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智能路径跟踪系统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移动机器人智能路径跟踪系统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移动机器人智能路径跟踪系统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移动机器人智能路径跟踪系统的应用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技术应用 机I 乜 技术 2 0 0 7年第 2期 移动机器人智能路径跟踪系统的应用研究 金燕 王海平 朱浩 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l 予 T程系 江苏 常州 2 1 3 1 6 4 2 中铁五局集团 第 T 程责任有限公 司 广东 韶关 5 1 2 0 3 1 3 湖南火学 机械与汽 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8 2 摘要 介绍了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 踪控制系统中参数白调整的模糊 P I D控制器 给 I 了参数白调整的原 则 模糊 P I D控制算法 述了参数白调整模糊 P I 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特点及组成 并通过仿真实验与常规 P I D控制 对比 结果表 了移动机器人路径 踪控制系统具有超调小 响应快 调节时问短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良好的动态品质 及鲁棒性 从而i iE t 1 J 该模糊 P I D控制算法对移动机器人路径 踪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智能路 踪参数自调整模糊P I D 控制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T P 2 4 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4 8 0 1 2 0 0 7 0 2 一 O l 1 0 4 1引言 图1 所示 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个具有火延迟 高度 非 线性的复杂系统 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十分困难 在进行路径跟踪控制时 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模型 影响较大 其中纵向速度 的变化影响最为明显 传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 常采刚P I D 控制器 I 将 机器人的航向角误差雨I 误差变化率作为控制器的 输入 控制器的输出作为机器人的驾驶角 而在实 际的系统中 机器人的航 向角还与其速度 转动惯 量 重心位置 前后轮侧偏系数 不是严格垂直于 地面而造成 两个驱动轮直径利摩擦力的差别 实际道路情况 以及难确定的诸多变化因素有关 这使P I D 控制器参数的全局整定极为困难 当系统 参数特别是某些敏感参数发生变化时 就必须重 新设定控制器参数 l 例如 用常规P I D 控制器进 行航向跟踪实验 在某一纵 向速度下整定好的P I D 控制参数 当纵向速度发生很小变化时 必须重 新整定P I D 参数 否则控制性能变坏 超调较大 甚至出现振荡 路径跟踪实验中就表现山 在设定 速度 下能较好地完成弯道 或急弯等路径跟踪任 务 而速度变化后 跟踪误差变大或产生火幅度 振荡 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采用参数 自调整模糊P I D 控制方法 将P I D 控制参数的整定规则模糊化 通 过计算当前系统误差e 利误差变化率e c 利用模糊 规则进行模糊推理 查询模糊矩阵表进行参数调 整 自动调整P I D 参数 并针对某移动机器人路径 跟踪进行分析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可 以提高路径跟踪的精度 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自 适应性利快速性 2二 自由度轮式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通常横向加速度雨 I横摆角速度很小时 采州经 简化的二白由度轮式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4 如 6 Ff 图 1一 4 臼由度轮式移动机器 人运动模型 从力利力矩平衡推导出微分方程为 型 盟 脚 c 1 m j I I 三 v 2 C 8 2 式中 I 为轮式机器人绕重心的转动惯量 k g m m 为轮式机器人质量 k C f I C 分 别为前后轮侧偏系数 N r a d V 1 V 2 分别为轮式移 动机器人纵向速度 横向速度 m s a b分别为 前后车轴到重心的距离 m u为轮式移动机器人 横摆角速度 r a d s 6 f 为前轮偏角 r a d 0为机 器人重心 F f F 分别为前后轮受到的侧向力 N 将移动机 器人的转 向机构视 为一阶惯性 环 则有 f d 3 式中T 为惯性时间常数 在路径跟踪控制仿真实验中 可以令道路曲 率即为机器人的横摆角速度 4 式中 p 为轮式移动机器人实际航向与期望航 向的偏差角 联立 1 4 式即可得 山以横 摆角速度 横向速度 航向偏差角 前轮偏角为 状态变量的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维普资讯 机I U 技术 2 0 0 7年笫2期 计算机技术 用 5 V l O 瞎 0 3控制器设计 3 1增量式 P I D控制 常规的P I D 控制常采J Ij 增量式P I D 控制算法 表达式为 u u k 一u k 一 1 k e k 一e k 一 1 k i e k k I e k 一 2 e k 一 1 e k 1 其中 k k k 分别为比例增益 积分增益 微分增益 u k 为第 k个采样时刻的控制量 e k 为第 k个采样时刻的航向输入偏差 k 1 2 根据经验公式确定 k k k J 取值后 在整个仿 真实验过程中不能更改 但是如前所述 在实际系统中 机器人的路径 跟踪用一组控制系数是难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3 2参数 自 调整模糊 P I D 控制器 本研究采用的参数 自调整模糊 P I D控制器如 图 2所示 模糊控制器以路径偏差 e和偏差变化 率 e c 作为输入 通过模糊推理 找出P I D 三个参 数 k k t k 一 与 e 和 e c 之间的模糊关系 在运行中 通过不断检测 e和 e c 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三个 参数进行修改 以满足 e利 e c对控制参数的不同 要求 而使被控对象具有 良好的动 静态性能 图 2模糊 P I D控制器 3 2 1变量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将路径偏著e 和偏差变化率e c 变化范嗣定义 为模糊集上的论域 一5 一4 一3 一2 一 1 0 1 2 3 4 5 其模糊子集为 NB NM NS Z O P S P M P B k p k i k d 也定义为 模糊集上的论域 一5 一4 一3 一2 一1 0 1 2 3 4 5 其模糊子集为 N B NM NS Z O P S P M P B 以三角函数建立隶属度函 数 3 2 2控制参数自调整规则及模糊规则表 针对不同的e 和e c k p k i k d 的整定原则 l 7 J 1 2 1 当 I e I 较人时 为使系统具有较好 的 跟踪性能 应取较大的k D 与较小的l d 同时为避免 系统响应 出现较大的超调 应对积分作用加 以限 制 通常取k i 0 2 当 J e l 和 J e c J 中等大小时 为使系 统具有较小的超调 k 应取小一些 在这种情况 下 l d 的取值对系统的影响较大 应取小一些 k i 的取值要适 当 3 当 I e I 较小时 为使系统具有较好的 稳定性能 k p 和 k i 均应取大些 同时 为避免系 统在设定值时出现震荡 并考虑系统抗干扰的性 能 当 I e c I 较火时 l d 可取小些 I e c I 较小 时 l d 可取得较大些 本研究中参照一般性经验 得出 k k i l d 三个参数整定的模糊规则 分别如表 1 2 3 表 1 k 模糊规则表 e NB NM NS Z 0 P S P M P B NB P B P B P M P M P S Z 0 Z0 NM PB PB PM P S P S Z 0 NS NS PM PM PM P S Z 0 NS NS Z0 PM P M P S Z0 NS NM NM P S P S P S Z0 NS NS NM NM P M P S Z0 NS NM NM NM NB P B Z0 Z0 NM NM NM NB NB 表 2 k 模糊规则 eC e NB NM NS Z0 P S PM P B 堡 l 摹 限 陷 陷 陷 陷 陷 维普资讯 计算机技术应用 机r 也 技术 2 0 0 7 年第 2期 表 3 A k 模糊规则 eC e NB NM NS ZO P S P M P B NB NB NB NM NM NS Z O ZO NM NB NB NM NS NS Z O ZO NS NB NM NS NS ZO P 3 P S ZO NM NM NS ZO P S P M P M P S NM NS ZO P S P S P M P B P M ZO ZO P S P S P M P B P B P B ZO ZO P S P M P M P B P B 根据模糊子集 的隶属度赋值表利P I D 参数推 理规则 建立P I D 参数的模糊矩阵表 查山修正参 数代入下式计算 K p K p O E i E c i K p K i K i 0 E i E c i K i K d K d O E i E c i K d 运行过程中 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查表和运 算 完成模糊控制推理 经过参数修正后 就完 成了对P I D 参数的调整 整个 I 作流 如图3 所示 3参数调整流程 4仿真及实验研究 4 1仿真研究 仿真实验在 MA T L AB S I MU L I NK 图形仿真 环境下进行 仿真时系统参数选择如表 4所示 4 1 1 航向跟踪阶跃响应曲线 将初始航 向偏差设置为 2 O O 3 5 r a d 进行 航向跟踪阶跃响应实验 轮式机器人前轮偏角最 大设为 3 5 因此控制器最大输 出绝对位置控制 量为 O 6 l 1 r a d 控制器采样周期为 0 0 6 4 s 仿真时 取纵向速度 1 m s 其增量式 P I D与模糊 P I D的航 向阶跃响应曲线 以及采JH j 模糊 P I D控制时 k p k i k d二个参数的变化 曲线如图 4所示 图中 k d曲线 为实际值的 1 0倍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 出 白整定模糊 P I D控制 能更快地消除航向偏差 效果 比较理想 系统超 调比常规控制方法减少了 2 O 且过渡过程时间 只有常规控制方法的 0 4 从参数变化可 以看 山 仿真开始阶段 l e l 负大 l e c l 为零 此时 k p 增火 k d减小 k L 乎不变 当曲线到达峰值时 l e l 正火 l e c l 为零 k p 达到最火值 k d k i 均为最小值 此后 l e l 从正火逐渐 向零变化 l e c l 为负小 k p减小 k d增火 k i 增大 最后 系统 l e l l e c l 均为零 k p k d k i 达到稳定 值 仿真结果表 明 k p k i k d在整个仿真过 中 的变化与模糊规则表完全一致 4航向阶跃响应及参数变化f f f I 线 4 1 2 路径跟踪效果仿真 由导航规划模块规划得出的期望路径实际上 是一系列的点 本文的控制策略是跟踪 由若干点 组成的折线段 即线段跟踪 8 表 4 系统 参数 l 3 维普资讯 机电技术 2 0 0 7年第2期 计算机技术 用 起始位置 6 一 1 5 航向角 3 0 仿真 得到轮 式移动机器人跟踪 曲线的运动轨迹如 5 所示 可 以看 出 轮式移动机器人迅速 向目标路 径靠拢 并能平稳地跟踪规划路径 因此 这种 模糊 P I D控制算法能有效地实现轮式移动机器人 的路径跟踪 曲 葛 l 15 一 一 f 二 臻 砖 一 一r一 分 一 广 一 一 兰 i 薯 幽5 l f n 线路径 踪轨迹 4 2实验研究 实验平台为一辆六轮悬架车改装而成的轮式 移动机器人 由步进电机驱动 机器人航向由惯 性导航系统给出 航 向精度为0 1 实验过 中 每5 个控制周期 5 0 0 6 4 s 期望航向减少1 减少 2 0 后期望航 向保持不变 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 模拟弯道跟踪 实验 时纵向速度保持在 l m s 模 糊 自整定P I D 控制的航向响应曲线如图6 所示 从 6 中可 以看出 参数 自调整模糊P I D 控制 方法的响应 曲线较为平滑 且无超调 能很好地完 成连续跟踪任务 参考文献 幽6参数 臼调整模糊P I D 控制跟踪 响应 lf n 线 5结语 本文介绍的参数自调整模糊P I D 控制 由于系 统可以自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线调整 冈而具 有 良好 的动 静态性能 仿真及实验结果也证 明 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与常规增量式P I D控制相比 用参数白调整模糊P I D 控制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改 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对系统参数变化的敏感 性较低 另外 P I D 参数调整与控制是同时进行的 由于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是一个连续过程 在P I D 参 数调整的过程中 移动机器人会有运动状态的改 变 这样就会产生新的偏差 从而要求P I D参数进 行新的调整 但是由于前一次的调整尚未完成 故新的调整无法进行 就会与理论分析的跟踪路 径有一定的偏差 不过如此往复 偏差输入到控 制器中不断的进行消除 仿真结果表明最终的路 径跟踪及路径保持效果能达到预期的 目标 偏差 控制在5 以内 减少了控制器对移动机器人模型 的依赖 提高了控制器的鲁棒性 1 龚建伟 陆际联 黄文字 轮式移动机器人航向跟踪预估控制算法 J 机器人 2 0 0 1 2 3 3 1 9 3 1 9 6 2 徐俊艳等 基于 B a c k s t e p p i n g时变反馈和 P I D控制的移动机器人实时轨迹跟踪控制 J I 机与控制学报 2 0 0 4 8 1 3 5 3 8 3 李啸 张 9 I 钺 李冀 于模糊 P I D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控制 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 0 0 2 2 0 5 3 0 3 3 4 J i n c h u a n H s u M a s a y o s h i T o m i z u k a A n a l y s e s o f V i s i o n B a s e d L a t e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