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0、浪之歌教学设计 宁明县亭亮中学 黄晓明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相关字词,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写作背景。2、学习在朗读中品味诗文语言,体会诗歌情感。3、理解诗歌主旨,学习借物抒怀的表现手法。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与创作的热望。重点难点1、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2、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热爱的联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预习展示。(学生各组展示课前预习情况)1注音:炽热( ch ) 祷词(do ) 执拗( ni ) 俊俏(qio ) 衷情(zhng ) 馈赠( ku) 憔悴(qiocu ) 真谛( d ) 2、解释词义: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海誓山盟: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3、这首散文诗中描写的对象是 海浪 ,她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明确:对海岸执着的爱恋。)4、海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用“ 的海浪”说说你对海浪的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热恋中的女性形象-温柔、浪漫多情、热烈执着、一往情深。)5介绍作者情况:纪伯伦,黎巴嫩(国别)诗人,画家。他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的中坚和代表。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沙与沫、朦胧中的祖国等。他和_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三、整体感悟 (听读课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1、海浪对海岸有着怎样的感情?你从哪里看得出来?(讨论明确)一往情深、无限忠诚、忠贞不渝、热烈执着的爱恋。学生从文中找出语句具体赏析。2、海浪分别唱出了怎样的歌? (1)(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2)(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四、合作交流。(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探究问题,最后在班上交流明确)1、结尾:“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表达出海浪怎样的信念?明确:海浪把对海岸的爱恋当做每天生活,当做一生的工作,表达了诗人自己坚定的声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2、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提示: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资料,默读课文思考)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没有立足之地。然而这种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念,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明确:作者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五、语言品味。小声朗读课文,找出你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喜欢它的理由,在本组交流。(提示:可从画面、意境、形象、情感、语言、用词、修辞等角度品味)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我随着碧海丹霞那么过分炽热”。因为这句话表现的画面很美。想想,碧绿的海浪,彤红的霞光,银白的浪花,金色的海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