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中毒查房课件_1_第1页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查房课件_1_第2页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查房课件_1_第3页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查房课件_1_第4页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查房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查房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常见的非有机磷农药中毒种类 1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3 沙蚕毒素类农药中毒4 有机氮农药中毒 签名 签名 提问 1 阿托品化的指标是哪些 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总纲 病情简介 病理生理 治疗要点 临床表现 护理诊断及措施 进展 一 病情简介 05床 王飞飞 女 14岁 2013年1月7日患者因 自服灭多威20ml伴口吐白沫意识不清2小时 急诊送入抢救室 考虑为 重度农药中毒 予以洗胃 解毒等对症处理后拟 农药中毒 收住我科 患者神志昏迷 双侧瞳孔直径约1mm 对光反射消失 呼吸急促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湿性罗音 口吐白沫 大小便失禁 病情简介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 心电监护 吸痰 速尿静推促排泄 阿托品静推 地塞米松静推减轻肺水肿 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明确诊断 T 36 1 P 146次 分 R 20次 分 BP 140 80mmhg 辅检 2013 01 07血红蛋白131g L 白细胞30 5 10 9 L 胆碱酯酶200u L 肌酸激酶同工酶54u L 肌酐67 8umol L 病程 01 07生化示 胆碱酯酶200u L 有行血液灌流治疗指征 家属同意后于11 00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 治疗过程顺利 于16 30安全下机 01 08生化示 胆碱酯酶385u L 神志清楚 给予试脱呼吸机成功 氧气3L min吸入 血氧维持在98 左右 现阿托品以1mgQ4hiv 01 09生化示 胆碱酯酶285u L 肌酸激酶同工酶119 7u L 患者神志清楚 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病程 01 10 患者神志清楚 双侧瞳孔直径现约为3mm 对光反射灵敏 生命体征平稳 氧气3L min吸入 呼吸道通畅 甘露醇分次喂注后 解大便一次 阿托品1mg静推Q6H 长托宁1mg肌注Q8H 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查生化示 胆碱酯酶恢复正常 康复出院 简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一类为N 烷基的化合物 用作杀虫剂 属于杀虫剂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 西维因 杀灭威 速灭威 叶蝉散等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类 另一类为N 芳香基的化合物 用作除草剂 作为除草剂的有 敌草隆 灭草隆等 中毒途径和机制 中毒途径 1 职业性中毒 多由于生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设备密闭不严或使用中违反操作规定 防护不完善造成 2 生活性中毒 多由于误服 误用引起 此外还有服毒自杀及谋杀他人而中毒者 中毒机制 与有机磷相似 主要抑制ChE 但作用方式与有机磷不同 不需经体内代谢活化即可与ChE活性中心结合 形成复合物 进而生成氨基甲酰化酶 失去对AcH的水解能力 造成AcH蓄积而引起一系列中毒表现 但氨基甲酰化酶易水解 在 小时内ChE可恢复活性 毒物的吸收和代谢 毒物的吸收和代谢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可经消化道 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吸收后主要分布于肝 肾 脂肪和肌肉中 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 一部分经水解 氧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解毒 一部分以原型或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农药危害人体的途径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 一是偶然大量接触 如误食 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 如农药厂的工人和使用者农民 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农药 他们通过对食物和水的摄入 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 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 最终进入人体 临床表现 口服中毒者可在10 30min内出现中毒症状 经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者一般在2 6h内发病 轻度中毒 有头痛 头晕 乏力 视物模糊 恶心 呕吐 流涎 多汗 食欲不振 瞳孔缩小等 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还出现肌纤维颤动 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并有肺水肿 脑水肿或昏迷任何一项者 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病情判断 1 轻度中毒 以毒蕈碱样症状为主 血胆碱酯酶活力为70 50 2 中度中毒 出现典型毒蕈碱样症状和烟碱样症状 血胆碱酯酶活力为50 30 3 重度中毒 除毒蕈碱样症状和烟碱样症状外 并有肺水肿 脑水肿或昏迷任何一项者 血胆碱酯酶活力 30 如何进行急救 一 迅速清除毒物 口服中毒者要反复洗胃 可用清水 2 碳酸氢钠 然后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 进一步清除体内毒物 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 脱去污染衣物 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清洗皮肤 毛发和指甲及其空隙处 禁用热水和酒精清洗 以免加快毒物吸收 眼部污染可用2 碳酸氢钠 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二 特效解毒药物的应用 应以阿托品 东莨菪碱等抗胆碱能药物为主 轻度中毒者脱离接触后缓解较快 可不用特效解毒药物 必要时可口服或肌肉注射阿托品 1 2mg 必要时重复1 2次 但不必阿托品化 重度中毒者根据病情应尽快达阿托品化 但一般所需总剂量比有机磷中毒时小 用药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 维持时间相对较短 三 对症治疗 重度中毒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护心肺功能 及时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积极防治呼吸衰竭 对肺水肿者 应限制进水量 给予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 抽搐患者 可用安定 不宜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物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如何区别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主要区别 P1 清理呼吸道无效P2 疼痛P3 潜在并发症 阿托品中毒P4 有受伤的危险P5 恐惧与焦虑P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P7 知识缺乏 常见的护理诊断 1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痰液粘稠予湿化吸痰2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协助叩背 利于痰液排出 遵医嘱雾化吸入3 加强呼吸道内湿化 温化和清除痰栓协助病人排痰4 密切注意呼吸及血氧情况并听诊肺部痰鸣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原发病有关 P I 神志清 协助下咳痰 O 疼痛 与药物中毒有关 病人疼痛降至在最低限度 主诉疼痛减轻 P2012 01 08 I O I 1 患者主诉头痛 腹痛 遵医嘱给予安定 甘露醇洗胃导泻 遵医嘱使用阿托品 2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尊重并接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 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 机理 介绍减轻疼痛的措施 以利于减轻病人焦虑 恐惧等负性情绪 从而缓解疼痛压力 3 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要 P2012 01 08 疼痛 与药物中毒有关 P 疼痛 与药物中毒有关 未出现阿托品中毒 P2012 01 08 I O I 1 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不正常的生命体征 区分阿托品化和阿托品中毒 2 拔除口插管后 给予患者清淡饮食 少量多餐 已达到机体需要 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 定时监测血清电解质 尤其是白蛋白 P2012 01 08 潜在并发症 阿托品中毒 P 患者无受伤 O 有受伤的危险 与阿托品应用有关 1 加强对病人病情的观察2 加强防护措施 如床旁上防护栏 系防护腕带 3 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 如力月西 4 病室环境应安全 安静 无可致患者躁动不安的因素 P I P I O 病人焦虑程度降低 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加强对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病人清醒时告知中毒的相关知识及其治疗和预后 告诉病人不要担心 鼓励其对治疗充满希望 在家属探视时间内 可告知家属给予患者鼓励 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如晨晚间口腔护理 床上擦浴和会阴护理 及时更换弄脏的被服 恐惧与焦虑 与疾病本身和年龄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 加强对病人皮肤的观察 定时翻身 更换卧位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污染潮湿了的床单被套和衣物 2 及时清理患者的大小便 保持皮肤干燥 无污物污染 皮肤完整 P2012 01 08 I O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P 1 加强对病人皮肤的观察 定时翻身 更换卧位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污染潮湿了的床单被套和衣物 2 及时清理患者的大小便 保持皮肤干燥 无污物污染 I I O 知识缺乏 与文化程度和年龄有关 1 病人清醒以后 向其解释农药中毒的严重性及其危害性 2 告知患者本病的治疗和预后 以及在治疗期间的主意事项 3 患者在我科治疗期间 进行过血流灌流 告知他此治疗的目的和如何保护右股深静脉血滤置管 患者已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P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治疗进展 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可概括为四字 清 清楚未进入血液中的毒素 如洗胃 清洗衣物 皮肤和头发 轻泄剂的使用等 解 即解毒 阻止或减轻毒物对机体的损害或毒性作用 如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解毒剂 排 即加速对进入血液中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 如利尿 血液透析 血浆置换等 维 维持机体的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 维持重要生命体征 体温 血压 脉搏 呼吸 意识等 特效解毒剂 1 阿托品 首次应足量 轻度中毒2 4mg 中度中毒4 10mg 重度中毒10 20mg 一般宜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