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docx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docx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docx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理解诗歌的大意和意境。(重点 应会)2、品读体会,学习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重点 应会)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诗歌通俗平易的语言。(难点 应知)【突破难点的关键】: 叙事:大风破屋 群童抱茅 长夜沾湿 抒情:推己及人预习提示:1、简介作者杜甫,字字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写的诗被人誉为“诗史”。 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我们曾经学过和杜甫诗有:望岳、春望、石壕吏、江南春绝句、春夜喜雨。2、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个长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公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3、解释诗题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4、诗歌的主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的社会动乱之中。这首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 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出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自主学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三重茅( ) 挂罥( ) 塘坳( ) 布衾( ) 庇( ) 突兀( )2、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通 释义: 3、古今异义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古义 今义 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古义 今义 4、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 ,他是 诗人,人们把他叫做“ ”;再一位就是 ,他是现实主义诗人,“ ”。5、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6、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 的情怀,成为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镜子,获得“ ”的美称,他又被称为“ ”。合作探究案:1、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怎样理解?2、第一段中用了哪些动词?描写了什么情状?3、“忍能对面为盗贼”,作者真心说他们是“盗贼” 么?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5、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开始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作用是什么?6、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与下文的关系怎样?7、讨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双关手法。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有哪些?对表达诗人的感情有什么作用?9、“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决心?拓展延伸:诗由事而作,屋凭人而传。诗圣杜甫早已离我们远去,但 (成都杜甫的名胜古迹)仍存,供后人瞻仰。杜甫在诗篇中表现出来的理想在今天也正在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课堂训练案: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怒号( ) (2)挂罥( ) (3)塘坳( ) (4)倚杖 ( ) (5)俄顷( ) (6)布衾( ) (7)大庇 ( ) (8)突兀 ( )2、默写填空。(1)茅飞渡江洒江郊, , 。(2) ,娇儿恶卧踏里裂。(3)床头屋漏无干处, 。 ,长夜沾湿何由彻!(4)安得广厦千万间,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5分)(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