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别墅群项目.doc_第1页
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别墅群项目.doc_第2页
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别墅群项目.doc_第3页
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别墅群项目.doc_第4页
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别墅群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领先的下一代 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 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别墅方案领先的下一代 解决方案提供商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真:线:400-886-7707网址:/邮箱: 地址: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C座1226室第一章 技术介绍1.1 背景概述在繁忙喧闹的都市生活中,别墅已成为高品质生活的代言词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优美、宁静的周边环境及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也是别墅的建造者和使用者一直追求的方向。与此同时,别墅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别墅的拥有者一般收入较高,因而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别墅住宅的密度一般都较低,居住人数较少,住户之间的往来也较少,守望相助的效果不佳;同时,为了美观,别墅的围墙或护栏一般建得很矮,甚至只是用灌木丛隔开,所以很容易被侵入正因为如此,别墅安防在防范要求、设备选型、安装维护、报警方式等方面有着特别的需求。安防系统包含“技防”和“物防”两种手段,它们的目的都是预警、预防或者减少民事和刑事犯罪行为,识别入侵行为的时间越早,就容易阻滞对方的进一步行为,也就越容易防止迫不得已伤及主人人身安全的刑事犯罪。一个设计良好的安防系统,最重要的目的是采用技防手段和物防手段识别、阻滞入侵者。1.2 其他周界防范方案对比多年来,传统的周界安防解决方案(红外对射方案、视频监控方案、微波对射方案、泄漏电缆方案、振动电缆方 案、电子围栏、电网等)为社会平安保障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受一些客观技术条件等因素所限,还存在着一些共性或个性不足,具体如下:红外等传统方案,防护等级较低,对于蓄意侵入者而言,很容易跨越或规避;同时易受地形条件的高低、曲折、转弯、折弯等环境限制,而且它们不适合恶劣气候,容易受高温、低温、强光、灰尘、雨、雪、雾、霜等自然气候的影响,误报率高;泄露电缆和振动电缆报警属于电缆传感,传感部分都是有源的,系统功耗很大;电子围栏、电网等方案又有一定危害性。上述方案可监测的距离较短,单位距离成本高,在需要进行长距离监测的情况下,系统造价高昂。且传感器单元的寿命较短,长时间连续使用,维护成本较高;干扰机会增多(电磁干扰、信号干扰、串扰等),灵敏性下降,误报率、漏报率上升等;对于大范围监控,以上传统方案本身没有定位功能,遇上侵入行为,无法定位。这意味着无法及时、准确 地确定危险地点,无法及时采取制止措施阻止侵入行为导致核心区域失密、被破坏。综上可见,基于电传感技术的传统周界安防解决方案受自身技术条件限制存在诸多功能缺陷,而新时期的周界安防系统要能够对各种入侵事件及时识别响应,且须具有长距离监控、高精度定位功能、低能源依赖性、高环境耐受性、抗电磁干扰、抗腐蚀等特性。1.3 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介绍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是利用激光、光纤传感和光通信等高科技技术构建的安全报警系统,是一种对威胁公众安全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控和警报的现代防御体系,是基于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周界监控防护的新系统。通过对直接触及光纤(缆)或通过承载 物,如覆土、铁丝网、围栏、管道等,传递给光纤(缆)的各种扰动,进行持续和实时的监控。采集扰动数据,经过后端分析处理和智能识别,判断出不同的外部干扰类型,如攀爬铁丝网、按 压围墙、禁行区域的奔跑或行走,以及可能威胁周界建筑物的机械施工等,实现系统预警或实时告警,从而达到对侵入设防区域周界的威胁行为进行预警监测的目的。智能光纤周界安全方法系统具有如下优点:n 系统前端无需供电。智能光纤触觉系统应用于周界防入侵领域,可实现整个安防周界全程无需供电,不但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特性,有效提升了系统可用性和使用寿命。n 减少施工及维护成本。因防区前端不用铺设电源信号线路,减少施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线路老化造成的系统故障,减少维护成本。n 探测率100%。使用光缆作为传感单元,并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采集和识别并实现长距离、大范围防区的探测,探测率为100%。n 避免雷击。前端传感器使用的是振动传感光缆,不受电磁干扰,也无电磁辐射,有效的避免了雷击对系统的损坏及对其它系统的影响。n 领先的模式识别引擎,防误报和漏报能力强。智能光纤触觉系统采用领先的模式识别引擎分析各种入侵来源,雷电风雨、飞禽走兽、人为入侵都可有效识别和过滤,在第一时间确定入侵事件的危险等级,是当今周界安防系统中防误报和漏报能力最强的产品。n 减低入侵破坏。因主要系统全部集中在控制室内,避免入侵破坏对主要系统的损坏,从而大大降低系统损坏维修费用,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使用寿命。n 支持多个防区同时报警。此系统每一个防区独立分析信号独立运行,当有人同时从不同防区入侵时,被入侵防区可同时报警互不影响。(每个防可根据单个防区所属环境的不同,单独设置防区参数。)n 前端系统材质选择优异。防区分割包作为前端系统其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制造,具有防水、防腐、耐压、耐冲击的特点。(结合铺设环境特点,改变设备颜色等外观,进行个性化设计)n 适用于大风雨、低温等恶劣环境。因系统使用光缆作为传感介质,同时配以强大的后台软件对周围环境进行参数设置,使系统具有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自适用能力n 单防区灵敏度调节该系统中的每个防区的灵敏度等报警参数可以单独进行调节,互不影响,以适应不同周界环境,如天气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附近公路的车辆等。n 具有较好的报警数据存储功能将报警软件安装在计算机上并在计算机上安装好数据采集卡,可实现对大量报警数据的有效存储。(数据能够有效存储,并对报警信息进行保密级别的设置)报警设备联动方便快捷,此系统在控制室实现联动报警功能,可即时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并启动联动设备。n 多重联动+实时预警+主动防御智能光纤触觉系统在1秒钟的响应时间内,同时发动蜂鸣器、手机短信、照明灯光、视频监控摄像头等多重联动报警,真正实现实时预警和主动防御。n 多方式立体布防智能光纤触觉系统可利用光纤震动和压力传感原理,有效实现围墙、护栏的挂网模式和地面的地埋模式防入侵,使潜在危险在第一时间内暴露无遗。1.2其他周界防范方案对比多年来,传统的周界安防解决方案(红外对射方案、视频监控方案、微波对射方案、泄漏电缆方案、振动电缆方 案、电子围栏、电网等)为社会平安保障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受一些客观技术条件等因素所限,还存在着一些共性或个性不足,具体如下:红外等传统方案,防护等级较低,对于蓄意侵入者而言,很容易跨越或规避;同时易受地形条件的高低、曲折、转弯、折弯等环境限制,而且它们不适合恶劣气候,容易受高温、低温、强光、灰尘、雨、雪、雾、霜等自然气候的影响,误报率高;泄露电缆和振动电缆报警属于电缆传感,传感部分都是有源的,系统功耗很大;电子围栏、电网等方案又有一定危害性。上述方案可监测的距离较短,单位距离成本高,在需要进行长距离监测的情况下,系统造价高昂。且传感器单元的寿命较短,长时间连续使用,维护成本较高;干扰机会增多(电磁干扰、信号干扰、串扰等),灵敏性下降,误报率、漏报率上升等;对于大范围监控,以上传统方案本身没有定位功能,遇上侵入行为,无法定位。这意味着无法及时、准确 地确定危险地点,无法及时采取制止措施阻止侵入行为导致核心区域失密、被破坏。综上可见,基于电传感技术的传统周界安防解决方案受自身技术条件限制存在诸多功能缺陷,而新时期的周界安防系统要能够对各种入侵事件及时识别响应,且须具有长距离监控、高精度定位功能、低能源依赖性、高环境耐受性、抗电磁干扰、抗腐蚀等特性。1.3技术专利及荣誉奖项u 200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研制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网络周界防入侵系统”通过赵梓森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邬江兴院士以及李世鹤、李少谦等专家的高度评价。u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方法及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 200610019376.2u 2010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三等奖u 2011年度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4资质与典型案例u 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证书u 湖北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会员证书u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会员证书u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u 丰台车辆段人身防伤害系统u 天河机场第一期围界改造项目(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替换红外对射系统)u 武昌监狱访亲区域围界改造u 黄石某单位主体建筑周界防范项目 u 上海某小区光纤周界安防 u 某省全部监狱光纤周界安防u 京汉铁路武汉老火车站文化保护(2012年,武汉老火车站,重点保护单位外围周界防范)u 荆州某博物馆整体安防项目(2012年,为文博系统定制的地波震动探测报警系统。)第二章 系统构成及方案设计2.1 应用场所周界概况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本项目中需铺设智能光纤周界的周长约为5000米,初步建议将整个周界细分为40个防区。其中挂网20个防区,地埋20个防区。此次项目建设主要是将现有待防范的周界铺设智能光纤防范系统,并配合周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周界安全防范安保工作。2.2 系统拓扑及配置此次项目系统由八防区采集器、 防区无源头端盒、中央控制机、防区无源终端盒、防区无源探测器、引导光纤、报警软件,32路联动输出设备组成。根据项目防要求应将5000米周界总共分为40个防区。其中挂网20个防区,地埋20个防区。系统共需5台四8防区控制报警一体机, 1套报警系统软件,40台无源终端盒,40台无源头端盒、1台32路联动装置,若干传感光缆和引导光缆。2.3 视频监控联动通过联动输出设备从而实现联动监控系统和更多的其它子系统做到视频+声光电瞬时立体报警。联动输出设备有自己的IP,通过平台管理软件配置联动输出设备的任意一路与任意一个报警防区的联动关系,本系统考虑周界过长监控设备的拍摄有效距离。每防区建议安装一到两台摄像机做到报警防区无死角。建议在每个周界的交界处安装摄像机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在某防区探测报警时摄像机可联动及时拍摄相应的报警防区。 2.4 原理框图和标准配置IFP光纤入侵报警系统原理框图本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探测报警平台(包括IFP3800光纤入侵报警主机、中央报警管理软件)、引导传输光缆、前端光纤传感器等组成。IFP3800光纤入侵报警主机标配联接4个光纤传感器。每个光纤传感器的布防长度为1000米。IFP光纤入侵报警系统可以连接级联扩展机,最大可以连接15路级联扩展机,整个系统可以联接64个光纤传感器。2.5 产品介绍2.2.1 IFP光纤入侵报警主机IFP光纤入侵报警主机是一个高性能的控制系统,是IFP光纤入侵报警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运用智能分析技术对信号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从而找出信号的特征值并进行处理。可以联接4个光纤传感器,也可以连接级联扩展机以扩大安防系统的防区规模,防区的最大数量可达64个。IFP光纤入侵报警主机预装了系统管理软件,接上显示器和键盘后,即可对已部署的防区进行集中管理。IFP光纤入侵报警主机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参数描述机箱尺寸1U电源300W HK353工业电源额定电压AC 220V 20%功耗150W系统漏电电流5mA使用环境温度:-2045;湿度:90%接口USB、VGA、PS/2、FC/APC、每个防区1个联动接口控制光纤传感器数量标配4个传感器,最大可以控制64个。硬盘SATA2 2TB硬盘*2内存DDR2 667/800MHz内存 2GB*2CPU四核CPU ,每核心2.66GHz2.2.2引导传输光缆引导传输光缆,作为前端光纤传感器与后端IFP光纤入侵报警主机连接和信号回传连接介质,可提供机房到前端被监控现场长达20km的连接和回传通道。引导传输光缆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参数描述光缆类型管道和架空敷设:GYTA;直埋敷设:GYTY/GYTA53;芯数根据防区具体数量确认芯数长度20km光衰0.2dB/km1550nm使用环境温度:-40+85;耐水耐腐2.2.3头端盒HB(Headend Box)/终端盒(Terminal Box):头端盒:光信息处理装置,标记防区的起始位置。终端盒:光信息处理装置,标记防区的结束位置。头端盒/终端盒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参数描述防水IEC529 标准的IPX6防尘IP5防腐GB/T 15211,耐腐蚀2.2.4光纤传感器SF(Sensor Fiber)光纤传感器,使用无源分布式专用光缆做成。可以敷设在铁艺铁网或埋入各种土质内。它能够将防区内的微小机械振动(即侵入者带来的微小振动)传递到IFP光纤入侵报警主机进行信号收集和分析处理。由于其无源的特性,可广泛应用各类易燃易爆场所,大范围不规则的周界。参照标准: G.652光纤传感器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参数描述接口FC/ APC光纤类型单模光纤。长度1km光衰0.2dB/km1550nm光纤芯数4芯使用环境温度:-30+70;耐水耐腐野外使用寿命15年2.6 3.1应用场所周界总体需求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本系统光纤周界总长度设计约为5公里,配置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IFP光纤入侵报警采集器5台;中央控制器1台。传感光缆采用4芯单模高性能专用传感光缆,其引导光缆采用16芯室外单模标准光缆。替换防区上现有的传统的周界防范系统,实现该区域的立体防范预警,并做到与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平台进行联动对接。该系统使用光缆作为传感单元,整根光缆通过防区分割包将周界划分为多个防区,每个防区灵敏度、识别模式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软件上单独配置。计算机将根据用户设置对每个防区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可在一根光缆上实现信号的传输和防区的划分,无需另外铺设电源线和信号线,为工程大大节约了施工材料和人工成本。2.7 3.2系统拓扑及配置根据别墅布防要求将5000米周界总共分为40个防区,每个防区长度约为250米。每个防区分为挂网式防护和地埋式防护两种,共同形成立体预警系统。整个试验段测试系统共需防区控制报警一体机1台,双防区级联扩展机1台,防区无源头端盒20部,防区无源终端盒20部,防区无源探测器约5000米,引导光缆距离待定(由设备机房到现场防区具体长度决定)。系统防区拓扑如下图:2.8 3.3联动控制IFP3800系统提供了基于开关量的硬件联动和基于TCP/IP网络的软件联动能力,如下图所示:A硬件联动IFP3800报警主机每路防区可直接从主机提供开关量报警信号,可与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矩阵相连,实现防区内声、光、电、相关的联动控制。 B软件联动IFP3800软件系统基于TCP/IP的Web Service标准接口向综合集成系统提供报警联动或集成服务。Web Service接口主要分为两类:信息查询类和事件通知类。通过信息查询类接口,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查询智能光纤周界安防系统的设备、防区等基本信息;当智能周界系统验测到入侵并产生报警时,则会通过通知类接口主动向集成系统实时发送报警信息。举例如下:场景:智能光纤周界安全系统检测到防区1-1有入侵联动步骤:1、系统产生报警提示;2、硬件接口联动输出;3、软件接口联动输出,向已注册的集成系统发送Web Service通知消息。Web Service URL:http:/综合集成系统主机的IP地址/webs/notification/Web Service 消息内容: did: 1, pid: 1, sid: 1-1, status: 2, status_change_time: 1329724898关于Web Service接口协议参考智能光纤周界安防系统联动接口设计文档.doc。2.9 设备列表产品型号品名规格说明单位数量IFP3800-A08八防区采集器八防区采集器;系统联动接口:网络接口/开关量;高精度探测光源;传输光缆接口:单模FC/APC;防区配置:双探测防区;工作温度:-10+55C台5IFP3800-HB防区无源头端盒全光无源器件,用于防区起点头端;工作温度:-40+70C;工作湿度10%-95%台20IFP3800-B00中央控制机工业级中央控制机;中央系统控制单元;双核运算处理器;系统联动接口:网络接口/开关量;工作温度:-10+55C台1IFP3800-TB防区无源终端盒全光无源器件,用于防区终点末端;工作温度:-40+70C;工作湿度10%-95%台20IFP3800-SF防区无源探测器无源分布式光缆传感器,特殊工艺加工,振动/压力敏感;防护等级IP67;工作温度:-40+70C;工作湿度10%-95%米2.5万IFP3800-LF引导光缆16芯通信光缆米1万IFP3800-LO32路联动输出设备微处理器控制,32进32出,开路或短路报警,报警联动输出时间可设,采用可拔插式接线端口,自动匹配控制协议;工作温度:-10+55C台1IFP3800-MS系统软件版本V1.0,实时探测,电子地图,报警处理,统计报表,系统管理等配置、性能、故障、安全管理功能套12.10 功能实现该系统使用光缆作为传感单元,整根光缆通过防区分割包将周界划分为40个防区,每个防区灵敏度、识别模式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软件上单独配置。计算机将根据用户设置对每个防区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智能光纤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可在一根光缆上实现信号的传输和防区的划分,无需另外铺设电源线和信号线,为工程大大节约了施工材料和人工成本。此项目采用的控制报警一体机及32路联动输出设备备须安装在室内,系统联动摄像机等其它系统,可以做到声光电一体化报警系统。通过32防区联动输出设备即可实现。安装在前端的设备包括传感光缆、终端盒以及引导光缆等均为无源装置,因此室外环境的变化不会对系统产生任何影响。2.11 铺设说明在此项目中将振动传感光缆呈直线型或S型铺设在铁围栏上(根据现场围界情况而定)。系统所需振动传感光缆总长约为25000米(光缆用量:每防区传感光缆用量长度为该防区长度的1.5倍3倍左右),铺设后大致效果如图所示:围界1铺设实例围界2铺设实例第三章 施工安装方式及工艺说明3.1 铁丝网围栏振动传感光缆铺设于铁丝网围栏上时,可根据安全威胁程度选择以下方式:(1)直线型:如图(3-1)这种铺设方式可探测到攀爬、翻越的入侵方式。由于采用直线方式铺设,所需振动传感光缆较少,适用于警戒级别较低的场所。振动传感光缆应铺设在铁网高度3/4处,每隔40厘米用防紫外线扎带将振动传感光缆与铁网网格紧密固定。 如图(3-2)图3-1图3-2(2)平行线型:如图(3-3)这种铺设方式可探测到攀爬、翻越、剪网、梯子辅助翻越等入侵方式。通过采用水平铺设多道振动传感光缆的方式,可增大围栏的感应面积,从而有效地探测到较弱的入侵信号,如图(3-3)。该方式适用于警戒级别较高的场所。振动传感光缆沿围栏顶部铺设,到达防区末端时绕过来按相反方向铺设。可按需求来回铺设几道,振动传感光缆铺设的间隔可按照铁网高度平均分布。图3-3(3)对于加固部分的处理:如图(3-4)振动传感光缆的灵敏度在整个防区范围具有一致性,但介质的松紧度是会有变化的,所以在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时要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在较紧的介质上铺设的振动传感光缆感应面积要比在较松的介质上铺设的振动传感光缆的感应面积大,例如在铁网的立柱部分、防区末端部分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时,可按图示方式进行铺设,如图(3-4),其中图(B)的铺设方式比图(A)的方式灵敏度要高。是否需要使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固定柱部分的灵敏度,应通过现场测试人翻越固定柱的报警情况来确定。图3-4采集器可固定于铁网支柱或铁网上,距离地面约1.5 米处。 为避免采集器安装松动引起误报,应选择结实牢固的支柱或紧拉的铁网作为安装点。安装时可选用紧固夹具进行固定,也可采用绑扎线固定,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务必使采集器牢固地安装在介质上。(4)呈“S”型铺设:振动传感光缆通常也采用S型布缆铺设方式,这样布设方式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缆线长度,能够有效地探测到微小的入侵报警信号。布缆时振动传感光缆弯曲不可成直角,施工时不强拉振动传感光缆。3.2 铁艺围栏 振动传感光缆铺设方式:在铁艺上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时,由于铁艺质地较硬,应增加振动传感光缆的数量以保证可靠地感应到入侵信号。通过分析入侵者翻越围栏的动作特征,建议沿铁艺最顶端和最底端的水平铁栏杆各铺设一道振动传感光缆,如图(3-5)。图3-5在铁艺围栏中,有的采用砖体支柱连接,如果支柱的面积不大,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时可直接越过柱子,如图(3-5)。但有些支柱的横截面比较大,入侵者容易利用这个区域进入,所以对这样的区域需加以防护。例如可在支柱顶部安装铁扣网,再将振动传感光缆铺设到该铁网上。如图(3-6)。图3-6如需提高警戒级别,可在铁艺围栏的中间部分增设一道或多道振动传感光缆,如图(3-7)。图1-7采集器可固定于铁艺支柱上距离地面约1.5米处,用固定夹板或绑扎带将其固定在介质上。如果两个铁艺之间是较宽的砌砖柱子,则采集器可固定在柱子上,用膨胀螺栓加以固定。S型布设:3.3 环状铁网:如图(3-8)振动传感光缆铺设方式:由于环状铁网一般都是固定在围墙顶部,而且结构比较松散,可能会对系统带来误报,因此在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时应注意将振动传感光缆固定在围墙外侧靠近环状铁网底部的地方,如有需要可在围墙两侧各铺设一道振动传感光缆。如图(3-8)图3-8采集器应安装在围墙内侧离地1.5米的高度,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3.4 围墙光缆铺设方式:针对围墙的入侵方式常见的有凿墙和翻越,以下提供两种解决方案:(1)防范凿墙:振动传感光缆可以采集到入侵者凿墙时产生的微小振动,施工人员可采用平行线型方式在墙面上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每根缆的探测范围为1米。为了保证振动传感光缆能感应到凿墙时产生的振动,必须保证墙面结实,砖快不能有松动,并且振动传感光缆应敷设在墙体内或紧密地附着在围墙表面。可使用线卡子每隔50厘米进行固定,如下图:(2)防范翻越围墙:如果入侵者采用翻越的方式进入,则此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极其微弱,振动传感光缆感应到的信号不足以作为判断入侵的依据,所以防范这种入侵方式时,必须在墙顶部安装水平扣网,以增加振动的强度和感应面积。扣网一般采用直径为5mm的铁丝构成孔径为5cm 5cm的铁网。在扣网上固定振动传感光缆时应注意将振动传感光缆固定在围墙外侧扣网的顶部。在需要提高警戒级别时可在扣网顶部靠围墙内侧的位置增加一道振动传感光缆,如下图:采集器应安装在围墙内侧离地1.5米处,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3.5 埋地安装振动传感光缆埋地安装指导振动传感光缆埋地安装用于开阔的周界。在这种安装方式中,振动传感光缆埋在地面下(如砾石、草地等),通过该周界的入侵者会对地面产生一定的压力,振动传感光缆可探测到这个压力,通过采集设备进行报警判断,对符合报警条件的情况,采集器输出一个报警信号。 埋地时针对不同介质的解决方案振动传感光缆的安装:本设备可采集埋设在草坪、沙土地、砾石等周界地表介质下的振动传感光缆的信号。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时可沿周界平行铺设多道振动传感光缆,由于不同地表介质的质地各不相同,所以振动传感光缆的铺设间隔不同。下面分别介绍在不同地表介质下铺设振动传感光缆的方法。(1)草坪、草地振动传感光缆应埋设在草坪下,周界探测区域宽度应不小于1.2米,如须提高警戒级别,可增加周界探测的宽度。草坪下面的土地应是土质较为硬而紧密的泥土,如果是水分较多,软而松散的土质会吸收振动,造成探测性能下降。在土层的表面沿周界长度方向迂回平行铺设多道振动传感光缆,振动传感光缆间隔距离30cm,即1.2米宽的区域应平行铺设4道振动传感光缆,如图:振动传感光缆应平直、紧密地附着在土层表面,可采用5的钢丝折弯成所示的线卡子,每隔50cm用线卡子将振动传感光缆紧压在土层上,但应注意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振动传感光缆变形。固定好振动传感光缆后,将草坪平铺在上面,如右图。(2)沙土地(松散干燥的泥土地) 在沙土地下埋设振动传感光缆时,也采用平行铺设多道振动传感光缆的方式,由于沙土比较松软,当入侵者进入该区域时,透过沙土层对振动传感光缆施加压力,振动传感光缆可探测到微小的挤压变形并产生信号,所以在沙土地埋设振动传感光缆时,应减小平行振动传感光缆的间距,而且埋设不可过深。通常间隔为20至25cm,埋设深度为5至12cm,在进行施工时,首先在需要铺设振动传感光缆的区域挖出一道宽1.2m,深15cm的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平铺一层厚度为3cm的粗沙,再将振动传感光缆平行铺设于粗沙表面,每隔50cm用钢丝线卡子固定。振动传感光缆铺设完成后,在其上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0cm的粗沙,最后在其表面均匀地覆盖一层1到1cm的地表介质(细沙或松散干燥的泥土),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