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懂古诗鉴赏的第一步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考试大纲的明确要求,诗歌鉴赏考查的角度包括:一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必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诗歌鉴赏的三大能力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的能力。而“能读懂”是鉴赏分析诗歌语言、技巧,解读作品思想情感的首要前提。因为,只有读懂了,才能分析鉴赏,因此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就是能读懂诗歌。如何才能读懂诗歌呢?下面笔者介绍几种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歌的方法。一、看标题,明大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诗歌的标题往往富含诸多信息,如仔细研读诗歌的标题,往往能从中得到一些有关诗歌内容主旨的提示。如: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又如“送元二使安西”: “京口北固亭怀古”: 咏素牒诗: 二、看作者,悟主旨解读、鉴赏诗歌,我们经常说要“知人论世”,是指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以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1、了解与掌握诗歌创作背景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的而不是牵强地把握主题。古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大致分为社会政治和作家个人境遇两个方面。(1)社会背景知识概览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现举几例加以说明:A、北朝诗歌多写征战尚武 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彪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木兰诗就是典型的女子“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例子。 B、南朝诗歌多写男女相思 C、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的文人从军,自然要用诗歌反映建立军功的愿望,叙写边塞的生活,表达思乡的情怀;有的文人隐居山林四野,自然以诗歌寄情山水,歌咏田园;有的文人献诗于权贵,希望得到引荐,干谒诗则应运而生。希望建立军功,如杨炯的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反映边塞生活,如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献诗以求引荐,如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离别思乡之作,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唐末悯农怜民。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怜之,于此有悯农怜民诗的兴起,D、宋人注重礼议宋人喜欢议论连写记叙性的文章也如此,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名曰山水游记,其实均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议理。此风侵染诗歌,因而宋人的哲理诗就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道风景线。E、南宋抒发爱国情怀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敢忘国忧”。这一期间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涌现出了像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作家。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与国家的命运完全融为一体,而他们的作品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晶。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又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著名的示儿诗成为他临终的唯一嘱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F、宋明注重忠义 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使人面临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组织义军奋起反抗。他们一手拿剑在战场上与敌军兵戎相见,一手拿笔,以诗歌的形式忠实记录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义举,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这类爱国诗篇只有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才会产生出来。这些爱国诗人中最突出的代表有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明朝的张煌言、夏元淳等。这首诗抒写了国破家亡之痛,结语自明志在必死,尤为深挚,饱和着爱国的感情。又如他的正气歌在不厌其烦的一一列举了前贤的忠贞气节之后说:“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表示前代忠贞之士尽管已经逝去,但他们坚持节操的风范与我朝夕相随,表现了自己一定能经受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精神。2、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1)诗人自身际遇及个性展示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虽然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但在同一社会背景下,诗人的不同际遇也会在诗歌中有不同的反映,这就表现出诗人的经历与境遇所决定的诗歌的特殊主题。现举几例说明。A、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由于生活无保障只好披星戴月躬耕南亩。他与谢灵运、后世的王维同样寄情山水田园,但由于他自身的特殊境遇,在其作品中也就表现出独特的主题来。B、李白的大气豪放 C、王维的田园诗D、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她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其作品内容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之后生活孤苦,这就决定了其后期作品必然充满了满腹愁绪。生活道路的改变使其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前后判若两样。同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常以香花芳草托物言志,以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李白则以名山大川来抒怀述志,以张扬自己孤傲不驯的思想个性和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同是田园诗作,陶潜的质朴自然,乐中蕴含不满;王维的诗中有画,清新富含哲理。同是豪放派诗人,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虽感壮志未酬但不乏乐观旷达;稼轩的词沉郁顿挫,虽述报国大志但常带几许愤懑酸楚(2)同一作家风格有的也不相同,举几例说明:A、王维是盛唐时期典型的山水诗人,但他也有边塞题材的力作传世,如使至塞上:这些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迥异于他的山水田园诗歌。B、李清照是南渡时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但她的诗歌也有怒目金刚的作品,如南渡之后的夏日绝句:这首诗的风格与她在同一时期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C、苏轼是豪放派作家,但也不排除婉约之作。请看他的两首江城子。两首江城子的风格判若两样,前者叱咤风云,充满壮志豪情,后者低回婉约,通篇如诉如泣。 D、辛弃疾一生抗金,收复中原,这成了他的作品的主旋律。但他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闲适之作,如他的清平乐*村居:F、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位卑未敢忘忧国”,直到临终所想到的都是收复中原失地,其示儿成为其爱国诗篇的绝唱。除了爱国题材外,诗人也有反映个人生活的作品传世,如钗头凤词和两首沈园诗就是诗人的另类作品。因为诗人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及所处的时代,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屈原愤世疾俗,陶潜厌恶官场,杜甫忧国忧民,李煜感时伤世他们的诗歌里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彰显出鲜明的思想特征。另外,诗人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其诗作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创作原则解读诗歌时,务必联系诗人的经历与境遇,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语言风格和常用创作手法,以利于尽快读懂、准确地分析诗歌。如: 东波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问:有人认为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流露出的心态与本诗相近。请简要分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解析: 三、借注释,除障碍一般来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如果涉及较难的文化常识、典故或生僻字词,都会加上一些注释。面对诗歌鉴赏题,一些学生往往忽视题面上关于诗歌的注释。我们不可小视这些注释,它们有的交待该诗的写作背景,有的交待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的解说生僻字词因字音异读显示出的特定含义。因此,借助这些注释可消除阅读障碍,当作解题的拐杖。如: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师面试模拟题及策略分析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师高级考试试题及解析与答案
- 2025年交通安全问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轨道交通调度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50题)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能源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考题及答案
- 桃花源记课件深圳
- 陕西省四校联考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桃源消防知识培训讲座课件
- 生物化学英文版课件:Chapter 7 Carbohydrates Glycobiology
- 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
- 飞虎队精神将永远留在这里
-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三篇)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课件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