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长宁区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作业指导建议.doc_第1页
沪教版 长宁区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作业指导建议.doc_第2页
沪教版 长宁区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作业指导建议.doc_第3页
沪教版 长宁区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作业指导建议.doc_第4页
沪教版 长宁区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作业指导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数学第四单元整数的四则运算作业指导建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3理解和掌握文字计算题的结构,能正确计算两、三步计算文字题。4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过程,发展思维的灵活性。2通过运用树状算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2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二、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知识点梳理学习要求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工作效率1、工作效率的含义。 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2、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这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理解“工作效率”的含义。2、初步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树状算图和算法流程1、树状算图的认识。2、分步计算解决问题。3、将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1、认识树状算图,初步体会树状算图在解题中的作用。2、能根据题意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步用树状算图表示。3、能在分步列式计算的基础上用综合算式来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三步计算 式题1、 四则运算概念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 方括号的认识。3、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4、 将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 。5、 三步计算式题。1、认识方括号,理解方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方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3、能结合树状算图将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4.能将两、三步计算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 推1、正推思想方法的理解。2、用正推的思想计算输出的数。3、列综合算式表达正推的过程,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能结合树状算图初步理解正推的思想方法。2、会运用正推的思想正确计算输出的数。3、能列综合算式表达正推的过程,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逆 推1、逆推思想方法的理解。2、运用逆推的思想推算出输入的数。3、运用逆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能结合树状算图初步理解逆推的思想方法。2、会运用逆推的思想推算出输入的数。3、能运用逆推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文字计算题1、解答两、三步文字计算题。1、能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分析、探索文字计算题的结构。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的文字计算题。运算定律1、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 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ab) c=a (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所得的结果不变。2、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3、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4、运用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2、能运用交换律对加法和乘法运算进行验算。3、能根据计算式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5、能依据运算定律将简便运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 用1、知道复合应用题的结构。2、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思考,逐步推出所求的问题。分析法:从问题出发思考,逐步追溯到条件。3、解答三步复合应用题。1、能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解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确定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作业建议(一)工作效率学习要求作 业 建 议1、理解“工作效率”的含义。1建议用以下1)、2)、3)作业形式达成对“工作效率是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理解的基本要求。1)小李8小时可以制造96个零件,平均每小时能造多少个?可以这样想:算式: 2)小华5分钟完成口算练习60道,平均每分钟能算几道?可以这样想:算式: 3)丽丽6天看书7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可以这样想:算式: 2、初步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1建议用以下1)、2)作业形式达成“初步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关系。”的基本要求。1)填空:(写数量关系)工作效率= 工作量= 工作时间= 2)完成表格:(练习册P20)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每个月销售( )台冰箱一个季度共销售了387台冰箱每天生产58个零件生产了24天一共生产( )个零件每小时浇水31桶浇了( )小时一共浇了93桶水每分钟复印( )张纸复印半小时共复印了840张纸2在达成以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用以下1)、2)、3)作业形式达成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三者关系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1)算一算,再选择:如:蜂鸟的翅膀每分钟可拍动4080次,一秒钟可以拍动多少次? 算式: 这题要求的是( )(A)工作效率 (B)工作时间 (C)工作量 (D)无法确定 2)先选择再说明理由:如:做60道口算题,小胖要3分钟,小亚要5分钟,谁完成得快?( ) (A)小胖快 ( B)小亚快 ( C)一样快 ( D)无法比较我的理由是:小胖一分钟做几道? 小亚一分钟做几道? 小胖一分钟做的道数 ( )小亚一分钟做的道数(括号里填写“ 、” )3)连一连:(把数量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如:蜂鸟的翅膀一秒钟拍动68次,每分钟可以拍动4080次。一秒钟拍动68次 (A)工作量每分钟 (B)工作时间拍动4080次。 (C)工作效率3、能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1 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达成“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的基本要求。列式计算。(练习册P20/2)如: 工厂四月份共生产机器3600台,平均每天生产机器多少台?1台碾米机平均每小时碾米40千克,这台碾米机12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一个机耕队用拖拉机耕地,平均每天耕4平方千米,要耕完一块28平方千米的地需要多少天?2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提升学生灵活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条件解答下列问题。 一天能生产320台 4小时行驶240km 一天工作8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台?算式: 工作8天一共生产多少台?算式: 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 8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 (二)树状算图与算法流程学习要求作 业 建 议1认识树状算图,初步体会树状算图在解题中的作用。1.建议用以下1)、2)、3)作业形式达成“认识树状算图”的基本要求。1)根据算式填写树状算图。 (27+68)8 366-1712 2)根据算式画树状算图并计算。(练习册P22/1)如:83(8833)128315(2833)3)按树状算图计算,并列出综合算式。116251448648538 算式: 2、能根据题意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步用树状算图表示。1.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达成“能根据题意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同步运用树状算图表示。”的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先根据题意确定解题思路,分步画树状算图,再合并成综合树状算图,并列出综合算式。果园里种了160棵桃树,苹果树比桃树多9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1)先求 (2)再求 算式 算式 合并成综合树状算图: 综合算式 3、能在分步列式计算的基础上用综合算式来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1.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达成“在分步列式计算的基础上用综合算式来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要求。画出树状算图,并列综合算式计算:(练习册P23/2)如:(1)甲乙两煤矿,甲矿存煤375吨,乙矿存的煤运走184吨后还剩281吨。甲乙两煤矿原来共有多少吨煤?(2)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王师傅工作8小时,每小时加工24个。李师傅工作8小时,共加工184个。两人一小时共加工多少个?(三)三步计算式题学习要求作 业 建 议1、认识方括号,理解方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方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建议用以下1)、2)作业形式达成掌握“含有方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基本要求。1)写出各题的运算顺序。20615044745先算: 再算: 最后算: (67108)825先算: 再算: 最后算: 8600+5(275232)先算: 再算: 最后算: 2)选择:比较两组算式,理解方括号的作用:305280(8418)( )305280(8418) ( )(A)减-除-乘 ( B)减-乘-除 35051(5112)( ) 35051(5112)( )(A)减-减-乘 (B)减-乘 -减 2、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1.建议用以下1)、2)作业形式达成“理解并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的基本要求。1)用递等式计算。(练习册P26/5)如:7805144012 113093 9388(7346)2)用递等式计算。(练习册P28/7)如:96250(250225) 3324(229)3、能结合树状算图将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建议用以下1)、2)、3)作业形式达成“结合树状图将分步式合并成综合算式“的基本要求。1)根据分步算式画树状图并列综合算式:24=884=12 综合算式:122=24 57=1264=2 综合算式:122=24 2)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804=45 930685=245 456=39 24549=5 3940=79 5158=790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3)算24点,用数状算图表示你的算法。(练习册P24/1、P25/3)如,5、7、8、92建议在达成以上3)作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用以下作业形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巧算24点,你有几种方法就写几种。(借助树状算图列综合算式)(1)6、1、7、3(2)3、2、6、44.能将两、三步计算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达成综合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综合应用。(提示:可画树状算图求解)(1) 练习册P24/2、P25/4(两步)(2) 练习册P27/6、P29/8(三步)如:二年级(一)班有男同学25人,女同学23人,每8人编成一组,全班可以编成几组? 水果店运来12筐梨和18筐苹果,梨每筐重60千克,苹果每筐重58千克,运来的苹果比梨重多少千克?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48米,15天挖完,实际提前3天完成,实际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四)正推学习要求作 业 建 议1、能结合树状算图初步理解正推的思想方法。1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达成“结合树状算图初步理解正推的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将数球在计算盒中流动的过程用画树状算图表示出来,再用综合算式求输出的数。A54?303输入输出A12?105B5输入 2、会运用正推的思想正确计算输出的数。1建议用以下1)、2)、3)作业形式达成“运用正推的思想正确计算输出的数”的基本要求。1)根据树状算图计算并写出算式。(练习册P30/1)144 16400 72 如, 23 1640072 279 963 7 2)根据树状算图,列综合算式计算。108 940060050 983)根据图意画出树状算图,并列综合算式计算。48 -27 ? 32 ? 24 ?3、能列综合算式表达正推的过程,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建议在达成以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用以下1)、2)作业形式达成“列综合算式表达正推的过程,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1)学校开展植树活动,五年级种了24棵,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四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三年级多6棵,四年级植树多少棵?(提示:可画树状算图求解)(练习册P31/2/(1))(两步)2)小巧问爷爷的年龄,爷爷笑着说:“你年龄的3倍减去8,再乘以2,就是我的年龄。”小巧今年13岁,那么爷爷今年几岁?(提示:可画树状算图求解)(三步)(五)逆推学习要求作业建议1、能结合树状算图初步理解逆推的思想方法。1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达成“结合树状算图初步理解逆推的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A?313+37B4输入输出画树状算图求输入的数,再用综合算式表示算法。(练习册P33/2)A?771311输入输出如: 2、会运用逆推的思想推算出输入的数。1建议用以下1)、2)作业形式达成“运用逆推的思想推算出输入的数”的基本要求。6002 54 3 ? 6 6 84 ? 21)根据树状算图计算,再用综合算式表示算法。(练习册P32/1)如: 2)根据图意画出树状算图,并列综合算式计算。?输入 30 39 9 输出 793、能运用逆推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建议在达成以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用以下1)、2)作业形式达成“列综合算式表达逆推的过程,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1)一个数加上9,乘以9,减去9,再除以9,结果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2)(练习册P34/3/(2))小胖、小丁丁、亮亮和小淘气比赛跳绳,小胖比小丁丁少跳8个,亮亮比小胖多跳3个,小淘气跳绳的个数是亮亮的2倍,小淘气跳绳46个。小丁丁跳绳多少个?(提示:可画树状算图求解)2. 建议在达成以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用以下1)、2)、3)作业形式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正推、逆推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求里的数: (800)25192=2002)果园里有梨树50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8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的2倍还少6棵。苹果树有多少棵?3)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多4米,再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43米,这根绳子原有多长? (六)文字计算题学习要求作业建议1、能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分析、探索文字计算题的结构。1、建议用以下作业形式,达成“能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分析、探索文字计算题的结构”的基本要求。根据题目运用逆推思想把下列树状算图填写完整。88减去78的差乘50,积是多少? 差50积3乘6的积除54,商是多少? 54 积商 积55 55+和 3乘94加上6的和,所得的积再加上55,和是多少?2、建议用以下1)、2)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辨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