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鲍照乐府诗的继承创新与风格特征摘要: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身微寒,但是却以其文学天才,创作出许多优秀诗篇。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建安风骨,以其积极进取的开拓意识和勇于创新精神,对乐府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既浓美华艳又俊逸畅达的独特风格。关键字:鲍照 乐府诗 继承 创新 风格鲍照,字明远,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因曾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称为鲍参军。鲍照生于南朝时期,在门阀政治大行其道的时代里,出身微寒的他并未引起很多重视。宋书、南史中,均未为鲍照专门立传,其生平只是附在烈武王刘道规的传里。纵使鲍照“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道丽”,但因为“身既遇难,篇章无遗”,“年代稍远,零落者多”,传世的作品大约只有总数的一半。乐府诗产生于汉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鲍照所处的刘宋时期,已经十分的繁荣。鲍照在充分继承前代文学遗产的基础上,以其丰富的思想性和积极的创造性投入了乐府诗的创作。在鲍照传世不多的诗作中,乐府诗就占有八十六首,这些作品对这一诗歌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萧涤非先生认为“以诗言,陶、鲍、谢三家,后先鼎足,以乐府言,则当让鲍照独步!”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1、 鲍照乐府诗的思想内涵刘宋时期,玄风渐淡,儒学复兴,思想界这一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鲍照深受儒家影响,他的乐府诗的思想内涵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一方面,鲍照讲究“夷夏之辨”与“尊王攘夷”,对忠于君主、报效国家的将士不吝赞美,鲜明的表达了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他又谴责君主的刻薄寡恩,不能任用贤良,但即使如此,其抒情表达也不出“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儒家诗教范畴,具有鲜明的儒家烙印。在鲍照生活的时代,一方面,刘宋皇室开始重用寒门士人,使鲍照看到了建功立业的希望,另一方面,政治环境是非常险恶的,高官重臣动辄获罪被杀,士人中难以善终者也不在少数。儒学思想是刘宋时期的主流思想,但却并非一统天下,当时的玄学思潮虽然其风渐退,但在社会上的影响依然很大。面对社会的现实矛盾,玄学主张其避世离俗、及时行乐,以追求个人内心的安宁,鲍照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这种思想的深刻投影。如“遇乐当作乐,莫使候朝光”(代边居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代少年时至衰老行)等,正是及时行乐思想的体现,而“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拟行路难),则是鲍照面对无奈的现实时产生的的玄学意味上的避世冲动,“人生随事变,迁化焉可祈。百年难必果,千虑易盈亏”(代邽街行),面对人生的无常,玄学思想使鲍照获得安慰,在绝望之中看到希望。鲍照对于儒学思想和玄学思想兼收并蓄,并加以整合,形成了特定的思想面貌,但总体看来,儒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建功立业的积极追求和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怀,使鲍照不可能只是一个发言玄远、意尚清谈的玄学家,他评价社会的尺度仍然是儒家的标准,而对现实的无奈又使他不得不在玄学思想中寻求解脱,这种思想在其乐府诗创造上也有鲜明的体现。作为思想主脉的儒家思想构成鲍照乐府诗关注现实的积极进步的基调,相信“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躞蹀垂羽翼?”(拟行路难),而玄学的影响,又使得他的部分乐府诗染上消极颓废的色彩。作为同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之一,鲍照与出身世族的谢灵运和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的颜延之不同,他积极追求功业,但微寒的出身却使他在门阀世族把持的社会上历经坎坷,终生沉沦下僚。这种人生经历使鲍照走上了一条与同时代的诗人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既不同于谢灵运的清新富丽,也区别于颜延之的喜欢用典和过分追求典雅,儒家入世之情与玄学出世之意在鲍照身上互相影响,生死之感和不遇之慨熔铸无不其中,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现实性内容,尤其是其乐府诗,可谓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为鲍照成为乐府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 鲍照乐府诗继承 (一)对诗经和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诗经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开篇,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其中的国风部分,更是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痛苦与艰难,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汉乐府本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班固汉书艺文志,是对诗经现实主义风格的继承与发展,鲍照很好的继承了这种现实主义精神。 在诗歌的表达形式上,鲍照深受诗经的影响,如其代北风凉行中“北风凉,雨雪芳,京络女子多妍妆”一句,即是源自诗经邶风中“北风其凉,雨雪其芳”,但是鲍照学习诗经,不仅是诗句的转化,更体现在学习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痛苦与挣扎,控诉沉重的劳役、兵役制度,对劳动者报以同情,对统治者进行深刻的讽刺,如拟古之六: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全诗不用雕琢,也毫无夸饰,用朴素真实的画面让读者感动震撼,诗中既揭露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也表达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诗经可谓是一脉相承。鲍照的乐府诗中充满了人生命运的迁逝与无奈、贫贱者的坎坷与悲伤、游子思妇的相思与孤苦等,将苍凉悲苦的内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与汉乐府诗的基调是相同的。 如代贫贱苦愁行: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运圮津涂塞,遂转死沟洫。以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该诗语言上质朴无华,读来如叙家常,但细看来确是触目惊心,满篇皆是“死”、“贫”、“愁”、“绝”等字眼,以赋的手法铺陈开来,描写了贫苦百姓艰难无助的悲惨处境,对人世炎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三)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刘熙载艺概论鲍照云:“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而“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刘勰在文心雕龙正是刘勰对建安诗人的评价,可见鲍照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建安诗风。本着“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精神,建安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的作品,鲍照继承了这一风格,创作了大量反应社会现实、表达真情实感的乐府诗,表现了一个胸怀大志而又在门阀制度的压制下难得伸张的寒门士人的内心磊落不平之气,如代陈思王白马篇:白马骍角弓,鸣鞭乘北风。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埋身守汉境,沈命对胡封。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弃别中国爱,要冀胡马功。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诗中描写了一个因出身微寒而饱受压制的战士形象,他渴望在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已如昨日之梦,“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的塞外风光更添了几分悲凉之气,但这位战士仍然“知我独为雄”,扬鞭跃马奔赴边塞。与曹植的白马篇相比,此诗少了几分豪迈雄壮,但却将豪迈之情与悲凉之气相融合,形成了感慨悲壮的艺术风格。三、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鲍照乐府诗的新变任何一个大家,在其创作中都会在汲取前贤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样,鲍照乐府创作在题材内容上既有继承借鉴,也有开拓与创新,他既积极向前任学习,又不拘囿于前人,而是结合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把浓烈的内心感情和瑰丽的词句融合开来,给人们提供新的诗歌形式,也带来了新的审美趣味。清人沈德潜曾评鲍照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沈德潜古诗源这表明了鲍照乐府诗的非同凡响。沈德潜所谓的“开人世所未有”,实际上指的是鲍照乐府诗因创新所带来的变化,即本文所指的“新变”。在创作中,鲍照于乐府诗的新变所做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乐府诗题材上的新变赋予这种诗体以更加丰富的题材内容。题材内容上,鲍照的乐府诗在咏怀、边塞、政治等方面多有开拓和创新,大大提高了乐府诗的表现力。一是对咏怀诗题材的拓展。鲍照出身寒庶,在“士庶天隔”的社会里,他始终受到压抑,不但不能施展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且在经济生活上常常处于贫困的窘境,因此他的乐府诗中多有因仕途坎坷引发的各种激愤情怀,抒发郁郁不得志之情,表现寒门士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对门阀政治的控诉,如他的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这首诗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中间六句是个转折,想到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勾勒出一个不甘心却又无奈的士人悲愤形象,读来令人恻然酸怀。二是体现在鲍照对于边塞题材的创新。关于鲍照是否真正有过从军经历,由于史料甚少,无法判断,但鲍照确实是南朝时期第一个积极进行边塞诗创作的诗人。长期的幕僚生涯,使鲍照至少和军旅有所接触,这便为鲍照边塞题材的乐府诗取得高成就提供了一种可能,如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予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萧鼓流汉思,荆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靖,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此诗写强敌进犯,危急形势之下朝廷出师御敌,既描写了边疆独特的生活环境,又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慷慨激昂,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也表现了鲍照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积极愿望。除了这些积极面,鲍照还有对边塞生活另一面的创新描写。汉魏时期的乐府边塞诗,大都更注重于对对边塞风光的描写、对边疆将士献身为国的歌颂以及对征人情怀的抒情,但鲍照却在书写这些内容以外,更多的表现了征战之苦,并触及到战争背后的社会问题,对底层士兵的命运多有关注,如代东武吟: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土,出身蒙汉恩。始随张校尉,招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穷塞垣。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这首诗中描写的一位战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但最后的结局却是穷老返家,过着“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的生活,诗中的负有“千载恨”“百年怨”不仅是将士,更充满着作者报国无路的忧愤情感。该诗反映和抨击了当时功高赏薄的普遍现实,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同情,这种视角在当时是十分独特的,也十分的可贵。三是对政治诗题材的新变。作为一位不得志的文人,鲍照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一个相对于传统的乐府民歌来说崭新的领域政治。鲍照的乐府诗中涉及现实政治的内容很多,借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封建官场的残酷与腐败。如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玷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陵。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该诗的前半部着重抨击了那些诽谤和排挤他的小人,可见官场中极其险恶,到处充满了尔虞我诈的残酷斗争。后半部则以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来喻君主与臣子的关系,那就是绝对服从和朝不保夕,一旦为君主所弃,便只能像被休弃的女子一样无奈抚膺而悲。再如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上登雀台,东下望云阙。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发。 绣甍结飞霞,璇题纳行月。筑山拟蓬壶,穿池类溟渤。 选色遍齐代,征声匝卭越。陈钟陪夕燕,笙歌待明发。 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蚁壤漏山阿,丝泪毁金骨。 器恶含满欹,物忌厚生没。智哉众多士,服理辨昭昧。这首诗看似写景的乐府诗实则也是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政治内容,以三国作为背景,实则影射了当时的宫廷政治。前一部分着重渲染京城及宫廷的繁华与享乐,体现了当时统治者侈靡的生活,后一部分则写出了繁华之中暗含的衰败景象,其实正是讽刺了当时统治者的奢华生活必定要带来无可挽救的衰败。同时,鲍照强烈的儒家入世精神,对国事安危、民生疾苦的关注,对某种理想人格的执着是他的追求,在他的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拟古之四: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繁华昔何在?宫阙久崩填。诗沉痛的格调,通过对昔日繁华的中原饱经战乱后之后的荒惨景象的描绘,借古讽今,暗指统治者骄奢淫逸,没有接受中原沦陷的教训,充满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二)乐府诗题目上的新变文人模拟乐府,在东汉时期早已开风气,于建安时期曾经一度收到很大的重视,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在两晋之后,乐府诗的创作却随着士族文人对世俗文学的鄙视与不屑而逐渐衰落了。而鲍照则不为时人的格调所拘而独创一体,以他如椽的巨笔、激荡的情感,使乐府诗这种诗歌形式重新光耀文坛。清代批评家曾说“乐府惊才代不同, 鲍家明艳步江东, 当时秘监多金缕,未抵参军累句工” 羊春秋等历代论诗绝句选,这是对鲍照在乐府诗这一诗歌形式发展上所做贡献的极大赞誉。鲍照所作乐府诗有采用旧题的,也有自制新题。鲍照采用旧题的乐府诗中,有些直承本意,抒发壮志难酬的无奈,感叹人生苦短,如相和歌辞类的代蒿里行、代挽歌等。更多的则是虽然采用旧题但却并非是完全模拟古意,而是翻类出新,保留其中的一部分题意,然后生发开来,像这样的拟作占鲍照作品的相当一部分。现存最早的琴曲歌辞类的代别鹤操就是鲍照所拟的,而他的代表作拟行路难十八首也属于这种情况。又如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古辞东门行中所叙述的是一个贫士为穷困所迫, 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故事,而鲍照所作的代东门行则与此主题大相径庭。开头的“伤禽恶弦惊”,化用了战国策中惊弓之鸟的典故,用以比喻“倦客恶离声”,两个“恶”字,既增强了类比性,也加重了感情色彩,将作者的伤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此首代东门行以抒情为旨, 大大的抒发了离别之悲苦。除了沿用古题以外,鲍照还大量的自制新题。在鲍照的拟乐府诗中,由他首创或首存的乐府诗题共有17个,50余首,占其全部乐府诗的百分之六十之多,他首创的诗题有肖史曲夜坐吟幽兰中兴歌4个,而原为乐府古辞或前人所作已散佚,现存以鲍照为最早的乐府诗有梅花落采桑王昭君等13个,其中有的也可能是鲍照自创。(三)乐府诗形式上的新变鲍照于七言诗发展上也进行了不小的创新。建安以来的诗人创作上主要为五言诗,七言诗被人们认为是体小而俗的,曹丕燕歌行开创了七言文人诗的先河,但却是表达思妇之情的传统题材,没有成为主流,直到鲍照,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鲍照“能以古诗声格作乐府,以五言性情入七言,别有奇响异趣 ” 钟惺古诗归,创作了二十多首七言诗,表达充实的社会内容,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再造了这种诗歌形式,如拟行路难之十二: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戌犹稽沉。执袂分别已三年,迩来寂淹无分音。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遥遥最伤心。膏沐芳余久不御,篷首乱发不设簪。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该诗歌改曹丕燕歌行逐句押韵的形式为隔句押韵,并且末尾四句换韵,相较于逐句押韵更加和谐上口。鲍照将七言诗语言华美声与内容充实相结合,穷极变化,达到了发展的高峰。“七言之制断以明远为祖何?前虽有作者正荒忽中鸟径耳,柞棫初拔,即开夷庚,明远于此,实以范围千古,故七言不自明远来皆荑稗而已” 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因而鲍照被后人尊为七言诗的开山之祖。总之, 鲍诗题材内容的广阔性是和其诗歌形式的多样性是相一致的,他以其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积极的实践,实现了乐府诗内容与形式的较好统一,创作出不少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四、鲍照乐府诗的风格特征鲍照以其天才,在继承前代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既有浓美华艳的一面,又有俊逸畅达的特色。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说鲍照的诗“雕藻淫艳,倾炫心魂”,钟嵘诗品评鲍照“贵尚巧似”,都是说他的作品语言浓美华艳的特色。但是鲍照的内涵绝不仅于此,杜甫怀念李白,曾拿李白同鲍照相提并论,赞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鲍参军即鲍照,而“俊逸”正是鲍照作品重要的艺术特征。鲍照这种诗歌特色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和诗歌发展背景相关。在东晋时期,各大门阀世族势力强盛,不仅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更有巨大的政治实力。永嘉南渡之后,司马氏在琅琊王氏等南渡大族的扶持下建立东晋王朝,在当时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整个东晋王朝,世族门阀掌握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庶族与平民难有出路。出身寒族的刘裕建立刘宋政权后,出于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的需要,打压世族门阀势力,启用寒门子弟,这使得像鲍照这样出身寒族的文士们看到了希望,亦开始积极追求用事。在诗歌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当时正处于“诗关转运”的时期,对辞藻声貌的创新已经成为诗坛上的一种风尚与趋势,对感情与个性的表达也成为诗人们一种自觉追求,在这种情况下,鲍照以他的天才,创作出了许多活浓彩华艳或清新俊逸的诗歌,彰显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鲍照的诗极力夸饰,诗风浓丽,王闿运八代诗选就曾谓鲍照诗曰:“明远诗气急色浓,务追奇险。”鲍诗常常给人流光溢彩、遍体华艳之美感,他的拟行路难其二就很具有代表性: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此诗中,鲍照以浓墨重彩之笔,极尽描绘之能事,用不多的字数,将香炉的精工富丽与美轮美奂表现的淋漓尽致,又用秦国公主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给香炉以感情的内涵,亦使全诗变得生动,充满了脉脉温情。对色彩的充分运用,是鲍照乐府诗这种浓丽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竹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惟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全诗前一部分对凤楼的富丽堂皇进行了描绘,虽没有用很多直接的色彩描绘,短短几句,雕楼画栋、金碧辉煌的凤楼便如现眼前。接下来,作者由外至内,对凤楼宝帐内的歌舞进行描写,在这些句子中出现了“紫烟”“绿云”“白日”“青苔”“黄鹂”等鲜明的色彩的描写,通过青春时期的歌舞欢会与美人迟暮后的落寞凄冷进行对比,很能调动人们的强烈情绪波动。这首诗色调冷暖的转变,真当得上“此篇非常奇丽”方东树昭昧詹言。鲍照乐府诗行文迅速酣畅,如水之就地,一泻千里,多具惊人之笔和凌人之势,气势雄浑少有凝滞,方寸之间纵横自如,如拟行路难其五: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功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检测卷讲解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3版 课件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 课件心情文案简短
- 彩超室院感课件
- 工业母机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下的产业链协同与区域市场拓展报告
- 广西财税咨询方案
- 就业咨询洽谈方案
- 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升级中的数据驱动技术与挑战分析报告
- 2025年考研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综合)
- 清镇医疗面试题库及答案
- 货物仓储托管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前大灯及后装市场经营策略及投融资趋势研究报告
-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处理
- 铁路货运信息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中建八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口袋书~基础、主体结构、装饰分册》
- 智能矿山技术在硬岩铀矿山的应用实例与挑战
- 畜禽疫病防控技术课件教学
- 2025静脉输液规范
- 2025年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控(多旋翼)理论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学英语 专升本 课件 第十节 定语从句
- 瑜伽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