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必修3.ppt_第1页
高二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必修3.ppt_第2页
高二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必修3.ppt_第3页
高二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必修3.ppt_第4页
高二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1 历程 2 两大见证 3 再创辉煌 特点 博大精深 1 独特性 科 文 2 具有区域性特点 3 具有民族性 原因 特有的包容性 1 求同存异 2 兼收并蓄 意义 力量 认同感 归属感 文化底蕴 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 7 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拚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004年8月29日3 30分 中国队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连扳三局 艰难地以3 2 28 30 25 27 25 20 25 23 15 12 战胜强大的俄罗斯女排 获得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的冠军 女排精神 不畏强手 顽强拼搏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 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 2008年南方抗击冰雪 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 抗灾精神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顽强拼搏 忘我奉献 民族精神 概念 表现 特点 民族精神的概念 是一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民族精神的表现 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民族精神的特点 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1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 2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又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精神纽带 精神动力 精神支柱 永不泯灭 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历程 一 中华民族之魂 1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三者的关系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根 贯穿 魂 集中表现 精髓 深深根植于 精神纽带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作用和意义 1 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2 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 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3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全过程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是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凝聚全民族的意志 智慧和力量 同心同德 维护统一 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是指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 平等相待 友好相处 求同存异 团结合作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是指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 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 是立国兴邦之本 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 奋发向上 不断进取的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请四小组同学分别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要求 结合有关的历史事实 名言典故或现实案例分别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1 团结统一 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 兴旺发达时期 还是在祖国面临为难关头 都迸发强大力量 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企图都不能得逞 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后 乾隆帝立即命令妥善安置他们在准噶尔盆地和科布多一带游牧 发放了大批救济物资 计马 牛 羊20余万头 米 麦4万多石 茶2万余封 羊裘5万多件 棉布6万多匹 棉花6万斤 以及大量的毡庐等等 渥巴锡等被迎接到承德 在木兰围场随围观猎 在避暑山庄里盛会赐宴 所有土尔扈特的各级头领都封了官爵 石碑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 请说说 土尔扈特东归 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2 爱好和平 热情好客 睦邻友好 崇尚交流 如果世界上有 骄傲到不肯打仗 的民族 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 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 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 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 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 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 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 世纪宝鼎 你知道世纪宝鼎的内涵吗 宝鼎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品格 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 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地上 根据气候 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 同牧业民族的骠悍 渔业民族的冒险 商业民族的精明相比 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 深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形成了勤劳质朴的品格 3 勤劳勇敢 4 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 三 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统一体中 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 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其中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国家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 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 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要求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 它们相辅相成 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处理国家内部关系的要求 处理与其他民族间关系的要求 实践爱国精神的必要前提 四者相辅相成 共同服务于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交流与共享 结合历史和现实 你能说出不同时期有哪些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例子吗 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主义诗人 在他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对祖国的忠心赤胆 对人民的真挚情感 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等 无不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结晶 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 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学子归来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和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回国建设 p76课堂探究 你认为 不同时期归来的海外学子身上折射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古代的 投笔从戎 闻鸡起舞 到上个世纪初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抵抗外国侵略 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 到改革开放后的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 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 三 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讨论 今天我们青年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 爱国 海外华人维护祖国统一期盼奥运 三 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 特征 a 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b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精神地位 作用和意义 p71p76 总结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 a 先有中华民族精神 后有中华文化b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c 二者是相互区别 互不相干的d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b 2 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 这说明 a 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b 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 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3 勤劳勇敢精神 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就是为了追求真理 坚持正义 置个人荣辱 贫富 生死于度外 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 b c d c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非常重视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 如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业广唯勤 天道酬勤 不畏强御 勇者不拒 勇于义而果于德 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等等 这说明 勤劳与勇敢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良品格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 c 4 大禹治水 是妇孺皆知的故事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a 自强不息精神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b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c 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d 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 周易 a 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 下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