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一、编制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公司“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企业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更好的实现项目工程施工“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过组织员工学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和应急救援知识,通过现场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稳定生产。项目部编制了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二、安全工作目标本工程安全总目标:“创无事故工程”(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设备损坏事故;(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3)不发生我方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4)不发生一般职业健康危害、食物中毒事件。(5)不发生因施工及施工管理原因而导致的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三、一氧化碳中毒防范重点冬季,天气寒冷,严防使用煤炉取暖及使用液化气时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四、一氧化碳是什么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密度1.25g/l,冰点为-205.1,沸点-191.5。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极难溶于水。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2%。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CO存在。五、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的生产;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以及生产金属羰化物如羰基镍Ni(CO)4、羰基铁Fe(CO)5等过程,或生产使用含CO的可燃气体(如水煤气含CO达40%,高炉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煤气含5%15%),都可能接触CO。炸药或火药爆炸后的气体含CO约30%60%。使用柴油、汽油的内燃机废气中也含CO约1%8%。六、为什么呼吸过多的一氧化碳会中毒?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具有强毒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七、一氧化碳中毒如何及时抢救治疗1、治疗的第一步是尽快将病人移至无CO的地方或打开门窗,吸新鲜空气;如存在暂时困难,抢救者自己戴上面罩然后立即给病人戴上氧气面罩,直到将病人移至安全地点。2、第二步并且是最重要的步骤为给病人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常压氧疗)吸入高浓度氧。将CO排出血液的最快途径为采用高压氧舱治疗。凡是疑为CO中毒的病人均应尽快进行高压氧舱治疗,最好在中毒后6h内进行。对于有昏迷、心血管疾患或心脏缺血和持续的精神和(或)神经疾患的CO中毒病人,应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CO中毒迟发脑病,病程在半年内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有效,一年内亦应积极争取。最近一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对于妊娠妇女是安全的。除上述措施外,应采取其他支持疗法,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包括:使用能量合剂。大量使用维生素C:每次12g加入液体静滴,12次/d。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组织反应,与甘露醇合用对脑水肿的防治有效。一般首选地塞米松,10mg静注,23次/d。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尤其在有低血压或休克时可选用。该药不仅对于急性CO中毒有作用,而且对于迟发脑病亦有作用。如患者有高热、抽搐、重度脑水肿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可考虑进行冬眠疗法。抗感染:如确实存在感染,可进行抗菌治疗。但应注意:体温稍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略高,可能系机体的应激反应,不必进行抗菌治疗。纠正酸碱与电解质紊乱:根据动脉血气和同步电解质结果进行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应注意纠正轻度酸中毒不必“积极”,以免造成碱中毒加重组织缺氧。对于昏迷病人,可应用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氨乙异硫脲(乙胺硫脲)、甲氯芬酯(氯酯醒)等药往往收效不大,甚至引起病人抽搐,慎用。换血和低温灌注可作为治疗CO中毒病人的辅助措施。应注意该疗法的利弊。其他对症疗法。轻度、中度中毒者积极治疗后,神经症状恢复良好;严重中毒患者预后与中毒环境、CO浓度、暴露时间和中毒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预防:设立CO报警器,防止管道漏气,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八、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1对可能发生CO的燃煤区域、人工挖孔桩底部,使用空气压缩机通风换气,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2对有可能产生和接触CO的作业场所(人工挖孔桩、爆破)和生活区域,必须经常通风换气,随时观察CO的浓度。作业区域派专人进行监督、监护。3进入有CO的环境作业,应有二人以上,并且要前后拉开一定距离,万一中毒时,能互相救援。进入CO浓度较高的场所,必须事前戴上防毒面具。并事先检查好防毒面具是否可靠。4检修有可能积聚CO的储罐、设备、管道时,必须经过测定、确认设备没有CO时,才能进行。而且,操作人员要站在上风方向,如果检修需要焊接,必须经过动火试验,因为CO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则形成可爆炸气体,遇火花立即爆炸,所以必须严加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九、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1)发现有作业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立即开展抢救。(2)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如在室内,要开窗通风,并拨打120电话呼救,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3)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管理素养的内涵与核心要素分析
- 山东广饶县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种植密度与栽培模式优化对单产的贡献
- 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共享机制
- 退役电池生命周期管理与回收技术进展
-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与闲置小学的潜力
- 技术创新对停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推动作用
- 观光采摘体验园建设规划布局设计
- 高考英语备考环境与趋势分析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影响
-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
- 2025年保密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答案
- 监控项目合同书补充协议
- 签劳务派遣合同三方协议
- 初中英语单词总表2182
- 2024年江西省上犹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阿里铁军培训课件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考试真题卷详解与解析含答案
- 2025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Sketch Up 软件运用》课件(共九章)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系统监测与全程护理管理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