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游记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揣摩和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3.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学习写景的方法。(二)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三)教学难点:学习从多角度品析语言的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各拉丹东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一组雪山群,主峰海拔6621米。“各拉丹冬”为藏语,意为“高高尖尖之山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有哪些壮观的景象呢?作者在各拉丹冬有哪些经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篇课文。(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黧黑(l) 裸露(lu) 棱角(ln) 掀起(xin) 磅礴(pn) 虔诚(qin) 砾石(l) 腈纶(jn) 蠕动(r) 懈怠(di) 敦实(dn) 蜿蜒(wn yn) 演绎(y) 接踵而至(zhn)2.重点词语释义黧黑:形容黑。 恭顺:恭敬顺从。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指信仰)。 懈怠:松懈懒惰。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风云变幻:忽然刮起风,生起云,变化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定。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3.作者介绍马丽华,出生于山东济南市。1976、1990年分别毕业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76年进藏后历任西藏文学编辑,西藏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联副主席。2003年调至北京,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2014年退休。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报告文学青藏苍茫,历史人文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散文集终极风景苦难旅程马丽华散文,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涉藏题材文学作品20部。专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老拉萨圣城暮色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获2009年度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如意高地获老舍文学奖。2008年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走过西藏系列先后在港、台出版,其中两部译有英、法文版本。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已出香港三联版,已译英文版。(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本文可以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描绘各拉丹冬的整体风貌,突出各拉丹冬主峰高大险峻的特点。第二部分(第313段):描写冰塔林壮观苍莽的景象。第三部分(第14、15段):表达各拉丹冬带给自己的震撼之感,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之情。2.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近些年来骤然掀起的一股长江考察热? 文章开头交代了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了一股长江考察热,许多探险健儿为了找长江源头,不畏艰险,有人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探险家对探险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一直未停。这正是作者在表明自己的决心,说明她也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为探险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3.阅读文章第五段,说说作者在这里写冰谷中人们的活动,有什么用意。 写冰谷中人们的活动,是为了将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与高大险峻的各拉丹冬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显出各拉丹冬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敬畏之情。4.文章第14段的末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深情礼赞:正是大自然的伟力才造就了雄壮苍莽的各拉丹冬,孕育了一泻千里的长江。5. 请谈谈你对第10段中“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的理解。风声呼啸,不知何来何往,任其时空变幻,大自然的神力造就了雄壮苍茫的各拉丹冬。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6.第11段是如何描写冰塔林景观的?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冰塔林形态各异的景象。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由“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联想到冰山在漫长时光中的演变。突出视觉描写,“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表现出冰雪世界在阳光照射下的璀璨夺目。7.文章的标题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但文章为什么没有对长江的源头进行详细描绘?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一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见到的冰川世界,自己和同伴怎样克服重重困 难来到冰塔林,穿过冰山,探底冰窟,趟过冰河,重在体现探险家们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 精神。而详细描绘长江的源头对表现文章的中心作用不大,所以对长江源头的描写一笔带过,只用一 句“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做了简单介绍。(四)品味语言,感受魅力1.移步换景,结构严谨。 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以移步换景的写法展开,描写了由各拉丹冬山脚到砾石堆,穿冰洞入冰塔林,置身冰窟等不同地点的景观。在不同的段落中都有交代行踪的语句,既相互照应,又使结构更加严谨。2.巧用修辞,形象生动。 文中多处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雄壮苍莽的各拉丹冬描写得形象逼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如“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在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的冰体徐徐垂挂,在蓝蓝的天幕下,极像披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应用申请报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策略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报告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现代旗袍简介
- 现代文品析鉴赏类课件
- 2025年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考试 房地产估价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试卷: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 2025年Python边缘计算实战演练试卷 技能提升
- 严师作文题目及答案高中
- 2025年度茶艺馆场地租赁与服务协议书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变电部分
- 2021年徐州邳州市教师进城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优秀教学设计
-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建设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 《三字经》PPT课件(完整版)
- 钣金件检验的基本要求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 高职创新无人机实训室建设方案
- 现在完成时——英语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