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一、选择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人类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非生物物质b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c人类是环境的产物d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是环境的塑造者2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是自然环境b受人类影响的环境都是社会环境c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人类环境又称为自然环境解析:第1题,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包括生物物质和非生物物质,如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环境,社会环境中的农田、果园等。第2题,现在,不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已不多见。社会环境是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并不是所有受人类影响的环境都是社会环境。答案:1.a2.c读下列材料,完成35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它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椎尔威尔白鲸)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啾!啾!(傣族古歌谣欢乐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四段文字中,描述采猎文明时期生活场景的是()abc d4材料描述的生产场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a依赖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5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_描述的文明时期()a bc d解析:第3题,四则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第4题,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5题,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答案:3.c4.c5.a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当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据此完成68题。6我国有句“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话,说明了()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b佛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7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8下列做法中,符合尊重和善待自然原则的是()a加快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b全面停止对各种生物资源的利用c对森林资源实行采伐与抚育相结合的利用方针d降低世界居民的消费水平,以节约自然资源解析:第6题,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佛教和儒家都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7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飞着的鸟,但是从来不射休息的鸟”,由此可以看出该思想反映了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第8题,a项可能造成资源枯竭,不符合持续性原则,b、d项谈不上发展,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因为发展是第一位的。答案:6.b7.c8.c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910题。9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d人为破坏严重10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加剧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增加酸雨频率影响生态群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 bc d解析:第9题,各种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大树移植到城市后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成活率。第10题,大量移植树木使得原生地树木减少,使得植被覆盖率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其生态环境也发生改变。答案:9.c10.a二、综合题11阅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分析回答有关人与环境相关关系方面的问题。(1)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人与环境关系结构图中相应的方框内(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改善环境质量人类与环境统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立物质资料生产统一a_,b_,c_,d_,e_,f_。(2)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状态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天人合一”“人地归一”解析:人类与环境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地矛盾的对立在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对立。从统一方面看,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生产,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1)(2)d12下图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人类文明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图中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横轴刻度分别表示:原始社会时期为农业与狩猎采集劳动力之比,农业社会时期为狩猎采集与农业劳动力之比,工业社会时期为工业与农业劳动力之比,知识社会时期为工农业与知识产业劳动力之比。圆圈代表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包括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1)根据材料,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人地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最和谐c人类一直在努力使人地和谐d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2)农业劳动力处于上升阶段的时期是什么时期?(3)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_,人地关系_;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人地关系开始不和谐;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开始_;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地关系,努力使其和谐发展。(4)为了使人类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必须走_的道路。解析:题目中所给资料反映,人地关系经历了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过程: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人地关系基本和谐,农业劳动力比重上升;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开始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对立起来,农业劳动力比重继续上升;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恶化的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的同时开始让人类重新思考人地关系,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答案:(1)d(2)原始社会,农业社会。(3)较小基本和谐严重(加剧)恶化(4)可持续发展13读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b_,c_,d_。(2)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_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_循环和_交换,构成了多种多样的_。(3)下列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只能接纳少数污染物质,对预防城市环境污染作用不大b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c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太小或遭到破坏,便会导致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下降d人工绿地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解析:(1)由示意图可知,空气、水、土壤等应为非生物要素。生物要素主要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根据三者的食物链关系可确定,b为植物、c为微生物、d为动物。(2)生态系统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劳动合同范文
- 2025年在线试题及答案
- 高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采访计划的题目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新闻图表解读
- 年产535台数控卧式镗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年级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二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内科考试题及答案试卷
- 2025关于自然人借款合同样式
- 建筑安全员c2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特训题库(含答案)之教育文化素养论述题库
- 2025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6人(第1号)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湖北省利川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导言课 课件(内嵌视频)
- 1.1.2 生物的特征 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 2025云南玉溪国润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腾冲市边防办招聘边境专职联防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时教学设计
- 涂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