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热学第一讲小粒子与大宇宙,贵阳三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型题号考查点及如何考查分值总分2015填空题13分子热运动:考查了分子的扩散现象。2分2014填空题9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考查了粒子与宇宙及原子的核式模型。4分分析上表可知:贵阳三年中考中对“小粒子与大宇宙”的考查主要是以粒子与宇宙和原子的核式模型、原子结构及分子的热运动的形式出现。,贵阳五年中考真题演练) 原子结构1(2013贵阳中考19题4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虽然原子的绝大部分空间是被_电子_所占,但它的质量却几乎全部集中在_原子核_上。思路点拨: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的,其中原子的绝大部分空间被电子所占,它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分子的热运动2(2012贵阳中考14题4分)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该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无规则的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加剧_(选填“加剧”或“减缓”)。思路点拨: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越剧烈。3(2015贵阳中考13题2分)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演示了一个个神奇的太空实验。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向一个水球内注入红色染剂时的情景,我们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红色。这说明分子在_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_。思路点拨:王亚平在太空中展示向一个水球内注入红色染剂时,我们可以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红色,这是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第3题图),(第5题图)小粒子与大宇宙4(2015贵阳适应卷8题3分)下列几种微粒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C)A原子B原子核C质子 D分子5(2014贵阳中考9题4分)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原子_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电子_就相当于行星。思路点拨: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一定数目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中考考点清单)走进微观1物质的组成及微观粒子(1)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由_物质_组成的。(2)意大利物理学家_阿伏伽德罗_提出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3)原子是由_原子核_和_核外电子_组成的,其中_原子核_带正电,_核外电子_带负电,且原子结构与_太阳系_的结构相似。(4)原子核是由_质子_和_中子_组成的,其中_质子_带正电,_中子_不带电。2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3原子结构分子运动及物质的状态(高频考点)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扩散_,它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无规则运动_,分子间存在着_间隙_。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_分子_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不停地_做_无规则_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引力_和_斥力_。3三种状态的分子结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小较小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大较大很小分子的运动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自由运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流动性不流动易流动易流动体积有一定体积和形状,不容易被压缩有一定体积,没有确定的形态,不容易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充满能达到的空间,容易被压缩探索宇宙1太阳系的结构太阳及其八大行星如图所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_水星_、_金星_、_地球_、_火星_、_木星_、_土星_、_天王星_、_海王星_,离太阳最远的是_海王星_。我们生活的地球离太阳约_1.5108_km。2银河系的形状和大致尺度形状银河系像一个巨大的_漩涡_,高速旋转着;太阳每隔2.3亿年绕银河系转一圈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_扁盘_尺度,银河系的尺度大约是_1.0105_ly.,中考重难点突破)物质的组成与微观粒子【例1】(2016成都中考改编)关于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分子和电子组成的C原子核和电子都带负电D原子核外的电子都是静止的【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故选A。【答案】A【方法指导】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构成的。1.(2014济南中考)自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是图中的(D),),),),)2.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B)A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B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C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核、质子、夸克、原子分子的运动【例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雾霾天气有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知,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力改变物体形状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雾霾天气有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是一种机械运动,故C错误。墨水滴入水中是一种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分子直径为1010m,直接用肉眼看不到墨水分子在运动,故D正确。【答案】D【易错警示】分子是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物体,能用肉眼看到的粒子属于小物体。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D)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端午节,粽叶飘香物质的分子状态【例3】(2016南昌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图丙的物质处于_状态,物质由图甲直接变成图丙的过程叫做_(填物态变化名称)。【解析】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只有一定的体积,而无一定的形状;气体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有一定的形状。【答案】固体;凝华4.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A气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B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状探索宇宙【例4】关于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的人们认为,地球是平坦的,有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和周围的地面融为一体B古代的人们靠肉眼观察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学说C16世纪后,哥白尼等发动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创立了“日心说”D现在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解析】古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坦的,天空似乎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在模具制造中的三维打印技术应用报告
-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含答案)
- 福建省莆田八中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营养师考试专项训练试卷:冲刺阶段营养师心理辅导技巧训练
- 2025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冲刺试卷:旅游线路设计与营销策略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试卷:逻辑判断与推理高分解析
- 2025年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心理评估专项强化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迷你中长导管-
- 中电联理论试卷A(无答案)
- 钢质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法
- 优化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黄恕伯)
- GB/T 26358-202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GB/T 14825-1993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
- GB/T 12008.7-2010塑料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黏度的测定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最全最好的血液净化课件资料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