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习题1.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除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A. 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B. 疟原虫由于寄生在红细胞内,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 疟原虫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排除细胞内自噬泡D. 青蒿素对红细胞营养物质运输的速率不产生影响2.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A. 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B.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 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D. 肌肉细胞吸收水-、3.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直接换上高倍镜也可看到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从而使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减少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全部不正确4.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B. 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 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D. 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5. 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 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 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6. 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Z的浓度最高B. 溶液Y的浓度最低C. 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D. 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7. 植物体内有三个相邻的细胞a、b、c,已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c,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8. 如图是靶细胞与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激素,乙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它们都是蛋白质B. 若甲是甲状腺激素,则乙不可能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表面C. 乙与载体蛋白一样,具有特异性D. 图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9. 下列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糖体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无关B.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 ATP和ADP的形成与转化不只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D. 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10. 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通过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 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 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D. 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有关11. 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B. 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 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 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12. 如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圆圈内为局部放大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膜蛋白A是载体蛋白,对转运的物质具有专一性B. 膜蛋白B的合成场所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C. 膜蛋白C作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D. 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功能,原因是膜蛋白的种类不同13.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1,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1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B. 图1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 图2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D. 图1中B浓度大于C的浓度14. 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细胞膜相当于图甲中的B. 图乙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只有钠离子的运输不是主动运输C. 图乙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相同,可见载体不具有特异性D. 图丙中,限制b点和c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分别是载体数量和能量15.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被染成蓝色B. 核孔是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 细胞质基质不是细胞液,是某些代谢活动的场所D. 线粒体膜上既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没有运输氧气的载体16.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内溶液的浓度高于内溶液的浓度B. 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C. 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D. 图丁中的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具有不同的结构17.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D. 胞吞、主动运输18. 图甲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中,A、B、D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其中B表示_,它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A所代表的_的种类和数量。(2)图乙中,4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有_种形式,4种物质中进出细胞不需要耗能的是_。(3)图乙中Na、K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值大,维持细胞内外相对浓度差异的动力是_。(4)图甲中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图乙中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相对应的有_。19. (10分)甲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乙图表示物质X和P进出人红细胞时跨膜运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甲 乙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2)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写出由P形成的结构层次_(2分)。(4)大分子物质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根本上是由(填图中序号)_决定的。(5)乙图中,X和P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乙图中_(填字母a-e)(2分)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20.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填编号)中。(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填编号)。(3)图乙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填编号)。(4)图甲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_(填编号)。(5)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_。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科学家在研究K、Ca2等无机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实验:(1)如果在青蛙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_。(2)红树林植物为抵抗盐胁迫,通过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它是强耐盐植物。那么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a取生长发育相同的红树林植物,分成A、B两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K、Ca2的溶液中。bA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B组_。c_。实验结论:a若两组植株对K、Ca2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b_,说明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2. 植物细胞膜上的HATP酶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该能量用于H的跨膜运输。在不同浓度的K、Mg2溶液条件下,科研人员对绿豆植物细胞膜上HATP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材料和药品(略)。细胞膜的提取(略)。HATP酶的活性测定(温度、酸碱度等反应条件适宜)(略)。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H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2)表中A的数值是_,表中各组加入不同浓度的K溶液的体积应_,原因是_。(3)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K、Mg2都能_HATP酶的活性,且两者的作用效应是相互_的。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C3. A4. B5. D6. B7. C8. C9. D10. B11. A12. B13. A14. B15. B16. C17. D18.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2)3 二氧化碳(3)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4)a 和K+、c 和Na+19. (1)N P (2)淀粉(3)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2分)(4)、 (5)载体蛋白 b c d(2分)20. (1) (2)(3)(4)(5)破坏了Ca2+的载体21. (1)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的活性(2)b给予无氧的条件(或者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c培养一段相同的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Ca2的吸收速率a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若B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A组吸收速率(单纯回答“两组植株对K、Ca2的吸收速率不同”只给1分)22. (1)主动运输 加入溶液的K、Mg2浓度(2)0 相等 以免因K溶液体积的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提高 促进【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答】A.疟原虫为真核生物,具有生物膜系统,故其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A错误;B.疟原虫含有线粒体,故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疟原虫排出细胞内自噬泡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青蒿素能干扰线粒体的功能,故对红细胞营养物质运输的速率不产生影响,D正确。故选D。2. 解:A、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属于自由扩散,即图,A错误;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即图,B错误;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属于主动运输,即图,C正确;D、肌肉细胞吸水属于自由扩散,即图,D错误故选:C据图分析,表示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表示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表示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细胞外浓度增加,运输速率增加,到达一定浓度后,由于载体的数量有限的,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属于协助扩散;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 【分析】本题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综合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区别、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有丝分裂与细胞器等知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总结和积累常考点和易错点。【解答】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因此电镜下不能看到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等结构,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两个阶段的场所,而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错误;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正确;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要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镜观察,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内表皮细胞没有色素,不易观察,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中心体,而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才形成的,错误;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属于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线粒体供能,错误;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4.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特点及实例,能结合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解答】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可保证细胞呼吸所需氧气的供应,这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A正确;BCD.甲组通入空气,乙组不通气,结果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这说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而有氧呼吸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根吸收a离子时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CD正确。故选B。5. 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影响A、B两点吸收离子不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不同,番茄根细胞上运输Ca2+的载体多于运输Si4+的载体,因此,根细胞吸收Ca2+多;B、C两点,是番茄吸收Ca2+数量虽氧气浓度的变化,C点氧气浓度高,细胞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多,运输Ca2+数量多故选: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是对影响主动运输方式的因素的考查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因此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应用主动运输,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都影响主动运输本题的知识点是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主动运输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6. 解:A、由题意可知,10min后溶液X液面上升,表明Z中的溶剂进入了X,溶质没有进入X,溶液X浓度大于溶液Z,A错误;B、溶液Y液面下降,表明溶液Y浓度小于溶液Z,B正确;CD、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表明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Y,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CD错误故选: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溶液X液面上升,且只有绿色染料,说明Y和Z中的溶质都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X液面上升而Y却下降,说明X的浓度最大,渗透压最大,导致Y中的溶剂进入到X中本题以装置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渗透原理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7. 解:a的溶液浓度最大,所以b和c都失水,a吸水,bc,所以,b又从c吸水,C正确故选:C水分进出细胞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哪儿溶液浓度大,哪儿总体变为吸水本题考查了不同溶液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哪儿溶液浓度大,哪儿总体变为吸水,属于容易题8. 【分析】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解答】A.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A错误;B.若甲是甲状腺激素,则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乙受体可能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表面,B错误;C.乙为受体,与载体蛋白一样,具有特异性,C正确;D.图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C。9. 【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各个结构与功能,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原核生物无核仁,但有核糖体,A正确;B.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依靠胞吞胞吐,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正确;C.ADP转化成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但ATP转化成ADP可以发生在细胞中任何需要能量的部位,C正确;D.细胞质基质可以为细胞核提高ATP、酶、核苷酸等,但不能提供DNA,D错误。故选D。10. 解:A、膜泡运输涉及膜的流动性,与载体蛋白无关,A错误;B、为主动运输,其特点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和能量,B正确;C、都需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而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C错误;D、蜜饯腌制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导致细胞死亡,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故蔗糖可自由进入细胞,与过程无关,D错误故选:B据图分析,表示胞吞和胞吐,表示主动运输,表示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生物大分子以内吞和外排方式出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1. 解:A、细胞排出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直接通过细胞膜,以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行,A错误;B、内吞是通过膜外表面的糖被识别,消耗能量进入细胞内,B正确;C、细胞分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存在生物膜之间的相互转化,导致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D、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即a和b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A胞吞和胞吐是膜流动性的具体体现胞吞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膜外表面的糖被识别,消耗能量进入细胞内的方式细胞分泌时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使大分子物质排到膜外,因此膜的成分会发生变化本题考查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和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2. 解:A、膜蛋白A处钠离子和葡萄糖被吸收部位,可判断A为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一种载体蛋白运输一种物质,A正确;B、膜蛋白B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C、膜蛋白C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和接受细胞外的信息,C正确;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功能也不同,D正确故选:B图示中,膜蛋白A处钠离子和葡萄糖被吸收部位,可判断A为载体蛋白膜蛋白B时小肠绒毛细胞之间的粘着物膜蛋白C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和接受细胞外的信息膜蛋白D与多糖形成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3. 解:AD、根据图2的结果H1H2可知,图1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错误、D正确;B、由于B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比C的蔗糖浓度高,所以图1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B正确;C、图2B中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由A进入B和水分由B进入A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故选:A1、渗透作用指的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综合分析,水运输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水分运输的就越多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 【分析】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以及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准确识图并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图甲中的,A错误;B.据图,图乙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只有钠离子的运输不是主动运输,B正确;C.细胞膜载体具有特异性,C错误;D.图丙中,限制b点和c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分别是能量和载体数量,D错误。故选B。15. 【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利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进行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解答】A.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可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能被染色,A正确;B.核孔具有选择性,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B错误;C.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C正确;D.线粒体膜上既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没有运输氧气的载体,因为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D正确。故选B。16. 解:A、甲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因此细胞外液的浓度可能高于细胞液的浓度,也可能低于细胞液的浓度,A错误;B、图乙表示物质由细胞膜外通过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进入高浓度的细胞膜内,有糖蛋白存在的为细胞膜外膜,而Na+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内浓度低,浓度不符合乙图,B错误;C、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其酶促反应速率应低于最适温度,即变化后的曲线3,C正确;D、是mRNA,链上连接的是四个核糖体,表示四个核糖体以同一条模板链,进行翻译形成相同的肽链,D错误。故选:C。图甲表示细胞外液,表示细胞液;图乙表示物质由细胞膜外通过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进入高浓度的细胞膜内,有糖蛋白存在的为细胞膜外出,而Na+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内浓度低,浓度不符合乙图;CO2通过自由扩散,胰岛素通过胞吞运输,运输方式不符合乙图;只有K+的运输方式和浓度方向都符合乙图;图丙表示酶促反应的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其酶促反应速率应低于最适温度;图丁表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表示mRNA,表示合成的多肽链,表示核糖体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影响酶催化的因素、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 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D。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内吞)和胞吐(外排),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本题的知识点是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吐和胞吐的物质运输方式的不同,明确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一般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再根据各自运输的特点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判断18.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与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解答】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型,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a是细胞通过主动元素方式吸收物质的过程,b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物质的过程,c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排出物质是过程;图乙是不同物质细胞内外的浓度,因为“图乙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并由题图可知,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所以为胰岛B细胞,钠离子细胞外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K+进细胞和Na+出细胞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胰岛素只存在于细胞外,二氧化碳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2)图乙中,K+进细胞和Na+出细胞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胰岛素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二氧化碳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所以4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有3种形式,4种物质中进出细胞不需要耗能的是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3)图乙中Na+、K+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值大,是由于细胞主动运输的结果,维持细胞内外相对浓度差异的动力是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4)钠离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对应于图甲的c,钾离子进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对应于图甲的a,二氧化碳是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的,在图甲中没有对应的方式,胰岛素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在图甲中也没有对应的方式。19.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1)由图可知,和是DNA和RNA,Y和Z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其化学元素组成为C、H、O、N、P。(2)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淀粉。(3)P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即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再进一步加工成成熟的蛋白质: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4)由图可知,、分别为多糖、DNA、RNA、蛋白质,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5)由图可知,X和P分别属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bcd的运输不需要能量,放在无氧环境中,不会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沧州海兴县招聘社区工作者27名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溆浦县卫生健康局招聘乡镇卫生院编外专技人员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河南许昌市公安局招聘看护队员2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河北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消防操作员招聘6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湖南怀化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10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国家中核检修有限公司招聘10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黑龙江黑河北安市招聘乡村医生2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铜仁市江口县人民医院招聘青年就业见习岗位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宁市教育局招聘公益性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收费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食品新产品开发 课件 第二章 食品新产品开发流程
- 高中化学374个必备知识点
-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试程序
- 舟山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 湿陷性黄土湿陷量计算表
- 丝杠安全操作保养规定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 大众蔚揽保养手册
- 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