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各路神仙把美猴王塞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四十九天后美猴王炼就了火眼金睛,冲将出来。B . 父亲的病(选自朝花夕拾)一文,回忆了作者儿时给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C . 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D . 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为建设“书香校园”,我校开展了读书月活动。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1)以下是小智同学摘抄的部分名著经典语录,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活在世上,连世界从哪来都没有过问,实在是不(gng)_敬。(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做一个又热烈又(tin)_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贵,又微妙又直率的真正的人,因为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我们固有的文化中的精华。(傅雷傅雷家书)在百忙中,在尘市(xun)_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xi)_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2)以下三篇文章获得了此次读后感评比的一等奖,请为它们补全标题(填序号)。(3分) 标题畅谈人生拨迷雾读_有感神秘的哲学之旅读_有感永不消逝的“电波”之书信版读_有感书名A. 苏菲的世界 B.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C. 傅雷家书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3. (1分)根据提示填空。 (1)_,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辞) (2)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_,再而衰,_。(左传曹刿论战) (4)杜甫的春望一诗中刻画出一个忧国思家的爱国者形象的诗句是:_,_。 (5)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词名句:“_,_。” 四、 名著阅读 (共3题;共7分)4. (1分)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5. (1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雪团像松鼠似的,从那棵被月光照成银白色的桦树上滚落下来。短筒枪贴着树身,吐出火光,子弹打在墙上,泥灰纷纷掉在地上,潘克拉托夫他们运来的玻璃窗也被打得粉碎。枪声惊醒了睡在水泥地上的人,他们立即跳了起来,但是一见房间里子弹横飞,又都卧倒了。有人压在别人身上。“你要上哪儿去?”杜巴瓦一把抓住保尔的军大衣问。“出去。”“趴下,傻瓜!你一露头,就会把你撂倒。”杜巴瓦急促地低声说。他俩紧挨着躲在大门旁边。杜巴瓦紧贴在地上,一只手握着手枪,伸向门口。保尔蹲着,手指紧张地摸着转轮手枪的弹槽,里面只有五颗子弹了。他摸到空槽,便把转轮转了过去。射击突然停止了。接着是一片令人惊奇的寂静。“同志们,有枪的都到这边来。”杜巴瓦低声指挥那些伏在地上的人。保尔小心地打开了门。空地上连人影也没有,只有雪花缓慢地飘舞着,落向地面。森林里,十个人狠命抽着马,逃走了。(1)文段一开始就写道“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是谁放的枪?他们要破坏什么事? (2)联系原著的前后情节,说说筑路过程中保尔他们还碰到了哪些困难。 (3)请联系选段,举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 (5分)名著阅读,根据要求解答。 (1)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 (2)狗猫鼠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请简要概括文中“我”不喜欢猫的两个原因。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7. (7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小题最后一次蹲守朱卫国公墓,秋叶纷纷,老梁身穿保洁工作服,挨着一辆垃圾车,一边观察着不多的扫墓人,一边清理小径的落叶。时间过去一年了,他又在这里等她。今天,是她儿子十周岁的生日,儿子长眠在此,那么孤单,她一定会来。老梁赌她一定会来,一年前,就在此地,他和她近在咫尺,尽管她巧装打扮、谨慎小心,他还是认出了她,他应该一跃而上,结束多日的蹲守,但他却让一个女逃犯从眼前平静地离开了。这是老梁单独执行的任务,尽管没有受到处分,但蹲守必须继续。尤其是他再过几天就要正式退休了,他不想留下遗憾。一年了,她凌乱不堪的眼神让老梁无法平静。一个三十四岁的女人,却如一片枯黄干涩的落叶,凄惶憔悴,看得出痛失爱子的折磨已经深肌入骨。老梁看见她眼中浑浊的泪水,像一根雨线倾注而下,身子剧烈抖动着,她跪在儿子的墓前,轻轻抚摸着孩子的相片,完全忘却了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此刻,她凝视着儿子定格的面容。很久很久,渐渐地,她脸上露出了轻微的笑意,或许,她想到了:人间与天堂的距离不过是一块墓碑。老梁没有冲上去,设计好的种种抓捕细节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他甚至不忍心靠近去打扰她,不知怎的,心底有一种力量拉着他继续隐藏。他看着她哭完后摆出了祭品,有巧克力,玩具,然后,她平静地离开了墓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梁并不后悔放走了她。阵秋风把老梁从思绪中拉回,.他紧了紧上衣,瑟瑟寒意让墓园更显寂寥,远远的暮霭中开始闪现零星的灯火。他再一次在脑海中回溯起她的经历,原本她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尽管被丈大抛弃了,母子俩还可以相依为命的,她发誓要好好带大儿子,她的确做到了 ,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赚了很多钱。如果儿子没有突发那场疾病,一切都是美好的,医生那一句“我们已经尽力了”带走了她所有的希望。绝望的她执拗地认为医生治死了她的儿子,她要报复,她私买了一些炸药,特意藏在郊外租来的屋子里,哪知骤起的高温让炸药自爆,炸伤了从这里经过的路人,看到有关爆炸的新闻后,她开始逃匿,过着地下人的生活,无法见到阳光。慢慢地,老梁开始后悔自己的所为。他觉得自己就是罪人,是他让她继续着不幸与痛苦,是的,抓住她,让她有一个结束,也有一个新的开始,才是对她最好的怜悯,秋雨似有似无 ,老梁在落叶间凝神注视,她一定会来的,他坚信。他再次设计种种抓捕细节,安排好了同事在外围配合。他只想,这是他最后一次的蹲守。他的预测没有错,下午五点五十,一个人影闪了过来,往十九号墓地走去。是她,就是她,老梁一眼认出了,他假装推动垃圾车,观察着她的动静,同时给外围的同事发出了信号,心想,该结束了。她从包里掏出一大堆零食,放在儿子墓前,温情地说:“儿子,妈妈来看你了。”老梁靠近她,只有四米了,三米,两米,必须要行动了,他向同事发出了行动信号。突然,她转过身,对他平静地说:“我知道你们是警察,让我再看一会儿孩子吧!进去后,孩子就看不到妈妈了。”她化了精致的妆容,仍掩不住满脸的风霜。半个小时后,她抚着墓碑上儿子的相片 ,缓缓起身,对老梁说:“是该结束了。”“嗯,是该重新开始了。”他给她戴上了手铐。(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7期,略有删改)【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文中两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具体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秋叶纷纷。瑟瑟寒意让墓园更显寂寥,远处的暮霭中开始闪现零星的灯火。(2)老梁一开始并不后悔放走了女逃犯,但为什么后来又后悔了? (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文字的表达作用。 (4)读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8. (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黑鱼奉亲刘清山那年夏季,刚上初中的我疯狂地迷恋上了钓鱼。原因很简单,母亲让不愿午睡的我到家门口池塘边的大树上做作业。不经意间,我看到池塘边游来一条两尺多长的大鱼。竟然出现一条大鱼,真可以称得上奇迹!我定睛一看,那条鱼通体发亮,鱼身粗壮,仿佛大人被晒黑的胳膊。我知道这是一条黑鱼,不由欣喜若狂,跑到家中,偷偷找到父亲的钓竿,在树下挖了一条蚯蚓,穿在钩上,直接把鱼饵送到了那条黑鱼的嘴边。黑鱼显然饿久了,毫不客气地狠狠咬住了鱼饵。我顺势提竿,钓钩准确地钩住了黑鱼的嘴巴。但我既缺少力气,又缺少钓鱼经验,难以把这足有两公斤重的大黑鱼拖出水面。黑鱼怒目圆瞪,盯得我更是心惊胆战。我手腕一软,黑鱼找到了脱身的机会,它甩掉了钓钩,转身游进了深水里。我痛恨自己手软,失去了抓到大鱼的机会。不甘心失败的我,开始在中午一边捧着课本,一边留意池塘里黑鱼的举动。果然没过几天,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黑鱼再次游到水面上, 我赶紧把早就穿好鱼饵的钓钩抛到了它的嘴边,黑鱼警觉地把嘴凑近了鱼饵,碰了两下,然后擦着鱼饵游走了,害得望眼欲穿的我瞎激动了半天。两天后,黑鱼再次浮出水面,这一次,它游到了岸边的芦苇丛。我赶紧把鱼饵甩到它面前,它理也不理,向芦苇深处游去,我匆忙提起鱼饵向它的前方抛去。这一次,鱼饵没有落到黑鱼的嘴边,而是钩住了芦苇主干,我费了好大劲,怎么也无法把鱼钩收回来。黑鱼怪模怪样地望着我,好像在嘲笑我的愚蠢无能。气急败坏的我使劲拉着鱼钩,啪的一声,鱼线断了,鱼钩宛若一枚牙齿,仍旧咬着芦苇不松口。被晃倒的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条不知天高地厚胆敢戏弄我的黑鱼钓上来。我不敢把自己一边学习一边钓鱼的事告诉父母。有一天午后,我装作无意地问父亲,黑鱼有什么致命的弱点。父亲说:黑鱼每年夏季,也就是这个时节,产下鱼卵后,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眼睛看不见,但仍旧会进食 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我不知这条黑鱼是公是母,但冥冥中,我感觉,它是一条母黑鱼。一周后,这条黑鱼果然产下了一团卵。只是它离岸边较远,我无处下钩。两天后,鱼卵里游出成千上万条小黑鱼,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我返身回家取来鱼竿,在鱼钩上穿了一条绿色的蚱蜢,准备抛到黑鱼的嘴边。此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小黑鱼们竟然随着黑鱼母亲鱼鳃的开合,陆续游进了大黑鱼的嘴里,并且没有再游出来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站到了我身边,他告诉我:这是小黑鱼们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母亲的生命,帮助母亲度过这段昏迷期。我默默收起了鱼竿,把它交给了父亲。此后我经常在这片池塘里看到那条大黑鱼,它和孩子们一起在水中快乐、自由自在地游弋。(选自意林2017 第 23 期)(1)选文作者三次钓鱼的结果所带来的心情各不相同,请在横线上补充文中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 _“气急败坏”_(2)选文第段画线句“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那父亲的下文会是什么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用父亲的口吻说一说。 (3)结合语境,品味第段画线句子,揣摩加下划线词在表达上的妙处。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4)联系实际,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启示。 链接材料: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 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9. (21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注释】稷(j):人名。乘(shn):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庸:怎么。(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躬耕于南阳_ 猥自枉屈_亦可以止矣_ 固轻其主_(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3)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4)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 (5分)假期与好友的聚会上,满眼都是低头玩手机的同学,你不由地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和你坐在一起,而你却在玩手机。”你如何劝说他们?(限60字以内) 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水王磷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假若:时间倒流,你就是当年的李白,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必须用第一人称;可以合理想像,补充相关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