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知识大全.docx_第1页
甲状腺癌知识大全.docx_第2页
甲状腺癌知识大全.docx_第3页
甲状腺癌知识大全.docx_第4页
甲状腺癌知识大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状腺癌/special/aizheng/jiazhuangxuanai.html甲状腺癌知识大全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年龄调查发病率,男性中每年低于310万,而女性确要高23倍,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饮食因素(高碘或缺碘饮食),发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由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演变而来。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1.碘与甲状腺癌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认为,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发生甲状腺肿大,出现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但多为滤泡状甲状腺癌,不是甲状腺癌最多见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甲状腺癌,而在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乳头状癌占分化良好甲状腺癌的85%,碘盐预防前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实施有效的碘盐预防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比例增高,含碘很高的食物摄取较多,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2.放射线与甲状腺癌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在婴幼期曾因胸腺肿大或淋巴腺样增殖而接受上纵隔或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尤易发生甲状腺癌,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的细胞增殖旺盛,放射线是一种附加刺激,易促发其肿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机会则不多见。3.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与甲状腺癌甲状腺滤泡高度分化,有聚碘和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功能,TSH还通过cAMP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生长,可能发生甲状腺癌,血清TSH水平增高,诱导出结节性甲状腺肿,给予诱变剂和TSH刺激后可诱导出甲状腺滤泡状癌,而且临床研究表明,TSH抑制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TSH刺激是否是甲状腺癌发生的致病因素仍有待证实。4.性激素的作用与甲状腺癌由于在分化良好甲状腺癌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因而性激素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受到重视,临床上比较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肿瘤大小时发现,通常青年人的肿瘤较成人大,青年人发生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也比成人早,但预后却好于成人,也有经产妇,但10岁后女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可能雌激素分泌增加与青年人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故有人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并发现甲状腺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而且甲状腺癌组织中ER。但性激素对甲状腺癌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5.生甲状腺肿物质与甲状腺癌动物实验证实,长时间服用生甲状腺肿物质可诱导出甲状腺癌,也可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TSH分泌增多,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可能产生甲状腺的新生物,并伴有甲状腺的弥漫性肿大,而引起甲状腺肿瘤。6.其他甲状腺疾病与甲状腺癌(1)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发生甲状腺癌一向受到重视,是甲状腺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甲状腺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发生率可高达4%17%,但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相互关系也一向存在争议,从良性结节向分化良好癌进展的关系不清。认为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的理由是: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细胞组织学变化,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滤泡的病变,表现为滤泡的高度扩张,滤泡壁细胞扁平,扩张的滤泡汇集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充满大量胶体,结节周围的纤维包膜不完整。但最常见的甲状腺癌不是滤泡状甲状腺癌而是乳头状甲状腺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年龄,似乎不支持甲状腺癌继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结节性甲状腺肿在人群中为4万/100万,而甲状腺癌仅为40/100万,远远低于甲状腺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4%17%发生率;甲状腺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高发生率,与手术治疗所选择的病例有关,有些病例在临床上甚至已怀疑存在恶性甲状腺病变,因而并没有普遍意义。尽管如此,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存在甲状腺癌依然是不争的事实,结节性甲状腺肿是TSH引起甲状腺内不同部分的滤泡上皮增生,会出现乳头状增生和血管再生(angiogenesis),乳头状增生有可能发生乳头状甲状腺癌,用碘缺乏病地区的饮水和粮食喂养大鼠或小鼠后,血清TSH水平增高,不仅诱导出结节性甲状腺肿,而且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发生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高达15.6%,是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2)甲状腺增生:甲状腺增生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有报道发现先天性增生性甲状腺肿长期得不到适当的治疗,最终发生甲状腺癌,因而及时发现先天性增生性甲状腺肿,并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消除TSH的长期刺激非常重要。(3)甲状腺腺瘤:多数人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单发性甲状腺腺瘤,如果甲状腺癌继发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类型应该以滤泡状癌为主,但实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绝大多数,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患者常有以前存在腺瘤的历史,但要证实两者的关系却相当困难,即使采用组织学观察也难以证实它们之间的关系。(4)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近年来,在HT中发现甲状腺癌的报告越来越多,发生率4.3%24%,差异较大,而且由于HT多不需要手术治疗,实际的发病情况较难于估计,HT与甲状腺癌可以是两种无关联的疾病而同时共存于甲状腺的腺体中,另一方面,局灶性的HT也可能是机体对甲状腺癌的免疫反应,可能HT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反馈性引起TSH增高,TSH持续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甲状腺滤泡细胞过度增生而癌变;也可能TSH作为促进因素,在甲状腺致癌基因过度表达的同时发生癌变;还有人认为HT与甲状腺癌有着共同的自身免疫异常的背景。(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甲亢患者的血清TSH呈低水平,既往认为在甲亢患者中不发生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甲亢患者和普通人群中(0.6%1.6%)一致,甲状腺癌发生率为2.5%9.6 %,而在甲状腺癌中,甲亢的发生率可达3.3%19%,而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或是因甲状腺较大,或是因为已存在甲状腺结节,故实际的发病率不清楚,且大多数采用药物治疗,因此应重视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情况,更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存在。甲状腺癌可见于各种原因的甲亢,包括Graves病,而由肿瘤本身分泌甲状腺激素造成甲亢则少见,LATS),LATS不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抑制而刺激甲状腺滤泡,TSAb)是TSH受体抗体(TSH Receptor Antibodies,TRAb)之一,有可能诱导甲状腺细胞恶变,发生甲状腺癌,但尚未得到证实,但仍存争议,无论是Graves病,还是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肿瘤病灶多较小或为隐匿性,转移发生率低,预后较好,也与非甲亢患者患甲状腺癌相似。7.家族因素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较少作为独立的家族性综合征,但可作为家族性综合征或遗传性疾病的一部分,少数家族有患多灶性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倾向,甲状腺癌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如Gardner综合征),包括结肠腺瘤性息肉合并软组织,以纤维瘤病最为多,合并纤维肉瘤,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位于染色体5q21q22的APC基因突变所致,后者是参与细胞增殖调控的信号蛋白,在TSH刺激下,少数人可发生癌变。甲状腺癌。甲状腺癌/special/aizheng/jiazhuangxuanai.html的分类:甲状腺癌一般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转移癌及甲状腺鳞癌等。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约为90%,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比例约为5%,甲状腺髓样癌的比例约为4%,其余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等其他恶性肿瘤。通常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女性多见,女:男比例约为3:1,且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常见年龄30-60岁。症状: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病人可发现颈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被自己或体检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在病变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体检癌肿多质硬,表面或可光滑,边界或可清楚。如果癌肿局限在甲状腺体内,则可随吞咽上下活动;若已侵犯气管或邻近组织,则较为固定。包括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咳嗽和咳血,全身骨骼疼痛等。为何国内和国外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范围存在一定分歧,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和国外医疗体制不同。国外对于甲状腺手术引起的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不认定为医疗事故,而国内则不同。因此,国外医生可以相对大胆的为病人施行更彻底的手术,使病人获得更长期的生存,而国内医生相对更小心谨慎,不愿冒太大风险。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如果双侧甲状腺中只有一侧甲状腺有结节者且这个结节手术中证实为乳头状(微小)癌,可以行该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果是双侧甲状腺均出现结节且术中证实一侧甲状腺是乳头状(微小)癌,由于一侧是癌另一侧甲状腺结节有20%40%的可能会发展成为恶性结节。甲状腺癌如何鉴别诊断甲状腺癌应与甲状腺瘤或囊肿、慢性甲状腺炎等相鉴别。甲状腺癌的诊断应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存在多年的甲状腺结节,突然生长迅速。有侵犯、浸润邻近组织的证据;或扪到分散的肿大而坚实的淋巴结。辅助检查: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甲状腺功能检查多正常,但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或桥本氏甲状腺炎转变而来,则有相应的甲状腺功能异常。B超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非常有帮助。分化型甲状腺癌在B超中大多数为实质性肿块,但部分也可为以实质成分为主的混合性肿块。甲状腺乳头状癌在B超中多呈低或极低回声,实质内多出现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其后方不伴声影;肿块的形态可异常呈垂直位或竖立状,肿块周边血供多丰富。甲状腺滤泡状癌在B超中多为非常均质的高回声肿块,血供丰富。而肿块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肿块周边是否有声晕并不是判断肿块是否是恶性的重要指标。目前,比较主张对B超怀疑恶性的肿块在B超定位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此方法可进一步明确肿块的性质。但由于这一检查最好要在B超定位下进行,且对细胞学诊断的医师有较高要求,因此暂时无法在国内普及。一般分化型甲状腺癌在同位素扫描中多呈冷/结节。但现在同位素检查对判断甲状腺肿块的性质意义不大。如果怀疑分化型甲状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或已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如气管、食管和神经血管等,则最好行增加CT或磁共振检查来了解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肿块与气管、食管或神经、血管侵犯的程度,以利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判断是否能手术切除。鉴别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应该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硬化性甲状腺炎进行鉴别诊断。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特别是有淋巴结转移者,建议术后行碘131治疗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但对于甲状腺残留较多者,由于碘131无法直接杀灭转移灶,同时碘治疗过程中要停用甲状腺素制剂,增加了肿瘤复发和去分化的危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总体10年存活率可达85%。根据前述的高、低危分期,其20年生存率:低危约为90%,高危约为61%。即使有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0年生存率也可达25%40%。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应当忌碘饮食,即包括食用无碘盐和忌食海鲜。此外,甲状腺癌术后的病人应当避免疲劳和重体力工作,可以适当进行中药调理。甲状腺癌早期症状/special/aizheng/jiazhuangxuanai.html有哪些?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甲状腺滤泡状癌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C细胞起源于神经嵴,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即所谓APUD细胞。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与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q11.2的RET癌基因有关。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未分化癌为高度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2%3%,也有报道认为5%14%,发病年龄多超过65岁,年轻人则较少见,来源于滤泡细胞的甲状腺未分化癌还可分为巨细胞,其中以巨细胞及梭形细胞为多,也可在同一病例中同时存在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癌,包括滤泡性腺瘤,并有肱二头肌的转移癌,虽行颈淋巴结清扫及肱二头肌切除,仍发生肺转移而死亡。甲状腺髓样癌的早期即侵犯甲状腺的淋巴管,并很快向腺体外的其他部位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也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转移至肺,这可能与髓样癌缺乏包膜有关。甲状腺癌晚期症状/special/aizheng/jiazhuangxuanai.html表现部分甲状腺癌患者的表现不是很明显,多以局部转移为突出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甲状腺癌晚期症状逐渐表现出来,甲状腺癌晚期常因迫邻近神经、气管、食管而产生相应症状。甲状腺癌晚期症状特征1、甲状腺癌晚期症状特征甲状腺局部肿大或摸到硬块,并且肿块大小日渐增大,都要怀疑甲状腺癌的可能。2、甲状腺癌晚期症状特征局部压迫性症状:当肿瘤压迫到返喉神经时会出现声音沙哑、侵犯食道时出现吞咽困难、及体重减轻、侵犯或压迫到气管时则出现咳血、呼吸困难及胸部不适感觉。3、甲状腺癌晚期症状特征局部转移之症状: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尤以乳突癌及髓质癌较易出现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肿大。4、甲状腺癌晚期症状特征远端转移之症状:脑部转移引起头痛及呕吐、肺部或纵隔腔转移引起咳嗽、喀血及胸部不适、骨头转移造成病理性骨折引起疼痛、脊髓转移引起手脚酸麻或无力等。临床对甲状腺分化癌的症状特点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其特点是生长缓慢,尤其是乳头状腺癌,常表现为局限于甲状腺一叶或峡部无症状的肿物,多年生长缓慢,常被病人本人或在常规检查时发现。偶尔长大的肿物,可产生气管压迫、吞咽困难或局部压迫症状。5%能活多久病例有淋巴结转移,10%的能活多久病例发生血行转移,通常转移到肺、骨或脑。未分化癌和少数髓样癌,常为高度侵犯性,发展迅速,生存期短。甲状腺结节或肿块多在短期内迅速变硬、增大,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减少,或固定。更多合并有局部症状:如颈部常有不适或胀满感、束紧感。初诊时多有颈淋巴结的转移,并可出现波及耳枕部和肩的疼痛,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明显的Hornrt综合征。未分化癌100%能活多久病例有血源性转移,远处转移主要在扁骨(颅骨、椎骨、胸骨、盆骨等)和肺。其骨转移,常无症状,但也可由于脊椎压缩性骨折而有疼痛或神经症状;肺转移表现为弥散性浸润或局限性的结节。髓样癌,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内有不吸收放射性碘的孤立的硬结节。20%有家族性,有家族史者常为双侧性。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分泌降钙素,因此临床上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晚期,50%以上病人有淋巴结转移和血源性转移。从内外因分析甲状腺癌甲状腺癌/special/aizheng/jiazhuangxuanai.html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壮年。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已知分化性甲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癌)与放射线及流行性甲状腺肿大有关;髓样癌有家族遗传性;部分未分化癌可能来自分化性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癌。(1)内在因素甲状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特别是甲状腺髓样癌,约10%有明显的家族史,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放射性损伤 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实验证明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可见放射线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特别令人注意的是在婴幼期曾因胸腺肿大或淋巴腺样增殖而接受上纵隔或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尤易发生甲状腺癌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的细胞增殖旺盛放射线是种附加刺激易促发其肿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机会则不多见。碘和TSH 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如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为较柏林等非流行高出倍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较其他国家高这可能与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其他甲状腺病变 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服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甲状腺癌的饮食要注意些什么在不同的病种上,忌口也有所不同,如鼻咽癌病人在放疗期间,应忌辛温燥热、油炸烧烤食物,忌吃狗肉、羊肉、胡椒、茴香等;胃癌病人忌食辛燥食品、桂皮、芥末,辣椒等;食管癌病人老猪肉、老鸭肉;肝癌病人忌母猪肉、少吃韭菜。总之,忌口应适当,盲目地忌口将致营养不良,影响疾病康复。鸡蛋,鸡肉,牛奶,鲤鱼等可以吃,虾蟹因易过敏,则应慎重。甲状腺癌基本要求是:总热量要够,营养要平衡,食物结构要合理,烹调方法和进食方法要讲究。(1)总热量癌症病人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总热量一般尽可能争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为癌症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减低,营养处于入不敷出的负氮平衡状态,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摄入蛋白质应达到1.5克体重以上,而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2)营养要相对平衡根据病人的需要,各营养素要相对应的适量,齐全,除充足优质的蛋白质摄入外,一般应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这些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获得。(3)食谱结构要合理癌症病人食谱切不可简单和单一。应该是品种多,花样新,结构合理,在制作食谱时,要尽可能做到:清淡和高营养优质量相结合,质软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相结合,新鲜和食物寒热温平味相结合,供应总量和病人脏腑寒热虚实证相结合。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4)烹调方法和进食方法要讲究,设法增进病人食欲在食物的选择,制作,烹调上,应创造食物良好的感观性状,在色,香,味,形上下功夫,尽可能的适合和满足病人的口味爱好和习惯。还要根据病人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细搭配,流质,软食与硬食交替,甜咸互换等形式进餐。吃饭时要创造愉悦气氛,尽量与亲属同进食。吃饭前,尽量避免油烟味等不良刺激。在病人放、化疗间歇期,抓紧食欲好转的有利时机补充营养。选用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物:海蜇,紫菜,淡菜,海参,鲍鱼,墨鱼,海带,甲鱼,赤豆,萝卜,荠菜,荸荠,香茹等。但此类食品性滞腻,易伤脾胃,食纳差和发热时要少吃。甲状腺癌应该如何治疗(一)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1对可疑甲状腺癌性结节的处理:比较合理的方案是进行筛选,对所有甲状腺结节常规做131扫描。除了131扫描显示为功能性或炎性结节外,都采用了手术探查。尤其有下列情况者更应早期手术治疗。 不除外癌性结节。 直径大于35cm囊性结节,或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或23次穿刺后不消失者。 超声检查为实质性肿物。对单发结节的术式选择,由于单发结节癌的发生率高,可达535,至今又无可靠方法判断,甚至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有个别漏诊者,而且单纯结节摘除后,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167。因此,我们常规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及囊性结节4cm者均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者,不给颈清术。 2对已确诊为甲状腺癌者应采用何种处理规则,要取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