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安塞腰鼓精选教案整合 安塞腰鼓,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安塞腰鼓精选教案整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安塞腰鼓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体会排比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2、学习*形、神结合的语言。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品析关键语句,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德育目标 通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 学习*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 1、采用自读感悟式,即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 2、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 3、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成为生命和力量的宣泄。今天让我们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齐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读*,解决生字词,提出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相互交流讨论。然后用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是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第二板块:精读*,品味语言 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2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简要评述*美点。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第三板块: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有关*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板块 学用课文句式,段式,请学生畅谈流传在家乡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艺术。 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 (三)、课堂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作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赞美宽厚辽阔的黄土高原,赞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那“元气淋漓”“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的人民。作者于文中表现出的高超的抒情的技巧,也像那鼓声一样,震响在我们的心里。 (四)、布置作业 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熟读成诵。 语文安塞腰鼓教案二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在*中的作用。 二、课型设计:品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落实字词,会读会写。 2、上网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成都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一)知内容。 1、放录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国多种大型活动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体教学录像。在正式讲解课文时,放出来,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学生的情绪。 学生边看录像边品味*的语言,体会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谈观感。 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安塞腰鼓的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3、读课文,作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二)明结构。 师生联读课文。 说明:*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三)寻美点。 分组朗读,进行分组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第二板块:朗读、品味 (一)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1、学生齐诵第6段。 2、教师示范。教师将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文学样式诗,(幻灯出示所改之诗)教师范读。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学生反复朗读。 3、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内容。如: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4、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其他段。 (二)评点式品读,理解*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1、学生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2、分学习小组交流。 3、学习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 4、教师整理学生评点。 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2)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的。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三)自由式美读 1、小结 这篇*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感人力量。 2、美读 第三板块:练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语文安塞腰鼓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法:1、诵读2、想象3、研讨 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看美景(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美文 1、教师范读课文。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3、整篇*极富震撼力,*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 b、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三、朗读赏析探究 赏美图,配佳句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再来看几组特写照片。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对学生即时找出的句子进行简析,为下面环节作铺垫。 比如: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说美点,品美韵这篇*美吗?美在哪里? 语言美: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 思想美:1、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学生可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亦可结合江南音乐姑苏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试卷题库及答案
- 新型能源设计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出租车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三级员工晋升题库复习测试附答案
- 2025年足浴中医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猜谜游戏题目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锂电池焊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濮阳场馆照明工程方案(3篇)
- 酒厂管道改造工程方案(3篇)
- 龙门铣床操作规程(3篇)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标志设计(全套课件88P)
- 数字货币投资入门指南
- 2024年“学宪法、讲宪法”应知应会题库
- HG-T 5367.5-2022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5部分:防结冰涂料
- 原油加工承揽合同
- 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初中九年级英语课件宾语从句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