 生命 速度和力量 进一步说明 被识别者 成分 时间 所包 含的三种不同的内涵 三个连续重复的并列排比句帮助构成 了语言的形美 音美和意美 使话语节奏铿锵有力 热情激昂 给广告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直译的方法对这三个排比句 进行语码转换 目标语语篇中的三个由关系过程小句构成的 排比句 伴随着充当 被识别者 成分 ti me 的三次连续重复 保持了原语篇的魅力 使目标语的受众同样在视觉和听觉上 都感受到了一种行云流水的气势美 由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 时间 概念的理解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 字字对等的直 译翻译法不仅不会产生任何文化冲突 而且十分圆满地帮助 完成了译文广告语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和社会目的 就小句过程动词的语码转换而言 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 题是 译文没有把汉语中性关系过程小句动词 是 转换为相 应的英语中性关系过程小句动词 be 而选用了 mean 这个 仍属关系过程小句的动词 那么怎样解释译者在翻译交际过 程中所做的这种选择呢 分析表明 这三个排比句在话语层面都可看作是隐喻式 隐喻涉及两个概念语域 即通过某一物来理解另外一事物 喻 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 以句子为背景框架的部分喻体 2 以语 篇为背景框架整个句子为喻体 3 两者同时出现 本广告语篇 中的这三个排比句都属以句子为背景框架的部分喻体 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 是语境之间的 互相作用 隐喻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主体 喻体和喻意 主体 Tenor 是指喻体所依附的对象 喻体 V ehicle 是指用于 比喻和形容主体的术语 喻意 Ground 是指主体与喻体之间 所共有的相似之处 在 时间就是生命 一句中 时间 为主 体 生命 为喻体 而 时间 与 生命 之间的相似之处为喻 意 即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犹如人们最为珍视的生命 时间是 非常重要的 犹如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成功的速度和力量 比喻不仅能使深奥的哲理浅显易懂 还能使语言富有色 彩 戏剧性和睿智 那么怎样才能译出原文小句利用暗含的隐 喻修辞而取得的这种生动 逼真和富有感染力的修辞效果呢 笔者认为如果译文把原文中的 就是 译为 is 译文语篇的 句子不仅会显得很呆板 而且会丧失原文蕴涵的许多重要信 息和深刻寓意 译文巧妙地选择了 mean 这个动词来代替 is 使译文信息剥损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因为 mean 的英文 解释是signify 可理解为 be 再加上某些额外的信息 Thomp2 son 1996 93 在此 可理解为 be like mean 构成的小句 仍属关系过程小句 因此仍属直译 5 结语 本文以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 以一则城市宣传广告语篇 为例 从语境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排比修辞格如何为广告语 篇体裁的社会目的服务 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角度 分析和探 讨了直译的定义和就排比修辞手法而言 直译翻译策略在广 告语篇两种语言的文本语码转换上的可行性和理想性 文学语言要靠语言形式来表达 和文学体裁一样 书面广 告语篇也要靠语言形式来完成它的体裁目的 分析表明 广告 语篇中排比修辞手法的优越性表现在 1 可构成信息强调 通 过加强语气 加深广告受众对宣传信息的印象 达到宣传目 的 2 利用相同结构的重复所形成的排比可以给广告受众一 种诗一般的节奏感和美的享受 易记易颂 帮助延长流传时 间 达到宣传或购买目的 3 从语篇体裁的宏观角度看 排比 修辞可通过词语和句型的重复帮助构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通过对一则广告语篇的实例分析 我们的结论是直译是 指译文在语言层面和语篇的体裁层面或文化语境层面所做的 内容和形式都不做改变的两种文本语码的对等转换 直译首 先是限于语言层面 包括小句的主位结构和小句的关系过程 句等的对等转换 就排比句的翻译而言 直译可保留原文排比 结构所构成的修辞效果和美学效果 具体说 从语式的角度 看 直译保留了原文排比结构所构成的齐整美和均衡美的外 形美 从语旨的角度看 直译保留了原文排比结构所构成的结 构紧凑和节奏感强的语篇气势 从语义场的角度看 直译保留 了原文排比结构所构成的清晰文脉和深刻的语篇内涵 从语 篇体裁的角度看 直译帮助完成了译文广告语篇的社会目的 无标记地完成了广告语篇的社会功能 简而言之 商业广告语篇翻译不同于其它语篇体裁的翻 译 是一个目的性极强的商业交际活动 根据目的论的原则 不论是直译还是义译 移译 释译 再创型翻译或浓缩翻译法 只要能达到译文商业广告语篇推销产品或服务这个社会目 的 都是可行和正确的 目的可以证明手段的正当性 The end justifies means 然而 既能达到翻译目的 又能做到信达雅 是最好不过的 如果不发生文化冲突 翻译就不必非要有所牺 牲 直译应是第一首选方法 就这则广告语篇翻译而言 直译 保留了原文排比修辞带来的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美 学效果 使受众在享受语言美的同时 审美感同时也得到了升 华 译文广告语篇的社会目的也得以圆满完成 29 2006年11月 第27卷 第6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Nov 2006 Vol 27 No 6 关系语用学的三元关系在口译中的互动研究 莫爱屏 蒋清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广东 广州510420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外语系 广东 广州510507 摘 要 关系语用学和口译研究均为新兴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它们都以交际者 语言和语境为主要研究对象 但各自的 研究方法和侧重点却不同 本文首先从关系语用学的角度阐述言语交际中交际者 语言和语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 探讨这三者在口译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从而为揭示言语交际中复杂的语用过程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关键词 关系语用学 口译 三元关系 互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544 2006 0620093204 Abstract Relational pragmatics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are two new ly2developed branches of the linguistic science Both of them take interactants language and context as their own objects of study but they differ in research meth2 ods and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first tries to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elements from a relational pragmatic perspective and then explores the dynam ic and interactionalprocess of such a triadic relationship so as to provide clues for unveiling the complex pragmatic proces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relational pragmatics interpreting triadic relations interaction 1 引言 关系语用学 Relational Pragmatics 和口译研究是语言学 研究中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分支领域 一方 面 它们因涉及共同的研究对象而相互联系 另一方面 它们 又因研究方法和侧重点的不同而相互区别 关系语用学主要 研究构成语用体系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即交际者 语言和语境 三者之间的关系 Kopytko 1998 2001 2003 口译研究则在 此基础上 强调两种语言间传译过程中各种制约因素之间的 互动 弄清关系语用学中的三元关系 不仅可以使译员从理性 思考的高度来认识语用理论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莫爱屏 2003 而且还可以在实际运用中把握和利用这三者之间的互 动关系 以促进口译活动的成功 到目前为止 关系语用学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国 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 纵观过去的研究 尽管国内 有学者涉及到语用学中的关系问题 或分别涉及言语交际中 交际者 语言和语境等因素的研究 但还未见有人将关系语用 学的三元关系及其在口译中的互动结合起来研究 因此 很有 必要将关系语用学和口译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 其研究成果 有助于揭示言语交际中复杂的语用过程 对其它领域的研究 亦有极大的启示 2 关系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