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麻风溃疡属中医课件_第1页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麻风溃疡属中医课件_第2页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麻风溃疡属中医课件_第3页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麻风溃疡属中医课件_第4页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麻风溃疡属中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风溃疡的中药外治研究 报告人史月君大连市皮肤病医院 一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 麻风溃疡属中医 臁疮 范畴 俗称 老烂脚 多由脉络失于通畅 局部气血运行失常 经络阻滞 气血不通 日久溃烂 诱发成疮 或皮肤破损染毒而成 疮口经久不愈 一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麻风溃疡属于营养性溃疡 是一种难治性皮肤并发症 病程长 迁延难愈 分为原发性 继发性二种 一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 原发性麻风病溃疡是由于细胞高度浸润所致 主要见于LL 瘤型 及BL 界线类偏瘤型 麻风斑块或结节上 溃疡可查见大量麻风菌 严重的 型和 型麻风反应的皮损亦可发生麻风溃疡 一 麻风溃疡的病因病机 继发性麻风病溃疡是肢端神经 血管功能障碍所致 好发于足底 手指及小腿等易受压 受损的部位 溃疡往往久治不愈或时愈时发 持续多年 甚至数十年 重者深达皮下 肌层或骨质 溃疡周围高度角化 屡次继发性感染导致骨髓炎 淋巴管炎 血管炎等 二 麻风溃疡的外治及存在问题 扩创方法清除麻风溃疡坏死组织 让创口处慢慢生长出新的组织 此操作虽简单易行 但效果不十分显著 综合疗法1 8000高锰酸钾 5 硫酸镁及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 清创 刮除硬皮 外敷凡士林纱布或抗菌药膏 并辅以红外线照射 操作复杂且疗效不十分显著 二 麻风溃疡的外治及存在问题 其他药物外用 京万红软膏 利福平粉剂 利凡诺尔溶液 庆大霉素溶液等浸泡纱布 以上药物外用有一定疗效 治疗后溃疡表面生长出来的组织凹凸不平 边缘不整齐 溃疡处组织苍白 有较多的分泌物渗出 并有恶臭味散发 二 麻风溃疡的外治及存在问题 截肢手术 1 足底溃疡恶变 2 下肢慢性骨髓炎长期不能控制 分泌物多 严重影响健康 3 严重畸形 如马蹄足内翻并发复杂性溃疡影响病人行走 4 对溃疡较大并伴有重度感染而久治不愈或伴重度骨吸收 二 麻风溃疡的外治及存在问题 截肢存在的问题 麻风病人截肢只是部分挽救肢体功能的一种手段 也是最后手段 它并不能根本解决溃疡问题 截肢后肢体残端溃疡仍较常见 截肢手术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压力 如担忧手术效果 恐惧麻醉 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等 残存的残端好于假肢 一般不要轻易截肢 三 我院对麻风溃疡治疗研究 辽宁省麻风防治中心 麻风住院部有60名住院患者 其中27人患有麻风溃疡 用以上治疗方法效果不显 在临床观察中麻风溃疡发病率很高 并有很高的致残率 我院于2002年成立麻风溃疡攻关小组 通过中西医结合针对溃疡辨证组方经反复拆方筛选中药煎剂外用 多次实验效果不显 三 我院对麻风溃疡治疗研究 受文献启示开发茶多酚制剂 1 复方茶多酚搽剂 起初用于痤疮治疗 后应用于麻风溃疡治疗 自2006年1月一10月 对其治疗麻风溃疡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四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治疗组 27例男18例 女9例 平均年龄56 8岁 多菌型11例 少菌型16例 单纯性溃疡l9处 复杂性溃疡24处 溃疡面积最小1 5 3cm2 最大10 6cm2 麻风病期平均37 3年 对照组 28例男20例 女8例 平均年龄55岁 多菌型10例 少菌型18例 单纯性溃疡16处 复杂性溃疡29处 溃疡面积最小0 9 1 3cm2 最大11 9cm2 麻风病期平均35 2年 所有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四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1 复方茶多酚搽剂外用 常规消毒溃疡表面 2 碘酒 75 酒精 清除坏死组织 应用复方茶多酚搽剂浸入纱布块敷于溃疡表面 外用敷料包扎 每日换药1次 疗程为10个月 对照组 选用l 8000高锰酸钾 5 硫酸镁及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 外敷凡士林纱布或抗菌药膏 定期清创 刮硬皮 并辅以红外线照射 每周治疗2次 疗程为10个月 四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1 复方茶多酚搽剂配制 药物组成 茶多酚 芙蓉花等 配制方法 称取茶多酚适量 用酒精搅拌使溶解 加入芙蓉花等中药提取液适量 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他辅助成分 乙醇浓度为70 茶多酚含量为1 滤过澄清分装瓶内 密封备用 四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 痊愈 溃疡愈合 显效 溃疡基本干燥 面积缩小大于50 有效 溃疡面渗出减少 面积缩小不足50 无效 溃疡面渗出及面积均无改善 四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 采用卡方检验多分类的情况 2 C列联表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表 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比较 2 10 688 P 0 01有显著性差异 四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柳 女 78岁 病程2年 治疗三个月后 治疗前 四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肖 男 55岁 病程4年 治疗前 治疗一年后 五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茶多酚 Tea polyphenols 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的以儿茶素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非常复杂 但其生理活性主要由其多个酚性羟基所决定 药理作用 抗菌 抗病毒 抗氧化 抗辐射 抗溃疡等多种药理活性 五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茶多酚是有效的抑菌剂和抗炎因子 茶多酚不但可以抑制许多病原菌 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 茶多酚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生长 茶多酚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儿茶素类及黄酮类这两种成分 尤其是目前对儿茶素类成分的研究最多 涉及的方面最广 研究得最深入 最透彻 五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抗病毒作用绿茶和红茶的提取物具有抑制甲 乙型流感病毒作用 一些研究还初步证明茶多酚物质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强烈抑制剂 五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抗氧化作用在人体内会因代谢而不断地产生有害自由基 freeradical 自由基的性质活泼 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 可以诱发体内不饱合脂肪酸的氧化 产生脂质过氧化物 LPO 破坏生物膜的正常功能 影响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 因此清除机体内有害自由基 对于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茶多酚是一类含有多酚羟基的化学物质 极易被氧化成为醌类而提供质子H 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点 这种强的供氧能力 能够明显地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 茶多酚对脂质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 是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具有改善血管功能 羟自由基是一个氧化能力更强的自由基 茶多酚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五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保护溃疡作用茶多酚以薄膜状态附在麻风溃疡伤口上 对麻风溃疡创面起到保护作用 五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抗凝促纤溶作用茶多酚能显著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PT 抗凝血酶 时间 AT 同时降低纤维蛋白原 Fbg 的含量 减少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粘附率 所以茶多酚有抗凝促纤溶 降低血粘度 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五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茶叶的许多保健功效都得益于茶多酚及其他一些成分的免疫增强机制 研究证明茶多酚类物质能增加中心免疫器官的重量 对抗体IgG IgA IgM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这表明茶多酚能够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六 茶多酚治疗麻风溃疡的机理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致 茶多酚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茶多酚对创伤缺血再灌注等引起的的组织损伤具有相当显著的保护作用 故能治疗麻风溃疡 茶多酚化合物以薄膜状态附在麻风溃疡伤口上 而对麻风溃疡创面而起到保护作用 茶多酚有抗凝促纤溶 降低血粘度 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故能促进麻风溃疡愈合 七 茶多酚的安全性评价 茶多酚的安全性实验结果如下 对小鼠骨髓无损伤作用 对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无畸变作用 对小鼠的白细胞数 红细胞数 血浆蛋白 血清以及对小鼠肝脏 脾 大脑均无影响 对人体试验也证明茶多酚无毒性 对人体无害 七 展望 我院以茶多酚为主药联合芙蓉花等组方 采用先进的制剂工艺 制成复方茶多酚搽剂 用于麻风溃疡的治疗 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复方茶多酚为搽剂安全 高效 无毒 本文的初步研究为麻风溃疡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为麻风溃疡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贤义 李文忠 陈家琨 麻风病防治手册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36 37 2 卢庆芳 孙本海 慢性溃疡洗剂治疗麻风溃疡28例 J 中医外治杂志 1998 7 4 18 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2003年我院被评为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专科 2006年被评为大连市皮肤病一级重点学科 2007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1 参与中管局重点病种诊疗规范制定我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皮肤科协作组参与制定麻风 湿疹 银屑病 痤疮 白癜风诊疗规范 为湿疹组副组长单位 诊疗规范最终制定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实施 以此规范以上病种全国中医治疗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图为2008年9月28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专科会议上 医政司许志仁司长在认真听取我院优化重点专病诊疗规范汇报 并进行点评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2 人力资源情况重点专科有医护人员共47人 副高以上37人 博硕士22人 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团体担任理事 副主任委员 委员等职有8人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3 加强学术网络建设 强化信息收集 提高分析水平 为本科学术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建立内网网站 实现办公和医疗文书网络化 无纸化 疑难病会诊 学习交流等全院资源共享 建立外网网站 实现网上医院专科介绍 专家介绍 预约就诊 科普宣传 建立学术网站 包库购买维普 CNKI获取最新前沿医学信息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与国内外一流皮肤医院和科研机构进行网上学术交流 国外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皮肤科韩国延西大学皮肤科国内 中科院南京皮研所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武汉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沈阳第七人民医院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4 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学科发展能力国家级课题有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探讨犬小孢子菌蛋白酶在脓癣发病中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耳穴浮络割治法治疗哮喘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湿疹中医外治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省级课题有 外用双炔失碳酯治疗银屑病的新途径 辽宁省卫生厅课题 市局级课题三十八项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获奖项目名称 细菌DNA疫苗抗肿瘤免疫的试验室研究 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六种中药复方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激活作及动物致色素作用研究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246篇学术论文 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重点专科简介 5 引进新的药物提纯提取技术 优化工艺路线 形成新的技术规范 提高制剂水平 研发出一批新的特色制剂 开展的主要中医药特色疗法13种 专科中药院内制剂30种 西药院内制剂47种 我院传统中药外治法 一 痤疮外治 中药喷雾作用机制 中药喷雾是将离子喷雾疗法与中药相结合 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毛孔扩张 血液循环加快 加强了中药经皮肤的吸收渗入 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皮脂的排出 增强了药物对局部疾病的治疗作用 一 痤疮外治 方剂组成 金银花15g 公英15g 野菊花15g 皂刺15g 大黄15g 地榆15g 路路通15g 芒硝15g治则 清热解毒 凉血散结 方解 方中金银花 公英 野菊花清热解毒为方中君药 皂刺 芒硝 地榆凉血清热 软坚消肿为方中臣药 大黄 路路通泻火通便为佐药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 凉血散结之功 一 痤疮外治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先用温水清洁面部 消毒疮面 再用中药喷雾机蒸面 使毛囊口扩张以利于脂栓清除 一 痤疮外治 中药熏洗作用机制 是用药物煮水后熏洗患部10分钟 通过药物的药力和热力的综合作用皮肤 使局部皮温升高 毛孔张大 循环加快 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和皮脂的排出 有效地消除炎症 组成 金银花15g 公英15g 野菊花15g 皂刺15g 大黄15g 地榆15g 路路通15g 芒硝15g治则方解同前 操作方法 煎水水温在37 左右 中药熏洗患处7分钟 疗程 每日2次 20天一疗程 一 痤疮外治 痤疮面膜 肺经风热 湿热蕴结 痰凝血瘀 一 痤疮外治 肺经风热 主证 皮损以眉部 下颏多见 呈丘疹样 其色红 粉刺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组成 大黄 硫黄 丹参各100g 冰片25g治则 清热散结 凉血解毒方解 方中大黄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为方中君药 丹参凉血消肿为方中臣药 冰片清热解毒 硫黄解毒杀虫为方中佐药 全方共奏清热散结 凉血解毒之功 操作方法 全方研成细末 过120目筛取少量用水和石膏粉调和成稀糊状 涂于患者面部20分钟洗掉 疗程 5 7天一次 4次为1疗程 一 痤疮外治 湿热蕴结 主证 皮损密集 皮疹红肿 或有脓疱 伴口臭 便秘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组成 黄柏 丹参 地丁 当归 白芷 半夏 五倍子100g治则 清热利湿 活血散结方解 方中黄柏 白芷清热利湿为方中君药 丹参 当归 地丁活血解毒散结为方中臣药 半夏 五倍子利湿散结为方中佐药 全方共奏清热利湿 活血散结之功 操作方法 全方研成细末 过120目筛取少量用水和石膏粉调和成稀糊状 涂于患者面部20分钟洗掉 疗程 5 7天一次 4次为1疗程 一 痤疮外治 痰凝血瘀主证 以囊肿结节为主 伴有纳呆 便溏 舌淡胖或紫暗 苔薄 脉滑 组成 细辛25g白芷50g白扁豆20g白芍50g白附子50g当归50g五味子20g红花10g赤芍25g乌梅 烘干 25g治则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方解 方中红花 当归 赤芍活血化瘀为方中君药 五味子 白芍 白芷 白扁豆软坚散结为方中臣药 白附子 细辛温阳散结为方中佐药 全方共奏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之功 操作方法 全方研成细末 过120目筛取少量用水和石膏粉调和成稀糊状 涂于患者面部20分钟洗掉 疗程 5 7天一次 4次为1疗程 一 痤疮外治 治疗结果 平均年接诊12000人次 治愈人数6480人 治愈率为54 好转人数2640 好转率为22 有效人数1320 有效率为11 总有效率87 二 皮炎面膜 皮炎1号皮炎2号 二 皮炎面膜 皮炎1号组成 丹参10g 公英10g 地丁10g 生石膏500g 10 浓度 地榆20g 加薄荷0 5g 1 浓度 适应证 急性面 颈部过敏性皮炎 治则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方解 公英 地丁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为方中君药 生石膏 丹参 地榆凉血止血清热敛疮 凉血消肿退红为方中臣药 薄荷 疏风清热 解毒透疹为方中佐药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之功 二 皮炎面膜 皮炎2号组成 地肤子 白芨 菊花 白鲜皮 地榆 各100g 加薄荷0 5g适应证 慢性面 颈部过敏性皮炎治则 清热解毒 利湿止痒方解 地肤子 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 地榆 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为方中君药 白芨 收敛消肿 生肌敛疮 菊花 疏风清热 白鲜皮 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为方中臣药 薄荷 疏风清热 解毒透疹为方中佐药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 利湿止痒之功 二 皮炎面膜 操作方法 1 嘱患者温水洁面后平卧 2 冷喷机冷喷10分钟 取无菌纱布浸湿中药药液 贴敷于面部 3 然后用中药和石膏调和成糊状涂于其上 20分钟后 用清水洗净 疗程 每日一次 5次为一疗程 二 皮炎面膜 注意事项 1 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牛羊肉 海鲜 酒等禁食 2 化妆品停用 3 由于面部红肿 所以不能用热水洗脸 洗澡 不良反应 极少数局部有红肿现象可自愈 偶有色素沉着 二 皮炎面膜 治疗结果 平均半年接诊8952人次 治愈人数5551人 治愈率为62 好转人数1645 好转率为18 37 有效人数1320 有效率为14 745 总有效率95 11 三 中药药浴 作用机理 清洁作用 皮肤先经药浴液浸泡 浴洗后 起到清除渗出物 痂皮 鳞屑及污染物作用 有利于中草药液对皮损的渗透 提高治疗效果 温热理化作用 温水浴具有镇静 安神 止痒作用而减轻症状 使病人舒适 热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 人体气血畅通 改善局部微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组织修复 三 中药药浴 药效作用 中药药浴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 用中药煎汤洗浴患者的局部或全身 使药物透过皮肤 孔窍 俞穴等部位直接吸收 进入经脉血络 输布全身 以发挥其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 解毒化瘀 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药浴疗法通过热 药的共同作用 除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外 同时能升高皮肤温度 使毛细血管扩张 促进血液的循环 增加局部血 氧供给 改善微循环 维持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 三 中药药浴 寻常型银屑病药物组成 透骨草100g 大皂角50g 生侧柏叶100g 白鲜皮50g 随证加减 血热型加马齿苋50g 蒲公英50g 败酱草50g 血燥型加地肤子50g 苦参50g 血瘀型加丹皮50g 生艾叶50g 操作方法 上药加水5000ml 煎煮30分钟后做药浴用 加绿豆粉 小麦皮200g放入药浴中 泡15 20分钟 用丝瓜络慢慢涂擦 疗程 隔日1次 15天一疗程 禁忌证 有心脏病 高血压 眩晕症者忌用 三 中药药浴 疗效初步评估 我院门诊年治疗银屑病11231人次 病房住院年治疗471例 治愈40 显效49 好转10 总有效率99 治疗前 治疗一周后 三 中药药浴 治疗湿疹药物组成 苦参 黄柏 苍术各50g 白鲜皮 蛇床子 地肤子 五倍子各25g 生百部 枯矾 地榆 槐角 防风各30g 冰片15g 三 中药药浴 操作方法 加水5000ml 煎煮30分钟备用 疗程 隔日1次 15天一疗程 禁忌证 有心脏病 高血压 眩晕症者忌用 三 中药药浴 疗效初步评估 我院门诊年治疗湿疹8567人次 病房住院年治疗759例治愈57 显效29 好转13 总有效率99 四 大黄油纱外敷 作用机理 慢性皮肤溃疡又称难治性溃疡 血管性溃疡 放射性溃疡和感染性溃疡 共同的特征 溃疡经久不愈 病程缠绵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影响创面愈合的局部因素主要是感染和血液循环障碍 感染对组织的再生妨碍最大 细菌及毒素能引起组织坏死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 导致创面经久不愈 中医认为慢性皮肤溃疡乃气血凝滞 气血运行失调 不能营养肌肤所致 四 大黄油纱外敷 组成 大黄100g 川芎 白芷 黄连各50g制备 以香油1500g 浸泡24小时 煎至油呈棕黑色 去渣 浸泡纱布 高温消毒 适应症 慢性皮肤溃疡 四 大黄油纱外敷 方解 大黄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为君药 可以抑制溃疡表面分泌物的渗出 川芎清热止痛 活血消肿 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黄连碱对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和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共为臣药 白芷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为佐药 麻油能解毒生肌 润肤止痛为使药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 生肌止痛 能促进上皮细胞生成及创面愈合的作用 四 大黄油纱外敷 促进上皮细胞生成及创面愈合的作用 有效改善创面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了微环境 刺激机体分泌大量吞噬细胞 抑制细菌的生长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减少纤维组织增生 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四 大黄油纱外敷 操作方法 用外科清创术清除坏死的痂皮及糜烂组织 将大黄油纱条按照创面大小均匀敷贴于创面上 疗程 早期创面渗出液较多时每天换药1次 无明显渗出 待创面干燥结痂后油纱随痂脱落 四 大黄油纱外敷 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评估 我院半年共应用236人次 治愈112人 治愈率为47 45 显效68人 显效率为28 81 有效39人 有效率为16 525 无效17人 无效率为7 2 总有效率92 8 治疗前 治疗一周后 五 婴儿中药灌肠 作用机制 内经 中指出 肺主皮毛 肺与大肠相表里 皮肤的某些病变与肺的功能有关 而肺的功能变化又与消化道 特别是大肠的关系密切 痤疮患者多有便秘的症状 在临床上 我们发现很多皮肤病都与消化道 六腑的病变有关系 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 皮肤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消化道系统的疾病治愈 皮肤病也随之而愈 这些都给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皮肤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五 婴儿中药灌肠 作用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 直肠有大量的静脉丛 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特别是直肠下静脉丛 经过髂内静脉直接进入下腔静脉 经直肠吸收的药物 不经过肝脏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疗效 既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危害 同时也避免了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 这是其他疗法所不能比拟的 五 婴儿中药灌肠 作用机制 特别是婴幼儿 直肠静脉新嫩 其主要活动为睡卧和爬行 不同于成年人久坐或站立 受重力的影响小 很少患痔疮等直肠静脉瘀阻的疾病 吸收能力明显高于成年人 加之小儿服药困难 因此 中药保留灌肠对婴幼儿更有意义 五 婴儿中药灌肠 治疗婴儿湿疹 湿热浸淫证 主证 头面 四肢及其他皮肤出现红色丘疹 水疱 丘疱疹 渗出 糜烂 结黄色厚痂 灼热鲜红 瘙痒剧烈 抓痕明显 口渴喜饮 大便干 小便黄且量少 舌质红 苔薄黄 指纹紫红明显 组成 金银花15g 槐花15g 地肤子15g 黄连15g 连翘15g煎成中药煎液70ml备用 五 婴儿中药灌肠 治则 清热解毒 利湿止痒 方解 方中金银花 连翘清热解毒为方中君药 地肤子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 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共为臣药 槐花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为佐药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之功 五 婴儿中药灌肠 脾虚湿蕴证 主证 皮损泛发 潮红肿胀 瘙痒剧烈 身倦乏力 腹胀满 纳食不香 舌淡 苔白腻 脉滑 组成 陈皮15g 泽泻15g 苍术15g 茯苓20g 山药20g 黄精20g 竹叶12g 薏苡仁20g 车前子15g 白术15g 甘草10g 双花15g煎成中药煎液70ml备用 治则 健脾利湿 凉血清热 方解 方中茯苓 山药健脾利湿为方中君药 陈皮 苍术 白术 薏苡仁健脾化湿 清热凉血共为臣药 泽泻 竹叶 黄精 车前子清热利湿为方中佐药 甘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 共凑健脾利湿 凉血清热之功 五 婴儿中药灌肠 操作方法 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正确体位 清洁肛周皮肤 垫一次性小单 润滑肛管 用一次性医用导管自肛门轻轻插入肛管5cm 抬高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