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doc_第1页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doc_第2页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doc_第3页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路小学五年级语文 5、古诗词三首 导学案 执笔人:张欣 备课组员:王改霞 何永霞 曹红霞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年级 五学科语文教师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题5、古诗词三首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理解词语意思,感情朗读课文知识链接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唱歌,故唐、五代时多称“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阕。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教 学 流 程导 案学 案步骤时间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课前预习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2、自由读全诗,借助拼音读诗句,要求读得正确、流利。3、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4、自学生字词语。5、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6、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诗词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三、预习交流、检测1、自己读,小组间赛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提示“乐”、“亡”、“剥”、“遮”的读音。2、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 剥落-剥皮 剥莲蓬 亡羊补牢-亡赖3、师生互动交流对词语及诗词大意的理解及疑难的词句。4、自己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古诗词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指名生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5、抄写生字。教师示范“蓑”写法。四、说说你的收获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2分钟自主结构化预习 10分钟预习检测 5分钟小组交流3分钟自由展示15分钟锁定疑难 5分钟新建路小学五年级语文5、古诗词三首 导学案执笔人:张欣 备课组员:王改霞 何永霞 曹红霞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年级五学科语文教师课型展示课课时2课题5、古诗词三首授课时间教 学目 标1、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 学 流 程导 案学 案步骤时间合作探究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铺”、“六七里”,让你感觉到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从“弄”字,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2、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诗人喜欢他们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3、学习清平乐村居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文中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拓展延伸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闲居初夏午睡起,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明确目标分配任务2分钟自主学习7分钟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展示提升18分钟穿插巩固5分钟达标测评3分 钟新建路小学 五 年级语文 5、古诗词三首 导学案执笔人:张欣 备课组员:王改霞 何永霞曹红霞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年级五学科语文教师课型反馈课课时3课题5、古诗词三首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通过检测,巩固本课所学内容,达到背诵课文,默写课文。重点难点背诵课文。默写牧童。教 学 流 程导 案学 案三环流程时 间 达标检测1、牧童的作者是 ,字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 代诗人 。清平乐 村居的作者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2、先解释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横: 弄: 句意: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篙: 棹: 句意: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 句意: 3、根据课文填空。(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诗中有景这景是 ,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 ,诗中有声这声是 。(2)联系舟过安仁一诗填空。诗中有作者的所见 这所见是 诗中也有作者的所悟这所悟是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A ,飞入菜花无处寻。B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 。 5、选取清平乐 村居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6、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7、这三首古诗词写出了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