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doc_第1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doc_第2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doc_第3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doc_第4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限时集训(十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玉溪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地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这反映了()a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b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c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d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b根据材料“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可知,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2(2019蚌埠一模)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这段记叙表明当时()a南京民众反对移风易俗b南京临时政府军纪涣散c民众抵制南京临时政府d民众思想觉悟有待提高d从材料信息看,民国初年,南京人民视革命军强行剪辫为暴行,这说明民众尚不能接受革新陋习的行为,思想觉悟有待提高,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南京民众对强行剪辫感到愤恨,而非反对移风易俗,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京临时政府军纪涣散,也无法说明民众抵制南京临时政府,故b、c两项错误。3(2019合肥一模)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中国人办报再掀高潮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头上和脚上的变化”是指辛亥革命后男人剪掉头上的辫发和妇女禁止缠足,故c项正确。4到19世纪90年代,“向时华人鲜过问”的西餐出现了“裙屐少年,巨腹大贾,往往携姬挈眷,异味争尝”的局面,到番菜馆就餐也成为当时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这反映了()a当时国人普遍崇尚西方文化b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国民生活c中西合璧充斥社会生活领域d追新慕异已是当时主流文化b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普遍崇尚西方文化”,故a项错误;“到番菜馆就餐也成为当时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是西方文化向中国渗透的体现,故b项正确;“到番菜馆就餐也成为当时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不符合中西合璧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到番菜馆就餐也成为当时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无法体现其“主流”性,故d项错误。5(2019江西九校联考)1934年9月1日申报刊登了三星牙膏广告画,画面描绘了身穿旗袍的秀丽妻子正在为丈夫挤牙膏,穿着睡衣的丈夫正在洗漱。该画面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仍然相对低下b广告发挥了教化女性相夫教子的作用c文化生活对传统的继承和反叛的特征d时髦女性登上广告助推三星牙膏销售c材料反映了男女间传统的家庭关系,没有反映出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仍然相对低下,故排除a项;画面内容只体现了男女间传统的家庭关系,没有体现相夫教子,故排除b项;广告画中身穿当时流行服饰(旗袍)的妻子为丈夫挤牙膏,丈夫身着睡衣洗漱体现了男女间传统的家庭关系,同时又体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活的某些特征,故选c项;广告画中妇女的形象是贤妻,而不是在强调时髦女性,故排除d项。6(2019公安质检)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信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a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b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c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a中国与英国在同年使用无线电报,可见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故a项正确;中国从西方引进通信设备,无法表明中国的科技处于领先地位,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1899年之前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7(2019清远一模)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筑()a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b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d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d从材料“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可以看出京张铁路的修筑不仅促进了经济交流,还起到巩固边防的作用,故d项正确;由题中所述不能得出“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的结论,故a项错误;b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故排除;材料只涉及京张铁路的作用,没有谈及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故c项错误。8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颁布了乘车(有轨电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妨碍他人、不准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等。该守则()a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上海公共租界乘坐电车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对市民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有利于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故c项正确;a项不能由题干材料得出,故排除;b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9曾纪泽在1881年所上改订俄约办事艰难情形疏中称:“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话b清朝密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该条约签署使中国收复了伊犁d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d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报,而不是电话,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清朝密折制的影响和条约签署的影响,而是反映曾纪泽利用电报及时向清政府上报与沙俄谈判的消息,故b、c两项错误;曾纪泽利用电报及时向清政府上报与沙俄谈判的消息,可见科技发展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d项正确。10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合组一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这一规定旨在()a强化对思想的引导b促进电影产业发展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巩固抗日统一战线a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材料中国民政府的规定旨在强化对思想的引导,使电影为抗战服务,故a项正确;促进电影产业发展不是这一规定的主旨,故b项错误;加强对经济的控制与材料中的规定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采取的措施,同巩固抗日统一战线无关,故d项错误。11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高达98.3%。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揭示了()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c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大d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d本题考查通信工具和互联网。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互联网和手机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故d项正确;a项中“基本取代”不符合实际,故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12(2019玉溪一模)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年份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1978年100)食品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985268.957.791.83.91990311.258.801.445.371995383.658.622.587.812000483.449.135.5811.182005624.545.489.5911.56a与人民生活有关的各项支出均呈上升趋势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c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食品支出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故a项错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交通通信支出占比增加较多,说明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故c项正确;食品支出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是人们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与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例如,北宋确定了西夏的附属地位后,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在元政府的支持下,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创立授时历。它所确定的地球公转时间与实际相差仅26秒。明朝政府对授时历进行了微改,并将其命名为大统历。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很快被颁布实行。材料二民国建立之初,以新历(西历)为官方历法,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中西(新旧)合历。1928年至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集中力量废除旧历。政府查禁旧历书、颁行新历书,取消“二十四节气”;要求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等;废止旧历节日,代之以新的纪念节日。此后,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成为商界主流。但在推行新历时,政府遇到了许多阻力,特别是禁过旧历年节的做法,遭到百姓的抵制。1934年后,政府不再干涉民众过旧历新年,也渐少提及“废除旧历”。据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合历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1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创立授时历”“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政府查禁旧历书、颁行新历书”“要求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等;废止旧历节日,代之以新的纪念节日”“政府遇到了许多阻力,特别是禁过旧历年节的做法,遭到百姓的抵制”并结合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原有历法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答案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即可。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政府主导,政治色彩浓厚;注重实用;吸收外来成果。(12分)(2)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原有社会习俗力量强大;原有历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民国历届政府积极推行新历;西方文化的影响。(7分,任答四点即可)影响: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促进了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保留了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时间体系和时间观念的多元化。(6分,任答三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世纪初兴起了创办白话文刊物的潮流,以下是摘录的部分白话报刊宗旨简表。创刊名称创刊时间、地点报刊宗旨启蒙通俗报1902年、成都“专以启蒙通俗为主”绍兴白话报1903年、绍兴“唤起民众爱国和开通地方风气”宁波白话报1903年、上海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安徽俗话报1904年、安庆“它的宗旨一是救亡图存,二是开通民智”白话杂志1904年、东京“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革命”北京女报1905年、北京“开民智”西藏白话报1907年、拉萨“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宗旨”吉林白话报1907年、吉林“宣上德,通民隐,开通风气,改良社会,使一般人咸具普通之知识,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镇江白话报1908年、镇江注意开通下流社会智识白话新报1909年、杭州“唤起我同胞之爱国思想,振发其独立之精神”伊犁白话报1910年、伊犁“启迪人们爱国思想和变革思想”摘编自陈晓明清末白话文报刊及其特殊贡献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报刊宗旨所反映的时代要求,并对这一文化领域的潮流做简要评述。(要求:写明时代要求,史论结合)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这些白话文报刊的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