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学第一二章_第1页
急危重症护学第一二章_第2页
急危重症护学第一二章_第3页
急危重症护学第一二章_第4页
急危重症护学第一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危重症护理学 2020 3 4 2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急危重症护理学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 并伴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 是研究各类急性病 急性创伤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 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 3 4 3 一 急重症护理学发展史 1 19世纪 南丁格尔战地救护 42 2 2 20世纪50年代 脊髓灰质炎铁肺3 20世纪60年代 ICU建立4 20世纪70年代 急救国际交流 急诊医学5 20世纪80年代 北京 上海急救中心成立 2020 3 4 4 二 急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1 院前急救2 急诊科抢救3 危重病 症 救护4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5 急危重症护理的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2020 3 4 5 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SS是集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科诊治 ICU救治和各专科的 生命绿色通道 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 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1968年美国麻省建立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2020 3 4 6 一 建立 健全急救组织 形成急救网 1 街道卫生院 红十字卫生站等组织2 急救中心 站 3 医院急诊科 室 2020 3 4 7 二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1 急救医疗服务的组织体系2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3 建立急救医疗服务通讯网络4 改善城市救护站的条件 改变救护车只作运送工具的状况5 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 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 2020 3 4 8 第二章院外急救 第一节概述广义 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 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 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狭义 指有通讯 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 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2020 3 4 9 一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1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从医疗角度 院外急救是整个EMSS的子系统 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时间就是生命 猝死 最佳抢救时间4min严重创伤 抢救的黄金时间30min 从社会救灾角度 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否则 院内设备再好 医生医术再高明 难以起死回生 2020 3 4 10 一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2 院外急救的特点 1 突发性 社会性强 随机性强 2 紧迫性 时间紧急 3 艰难性 急救环境条件差 4 复杂性 病种多样复杂 5 灵活性 以对症治疗为主 2020 3 4 11 二 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一 急救中心 站 院外急救的任务1 平时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2 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外急救3 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4 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5 急救知识的普及 2020 3 4 12 二 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二 院外急救的原则 1 先排险后施救2 先重伤后轻伤3 先施救后运送4 急救与呼救并重5 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6 紧密衔接 前后一致 急救者越早接近伤病员 受伤后急救时间越会缩短 伤病员的存活率就越高 最佳急救期 伤后12h内 较佳急救期 伤后24h内 延期急救期 伤后24h以后 三 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1 西方国家院外急救的组织体系 2020 3 4 14 2 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体系 广州模式 指挥中心 区域 医院专科 病人 家属拔打120电话 市急救中心立即通知该区域承担急救任务的医院急诊科 相关医护人员出车现场抢救 监护运送加本院继续救治重庆模式 以一家综合性医院为主 上海模式 指挥中心 站 分站 医院 北京模式 急救中心 院外急救科 急诊室 ICU 2020 3 4 15 四 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一 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原则1 院外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30万人口一区一站2 分中心 站 设置原则 按需设站3 区域人口与急救车辆比例 5 10万人 14 随急救车医护人员 驾驶员配置原则 1 55 急救半径与反应时间要求 5km10 15min 2020 3 4 16 四 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二 院外急救服务体系的管理1 具备良好的系统通讯网2 装备齐全和完好的运输工具3 配备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 2020 3 4 17 运转良好的急救网络指标 城区急救半径 5km 平均急救反应时间 15min 监护型救护车 3辆 危重病人医疗处理率达标100 救治显效 有效稳定率 90 急救途中死亡率 1 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为0 心脏骤停现场复苏成功率 5 2020 3 4 18 第二节院外急救护理 主要护理工作 护理体检 急救护理措施实施 转运和进行途中监护现场评估与呼救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 2020 3 4 19 一 现场评估与呼救 一 现场评估 1 基本原则 先救命后治病 尽量不移动病人2 手段 望 触 叩 听3 顺序 生命体征 一般状况 依次从头颈 脊柱 胸腹 四肢进行检查4 病情分度 轻度 清醒 可配合检查中度 对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敏重度 对检查无反应 意识丧失5 具体检查方法 2020 3 4 20 1 意识 评估病情轻重 2 气道 维持呼吸的必要条件 3 呼吸 一看二听三感觉 频率节律深浅度 4 循环 a有无颈动脉 b是否心律失常 c皮温 皮肤湿冷 发绀 花纹 微循环不良 提示休克 2020 3 4 21 二 紧急呼救 先抢救再呼救 拔打120或附近医疗单位电话 告知对方病伤者情况 数量 急症者的姓名 年龄 住址 联系方式 如果是儿童 还应将家长姓名 电话告知对方 病人所在的确切地点 病人的危重情况等 2020 3 4 22 二 现场救护 一 摆好体位1 无意识 无呼吸 无心跳者复苏体位 仰卧位 2 神志不清有呼吸和循环者恢复体位 侧卧位 3 意识 呼吸与心跳存在者 毒蛇咬伤 患肢放低 咯血 侧卧位 腹痛 弯腰屈膝位 脚扭伤 抬高患肢 2020 3 4 23 二 检伤与分类 a 检伤 1 头部体征 口 鼻 眼 耳 面部 头颅部2 颈部体征 颈前 损伤 出血 颈后 压痛3 脊柱体征 后背是否肿胀或形状异常4 胸部体征 有无压痛 创伤 出血或畸形 呼吸运动是否正常5 腹部体征 腹壁及脏器检查6 骨盆体征 7 四肢体征 2020 3 4 24 b 分类 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1 第 急救区 红色 危重 2 第 急救区 黄色 严重 3 第 急救区 绿色 较轻 4 第 急救区 黑色 死亡 2020 3 4 25 c 现场救护要点 1 体位 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前提下 应尽量舒适 注意保暖 使病人安静休息 2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静脉留置针 1 准确执行医嘱 做好用药观察 2 三清一核对 3 空安瓿保留核对 2020 3 4 26 d 分流 收容区 伤病员集中区急救区 红色和黄标志的危重病人集中区后送区 能自己行走 受伤较轻的伤病员集中区太平区 停放已死亡者 2020 3 4 27 三 转运与途中监护 转运过程中不中断治疗和护理 了解各种运输工具的特点 在护理时要有侧重担架 灾难急救转运病人最常用的工具汽车 颠簸 晕车现象列车 时间长短不定飞机 上升和下降时气压有变化 噪音 颠簸 2020 3 4 28 担架 木板 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1 特点 优点 舒适平稳 对伤员影响小缺点 速度慢 占用人力多 体力消耗大 受气候环境影响大 2 体位 一般 平卧位 呕吐 侧卧 昏迷 头偏向一侧 胸肺损伤 半卧位 3 行进中 头部在后 下肢在前 4 止血带 1 2h放松2 3min5 颅脑损伤 观察瞳孔 光反射 头痛等 2020 3 4 29 6 注意协助一致 担架上捆2条保险带7 每隔3 4h应翻身或调整体位一次8 途中定时休息并查看伤员病情9 必须保持各管道通畅10 注意防雨 防暑 防寒 2020 3 4 30 汽车转运伤员途中护理1 特点 优点 快速 机动 受气候影响小缺点 颠簸 途中不便抢救 晕车2 护理要求 合理安排车辆 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暂缓长途转运 体位 平仰卧位 胸部伤 半相位颅脑损伤和呕吐 头偏向一侧 严密观察伤情 2020 3 4 31 列车转送途中的护理1 对特殊或重伤员作出明显标志2 要做到勤查体 勤询问 勤处理 勤巡回3 全面观察 重点监护 一看 二摸 三听4 注意各种导管 保持良好功能 妥善固定 保持通畅 注意清洁5 保持合理体位6 做好危重伤员的生活护理 2020 3 4 32 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1 特点 优点 速度快 效率高 平稳舒适 不受道路地形影响缺点 高空缺氧 升降气压变化 晕机2 护理要点 伤员的位置 横放二排 气管插管者应配雾化器或加湿器 脑脊液漏者用多层无菌纱布保护 头面部伤波及中中耳及鼻旁窦时滴入缩血管药 保护各种导管 机舱内检疫消毒 1 院前急救是指A 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B 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C 急 危 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D 途中救护E 现场自救 互救2 关于伤员的转送 下列哪项错误A 对昏迷病人 应将头偏向一侧B 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病人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C 途中严密观察病情D 遇有导管脱出应立即插入E 途中不能中断抢救3 一般要求 市区的平均反应时间为A 8minB 10 15minC 20minD 25minE 3 5min4 反映急救速度的主要客观指标是A 急救中心的面积B 服务区域C 平均反应时间D 基本设施E 基本设备 练习题 1 院前急救是指A 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B 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C 急 危 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D 途中救护E 现场自救 互救2 关于伤员的转送 下列哪项错误A 对昏迷病人 应将头偏向一侧B 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病人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C 途中严密观察病情D 遇有导管脱出应立即插入E 途中不能中断抢救3 一般要求 市区的平均反应时间为A 8minB 10 15minC 20minD 25minE 3 5min4 反映急救速度的主要客观指标是A 急救中心的面积B 服务区域C 平均反应时间D 基本设施E 基本设备 练习题 5 大批伤员中 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进行标记A 黄色B 绿色C 棕色D 红色E 黑色6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后送区主要接受的是A 所有伤病员B 有红色 黄色标志的危重病人C 能行走 病情较轻的病人D 死亡病人E 需就地抢救的病人7 现场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时 如果桡动脉触摸不清 则说明收缩压A 80mmHgB 70mmHgC 60mmHgD 50mmHgE 40mmHg8 疑有颈椎或脊椎骨折病人在搬运时 下列哪项错误A 尽可能用颈托固定颈部B 搬运时应固定头部 避免摇摆C 可用海绵垫抬动D 保持脊椎的轴线稳定E 将病人固定在硬板担架上搬运 5 大批伤员中 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进行标记A 黄色B 绿色C 棕色D 红色E 黑色6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后送区主要接受的是A 所有伤病员B 有红色 黄色标志的危重病人C 能行走 病情较轻的病人D 死亡病人E 需就地抢救的病人7 现场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时 如果桡动脉触摸不清 则说明收缩压A 80mmHgB 70mmHgC 60mmHgD 50mmHgE 40mmHg8 疑有颈椎或脊椎骨折病人在搬运时 下列哪项错误A 尽可能用颈托固定颈部B 搬运时应固定头部 避免摇摆C 可用海绵垫抬动D 保持脊椎的轴线稳定E 将病人固定在硬板担架上搬运 9 急救单元的郊区 县的服务半径为A 3 5kmB 5 8kmC 8 10kmD 10 15kmE 15 20km10 关于病人的转运 下列错误的是A 病情不稳定者 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B 担架在行进途中 伤员应头部在后 下肢在前C 脊椎受伤者 应保持脊椎轴线稳定D 腹胀者去除胃肠减压术后再空运E 途中要加强生命支持性措施11 急救运输工具的配备 哪项不正确A 原则上每5 10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B 车辆应集中停在急救中心 以便于管理C 车辆性能要满足急救需要D 每辆车配备医护人员与驾驶员各5人E 定期检查维修 保持完好状态 12 下列哪项不属于 生命链 的环节A 早期通路B 早期心肺复苏C 早期转送D 早期心脏除颤E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9 急救单元的郊区 县的服务半径为A 3 5kmB 5 8kmC 8 10kmD 10 15kmE 15 20km10 关于病人的转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