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广告受众的需求心理与理性消费-权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广告受众指广告宣传的接受者,是广告媒体的服务对象。广告受众的心理主要表现为需求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及表现心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会导致受众某种消费行为。广告受众应突破一些广告的“心理策略”,理性消费。 关键词: 广告受众 心理特点 广告策略 理性消费 商业界有一句名言“想推销商品而不做广告,犹如在黑暗中向情人递送秋波”,幽默的语言道出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告的重要性。于是,各式各样、利用各种媒介的广告像汹涌的潮水般冲击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任何一则广告都是通过影响受众的心理而发挥作用,从而启迪或引发购买行为的。这使得受众心理与广告密切关联。那么,广告受众有哪些心理特点?商家又是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和运用广告的呢?对此,我们消费者应如何消费呢? 一、广告受众的心理特点 广告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指广告宣传的接受者,是广告媒体的服务对象。受众心理则是指广告受众对客观现实,如企业形象和商品形象客观的综合能动反映1。一般说来,受众基本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需求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和表现心理。本文重点探讨需求心理特点。 (一)需求心理 需求心理是受众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层次2,并指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低级的需要主要是由物质来满足,高级的需要则由精神方面来满足。 1.生理需要,这是指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所谓饥思食,渴思饮,困倦思睡眠,等等。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然而即使是这种最基本的欲望也伴随着社会财富的繁荣和易于满足而带来更高的心理需求。例如食,要求更美味、精细、富有特色,某些食品饮料甚至成为人类某种文化的标志和象征物,如蛋糕之于生日文化;巧克力之于情人文化;酒之于交际文化;乃至于麦当劳、可口可乐所象征的西方文化,等等。这种文化的演进使得广告创作把相应的文化理念附着于衣、食、住、行等具体产品之上,感染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态度,最终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产生购买动机,采取购买行动。 2.安全需要,这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一种需求。它又可分为生理安全的需要和心理安全的需要。生理安全的需要,一方面是指为使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及生活安宁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为使身体不受到病痛侵扰的健康需要。这种健康和安全的需要,源于人类躲避恐惧的本能。保险与药品广告便常常利用人们对疾病、危险、年老、痛苦的恐惧,这也可以看做是安全需求的反面表达,主要表现消费者在生活中由于没有适当的物质保障而遭遇的危险情况,进而诱导人们尽快接受其产品保护。而人们对自身安全方面的外在需求又由于观念的涉入与渗透,进而体现在心理层面的安全需要。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在广告当中形象化地表达了出来,可以衬托反证给人带来健康和生命物质行为。这种创意往往应用在化妆品、保健品、药品、人寿保险、交通安全等宣传领域中。广告艺术形象化地表达了人的种种痛苦的心理感受,激发起受众经验意识的联想,然后再把解决痛苦的“灵丹妙药”和盘托出,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先抑后扬,达到商品促销的真正目的。 3.社会需要,包括社交需要和归属需要。社交需要主要是人们在友谊、沟通、爱情和其他相互交往活动中,为了更顺利地参与并获得成功而产生的需要。归属需要是指人通过自我认知产生自我印象,表明自己属于某一阶层、集团、集体所产生的心理要求。这种自我印象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但印象一旦产生,人就会按照自己所归属的那一类人的标准进行消费。不同的文化交流会产生不同的社交行为3。在日本,营销学者就指出,日本的消费浪潮信息化之后,已经进入第四次浪潮文化化。所谓文化性消费,是指产品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的满足。所以,在广告当中,设计者会更加重视与消费者的心理情感产生文化上的共鸣,即不仅重视产品的文化包装,而且重视人性、自然、风俗习惯与风土人情,使得广告诉求的情感最终转化为使用的体验。 4.自尊需要,是指为了使自己在社会上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受到别人的重视,被别人所羡慕而产生的需要。出于这种炫耀的心理动机,消费者会将商品与成功、地位、声望、身份等一系列价值判断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判断比对自我的评判来得更重要,也没有哪个因素比自我评价对心理的发展和动机形成的影响更重要。因此说,自尊的需要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尤其是时装、首饰、礼品等贵重商品的选购。所以广告创作就会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需要,不但善于运用激发消费者自尊的词语,如“令人羡慕”、“独一无二”、“王者风范”、“独领风骚”、“卓然不群”等,更可能会通过广告宣传动员创造名牌。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为了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实现自己理想而产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级的需要。展现自己的风度,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可谓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和终极目的。自我实现和购买商品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其实这二者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讲,不可简单地以获得多少物质财富作为个人价值实现大小的尺度。大到别墅汽车,小到一瓶可乐,都可以带来自我实现的某种愉悦感受。正因为这种胜任感和成就感为消费者无比珍惜,那么假若广告设计让受众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巨大满足,其广告宣传无疑是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二)其他心理 1.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是一种直接兴趣,不需引导即可产生的一种关注与感兴趣的心理指向,它不是出于得益动机,而是一种无专门目的的、感受上的愉悦与满足。在广告宣传活动中,受众对于奇怪少见的宣传信息和反常、超常的宣传形式,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这就是好奇心理的反应。因此,广告设计通常以广告内容的新奇来满足受众的接受需求,以手法新奇来刺激、引起受众的集中注意。 2.从众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的行为总是尽可能与群体的总趋向相一致,使群体影响由压力变为动力。当受众感知所属群体对某种广告信息持肯定或否定态度时,就易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当群体中的各个小团体意见不一致时,受众就会感到矛盾和不安,并最终倾向于选择与优势团体相一致的广告信息。并且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受众对于被群体认同的广告,更容易产生共鸣。 3.表现心理,即在群体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一种欲望。这种心理现象与从众心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人们在遵从优势力量的同时,潜藏着使自己成为优势力量的愿望,希望得到群体的肯定或奖励,其最高的程度便是成为英雄或主角。 二、针对受众心理的广告策略 在广告设计中,设计者不仅会了解受众心理,还会针对受众心理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运用心理影响技巧强化广告的心理感染力,进而提高广告宣传的市场冲击力。归纳起来,针对受众心理的广告策略有以下几种。 1.需求诱导心理策略,即利用广告宣传对受众需求心理施加刺激,使之接受广告宣传的观念,自然地引导受众不断地对企业及商品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并做出消费行为的策略4。如台湾味全幼儿奶粉以“龙的麟爪”为广告标题,即是抓住了幼儿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需求,来激发家长的消费欲望。该策略具体的运用技巧有:第一,积极诱发受众对企业、商品产生合理的需求;第二,及时引导受众将需求心理转化为行为动机,这样的受众需求,才是企业的有效需求,具有销售的实际价值。 2.广告创新心理策略,即在广告宣传中,采取特殊的表现手法,吸引受众产生好奇心,从而引发购买欲望,导致购买行为的策略。这种策略能有效地影响受众的心理,从而提高宣传活动的客观效果,并且还有其科学性,其心理依据就是受众的喜新厌旧心理,好奇心理和创新心理。例如,泰国曼谷有家饮食店在门前斜摆一只巨型酒桶,桶外写四个醒目大字:不可偷看。而桶内写的是:“敝店美酒与众不同,请享用!”结果,过路行人都好奇地将头伸进酒桶,在一股酒香中,自觉接受了该广告。这就是利用人的好奇心理,运用创新心理策略做广告的典型例子5。 3.制造潮流心理策略。这一策略的依据是受众的从众心理,指在社会团体、大多数人的影响下,受众会放弃自己个人对企业、商品的看法与态度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如汰渍洗衣粉的电视广告,其画面就是一大群青年妇女,手拿洗得洁白的衬衣,边跳边唱。用一群人,而不用一个人,就是依据人的从众心理,并进而引发人的从众行为,促其购买。这种心理效应可以吸引企业的潜在大众并将其同化为知晓大众和消费大众,扩大商品的消费队伍,增强广告的促销效果。其具体的运用技巧是:在广告作品中构建理想化的生活模式,推广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念,为受众产生从众心理制造理想信息模型,首先重点征服一小部分受众,让其成为其他受众顺从的基本榜样和感染源。 4.制造流行趋势策略。即通过广告作品的宣传,使企业提倡的价值观念,推荐的商品引起众多受众的注意、兴趣和模仿,并在受众中相互影响,迅速普及,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受众争相效仿的策略。企业通过广告宣传所形成的舆论,则是企业影响受众流行心理的重要手段,并且直接引导,规范着受众的消费取向。 三、根据需要,理性消费 认清广告的心理策略后,广告受众就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谨防在眼花缭乱的商品经济中步入经济误区,理性消费。下面提供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别盲目赶时髦。看到别的家庭买有什么自己也想要什么。二是别迷信清仓处理。虽说价格便宜,但买回来的食品常常已过保质期;买回来的鞋帽、服装,不是样式过时就是做工粗糙,岂不是白白扔钱?三是讲究实用。如今的电器功能越来越多,一排的按钮,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让人无所适从。四是按需消费。这是消费之根本,道理虽浅显,可是许多人在商场中看到诱人的促销计划时往往就忘了这一点,本着“反正将来也用得着”的自欺欺人的思想,买回一大堆东西,在家一搁就是一两年,即占用了金钱又占用了空间,等到真用得着的时候,部分商品已过时或陈旧得不能使用了。五是适当超前。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在一些相对耐用的消费品的购买上,采取适当超前的原则不失为明智之举。要及时了解一些高科技知识,充分享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便利。购买产品时要注意其科技含量及技术的先进性,特别是环保和节能这两项指标一定要超前考虑。 坚持了以上几项基本原则,您的消费不能说是完全合理,但也将会稳健而不乏时尚,前卫而又有可持续性,您会最终成为一个理性的健康消费者。 参考文献: 1马谋超.广告心理.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1-10.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188-189. 3关发祥.文化与心理,2004,(1):7-10. 4宋克夫.实用广告策划.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89-96. 5何修猛.现代广告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15-120. 阅读相关文档:刘天华、华彦钧的二胡音乐与当今二胡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趋势 浅谈幼儿舞蹈教学 从日本动画看中国动画的发展之路 指导初中生合理运用语文参考答案之我见 优秀歌者需具备的五大要素 论绿色语文 高校图书馆空间导向信息设计探要 插图 低段写话的美丽起点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中国电气装备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第三批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1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台州仙居县事业单位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影像技术应用前景探索报告
- 2025年日用百货行业日用百货消费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办公软件行业云办公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 2025年母婴用品行业母婴用品设计与母婴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理财行业金融理财服务创新与财富管理市场研究报告
- NB-T+35056-201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 2024年垃圾分类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模板
- 访学归来讲座课件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发言稿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八单元:建筑艺术
- 《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护理研究进展综述》7400字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压力容器制造(A2、D级)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 2023年诗词诵读技能比赛考试题库(500题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