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技术交底.doc_第1页
施工测量方案技术交底.doc_第2页
施工测量方案技术交底.doc_第3页
施工测量方案技术交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2014年4月1日 鲁JJ005工程名称河东区教育学区高中部办公楼施工单位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交底部位基础、主体工序名称施工测量方案交底内容:一、编制依据1、冠亚星城三期罗马御苑8、9、14、15#楼施工图纸2、工程施工合同3、工程施工进度计划4、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5、GB502042002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二、冬期施工条件:1、冬期施工:根据临沂市气象局提供资料,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2、解除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3、本工程预计冬期施工日期:依据临沂市气象局资料,本工程冬期施工时间为2011年11月15日至2012年3月15日,约120天,冬期施工视当地气象资料具体确定。三、冬期施工工作量:基础主体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一层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应无冰冻,并不能露天存放,应设有覆盖防护保温措施,模板工程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木模板进行整体模板一次性成型。在砼的施工过程中,应对商品砼运输到施工现场及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其不得夹杂有冰块等.并掺加外加剂,使砼在未冻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砼浇注完成后及时的覆盖毛毡和塑料膜进行覆盖。四、分项工程冬期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钢筋工程(1)钢筋原材进场后要按照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并集中堆放,并在上表面用塑料膜及毛毡覆盖,以防被雨雪林冲后冻结,破坏钢筋的力学性能。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单位存。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交底摘要:一、工程定位放线;二、高程测量控制;三、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一、工程定位测量放线(l)工程定位放线根据规划局提供的四个定位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总平面图。如下图:根据市规划局和测绘部门所定出的坐标点P1(x=88558.211 y=90497.829)、P2(x=88531.025 y=90450.028)、P3(x=88496.146 y=90450.286)点以及主楼坐标控制点,利用全站仪、经纬仪和50m钢尺按照图纸依次定出建筑物各轴线。基础垫层施工完成,用经纬仪直接将各条主控轴线投测在垫层上,经校核无误后,进行其它轴线的测量。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用经纬仪在主楼0.000层板面四个角附近定出四个控制点,作为向上放线的平面控制依据,以上各楼层施工时,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小方孔,且与0.000层板面的四个控制点相对应。垂准测量时,采用5Kg线锥向上传递控制线。(2)、基础放线根据轴线控制网进行基础撂底放线;设置高程控制点和轴线控制点,经自检、监理及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放线。并以此作为以上楼层定位放线的依据。(3)、楼层放线放线之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并用白纸绘出放线草图,以便于放线时使用,在熟悉图纸后,楼层砼强度达到允许上人后方可上楼放线。用经纬仪将引上的四个定位点连线,然后再依次定出各个柱子及墙体的控制线。注意的问题是引测至楼层后须进行闭合校核,无误后方可测设其它细部轴线、柱、墙线、门窗洞口线等。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二、高程测量控制本工程0.000m由建设单位提供,用水准仪抄测至现场,并在楼的四周设置四个+0.500m标准水准点。地下部分高程控制根据设置的标准水准点垂直向下传递,并在基坑四周抄测59.600m的高程控制桩,控制桩为16的钢筋,砸入土壁部分650mm,设置为59.600m。并在地下室剪力墙施工完成后,将水准点引测至剪力墙四个外墙角上,作为向上传递的依据。主体工程高程控制a、对场地高程点进行全面校核,确保高程点准确无误。b、根据现场高程点,在建筑物外围设置4个标高引测点,以便进行楼层标高传递,将所需的标高抄测到建筑物角柱上,并将+0.5米控制线依次引测至建筑物内柱子及剪力墙上。并在角柱上弹出水平控制线,施工时就以角柱上的墨线为准定出各构件的标高。c、标高引测至楼层后需进行各点校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同一层的标高必须闭合起来,每次在抄平时不得乱引,必须从校核后的平线上出发,以各点标高的平均值作为该层的标高控制线。d、标高标设位置及范围墙体平线为建筑标高控制线(即50cm平线)。墙体平线分两次抄测,一次在抹灰之前在所有墙体及柱子上抄测50cm平线,另一次在抹灰之后抄测以控制地面标高。(i)拆除墙体、柱模板后,将建筑+50水平控制线弹在每道墙、柱上。(ii)支设模板前,将建筑+50水平控制线标在柱立筋上,作为支设模板标高的依据。支完顶板后,将建筑50水平控制线标在柱立筋上,作为校核模板标高及浇筑顶板混凝土标高的依据。 三、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 本工程地上9层。建筑物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激光垂准仪为主,线锥辅助的方式控制。在建筑物楼板上预留四个直径200mm的洞口(预留洞的位置偏差10mm),用作轴线传递,每隔五层校核一次。1允许偏差(1)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每层3mm,总高15mm;(2)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外轮廓主轴线不大于9mm,细部轴线2mm;(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每层+3mm,总高+15mm。2注意事项(1)所有轴线传递和高程控制必须以标准控制点和控制线为基础,必须加强对控制点和水准点保护。(2)所有测量仪器均经计量鉴定部门校核校对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对所用仪器在现场校验。在使用过程中需经常检查和保养,以防损坏仪器。3沉降观测 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其操作严格按JGJ/T82007建筑变形的测量规程进行。利用直径16的钢筋,一端弯成90角,一端于埋入砼剪力墙内的钢板焊接。埋设位置在0.00标高以上15处,观测点与墙面留有100空隙,沉降观测点详见右图。 沉降观测点要作好保护,刷防锈漆,不准作为电焊机的地线接线柱,并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中,并绘制沉降量曲线图,对沉降曲线进行分析,并作为工程技术资料存档,当沉降量或沉降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1)在施工现场周围设3个水准点,22个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点必须设置稳定,不受施工机具、车辆碰压、防止观测点高程变动。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如下图:(2)施工过程沉降观测:一层剪力墙施工完成,埋设观测点,开始观测,然后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主体完后观测一次,装饰完工后观测一次,竣工后所有数据移交建设单位并继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