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知识问答2.doc_第1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知识问答2.doc_第2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知识问答2.doc_第3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知识问答2.doc_第4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知识问答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介1、什么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由政府组织引导,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以保障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一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新农保”和“老农保”的区别“新农保”和“老农保”的区别,有这样几点:首先,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换句话说,就是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200、300、400、500元5个缴费档次(统筹地人民政府增设缴费档次的,从其规定),由参保人自主选择,多缴多得。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目前补贴标准为:对选择最低档次缴费的,每高一档再增加5元(即选择500元档次缴费,政府最高补贴50元);在缴费普惠补贴的基础上,对农村重度残疾人、五保供养对象参保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缴费的,由政府全额代缴,对农村低保对象参保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缴费的,由政府代缴50元(对以上三种缴费困难群体选择比最低档次高的缴费档次,政府不再为其代缴保险费)。参保登记符合参加新农保条件的农村居民,需携带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原件,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或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提出参保申请,填写参保登记表;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对参保人员是否符合参保条件进行审核,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员相关信息进行复核、确认,盖章后将参保登记表返回给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一份、村委会一份、参保人一份。月养老金计发办法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支付,当前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今后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变动而适时上调(当地政府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的,按其规定执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详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测算表)。养老金支付终身,参保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缴费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养老金申请程序符合按月享受新农保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员携带户口簿和本人居民身份证等资料,到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或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新农保待遇申领手续;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核参保人员的待领取资格;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复核后,通过新农保信息系统计算养老金领取标准,通知指定金融机构将养老金划入参保人的银行存折,通知申领人到指定金融机构领取银行存折。变更参保登记参保人需要变更原参保登记信息,应携带相关证件及变更材料到原办理参保登记的村委会或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填写变更登记表,按程序办理变更登记。注销参保登记参保人因出国(境)定居、户籍性质变更、跨自治区范围转移或者死亡等情况,应携带相关证件、材料到原办理参保登记的村委会或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填写注销登记表,按程序办理注销登记。关系转移接续参保人缴费期间在县(市、区)内转移的,只转移其参保关系,不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参保人缴费期间跨县(市、区)转移的,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其新农保地,参保人按新参保地有关规定缴费、享受养老待遇;转入地未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暂时保存其参保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待符合转移条件时再办理手续。参保人达到待遇领取年龄,需要跨县(市、区)迁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相关制度衔接原参加老农保并符合新农保参保条件的人员,对已满60周年并领取养老金的,可直接享受中央财政支付的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即将原计发月标准与55元合并发放;对将其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对新农保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的衔接,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参保信息查询新农保制度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将参保人的基本信息、缴费、发放信息、个人账户储存额等资料全部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参保人可通过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布的新农保信息查询电话或者登陆社会保障网站查询本人个人账户的相关信息。什么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简称,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保障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国家为什么要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答: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广大城乡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后,广大城乡居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将实现“养老不犯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城镇居民自愿参保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哪些人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答:本县行政区域内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本县户籍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参保人每年需缴纳多少保险费?答:农村居民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城镇居民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如何给予补贴?答: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时,地方财政为参保人给予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为:缴费100元补贴30元;缴费200元补贴35元;缴费:300元补贴40元;缴费400元补贴45元;缴费500元补贴50元;缴费600元补贴55元;缴费700元补贴60元;缴费800元补贴65元;缴费900元补贴70元;缴费1000兀补贴75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多久?答: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其问因特殊情况可以间断,只要累计满15年即可。地方可以采取按年缴费方式收缴保费。什么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答:基础养老金是由中央财政直接出资,对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发放的普惠式养老金,目前试点地区的基础养老金,国家定为每人每月55元。参保人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时,中央政府全额支付每人每月55兀的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待遇年满60岁后每月领取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总额(含银行利息)139+基础养老金(现为55元)。 例如:张某今年50岁,从今年开始参保,并选择100元档次缴费,到60周岁时,个人账户有1300元,其每月领取养老金:55+130013964.3元,年可领取养老金771.6元,如其选择补缴5年,到60周岁时,个人账户有1950元,其每月领取养老金=55+195013969元,年可领取养老金828兀。个人账户资金是否可以退还或继承?答:出现下列情形的,参保人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能够退还和继承: (1)如果参保人出国(境)定居,将终止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关系,参保人个人账户中除政府补贴外本息余额全部退给本人。 (2)如果参保人参保缴费及领取待遇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除政府补贴外,本息余额全部退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没有法定继承人和指定收益人的,个人帐户资金并入调剂金。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测算表 单位:元15年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100元72747577788082848588899193959799102104107109112114117120123126200元8689929597100103107110113117120124128131135140144148153157162167172177182300元100104108112116121125130134139144149155160166171177183190196203210217224232239400元115120125130135141147153159165172178185192200207215223231240249258267276286296500元12913514114815416116817618319119920821622523424325326327328329430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