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名老中医治疗眼病经验荟萃.doc_第1页
七位名老中医治疗眼病经验荟萃.doc_第2页
七位名老中医治疗眼病经验荟萃.doc_第3页
七位名老中医治疗眼病经验荟萃.doc_第4页
七位名老中医治疗眼病经验荟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七位名老中医治疗眼病经验荟萃 国医大师唐由之:眼底病须全身辨证首届国医大师唐由之是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的学术带头人,他认为眼科疾病须全身辨证论治。中国中医眼科医院周尚昆介绍了唐由之学术思想。微观辨证:眼部望诊是微观辨证的基础,仪器的使用使的眼底病变更为直观,变局部为整体,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气血辨证:眼是多血多气器官,对于较为复杂的病情当责之于气血。阴阳辨证:视网膜色素变性多为阳不胜阴。治疗原则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阴病治阳的方法,培补肾阳。体质辨证:据体质辨证施治,对无明显症状的动静脉阻塞患者,大多发生在中青年人、阴虚、气虚体质人较多。病因辨证: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类型采用降眼压药物或手术治疗。眼压稳定后用中药治疗,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专方辨证:对于病因明确,证型单一可用,例如明睛颗粒的使用。国医大师廖品正:内障眼病多虚多瘀第三届国医大师廖品正,主张内障眼病多虚多瘀,用药时注重药物的多效性,不论补泻均不矫枉过正。她认为活血化瘀药、麝香冰片等通窍药久用耗气伤阴,须阴阳合抟而睛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翔介绍了廖品正的代表方。优糖明1号方:益气养阴、补益肝肾、通络明目。兹用黄芪、葛根、干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优糖明2号方:益气补肾、化瘀通络、消痰散结。兹用黄芪、枸杞、山茱萸、淫羊藿、女贞子、墨旱莲、生蒲黄、三七粉(冲服)、益母草、地龙、昆布。养阴明目方:滋养肺肾、清热明目。兹用干地黄、石斛、麦冬、五味子、枸杞、丹皮、桑叶、菊花、蝉蜕、薄荷、白芍、甘草。化瘀消肿方: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兹用益母草、川芎、生蒲黄、三七、牡丹皮、桑白皮、地龙、昆布、黄芪、白术。兔苓丹:滋肾益脾、化瘀消滞。兹用菊花、菟丝子、枸杞、茯苓、白术、丹参、莪术、山楂、昆布、三七。韦氏中医眼科:外眼病多为风火韦氏中医眼科发源于浙江省东阳市,历代传人中以韦文贵、韦文轩、韦玉英、韦企平为代表,擅长采用中药、针灸等内外治法治疗多种内外障眼病,认为外眼病以风火为主,祛邪解表,轻可祛实。对于实火可以釜底抽薪,对已经中西医治疗后的疑难杂症,一方面要扶正祛实,另一方面要把西药全部停药后再使用中药。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韦企平介绍韦氏眼科用药特色如下。药量少:羌活、细辛、蝉衣、薄荷、黄连等常用13克,荆芥、防风、辛夷、牛蒡子、桑叶等常用36克,甘菊、木瓜、草决明、青葙子、蔓荆子等常用9克左右。组方精当:四物翳汤:四物汤加木贼草、白蒺藜、谷精草、青葙子、密蒙花。赤石脂、石决明二药是治疗角膜病常用之品,通过临床观察,二药合用对角膜溃疡有减轻炎性渗出、促进溃疡愈合和消退角膜翳作用。庞氏中医眼科:独特的理法方药体系庞氏中医眼科创始于清末,发展于民国,壮大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了130 多年,其间涌现出了庞传薪、庞赞襄、庞万敏等一大批知名的中医眼科专家。河北省眼科医院张铭连介绍了庞氏中医眼科独具特色的理法方药体系。火热理论:主张目无火则不病,善治目者以清热泻火为先。但用药上又忌大苦大寒之品,用药多用甘寒药,少用苦寒药。四大地点学说:眼之上为太阳膀胱经,属太阳地;眼之下为阳明胃经,属阳明地;大眼角(内眦)为少阴心经,属少阴地;小眼角(外眦)为少阳胆经,属少阳地。临床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结合全身经络在眼上的聚散离合来遣方用药。尤重调理脾胃,养护中气。目病多郁论:认为眼病虽有虚实之分,但无论虚证、实证,其症结都是“郁”,实证为因郁而滞,虚证为因郁而虚。治疗原则舒肝解郁,健脾清热,常用逍遥散加减。热性眼病与杂性眼病分类:热性眼病采用分期论治;杂性眼病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其治疗也围绕精、气、血、津液等进行辨治。目络瘀阻论:缺血性眼病是常见的眼科疾病,“瘀阻”病机不同,治疗各异。名中医陆南山:治疗眼病宜求本陆南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仁济医院中医眼科主任。陆南山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眼科理论“五轮学说”,结合多年临诊经验,提出“肝肾立论”“脾胃论治”“健脾利湿”。上海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星伟介绍了陆南山学术思想。陆南山认为眼科疾病的治疗宜治病求本,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如“静脉周围炎”眼内出血病,要抓住发病者多为青年男性,相火过旺的特点,不管临床证候多复杂,治疗只需从养阴液,清相火着手,特拟“减味阿胶汤”为该病专方。陆南山善于化裁古方,扩大古方的应用范围,如将伤寒论中的白虎汤用于治疗色素膜炎,吴茱萸汤用于治疗急性青光眼的头痛呕吐;原机启微中的黄连天花粉丸(汤)治疗慢性结膜炎;银海指南中的柏香丸治疗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者。名中医高健生:温阳通络开郁法高健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原院长,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擅长治疗眼科多种疑难病症。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严京介绍了高健生学术思想。高健生发现古今医家治疗眼科疾病时祛风清热药使用较多,从肝论治眼病多,但从阳气、阳虚论治者相对较少。眼病患者中老年人多、慢性病多、疑难病多,若不辨明阴阳寒热,一味使用寒凉药物,反而更伤人体阳气,加重病情。故而在治疗多种眼疾时需注意顾护阳气,组方中寒热并用,既清在上之热,同时使用附子、细辛、干姜、川椒等辛热之药助肝脾阳气。如用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视神经炎、过敏性结膜炎、糖尿病眼病、静脉阻塞等病,疗效甚佳。常用益气升阳举陷法,如对气虚日久而阳虚的患者,益气、补脾阳、温肾阳,补火生土,常选用附子、仙灵脾、川草乌等。尤其需应用散阴寒、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之川椒,集温阳、通阳、引阳于一身。并根据目为上焦,居阳位,重视升阳药、引经药的应用,祛风药不局限于升麻、柴胡,还可以用蔓荆子、防风、白芷、羌活等。名中医张望之:从郁论治五轮方已故全国知名眼科名老中医张望之,著有眼科探骊。张望之受老师赵化龙“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而眼病亦然”的影响,认识到内障眼病多因久病生郁,郁久而生眼病。故以开郁导滞为治法,倡导“从郁论治眼病”,创制五轮主方,疗效优异。河南中医学院张风梅介绍了张望之五轮主方。肉轮主方:健脾和胃,清热燥湿。茯苓30克、丹皮24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滑石10克、川芎10克、薄荷10克。血轮主方:清热凉血,活血通滞。淡竹叶30克、丹皮24克、栀子10克、陈皮10克、荆芥穗12克、茺蔚子18克。气轮主方:清热泻火,除湿祛风,活血解毒。生石膏30克、西滑石12克、荆芥12克、桑白皮 12克、茺蔚子12克、山栀子10克、霜桑叶30克、牡丹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