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范围- 2 -1.3 设计概况- 3 -2. 工程概况- 4 -2.1 线路概况- 4 -2.1.1 线路走向- 4 -2.1.2 途经地区- 6 -2.1.3 桥梁比例- 6 -2.1.4 修建意义- 6 -2.2 主要技术标准- 6 -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7 -2.3.1 路基工程- 7 -2.3.2 桥梁工程- 7 -2.3.3 隧道工程- 7 -2.3.4 轨道工程- 8 -2.3.5 站场工程- 8 -2.3.6 四电工程- 8 -2.3.7 房建工程- 8 -2.3.8 大临工程- 8 -2.4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8 -2.5 主要工程特点- 10 -2.5.1 路基工程- 10 -2.5.2 桥梁工程- 11 -2.5.3 隧道工程- 11 -2.5.4 涉及既有线工程- 11 -2.5.5 跨越铁路、等级公路交叉工程- 12 -2.5.6 通信工程- 14 -2.5.7 信号工程- 14 -2.5.8 电力工程- 15 -2.5.9 电气化工程- 16 -2.5.10 信息工程- 17 -2.6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17 -2.6.1 控制工程- 17 -2.6.2 重难点工程- 18 -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18 -3.1 自然地理特征- 18 -3.1.1 自然特征- 19 -3.1.2 工程地质- 19 -3.1.3 水文地质- 21 -3.1.4 地震动参数- 22 -3.1.5 气象特征- 22 -3.2 交通运输条件- 23 -3.2.1 铁路- 23 -3.2.2 公路- 23 -3.2.3 水路- 23 -3.3 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23 -3.3.1 水源- 23 -3.3.2 电源- 23 -3.3.3 燃料- 23 -3.4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23 -3.4.1 施工用砂- 23 -3.4.2 石料- 24 -3.4.3 道砟- 24 -3.4.4 石灰- 24 -3.4.5 砖、瓦- 24 -3.4.6 土源情况- 24 -3.5 其它有关情况- 24 -3.5.1 土地利用现状- 24 -3.5.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5 -3.5.3地区卫生防疫情况- 25 -4.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25 -4.1 建设总体目标- 25 -4.1.1 质量目标- 25 -4.1.2 安全目标- 25 -4.1.3 工期目标- 26 -4.1.4 投资控制目标- 26 -4.1.5 环境保护目标- 26 -4.1.6 文明施工目标- 26 -4.2 建设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27 -4.2.1 管理模式- 27 -4.2.2 建设组织机构- 27 -4.2.3 设计、施工图审核、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组织机构- 27 -4.2.4 施工、监理标段划分- 27 -4.3 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30 -4.3.1 总体施工安排- 30 -4.3.2 主要阶段工期安排- 33 -4.4 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35 -4.4.1 征地拆迁计划- 35 -4.4.2 三电迁改- 35 -4.4.3 建设协调方案- 35 -4.5 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 36 -4.5.1 路基工程- 36 -4.5.2 桥梁工程- 38 -4.5.3 铺轨工程- 38 -4.5.4 房建工程- 39 -4.5.5 “四电”工程- 39 -4.5.6 列控软件编程、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40 -4.5.7 静态验收- 40 -4.5.8 联调联试及试运行- 40 -4.6 工程接口及配合- 40 -4.6.1 站前专业接口- 40 -4.6.2 站前站后工程接口- 41 -4.7 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 46 -4.7.1 联调联试前提条件- 46 -4.7.2 联调联试及试运行组织方案- 47 -4.7.3 联调联试工期- 47 -4.7.4 运行试验条件- 48 -4.7.5 试运行试验区段- 48 -4.7.6 安全评估- 48 -5. 大型临时工程- 48 -5.1 铺轨基地- 48 -5.2 T梁存梁场- 48 -5.3 材料厂- 48 -5.4 混凝土拌合站- 49 -5.5 改良土拌合站设置- 49 -5.6 施工道路- 49 -5.7 临时通信、电力、给水及其他大临设施- 50 -5.8 沿线取弃土场- 50 -5.9 砂源产地- 50 -6.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50 -6.1 控制工程施工方案- 50 -6.1.1 铜山下行联络线1#双线特大桥(LXDK3+373)- 50 -6.1.2 徐州至大湖客车下行联络线特大桥(KXDK1+549)- 52 -6.2 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54 -6.2.1 铜山联络线及站场改造部分- 54 -6.2.2 大湖站站场改造部分- 56 -7. 施工方案- 59 -7.1 施工准备- 59 -7.2 路基工程- 60 -7.2.1 工程概况- 60 -7.2.2 主要工程数量- 61 -7.2.3 施工方法- 62 -7.2.4 施工顺序- 78 -7.2.5 作业组织- 78 -7.2.6 工期安排- 79 -7.3 桥梁工程- 79 -7.3.1 工程概况- 79 -7.3.2 主要工程数量- 79 -7.3.3 施工方法- 79 -7.3.3.1 施工方案- 79 -7.3.4 施工顺序- 80 -7.3.5 作业组织- 80 -7.3.6 工期安排- 81 -7.3.7 施工难点和作业注意事项- 81 -7.4 站场及配套工程- 82 -7.4.1 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及徐州站南咽喉改造部分- 82 -7.4.2 徐州东站及徐州东动车存车场- 84 -7.5 轨道工程- 86 -7.5.1 工程概况- 86 -7.5.2 主要工程数量- 87 -7.5.3 施工方案- 87 -7.5.4 施工顺序- 89 -7.5.5 作业组织- 89 -7.5.6 工期安排- 89 -7.5.7 施工难点和作业注意事项- 89 -7.6 通信工程- 90 -7.6.1 工程概况- 90 -7.6.2 作业组织- 90 -7.7 信号工程- 90 -7.7.1 工程概况- 90 -7.7.2 主要工程数量- 91 -7.7.3 作业组织- 92 -7.8 电力工程- 92 -7.8.1 工程概况- 92 -7.8.2 主要工程数量- 93 -7.8.3 作业组织- 93 -7.9 电气化工程- 94 -7.9.1 工程概况- 94 -7.9.2 主要工程数量- 94 -7.9.3 作业组织- 95 -7.10 信息化及综合调度- 95 -7.11 房建工程- 95 -7.11.1 房屋建筑面积数量- 95 -7.11.2 作业组织- 96 -7.12 声屏障- 96 -7.12.1 作业组织- 96 -7.12.2 注意事项- 96 -7.13 铺架方案- 96 -7.13.1 主要工程量- 96 -7.13.2 铺轨基地、制(存)梁场布设- 96 -7.13.3 工期安排- 97 -8. 资源配置方案- 99 -8.1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99 -8.1.1 甲供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99 -8.1.2 甲控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99 -8.1.3 自采材料要求- 100 -8.2 分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 100 -8.3 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关键施工装备及检测设备数量- 100 -8.4 劳动力配置数量- 100 -8.5分标段分年度投资计划- 100 -9. 管理措施- 100 -9.1 标准化管理- 100 -9.1.1 建设管理标准化- 100 -9.1.2 人员配置标准化- 107 -9.1.3 “四化”支撑- 107 -9.2 质量管理措施- 110 -9.2.1 质量管理体系- 110 -9.2.2 质量保证措施- 111 -9.2.3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3 -9.2.4 精密测量控制要点- 117 -9.2.5 沉降及变形观测与评估- 118 -9.3 安全管理措施- 118 -9.3.1 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实现建设管理标准化- 119 -9.3.2 配备高素质安全管理人才,实现人员配备标准化- 119 -9.3.3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现制度标准化- 120 -9.3.4 应制定下列安全管理制度或措施- 120 -9.3.5 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岗前安全知识培训- 122 -9.3.6 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122 -9.3.7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安全技术预防措施- 122 -9.3.8 确定安全生产管控重点- 123 -9.3.9 实行架子队管理- 124 -9.3.10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 124 -9.3.11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24 -9.3.12 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审批制度- 124 -9.3.13.建立作业安全须知书面告知制度。- 125 -9.3.14 现场安全文明标志设置标准化- 125 -9.3.15 涉及铁路既有营业线路施工安全管理- 125 -9.3.16 设置安全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126 -9.3.17 检查与考核- 126 -9.3.18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档案- 128 -9.4 工期控制措施- 128 -9.4.1 征地拆迁及对外协调管理措施- 128 -9.4.2.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措施- 128 -9.4.3 技术保障措施- 129 -9.4.4.合同管理为手段- 129 -9.4.5 经济保障措施- 129 -9.4.6 制定工期保障预案- 130 -9.5 投资控制措施- 130 -9.6 环境保护措施- 132 -9.7 水土保持措施- 134 -9.8 文物保护措施- 134 -9.9 文明施工措施- 135 -9.9.1 做好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工作- 135 -9.9.2 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36 -9.9.3 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37 -9.9.4 创建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138 -9.9.5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宽松的外部社会环境- 138 -9.10 节约用地措施- 138 -9.10.1 正式工程- 138 -9.10.2 临时工程- 138 -9.11 冬季施工措施- 139 -9.12 夏季施工措施- 141 -9.12.1 高温混凝土施工- 141 -9.12.2 夏季施工安排- 144 -9.13 雨季施工措施- 144 -9.14 路基、桥梁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 147 -9.14.1 路基工程- 147 -9.14.2 桥涵工程- 147 -9.14.3 过渡段- 147 -9.14.4 观测要求- 147 -9.14.5 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评估- 151 -9.14.6 观测资料整理及提交资料- 152 -9.15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153 -9.15.1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内容- 153 -9.15.2 预警机制- 154 -9.16 信息化管理- 157 -10. 附表- 160 -11. 附图- 161 -精品文档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徐州枢纽相关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1 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相关规章制度。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1402号)。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的意见(铁建设2009235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1036号)。铁道部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2950号)。本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本阶段建设单位与地方签定的有关协议和纪要。本项目勘测调查资料、设计图纸及工程数量。郑西公司编制的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上海铁路局与郑西客专公司签订的委托代建协议书。1.2 编制范围铜山联络线新建铜山联络线长度上行8.307公里、下行8.613公里(不含铜山线路所及2组衔接正线道岔)。该工程引起既有陇海上行线改线2.524公里,拆除还建铜山站信号楼,夹河寨站牵出线改建,丰裕物流集团货运线及煤场专用线改线,上海客运基础设施九里山维修基地岔线拆除还建等。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新建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长度上行9.89公里、下行10.27公里。该工程引起既有京沪下行客线改线长度1.772公里及徐州站南咽喉改造;徐州南机务段改造(含污水处理场还建);徐州客车检修车间部分改造及小货场线路改造;并修建陇海客车上下行联络线,上行0.801公里、下行0.975公里,大湖站东端咽喉区改造及西北联络线改建;新建大湖线路所。徐州东站相关工程在徐州东站增设安全线2处。在徐州东站南端保养点位置设动车存车场一处,设6条动车组存车线,新建动车走行线长度为1.466公里(其中动车组走行线并行京沪段部分站前工程0.421公里已在京沪高速项目中实施)。站后房建及部分四电工程房建工程包括通信、信号、电力、给水、机务、车辆、动车、立交排水泵站、岗亭等还建、新建生产及附属房屋工程。四电工程包括:通信:包含与陇海线有关部分,主要内容为铜山站信号楼的还建。信号:包含还建铜山站信号楼;徐州东站京沪场配合站场改造;新建徐州东动车存车场及动车组走行线;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工程;既有陇海线及京沪线改造工程。电力:还建铜山站信号楼;徐州西站信号楼新增负荷配套工程;徐州南机务折返段改造、徐州客车检修车间部分改造电力配套工程;徐州东动车存车场电力配套工程;徐州东站动车融雪电力配套工程;徐州大湖联络线大湖线路通信基站及网开关供电等电力配套工程;立交排水泵站电力配套工程。接触网:新建和改建接触网工程。信息:徐州动车存车场新建视频监控系统。1.3 设计概况2008年12月,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文件。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议书。2010年4月,完成初测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2011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7月,完成定测及初步设计。2012年1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安全咨询评估报告(咨交发20112654号)。2012年5月,根据安全评估整改工作要求,再次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修改,铁道部工程鉴定中心组织了审查。2012年6月至7月,四院进行了全线的补充定测工作。2012年7月,铁道部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2950号)。2013年4月,完成本次施工图设计。2. 工程概况2.1 线路概况2.1.1 线路走向郑徐客专位于河南省东部及安徽、江苏省西北部地区,西起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途经安徽省,东至江苏省北部重镇徐州市。线路西连郑州枢纽,与在建的石武、郑西客运专线衔接,途经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安徽省砀山县、萧县,东接徐州枢纽,与京沪高速铁路衔接。线路全长361.937公里,其中河南省252.826公里,安徽省73.436公里,江苏省35.675公里。徐州枢纽相关工程,均在江苏省境内,主要包括三部分:铜山联络线、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及徐州东站有关工程。铜山联络线铜山下行联络线长8.613公里,自郑徐客专正线DK332+400出岔,在LXDK0+750LXDK1+150范围穿越了大彭镇中心中学及徐州市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LXDK1+170LXDK1+265依次跨越大寨河及国道G310;LXDK1+280左侧为加油站,距线路中心58m,需进行拆迁;断链后LXDK1+100LXDK1+370为大彭镇居民区,拆迁量较大;跨越G310后线路采用半径为1600m的曲线,于LXDK1+730附近以门式墩上跨郑徐客专正线,于LXDK1+960附近以门式墩跨越夹孟疏解线、夹河寨牵出线改线,于LXDK2+060附近以门式墩上跨陇海正线至陇海线北侧,之后往东依次上跨杨铜联络线、夹孟疏解线。该段控制标高为跨越郑徐正线及第二次上跨夹孟疏解线处。尔后线路穿越小刘庄,跨越废黄河,为节约工程投资于铜山站北侧设约2公里路基,考虑不动铜山站接触网柱及减少夹心地拆迁等因素,线路距铜山站最北侧到发线按13m(不小于7.4+0.25+0.6+0.25+4.4m)控制,在铜山站东端上跨陇海上行线改线及三环西路后与既有陇海上行线改线侧向衔接。该段控制标高为上跨陇海上行线改线处。铜山上行联络线长8.307公里,从郑徐正线出岔后,穿越大彭镇中心中学及徐州市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跨越大寨河及国道G311后经过大彭镇,然后以门式墩上跨夹孟上行疏解线、夹河寨牵出线改线,以门式墩上跨陇海正线,线路向东依次上跨杨铜联络线、夹孟疏解线后与下行联络线并行在铜山站东端与既有陇海线侧向衔接。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徐州至大湖上行客车联络线利用一段京沪客车下行线线位引入徐州站,沿陇海铁路以门式墩跨越京沪客车下行线后折向东,线路沿黄河故道河岸向东依次跨越京沪货车外绕线、三环东路,至窑场站南侧上跨大郭庄机场专用线,在下河头西侧线路由桥梁变为路基,线路沿既有陇海线并行等高向东下穿大湖一号公路桥,在大湖站对侧以16.8的上坡拉高后以门式墩跨越陇海正线至北侧接京沪西北上行联络线。线路与陇海线并行桥梁地段距陇海线最小间距按11.5m控制。上行客车联络线长度为9.89公里。徐州至大湖下行客车联络线自徐州站南端既有京沪客车上行线西侧原车辆段辆1股道引出并对辆1线进行改造,占用车辆段牵出线线位沿既有京沪客车上行线西侧行走,上跨黄河故道后和京沪正线折向东,穿越上海铁路局徐州职工培训基地,尔后上跨既有京沪货车外绕线,二次跨越黄河故道后与上行客车联络线并行,在大湖站东端与京沪西北下行联络线贯通。下行客车联络线长度为10.694公里。3徐州东站相关工程在徐州东站增设安全线2处。在徐州东站南端保养点位置设动车存车场一处,设6条动车组存车线,预留四线库,新建动车走行线长度为1.466公里(其中动车组走行线并行京沪段部分站前工程0.421公里已在京沪高速项目中实施)。2.1.2 途经地区本线途径徐州市的铜山区、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和经开区,新建联络线长度26.838公里,相关线长度13.336公里(单线)。2.1.3 桥梁比例新建联络线线路长度26.838公里,桥梁总长14.769公里,占55%。2.1.4 修建意义郑徐客运专线作为“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徐州至兰州客专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西北与中东部地区间的中长距离交流,以及沟通京广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的通过客流。建设郑徐客专可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全线快速客运专线,充分发挥客运专线网络系统效益,大大缩短西北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对密切区域间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2.2 主要技术标准徐州枢纽铜山联络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160km/h;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80120km/h。徐州东动车存车场动车走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按小于、等于120km/h。陇海正线改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按不低于160km/h标准改建,其他既有线改建地段维持原有标准。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2.3.1 路基工程路基长度17.366公里,路基总圬工5.96104m3,其中支挡工程圬工3.85104m3,边坡防护工程圬工(含骨架、植草窗、脚墙、预制块等)2.11104m3;边坡土工格栅5.29104m2,(客土)植草5.18104m2,小灌木和爬藤植物44.58104株;复合地基处理共计26.44104根/230.32104延米,其中:微型桩7.03104延米、水泥土挤密桩17.48104延米、水泥砂浆桩101.86104延米、双向搅拌桩84.39104延米、旋喷桩18.92104延米、钢筋混凝土钻孔桩0.59104延米,桩帽或筏板混凝土0.05104m3,基底垫层14.11104m3,地基处理工格栅、土工格室28.78104m2。岩溶注浆,钻孔0.54104/14.52104m,注浆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4.57104m3。2.3.2 桥梁工程徐州枢纽相关工程双线特大桥(T梁)3座共5260.69延长米,单线特大桥(T梁)6座共9384.85延长米。大中桥2座共123延长米。框架桥4座497.04顶平米,涵洞34座共计654.67横延米。2.3.3 隧道工程无隧道。2.3.4 轨道工程铺轨56.61公里;道岔42组;有砟道床11.73万立方米。2.3.5 站场工程涉及车站7处:徐州东站、夹河寨站、铜山站、大湖站、徐州南站、徐州站、徐州西站。2.3.6 四电工程通信光、电缆15公里;电力电缆线路44.21公里;接触网59.75公里;联锁道岔99组。2.3.7 房建工程房屋建筑面积总计7395m2,其中生产附属面积2996m2。2.3.8 大临工程铺轨基地本线与郑徐客专正线共用铜山铺轨基地。制存梁场T梁按价购,设钢筋混凝土T梁存梁场1处与铜山铺轨基地合并设置。砼拌合站在铜山联络线LXDK5+800左侧及徐州至大湖联络线KSDK5+400右侧设置混凝土拌合站各1处。填料集中拌合站1处。2.4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电力迁改:0.4kv交叉跨越10处,10kv交叉跨越23处,35kV交叉跨越1处,0.4kv架空线路平改0.2公里,10kv架空线路平改11.27公里,10kv电缆线路平改7.05公里。通信拆迁共313处。拆迁房屋309947平方米,拆迁企业40家,学校3处。征用土地:征用永久用地1435.17亩,征用临时用地178.5亩(不含大临)。特殊项目拆迁情况徐州市:大彭镇中心中学,夹河高中,徐州市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大彭镇大彭加油站,徐州瑞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大彭镇农机站、国土资源所、自来水厂、鑫鸿机械厂、铜山县供电公司大彭供电所、大彭镇华园机械厂,徐州鑫磊机械厂,徐州市云龙区圣克莱木业有限公司,徐州市云龙区合力紧固件有限公司,徐州市云龙区晨丰机械厂,徐州市云龙区斯威达橱柜,徐州市云龙区天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市云龙区海华锻造有限公司,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大队道具公司,上海铁路局徐州段液化气站,汉桥垃圾中转站,上海铁路局徐州职工培训基地,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石雕厂,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泡沫厂,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果目钢管站,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公共设施厂,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兴狮化工厂,云龙区狮子山金华衡计控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晟源模具厂,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星辰机械厂,徐州市云龙区巨丰门业有限公司,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下河套钢模站,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下河头工程机械厂,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下河头社区服务中心,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下河头粮食加工厂,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下河头欧益橱柜厂,徐州市云龙区通配煤矿机械厂,徐州市云龙区宝尔木门厂,徐州市云龙区威彭座椅厂,徐州市云龙区康泰通信设备公司,徐州市云龙区友来门窗厂,徐州市云龙区云华漆业有限公司,徐州矿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2.5 主要工程特点2.5.1 路基工程本标段位于黄淮冲积平原区,地形平缓,局部出露剥蚀丘陵,线路沿平原区穿行。新增线路多与既有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并行或交叉,沿线房屋密集。徐州枢纽工程主要含铜山联络线、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徐州东站及徐州东存车场等。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松软土路基、岩溶路基、侵限路基、基床处理路基等,本标段主要为联络线、疏解线、动车走行线等有碴轨道路基,基底分布松软土、人工填土地层;下伏基岩主要为灰岩,岩溶发育。地基加固处理措施主要有水泥土挤密、水泥砂浆桩、双向搅拌桩、旋喷桩、微型桩等;埋深较浅的岩溶路基基底采用静压注浆加固。为保证路基的纵向刚度均匀性变化,在轨道基础竖向刚度出现突变的路基与桥台、路基与涵洞、路堤与路堑等分界处均设置了相应的过渡结构。路基工程主要有以下特点:新增线路多与既有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并行或交叉,对既有线安全运营防护为路基工程施工的重点。徐州枢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且沿线地基表层多分布粉土、粉细砂地层,地层呈松散-稍密状,地基土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施工阶段应避免地基土液化,影响既有铁路安全。本段分布岩溶地基,且距既有铁路较近、房屋密集,地基处理注浆过程需加强竖向及水平位移、冒浆点的位置、地面沉陷等地面观测,确保既有构筑物安全。新增线路沿线房屋密集,大多靠近既有铁路,不利工程施工。2.5.2 桥梁工程本线由于地处徐州市区,既有铁路及道路较多,桥梁比例偏高。桥梁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桥长、施工复杂的特点。标准跨径简支梁采用T梁简支梁制作,运输是施工组织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另外桥梁主跨特殊结构数量和型式较多,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2.5.3 隧道工程无隧道。2.5.4 涉及既有线工程本项目工程施工基本都紧邻既有线,总计38.306公里,分别是:铜山联络线:本段施工邻近既有线总计15.114公里。夹河寨货车牵出线改线QGDK0+000QGDK1+000,与夹孟货车疏解线并行(线间距5.4m30m),计0.55公里;还建九里山作业基地,与陇海线K231+250K231+600并行(线间距6.5m10m),计0.35公里;丰裕集团专用线FYDK0+000FYDK0+244.51(线间距18m30m),与陇海线并行0.15公里;陇海线改线,GLHDK0+000GLHDK2+523.50,与既有陇海线并行(线间距0m30m),计1.943公里;铜山上行联络线,LSDK0+000KKK8+107.19(长链200m),与既有陇海线并行地段(线间距0m30m)计5.907公里;铜山下行联络线,LXDK0+000LXDK8+413.53(长链199.82m),与既有陇海线并行地段(线间距0m30m)计6.214公里。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本段施工邻近既有线总计22.842公里。京沪客车下行线改线JHXGDK670+400JHXGDK672+171.53,与既有京沪客车线并行(线间距0m8m),计1.772公里;牵出线改线,与原牵出线并行(线间距5m6m),并行地段长0.338公里;徐州至大湖客车下行联络线KXDK0+000.000KXDK10+269.48(短链1.23m),与既有陇海线、京沪客车线并行(线间距5.15m30m),计9.468公里;徐州至大湖客车上行联络线KSDK0+800KSDK10+689.98(短链1.23m),与既有陇海线并行(线间距5.5m30m),计9.488公里;陇海客车下行联络线L1DK0+000L1DK0+974.95,与既有陇海线并行(线间距0m30m),计0.975公里;陇海客车上行联络线L2DK0+000L2DK0+800.94,与既有陇海线并行(线间距0m10.6m),计0.801公里;徐州东站及动车存车场:动车走行线D2,与京沪高速铁路并行(线间距0m30m),计0.35公里。2.5.5 跨越铁路、等级公路交叉工程本线跨越铁路交叉工程计11处,跨越主要公路计6处。由于联络线在跨越陇海铁路、夹孟线疏解线等既有铁路时均采用了门式墩,施工安全压力较大。跨越铁路、等级公路见下表:跨越铁路桥梁表:序号桥名铁路名称跨线交叉点线路中心里程夹角(逆时针)主跨类型现有情况附注1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夹孟线疏解线LSDK2+024.52538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路基2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既有陇海铁路LSDK2+200.22515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既有电气化铁路,双线既有线为路基3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杨铜联络线LSDK2+524.62529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路基4铜山下行联络线1#特大桥夹孟线疏解线LXDK1+967.53532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路基5铜山下行联络线1#特大桥既有陇海铁路LXDK2+065.78518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既有电气化铁路,双线既有线为路基6铜山下行联络线1#特大桥夹河寨货车疏解线LXDK3+121.0278932m简支梁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桥梁7徐州至大湖客车下行联络线特大桥京沪联络线KXDK1+250.9930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路基8徐州至大湖客车下行联络线特大桥京沪货车外绕线KXDK1+807.008932m简支梁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桥梁9徐州至大湖客车上行联络线1#特大桥京沪货车外绕线KSDK1+758.0254348m钢桁梁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桥梁10徐州至大湖客车上行联络线2#特大桥机场专用线KSDK4+144.37530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电气化铁路,单线既有线为路基11徐州至大湖客车上行联络线3#特大桥既有陇海铁路KSDK9+598.691132m简支梁+门式墩(横梁吊装)既有电气化铁路,双线既有线为路基跨越等级公路桥梁表序号桥名公路名称起讫里程夹角(逆时针)主跨类型现有情况附注1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G310国道LSDK1+044.075LSDK1+197.475(40+72+40)m连续梁国道2铜山下行联络线1#特大桥G310国道LXDK1+178.755LXDK1+332.155(40+72+40)m连续梁国道3铜山下行联络线2#特大桥三环西路LXDK7+347.69LXDK7+432.79(20.5+2-22+20.5)m连续刚构城市道路4陇海改线三环西路中心里程为GLHDK1+004(20.5+2-22+20.5)m连续刚构城市道路5徐州至大湖客车上行联络线2#特大桥三环东路KSDK2+677.7KSDK2+792.6(32.9+49.5+32.3)m连续梁城市道路6郭庄路中桥郭庄路中心里程为JHXGDK671+716(6+12+6)m框架城市道路2.5.6 通信工程郑徐客专上海局代建范围涉及徐州枢纽通信工程仅包含与陇海线有关部分,主要内容为铜山站信号楼的还建。包括传输系统、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调度通信系统、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等。2.5.7 信号工程信号系统主要包括: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下简称列控系统)、闭塞系统、车站联锁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等。各信号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所有上道使用的信号系统设备和器材均应具备相应的上道许可要求。上海铁路局代建范围内信号工程内容为:纳入站前工程实施部分徐州至大湖联络线、既有西北联络线、铜山联络线及动车走行线综合接地系统。站前代建范围内信号不含部分由于信号系统自身特点,铜山联络线区间信号设备集中设置于铜山线路所,集中区分界点在铜山站SG、SGF进站信号机处,由郑徐客专正线工程统一实施,不含在本代建工程范围内。信号工程徐州东站京沪场配合站场改造。徐州东动车存车场信号楼新建及动车组走行线。铜山站:拆除还建铜山站信号楼结合站场改造,信号配套修改。徐州站:结合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引入徐州站,信号配套改造。徐州南站:站场在北端咽喉陇海线进行拨道,增设渡线等改造,信号配套修改。大湖站:结合新增陇海客车联络线,大湖站东端咽喉区改造及西北联络线改建,信号配套改造。高家营站:由于徐州站往高家营方向区间布点有调整,高家营管辖范围内有一个区段要调整。徐州枢纽C2改造:郑徐客专通过铜山联络线经铜山徐州西站徐州站大湖站接至徐州东站,这段线路按CTCS-2级列控系统设计。2.5.8 电力工程车站、段(所)负荷主要包括:通信、信号、信息系统、接触网远动开关操作电源、动车检修设备、综合维修设备、空调、通风、电扶梯、给排水设施、照明等。区间负荷主要包括:信号中继站、无线通信基站、电力牵引各所用电、立交桥排水设施等设备。电力工程具体内容包括:还建铜山站信号楼、K229+300处E型基站、铜山站电力线路改造及网开关供电等电力配套工程。徐州西站信号楼通信机械室新增通信及空调等供电负荷引起电力配套工程。徐州南机务折返段改造、徐州客车检修车间部分改造电力配套工程。徐州东动车存车场信号楼、生产办公及公寓楼、给水加压站、污水处理、职工宿舍、灯桥、存车场变电所等电力配套工程。徐州东站动车融雪电力配套工程。徐州至大湖联络线大湖线路、K217+100、K219+920、KXDK9+100等3处E型基站及网开关供电等电力配套工程。GLHDK1+003、LXDK8+231、KSDK5+181.9、L2DK0+529.4等4处立交排水泵站电力配套工程。2.5.9 电气化工程联络线接触网均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方式。新建线路导线悬挂点高度为5300mm。改造既有线部分与原设计一致。新建线路结构高度一般为1.4m。改造既有线部分与原设计一致。绝缘锚段关节、非绝缘锚段关节均采用四跨关节。在T梁桥等受跨距现在的区段可采用五跨关节。电分相采用带中性段、空气间隙绝缘的锚段关节形式。改造既有线部分的分相形式与原设计一致。接触网架设工程范围为:铜山联络线工程:上行LSDK0+000LSDK8+107(含长链200.0m),长8.307公里;下行LXDK0+000LXDK8+413(含长链199.82m),长8.613公里。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徐州至窑场段):上行KSDK0+800KSDK4+800,长3.0公里;下行KXDK0+000KSDK4+800,长4.8公里。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窑场至大湖段):KSDK4+800KSDK7+800(双线3公里,对应陇海K217+928K214+930)。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大湖站东咽喉部分拆除改造及过渡相关工程。陇海客车联络线:上行L2DK0+000L2DK1+311,长0.807公里;下行L1DK0+000L1DK0+972,长0.972公里,包含大湖线路所。徐州南机务折返段及京沪下行客线改造。既有京沪下行改线2.0公里,JHXGDK670+400JHXGDK672+400。2.5.10 信息工程徐州东动车存车场主要包括新设6条存车线等内容。本工程主要考虑设置存车场视频监控系统。存车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内容如下:在生产办公及乘务员休息综合楼值班室设置硬盘录像机、交换机、视频编码器、超级客户端、光端机等设备,在存车场灯桥上设置摄像机、光端机,完成对存车场的监控。2.6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全线控制及重难点工程“二桥、二站场”。2.6.1 控制工程2.6.1.1 铜山下行联络线1#双线特大桥(LXDK3+373)工程概况:本桥全长1321.307m,位于徐州市铜山县境内,为跨越夹河寨货车疏解线、废黄河而设。桥址处地形平坦、开阔。由于该桥临近既有线,施工难度大,且工程量较大、施工技术复杂,该桥能否按期建成,直接影响架梁工期,是本线控制工期工程。控制工期:10.5个月,2013年10月16日2014年8月31日。2.6.1.2 徐州至大湖客车下行联络线特大桥(KXDK1+549)工程概况:本桥全长1228.37m,位于徐州站与大湖站之间,为跨越京沪线、京沪货车外绕线及废黄河而设。桥址处地形平坦、开阔。由于该桥临近既有线,施工难度大,且工程量较大、施工技术复杂,该桥能否按期建成,直接影响架梁工期,是本线又一控制工期工程。控制工期:10.5个月,2013年10月16日2014年8月31日。2.6.2 重难点工程2.6.2.1 铜山站改造铜山联络线在铜山站东端与陇海线衔接,引起了陇海上行线改线、丰裕物流集团装卸线及煤场专用线改线、上海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九里山料库岔线拆除。施工难度大,是本线重难点工程。施工工期:23.5个月,2013年10月16日2015年9月30日。2.6.2.2 大湖站改造郑徐客专工程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双外绕大湖站后与京沪西北上、下行联络线贯通,对大湖站东端京沪简易接通进行改造,拆除西北下行联络线接入大湖站的16号道岔,拆除14号道岔及安全线,拆除西北上行联络线接入大湖站的4号道岔及岔后股道,并根据车站技术作业需要及上海铁路局要求,为满足上行侧到发线与陇海下行正线进路沟通需要,对原1016#交叉渡线进行恢复。施工难度大,是本线重难点工程。施工工期:23.5个月,2013年10月16日至2015年9月30日。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 自然地理特征3.1.1 自然特征徐州枢纽范围位于黄淮冲积平原区,地形平缓,局部出露剥蚀丘陵,线路沿平原区穿行。工程位于徐州市郊,房屋密集,新增线路多与既有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并行或交叉,跨废黄河和京杭大运河,交通相对较便利。3.1.2 工程地质(1)地质构造测区位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个隆起带的西侧与秦岭昆仑纬向复杂构造带的交汇区,属华北准地台的次级构造单元,已出露的构造形迹主要在中生代形成。区内与铁路线路相关的主要构造有:(一)徐州弧形构造;(二)新华夏构造。徐州弧形构造纵贯测区南北是区内最主要的构造型式之一,构造线的方向自SW向NE,由NNENENEE(EW)向,在徐州一带转折向北西突出成弧形。新华夏构造是测区另一主要的构造型式,它与徐州弧以重接的方式复合,重叠在徐州弧之上而被第四系覆盖。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岩溶、地震液化土及煤矿采空区等。岩溶:全段下伏岩性基本为可溶岩,为寒武系、奥陶系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受徐州弧复式褶皱以及废黄河断层、不老河断层的影响,灰岩岩溶发育,据钻孔揭示,岩面埋深从小里程至大里程逐渐变潜,小里程侧岩面埋深大部分对于7080m,基本零星揭露,岩面埋深一般在50m左右,大里程侧,尤其在徐州枢纽附近,局部基岩裸露,岩溶主要以溶洞、溶蚀裂隙、溶槽等为主,溶洞直径0.314.10m,平均1.44m,大多为充填或半充填,少量为空溶洞,充填物主要为软塑硬塑状褐黄色黏土,局部夹灰岩碎块。溶洞埋深3.162.2m,标高,28.34-28.56m,钻孔见洞率为51.85,平均线岩溶率15.31,发育层数111层,大部分呈串珠状,岩溶对路基、桥梁工程稳定有一定的影响,桥梁桩基施工时易发生地面塌陷、表水枯竭等环境地质问题,同时会影响附近既有建筑物安全。路堤设计时应根据岩溶发育程度、特点、溶洞充填情况,采用回填、注浆处理。桥梁基础置于稳定地层中,确保基础稳定。采矿区:采空区分布于徐州市境内,该区分布大小煤矿众多,开采历史久远,采煤方式多样,地下开采情况复杂,采空区对郑徐客专线路方案起到控制作用。本区开采煤层主要为: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l)煤层,煤层厚度2.55.0m,开采深度至地面以下601500m不等。该段线路沿九里山背斜轴部的寒武系()和奥陶系(O)灰岩地层通过,已绕避煤矿采空区。饱和粉土、粉砂地震液化: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为度地震区,沿线地基表层多分布饱和的粉土、粉细砂地层,地层呈松散-稍密状,地基土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饱和的粉土、粉砂等地层发生液化后,地层强度急剧降低,影响路基、桥梁工程的稳定,因此应根据规范要求采取抗液化措施。桥梁工程根据地基条件、液化指数等采取抗震设计;路基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当液化土层深度小于3m时,可采用换土法。当液化土层深度大于3m以上,可采用强夯、搅拌桩、旋喷桩、CFG桩、管桩复合地基等加固措施。当支挡工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中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医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教育简史-政府经济管理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CN120128423B 一种用于联网视频的安全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深圳市鸿怡科技有限公司)
- 舞台搭建租赁合同范本
- 小厂吊车出售合同范本
- 民工租住楼房合同范本
-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江省部编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 2025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核安全专业实务·核技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镇痛镇静指南解读
- 2025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
- 养老规划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DB54T 0498.3-2025 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 盆栽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师带徒培训计划和方案
- 应急预案评估管理办法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缆
- 5.2.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