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说课稿.doc_第1页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doc_第2页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doc_第3页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doc_第4页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武汉市长山学校 罗莉莉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我爱这土地一诗是鄂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的内容。本单元共五篇课文,是以家园为题材连缀起来的,编者的意图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爱国激情。因为土地是我们的家园,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本单元前两篇是介绍家园风物人情的文章,后两篇是唤起家园主人反思和呐喊的文章,因此本诗在结构和情感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诗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也体现了新课标对八年级学生提出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上的要求。(二)、本课中心内容 本诗写于1938年,正值日本侵略军大举攻占我国广大地区之时,为了激起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的斗志,艾青借鸟的喉咙,歌唱了作者深爱的大地,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真挚深沉的爱。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材要求、八年级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课(一课时完成)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诗人艾青,初步把握诗歌意象,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对诗歌意象涵义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五)、教学难点:结合本诗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第二节丰富内涵,把握诗歌主题。二、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特点,我准备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一)、创设情景法:根据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主题内容,我准备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利用多媒体剪辑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的片断,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亮剑等,再现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的英勇场景,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感知、激情投入,与诗歌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如临其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朗读感悟法: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诗中象征的表现手法及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因为朗读是学习诗歌语言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涵义,领悟诗歌主题思想,积累感悟、陶冶情操。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三)、合作讨论法:我准备设计诸如本诗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全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等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采用此法可以集思广益,注重学习的交流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也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三、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介绍背景、板书课题。(5分钟)(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看过地道战、地雷战或者亮剑等电视剧吗?你们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肆烧杀抢掠的残暴吗?你们听说过南京大屠杀的事件吗?作为中国人,一定要了解历史,记住历史,无论它是光荣的,还是屈辱的。抗日战争虽然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同时也是反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历史。为了不忘国耻、热爱祖国,也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艾青,聆听他我爱这土地的深情礼赞。(2)展示课件图片:(主要剪辑有关抗战影视剧片断)通过此情境创设,把学生带入到那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调动学生的爱国情绪。(3)创作背景介绍: 1938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现代诗人艾青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之恨,写下了我爱这土地这首著名的爱国诗。2、朗读示范:(1分钟)要求学生着重体会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拍”,感受诗歌的节奏美。3、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感情、节奏。(1分钟)4、分组比赛朗读(4分钟)5、全班齐读:重点感悟诗人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如此深沉的内在感情。(1分钟)6、教师提出思考题,按前后座位自由分组思考、讨论。(8分钟)思考1、找出这首诗中的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隐喻的含义。思考2、诗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何作用?思考3、“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样的联系?7、交流思考、讨论的成果:请35位同学发言,教师作适当点拨。(5分钟)8、在学生交流讨论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对思考题作小结。(4分钟)小结思考题1、诗中的意象有被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这些意象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小结思考题2、诗人用象征的手法,以“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开头,其作用是为了引出自己眷恋祖国的真挚之情。小结思考题3、在烽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9、学生质疑探讨:(2分钟)(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动听”等词语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2)、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10、交流思考、讨论的成果,教师作适当点拨。(2分钟)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1)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慨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11、重点赏析诗的第二节。(4分钟)第二节虽只有两句,但它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不仅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它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那么第二节两行诗则是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12、全班同学有感情有节奏地齐声朗读全诗,并思考诗的主题。(3分钟)本诗借鸟的喉咙,歌唱了作者深爱的大地,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真挚深沉的爱。课堂小结(2分钟)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时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13、课外拓展(3分钟)阅读艾青的太阳一诗,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太阳从远古的墓茔 当它来时,我听见从黑暗的年代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震惊沉睡的山脉 城市从远方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于是我的心胸 使生命呼吸 被火焰之手撕开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陈腐的灵魂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提示: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天。诗人那时刚从监狱中出来不久,正流浪在上海滩头。苦难感和光明感交织在心里,成了艾青写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诗歌异常典型地体现了那些年月热爱祖国、投身战争、谋求解放的热血青年的时代思潮)四、附“板书设计”鸟歌唱土地 我热爱祖国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 武汉市长山学校 罗莉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人艾青,初步把握诗歌意象,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对诗歌意象涵义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教学难点:结合本诗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第二节丰富内涵,把握诗歌主题。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 朗读感悟法合作讨论法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2)展示课件图片:(主要剪辑有关抗战影视剧片断)通过此情境创设,把学生带入到那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调动学生的爱国情绪。(3)创作背景介绍: 1938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现代诗人艾青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之恨,写下了我爱这土地这首著名的爱国诗。2、朗读示范:(1分钟)要求学生着重体会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拍”,感受诗歌的节奏美。3、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感情、节奏。(1分钟)4、分组比赛朗读(4分钟)5、全班齐读:重点感悟诗人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如此深沉的内在感情。(1分钟)6、教师提出思考题,按前后座位自由分组思考、讨论。(8分钟)思考1、找出这首诗中的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隐喻的含义。思考2、诗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何作用?思考3、“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样的联系?7、交流思考、讨论的成果:请35位同学发言,教师作适当点拨。(5分钟)8、在学生交流讨论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对思考题作小结。(略)(4分钟)9、学生质疑探讨:(2分钟)(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动听”等词语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2)、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10、交流思考、讨论的成果,教师作适当点拨。(2分钟)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略) 11、重点赏析诗的第二节。(4分钟)第二节虽只有两句,但它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不仅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它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那么第二节两行诗则是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12、全班同学有感情有节奏地齐声朗读全诗,并思考诗的主题。(3分钟)本诗借鸟的喉咙,歌唱了作者深爱的大地,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真挚深沉的爱。课堂小结(2分钟)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时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13、课外拓展(3分钟)阅读艾青的太阳一诗,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太阳从远古的墓茔 当它来时,我听见从黑暗的年代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震惊沉睡的山脉 城市从远方若火轮飞旋于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