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习题(4).docx_第1页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习题(4).docx_第2页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习题(4).docx_第3页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习题(4).docx_第4页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习题(4).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 基础题一、选择题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A战国B北宋C南宋D明朝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发明活字印刷术 改进造纸术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BCD4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5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能力题1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纸币的流通 火器的使用 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BCD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A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B新的造纸技术C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D书籍装帧技术5 “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重大贡献,其中和宋代相关的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ABCD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可谈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请回答(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提升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一、二所示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朱彧(y)萍洲可谈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赵汝适诸蕃志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科技成果?我国最早在何时制成这类仪器?(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3)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恩格斯曾说:“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1)火药最早用于军事是什么时候?(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火药传入西欧后带来的影响。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英国哲学家 弗兰西斯培根材料二:“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推测)南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的改变世界的三种发明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说的“指浮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3)材料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是谁?他最重大的发明是什么?4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1)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与前代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创新?它更具有什么优势?(2)CCTV探索发现栏目图标创作于中国最早的指南仪器。这个最早的指南仪器诞生于何时?北宋时,人们在它的基础上创制了什么?这一发明给世界带来什么重大影响?(3)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哪个领域?(4)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与解析 基础题1.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重点掌握我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所作的贡献。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选B。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文明之母”。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它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印刷术被称为世界“文明之母”。故选B。3.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科技发明。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毕昇;改进造纸术是东汉的蔡伦;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故选B。4.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出现的时间顺序。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西汉前期,中国发明造纸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故选D。5.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大发明的世界意义的理解。造纸术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的普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如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重要条件。因而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改变了整个世界。故选D。6.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宋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的最主要原因。掌握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的准确识记。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国相继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由于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 能力题1. 【答案】C【解析】北宋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故选C。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火药在唐代末期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代得以推广,所以C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B“蔡侯纸”是指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所生产的纸张,目前已发现中国最早的纸是西汉时期的灞桥纸;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代。故选C。3【答案】A【解析】题干中说明的时间范围是宋代,题目给出的纸币的流通、火器的使用、指南针的普遍使用都出现在宋朝,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在隋唐时期。故选A。4【答案】A【解析】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材料中“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故选A。5【答案】C【解析】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属于宋代的科技。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故选C。6【答案】(1)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2)阿拉伯人(3)因果关系,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宋代航海事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解析】(1)由北宋朱彧萍可谈中“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由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中“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的记载可知: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航海中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2)宋朝时期,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3)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指南针的应用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和宋朝海外贸易发展是因果关系,即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宋代航海事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 提升题1【答案】(1)图一:司南;图二:罗盘针、战国时期(2)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3)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解析】(1)据材料一中图二可知,这是“罗盘针”,反映了我国在指南针技术方面的成就。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制成了图一中的指南工具司南。(2)据材料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天气晴好,航海家通过观测日月辨别方向,天气阴晦则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据材料三中“渺茫无际,天水一色”“唯以指南针为则”可知航海中完全依靠指南针判断方向。(3)据“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可知外国乘客在乘坐中国海船的过程中学习并传播了指南针应用技术。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2【答案】(1)唐朝末年(2)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解析】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武器的制造为推翻旧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同时火药可以用来采矿、筑路等工程,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3【答案】(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北宋(3)毕昇;活字印刷术【解析】(1)由材料一“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可知,这三项发明指的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由材料二“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推测)南北”可知,“指浮针”就是指南针。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上。(3)由材料三图片判断是毕昇。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用黏土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4【答案】(1)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2)战国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3)军事领域(4)继承前人成果,多观察,勤思考,敢于和善于创新等(本题属于开放式答案,符合题意均可)【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与前代的雕版印刷术相比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2)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利用磁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