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知识竞赛.doc_第1页
201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知识竞赛.doc_第2页
201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知识竞赛.doc_第3页
201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知识竞赛.doc_第4页
201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知识竞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知识竞赛考试时间:10月17日一、单项选择题(44分)2010年9月中旬,江淮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38。据此回答13题。1、造成该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 气旋 B 反气旋 C 暖锋 D 冷锋2、该高温天气的形成原因是A 受高压系统控制 B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C 受江淮准静止锋的控制 D 受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3、2010年9月21日,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A 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 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C 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D 给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一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美国观光,据此回答45题。4、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A 调快1小时 B 调慢1小时 C 调快24小时 D 调慢24小时5、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挂着三个大钟(见下图),这时广州的时间应是美国东部(西5区)时间 美国西部(西8区)时间 格林尼治时间A 5时 B 8时 C 16时 D 21时雅美族人(高山族的一支)分布在台湾的兰屿岛。“丁字裤和地下屋”就能让人感受到兰屿雅美人的独特文化。下图为雅美人“地下屋”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6、 下列关于“地下屋”的叙述,正确的是“地下屋”是为了避免台风的破坏而建造的;“地下屋”主要是为了冬暖夏凉而建造的;“地下屋”的屋顶,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是为了降低风力的破坏;“地下屋”中的“火堂”是为取暖而设置的。A B C D 7、依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图中剖面的走向应为A 东南西北 B 东西C 东北西南 D 南北8、随着现代文明和旅游业对兰屿岛的渗透,年轻的雅美族人以西装替代了“丁字裤”,这种服饰的变化属于A 迁移扩散 B 传染扩散 C 等级扩散 D 刺激扩散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911题。9、图中处附近有该区域的三大湖泊,其叙述不正确;A 处的三大湖泊,都没有与外流河相连,属内陆湖B 湖为咸水湖,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湖泊的盐度南高北低C 湖水面逐渐缩小,盐度不断提高,附近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D 湖东西狭长,湖水的性质差异大,体现在西咸东淡10、图中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正确是A 大漠深处采油忙 B 草原茫茫牛羊肥C 棉田处处白絮飘 D 山高林密瓜果香11、湖周围石油、天然气的输送,东西线都已形成,则东西线输送石油、天然气主要到达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A 日本、北美、西欧 B 中国、北美、西欧C 俄罗斯、北美、西欧 D 日本、中国、西欧题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 案二、综合题12、下图为我国部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的分布有何共同特征?为什么?(8分)(2)A处于我国外流区域内,为什么却成了内流区?(4分)(3)B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但时有涝灾发生,请说出其发生的时间和原因。(8分)(4)下面甲、乙两垂直带谱示意图,均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的两条山脉上。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判断甲山以北,乙山以西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8分)13、读某大陆纬度30的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附近是世界上陆地的最低处,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请用板块构造学的理论解释它们的成因。(6分)(2)处附近有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其景观特征表现为“江水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千米而不交汇”。简析其“并流而不交汇”的原因和成因。(6分)(3)处太阳辐射很强,但温度却很低,请解释其原因。(6分)14【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两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甲 乙(1)简要描述甲、乙两水系的特点。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水系具有类似的构成特点?(6分)(2)甲、乙两水系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6分)(3)甲、乙两水系,上游“封山育林”,下游低洼地“退耕还湖”等措施,在防洪上的作用是什么?15、【旅游地理)】 下图为“游圣”徐霞客徙步旅行足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徐霞客旅行的许多名胜风景,已荣幸地印上了人民币的背面,下面人民币背面的风景是图中(X、Y、Z)的 (城 市)的景观。如今你若去该地旅游,如何才能欣赏它如诗如画的景观。(4分)(2)图中名山C为 山,其是 。简述它与其组成的山脉成为我国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原因。(3)当年徐霞客登图中D山时,他选择冬季登山还是夏季登山?请说明你的理由。(10分) 参考答案:1、B;2、A;3、C;4、D;5、B;6、C;7、A;8、B;9、D;10、C;11、B.12、(1)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条线大致吻合,也即走向基本一致。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我们称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多,成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多,河流补给充足,能形成源远流长,最终注入海洋的大河。所以季风区、外流区域、半湿润地区的界限大致吻合。(2)A为我国的鄂尔多斯高原,因地势相对较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不多的雨水就在地表消失了,成了外流区的内流区。(3)B为银川平原,该地降水少,因地势低平,地处黄河沿岸,若上游来水过多过猛,易发生洪涝、凌汛等自然灾害。洪涝发生时间,一般在78月,因上游的冰川融水或大气降水过多,也或贺兰山突发山洪,就会出现涝灾。凌汛发生在冬春两季,即初冬的封河,初春的开河。因该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低纬与高纬的气温的差异,造成封河、开河的时间不一,就出现了凌汛。(4)据图和题中信息,可知甲为阴山,乙为大兴安岭,甲以北、乙以北为内蒙古高原。从自然条件看:由于内蒙古高原地处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属半干旱、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故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从社会条件看:近几十年来,人口的急剧增长,过牧、过垦严重,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现象。治理措施:保护天然草场,积极建设人工草场;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积极退耕还牧、还草。13、(1)处附近为死海洼地,它处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是断裂下陷的地堑。处为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隆起的,是世界上典型的褶皱山。(2)处附近的世界自然遗产是三江奔流,其“奔流而不交汇”的原因是:这些山脉高大而雄伟,成为了河流的分水岭。这些山脉统称为我国的横断山,其成因:内力作用是板块挤压隆起;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下切而成。(3)太阳辐射强:该地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该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该地海拔高,太阳通过大气层的路程短,故大气的削弱也少。温度低:空气稀薄,二氧化碳、水汽少,吸收地面辐射少;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风速较大,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保存。14、(1)甲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且平行分布;南岸支流短而少,入海口单一。乙水系各支流呈扇状集中下游段汇合,入海口单一。据形状推理,甲类似我国的淮河水系,乙类似我国的海河水系。(2)从地形特征;从水系特征;从降水状况;从水文状况;从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究。(3)森林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湖泊能蓄水,削弱洪峰,从而延长补给河水的时间,起到了防洪的作用。15、(1)人民币的风景为喀斯特地貌,山水风景秀丽。据经纬度位置和图中信息,可得知Y为桂林。桂林以山水甲天下,应乘船沿水路观赏,水流船动山移,才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2)据图中信息和经纬度位置,C为华山,是典型的断块山。与它组成的山脉为秦岭,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具体表现有:一月0等温线;800mm年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