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经济学期末总结.doc_第1页
药用经济学期末总结.doc_第2页
药用经济学期末总结.doc_第3页
药用经济学期末总结.doc_第4页
药用经济学期末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正确识别疾病自身成本和疾病治疗成本?.疾病自身成本:指疾病的经济负担,因疾病而造成的资源耗费和代价,包括因病而导致的生产能力丧失或失能以及死亡的损失,患者及其家属的误工损失,以及疼痛或痛苦等无形成本等。.疾病治疗成本:指为诊断、治愈、缓解或控制疾病所耗费的资源或代价。.疾病自生成表虽在称谓上为“成本”,但是,通过疾病治疗成本的发生于支付,通常会带来疾病自身成本的减少或消失,减少或消失的疾病自身成本是治疗疾病的效益而不是成本。2.机会成本:是指将某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但置于其他用途时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或一定量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3.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成本。是已经付出的、无论当前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被收回的成本。4.贴现: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或相对于该未来时点任何较早的时点的等值金额,这一换算过程叫做贴现。5.现金流量图01234n-1n现金流入现金流出零时点数轴上每一等份为一时间周期,某时点既是该时期的期末,又是下一时期期初,时间周期一般是年,此时不用说明,否则要进行说明线的长度表现现金流量的大小6.效果、效用、效益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区别:效果是研究药物干预措施的最终效果,即该措施是否改善了个体患者或人群的健康结果或健康状况;效用是指对一种特殊结果的选择和偏好,是从患者主观角度来评价药物干预措施的结果,效用指标有质量调整生命年和伤残调整生命年;效益指药物干预措施的价值,通过消费者意愿支付可以测量,将结果转化成货币。联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效用、效益,效果好,患者的主观感受好,效用值就高,紧接着效益也会提高;效果好,但患者的生存质量不高,效用值也就不高。7.效果指标有中间指标、终点指标、其他指标三种。(1)中间指标:又称替代结果,通常指由于无法直接测量临床结果时,用于间接反映临床结果的观察指标。一个好的中间指标不仅要与结果有关,而且能真实地反映治疗的真正效果。临床研究中常采用中间指标的原因:中间指标通常耗时较短(可以较快的反应疗效)、简便、经济(节约长期随访成本),特别是研究慢性疾病防治效果时优势突出。好的中间指标的特点:相对测量简便、没有侵人性操作且能正确反映治疗的真实效应。中间指标与研究定义的终点指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好的中间指标应与终点指标产生同样的推论。目前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的中间指标通常包括:血压、血脂、左心室肥厚、左心室射血分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血肌酐、脑钠肽、高敏感C反应蛋白,以及新发生糖尿病、蛋白尿等。观察这类指标的临床试验需要的病例较少、观察周期短、易测定、结果可靠性高。使用中间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使用中间指标时需考虑该指标的真实性或有效性,需要根据中间指标的测量考虑纳入患者的排除标准;更重要的是采用中间指标可能导致样本量过小或观察时间过短,致使某些低概率的重要终点指标不能观察到,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2)终点指标:直接反映治疗效应或疾病预后,且与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等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包括药物经济学研究)通常优先采用终点指标。临床常用终点指标包括:治愈率、死亡率、伤残率、获得的生命年等。评价急性病药物经济学效果时,多用治愈率、症状消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因不良反应或治疗失败退出临床试验的比例等指标。终点指标特点:临床试验所需样本量大,研究耗时长,费用高,试验难度大。但能直接反映患者是否得益。(3)其他指标其他如症状、躯体功能等,有时也是临床研究可供选择的指标。8.成本效果分析方法(1)成本效果比:指每单位效果消耗的成本,成本效果比值越小越有效。适用于有相同效果单位的若干干预措施的比较。最小成本分析:亦称成本最小化分析或成本确定分析,它是一种特化的成本效果分析。(2)增量效果比:指增量成本除以增量健康产出,即每获得一个增加的效果所消耗的增量成本(增量比)。计算方法:成本效果比=成本/效果=C/E 增量成本效果比=增加的成本/每增加的单位效果=C/E9.效用:在医疗卫生领域中,效用是指人们通过医疗卫生服务和药物治疗后对健康状况改善和提高的满意程度。效用更多地从消费者或患者出发,判定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治疗的结果和满意程度,并主要体现在对生存质量的判定上。一般设定死亡即功能完全丧失的效用值为0,完全健康者的效用值为1,在0和1之间对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作出判断,得出相应的效用值。效用值U=(原始分-最低分)/(最高分-最低分)10.成本效用分析的主要分析指标有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QALY不仅考虑人的寿命长短,而且考虑人活着时的生存质量,即将一个人的实际生存年数换算成相当于完全健康的人生存了几年,是生存年数和生存质量的结合。 QALY生命年数效用值(u)伤残调整生命年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11.生存质量一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反映?可从健康自我认识、社会功能(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社会交往和沟通)、心理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情绪)、肢体功能(灵活性、肢体活动、自我照顾)与损伤(感官功能损伤、症状或肢体、心理损伤)等方面来反映。其主要评价指标有质量调整生命年和伤残调整生命年。12.常用的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调查方法有哪些?哪些是常用的通用量表和哪些是特异性的量表?直接分级法: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对生存质量的理解,进行自我评价,是一种简单便捷、耗费较低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处理容易。但对于文化水平低、缺乏医疗卫生知识、理解和判断能力较差的人来说,该方法的适用性和调查结果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访谈法:对调查者的要求较高,调查所需人力、财力和时间较多,而获得的生存质量效用值以及由此制定的量表质量较高。观察法:适用于对某些特殊患者或伤残者的健康状况或生存质量的测量。由研究者对无法自我判断或告知健康状况者的机体功能、疾病症状、治疗效果、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等进行观察,对其健康状况或生存质量做出判断。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医学结果研究普适性测量量表MOS SF-36、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癌症患者量表,慢性患者量表,老年人、残疾者量表,吸毒者、劳教者等特殊人群量表13.见书P5814.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某一项目或者干预措施所消耗的所有资源的价值(成本)和由该项目或者干预措施带来的产出价值(效益)的方法。适用范围:一般是全社会观点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效益用货币值表示药物治疗或者干预的有用结果。包括医疗成本的节约、健康状况改进的货币价值等。根据节约成本种类分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治疗方案节约的直接成本间接效益实施某种治疗方案之后所减少的患者健康时间的损失或劳动生产力的恢复带来的效益等。无形效益某项药物治疗方案减轻或者避免了患者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康复后带来的舒适和愉悦等。外部性收益主要指由于疾病的治疗而给患者以外的其他个体带来的效益。15.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的比较。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产出测量单位以货币单位进行测量通常以临床产出进行测量综合生存数量与质量的指标,常用QALY应用范围可以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甚至疾病治疗方案与其他部门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能用于单个项目经济性的评价只能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临床产出指标的方案,同一疾病不同治疗方法能够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之间的比较,但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表示对健康结果的满意度理论基础福立经济学超福利主义为基础的决策论16.效益的测量方法有人力资本法、陈述偏好法、显示偏好法。(1)人力资本法:基本原理:利用患者经过该项治疗方案后康复了的劳动力市场工资率来衡量该项治疗方案的收益。应用方法: 1、用来评估卫生服务项目的所有方面的产出 2、仅仅用来评估对患者生产力改变方面的产出人力资本法的主要争议第一:个人工资率代替劳动力的生产力不合适。第二:不适合于评价与患者生产力改善无关的健康结果。第三:伦理道德问题第四:与福利经济学理论不一致(2)陈述偏好法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意愿支付法WTP和意愿接受法。意愿支付法是一种用来评价对某商品偏好的强度或者某商品的价值的工具。基本原理:患者的效用函数 U=U(C,H)其中C指个人消费的消费品的数量,H指个人的健康状况约束条件C*PYU=U(Y,P,H) U=U(Y,P,H0)=U(Y-WTP,P,H1)(详见P68)应用方法:采用调查方法获得提问方式:开放式封闭式:竞标法和取舍法意愿支付法的主要争议:WTP受到个人支付能力的影响 WTP测量的有效性问题 WTP的伦理情感问题17.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决策指标:净效益和效益成本比(1)净效益即NB:是指某项目带来的贴现后的社会总效益与贴现后的社会总成本之间的差值。NB=B-C=bt(1+i)-t- ct(1+i)-t=Ft(1+i)-t NB是净效益;bt第t年末发生的收益; ct第t年末发生的成本;i为贴现率判别准则:单一方案:NB0,方案经济,可接受,最根本的判断准则多方案:NB越大的方案越经济(2)效益-成本比(B/C): 是指某项目带来的贴现后的社会总效益与贴现后的社会总成本之间的比值。 B/C=Bt(1+i)-t/Ct(1+i)-t判别准则单一方案或一组方案:B/C1,方案经济多个方案:对于某一疾病的治疗,有方案M、N可供选择,其中方案M的成本现值为500元,效益现值为1100元;方案N的成本现值为1800元,效益现值为2700元,两方案实施期限相同。请分别用净现值法、效益成本比法选优。方案M净收益:NB=1100-500=600(元)效益成本比:B/C=1100/500=2.2方案N净现值:NB=2700-1800=900(元)效益成本比:B/C=2700/1800=1.5为什么出现判断上的不同设y=B/C,NB=B-C得B=yC,则NB=yC-C=(y-1)C0由于C 0,则B/C=y 1才能保证NB 0由此可见,NB会随y正方向变化但是要注意,各方案间的C也是不同的从而出现,y大时,因C较小,而出现NB小;y小时,因C较大,会出现NB较大结论:如果成本小的方案再投入成本,收益会增多,所以较小成本的方案不是最优举例方案A、B、C,成本、收益数据如下,试比较选优(单位:万元)方案成本现值效益现值A8.011.5B12.118.0C13.417.5NB(A)=11.5-8.0=3.5B/C(A)=11.5/8.0=1.44NB(B)=18.0-12.1=5.9B/C(B)=18.0/12.1=1.49NB(C)=17.5-13.4=4.1B/C(C)=17.5/13.4=1.31增量分析法:又叫差额分析法,指对被比较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差额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方案进行比较、选优的方法。方法:剔除法,对所有方案进行两两比较,剔除次优方案,保留的方案与剩余未比较方案进行比较,直至选出最优方案增量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对所有备选方案按成本额由小到大排序;找准基准方案:判断成本额最小的方案的经济性(既要有绝对意义,又要有相对意义上的经济性);用成本额较低的方案与成本额较高的方案比较,若增量成本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即B/C1,则成本高的方案优; 保留方案与剩余方案比较;例一方案 成本现值 效益现值M 1100 2354N 1600 3054T 1780 3345B/C(M)=2354/1100=2.14B/C(N)=3054/1600=1.91B/C(T)=3345/1780=1.88三个方案均具有经济性,M成本最小,且B/C1,为基准方案B(MN)/C(MN)(30542354)/(16001100)=700/500=1.41剔除M方案,保留N方案,T方案与N方案比较B(NT)/C(NT)(33453054)/(1780-1600)=1.611剔除N方案,保留T方案,T方案为最优例二OptionCostBenefitNetBenefitbenefit/costA5,0007,5002,5001.5B50,00060,00010,0001.2C20,00022,5002,5001.125D300,000345,00045,0001.15按成本从小到大排序:A、C、B、D选基准方案:成本最小的A方案B/C=1.51,所以A为基准方案B(AC)/C(AC)=(22500-7500)/(20000-5000)=1=1,说明C方案与A方案相比经济性相当,仍以A为基准方案B(AB)/C(AB)=(60000-7500)/(50000-5000)=1.171,剔除A方案,保留B方案B(BD)/C(BD)=(345000-60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