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中学高二历史知识竞赛.ppt_第1页
诸暨中学高二历史知识竞赛.ppt_第2页
诸暨中学高二历史知识竞赛.ppt_第3页
诸暨中学高二历史知识竞赛.ppt_第4页
诸暨中学高二历史知识竞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暨中学高二历史知识竞赛必修一测试卷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一 1 材料一所指区域属哪一行省管辖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依次写出元朝行省以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指出元朝中央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 11分 管辖的行省 江浙行省 1分 省以下地方行政区划 路府州县 2分 节制权力的措施 8分 各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修呈报中书省 军政要务必须呈报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诏旨 行省长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也不得调动军队 行省长官要定期觐见皇上 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 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非选择题 一 2 材料二所指的美国政治文献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归纳该文献使美国中央政府获得了哪些权力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此产生的积极影响 11分 文献 1787年宪法 或者联邦宪法 1分 中央政府的权力 外交权 财政权 军事权 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积极影响 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统治秩序 应对外来威胁 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非选择题 一 3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央集权的认识 4分 集权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主流 由于时代和国情不同 中央集权的形式 程度也有差异 适度的中央集权有利于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 维护国家统一 集中力量办大事等 在加强中央权力的同时要保持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权力过于集中 也容易导致腐败 非选择题 二 l 中国古代 双轨政治 的乡村管理模式实行的政治 经济基础是什么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种文化型自治结构的特点 7分 基础 4分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宗法制 经济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自耕农经济 特点 融宗族 教育 环境三位于一体 以宗族为基础 强调教育引导 注重环境熏陶 非选择题 二 2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 12分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西儒结合 原因 甲午战争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要求救亡图存 儒家思想有较强的社会基础 康有为从小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非选择题 二 3 根据材料二中 人民公社体制 的特点分析其实践结果 4分 一方面 加强对农村的行政和生产管理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2分 另一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 统得过多 过死 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导致了农业 农村 农民的长期贫穷落后 迟滞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2分 4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概括说明 村民自治 实行的背景 5分 新时期 民主政治的发展 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分 如乡镇取代人民公社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的颁布 1分 改革开放的进行 1分 如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1分 非选择题 三 1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亚里士多德批判希腊民主制的原因 10分 希腊民主制 是 多数人的暴政 是共和制的变态 2分 民主制只适合小国寡民 城邦制 体制 2分 缺乏共和制的 混合因素 不能兼顾不同的利益要求 不能彼此制衡 3分 不是建立在经济发展 中产阶级掌权的基础上 不能根据理性行事 3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作者对 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 是如何定义的 在实践上他认为最可行的方式是什么 6分 定义 最高权力属于整个社会集体每个公民对最终主权都有发言权每个公民都参与政府管理 4分 方式 建立代议制政府 2分 非选择题 三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美国这 两个长得面目全非 的政府分别指的是什么 如此构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分 面目全非 的政府 GOVERNMENT 政府指的是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三个机构共同组成的联邦政府 ADMINISTRATION 政府指的是掌握行政权的总统 构建目的 通过三权分立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 保护资产阶级民主 非选择题 三 4 根据材料四 五指出 孙中山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是什么 为构建这一政体 临时约法 作了怎样的具体设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孙中山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间 为维护这一理想政体进行了哪些斗争 10分 政体形式 资产阶级共和制 2分 设计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过敏全体 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 议员由各地选派产生 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国务员 总统有权否决参议院的决议 总统和国务员共同行使行政权 或责任内阁制 斗争 1915年积极参加反袁护国运动 1917 1920两次组织护法运动 要求恢复约法和国会 1924年提出新三民主义 促成国共合作 1924年北上 宣传召集国民会议 非选择题 三 5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