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101平法钢筋识图与算量 1 教学目录 2 第一节 框架柱的制图规则 3 柱内有什么钢筋 柱内配筋什么部位最复杂 4 5 6 7 目录 8 柱平法标注 概述 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在柱平法施工图中 尚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 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9 柱平法标注 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 一般只需采用适当比例绘制一张柱平面布置图 包括框加柱 框支柱 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 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 有时需要选择几个 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 在柱表中注写柱号 柱段起止标高 几何尺寸 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 与配筋的具体数值 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10 柱平法标注 列表注写方式 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尺寸 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 纵筋箍筋 箍筋类型 配筋值 11 柱平法标注 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 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 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12 柱平法标注 截面注写方式 13 柱平法标注 柱编号 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注 编号时 当柱的总高 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对应相同 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 仍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14 15 1 框架柱 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 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 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 2 框支柱 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 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 3 芯柱 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 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 隐藏在柱内 当柱截面较大时 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 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 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 由柱内内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 4 梁上柱 柱的生根不再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 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5 墙上柱 柱的生根不再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 同样 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16 柱平法标注 起止标高 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 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1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 2 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根据结构实际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标高 3 梁上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梁顶面标高 4 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分两种 当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时 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标高 当柱与剪力墙重叠一层时 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往下一层的结构层楼面标高 17 柱平法标注 截面尺寸 矩形柱 截面尺寸b 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b1 b2和h1 h2的具体数值 须对应于各段柱分别注写 其中b b1 b2 h h1 h2 当截面的某一边收缩变化至与轴线重合或偏到轴线的另一侧时 b1 b2 h1 h2中的某项为零或为负值 圆柱 在圆柱直径数字前加d表示 为表达简单 圆柱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也用b1 b2和h1 h2表示 并使d b1 b2 h h1 h2 18 柱平法标注 纵筋 柱纵筋当柱纵筋直径相同 各边根数也相同时 包括矩形柱 圆柱和芯柱 将纵筋注写在 全部纵筋 一栏中 除此之外 柱纵筋分角筋 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 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 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 对称边省略不注 19 柱平法标注 箍筋 注写柱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 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 用斜线 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 需在箍筋前加 L 20 KZ1集中标注 650 600 表示柱的截面尺寸422 表示角部纵筋为4根22的二级钢 10 100 200 表示箍筋为10的一级钢和间距 b边中部配522纵筋h边中部420筋 柱平法标注 例题 21 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 22 第三节 梁类构件的制图规则 23 梁平法施工图项目体验 24 梁平法施工图项目体验 25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1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表达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施工图中还需注明 结构层楼面标高 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的含义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原位标注的具体内容 26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1 平面注写方式图示 27 28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1 平面注写方式图示2 平面注写方式的含义梁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的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29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30 梁中常见的钢筋形式梁中常见的钢筋形式 31 梁钢筋 钢筋骨架 上 上通筋中 侧面钢筋下 下部钢筋 通长或不通长 左 左支座钢筋中 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右 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 32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1 平面注写方式图示2 平面注写方式的含义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 33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梁集中标注 五项必注内容和一项选注内容 集中标注内容从梁中任一跨引出 将其需要集中标注的全部内容注明 1 梁编号 代号 序号 跨数 有无悬挑 34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例图解析 KL5 3A 5号框架梁 3跨 一端带悬挑KZL2 2 2号框支梁 2跨 无悬挑 梁编号表 35 地下框架梁 基础连梁 地下室框架梁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0 000 梁分类 36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1 梁编号 代号 序号 跨数 有无悬挑 2 截面尺寸 37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2 截面尺寸注写梁截面尺寸b h 其中b为梁宽 h为梁高 当梁有加腋构造时 注写方式为b hYc1 c2 其中为c1腋长 c2腋高 当梁为变截面悬挑梁时 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注写方式为b h1 h2 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 h2为梁端部较小高度值 38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1 梁编号 代号 序号 跨数 有无悬挑 2 截面尺寸3 梁箍筋 39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梁箍筋梁箍筋注写包含 箍筋级别 直径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箍筋间距 肢数 抗震设计时 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用 区分 箍筋的肢数写在后面 内 例 8 100 200 2 表示 箍筋级别为HPB235钢筋 直径为8mm 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箍筋肢数为双肢箍 40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梁箍筋非抗震设计时 箍筋在同一跨度内采用不同箍筋间距时 梁两端与跨中部分的箍筋用 分开 箍筋的肢数注写在括号内 其中 近梁端的箍筋应注明根数 例 9 8 100 200 2 表示 箍筋级别为HPB235钢筋 直径为8mm 自梁两端开始布置 箍筋间距为100mm 两端各布置9根 跨中间距为200mm 箍筋肢数为双肢箍 41 箍筋 施工图 42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1 梁编号 代号 序号 跨数 有无悬挑 2 截面尺寸3 梁箍筋4 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钢筋 43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4 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钢筋通长钢筋一般仅需2根 当抗震框架梁箍筋采用4肢箍或更多肢数时 即同排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钢筋时 需补充设置架立筋 采用 通长筋 架立筋 方式表达 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 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 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 采用 将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隔开 44 上部通长钢筋 示意图 45 上部通长钢筋 施工图 46 架立筋 计算公式 Ln净跨长 架立筋长度 Ln 3 2 搭接 现在软件中是150mm 平法中规定 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 取150mm 47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1 梁编号 代号 序号 跨数 有无悬挑 2 截面尺寸3 梁箍筋4 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钢筋5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48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条件 梁腹板高度hw 450mm时 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表示方法 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 受扭钢筋N打头 连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 当抗震框架梁箍筋采用4肢箍或更多肢数时 即同排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钢筋时 需补充设置架立筋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不需重复设置 注意 构造钢筋和受扭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要求不同 49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注意 两者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要求不同G 构造钢筋的搭接和锚固长度取值均为15d N 受扭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按受力钢筋处理 需按计算确定 即 搭接长度为llE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要求相同 50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6 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项 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为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有高差时 将其注写在 内 无高差时不注 注意 标高的单位是米 m 51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3 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 1号框架梁 6跨 两端悬挑 截面尺寸 350 700 箍筋直径 8 加密间距100mm 非加密间距200mm 4肢箍 KL1 6B 350 700 8 100 200 4 2 22 2 12 G4 12 0 100 上部贯通钢筋为2 22 架立钢筋为2 12 侧面为构造钢筋4 12 梁顶标高比所在楼层标高低0 1m 52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4 原位标注的内容1 梁支座上部纵筋2 梁下部纵筋3 附加箍筋或吊筋4 修正集中标注内容中不适用于本跨的内容等 53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4 原位标注的内容1 梁支座上部纵筋多排钢筋 用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两种直径 用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并将角筋注写在前面 对称或不对称标注 54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4 原位标注的内容2 梁下部纵筋多排钢筋 用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两种直径 用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并将角筋注写在前面 不伸入支座的钢筋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不伸入支座纵筋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55 56 端支座负筋 示意图 三维视图 57 端支座负筋 施工图 58 中间支座负筋 计算公式 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 2 Ln 3 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 2 Ln 4 支座宽度 59 下部钢筋 计算公式 Ln净跨长注 下部钢筋不分上下排 框架梁下部钢筋 净跨长度 2 锚固 或0 5Hc 5d 60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4 原位标注的内容3 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在直接绘制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用线引注总配筋值 注意 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的几何尺寸等构造是结合主次梁相交处的主次梁截面尺寸确定 61 附加箍筋和吊筋 62 第三节梁平法施工图知识解析 3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1 2梁平面注写方式4 原位标注的内容4 修正集中标注内容中不适用于本跨的内容等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中的一项或几项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端时 则将其不同数值信息内容原位标注在该部位施工时 按原位标注优先选用 63 集中标注内容 1号框架梁 两跨 截面尺寸为300 700箍筋为 10 加密间距100mm 非加密间距200mm 2肢箍上部贯通钢筋为2 25 构造钢筋为4 10 1 例图解析 识读下列各图中梁的标注内容 例图一 64 原位标注内容 上部钢筋 A轴支座 B轴支座左右两侧和C轴支座上部钢筋6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第一排4根 第二排2根 下部贯通纵筋 6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第一排2根 第二排4根 例图解析 识读下列各图中梁的标注内容 例图一 65 2 例图解析 识读下列各图中梁的标注内容 集中标注内容 5号框架梁 两跨 截面尺寸为350 850箍筋为 8 加密间距100mm 非加密间距200mm 4肢箍上部贯通钢筋为2 25 架立钢筋2 12受扭钢筋为6 12 例图二 66 原位标注内容 上部钢筋 1轴支座 6轴支座左至7轴上部钢筋7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上一排纵筋为525 下一排纵筋为225 下部贯通纵筋 1 6轴下部4根HRB335钢筋 直径20mm 6 7轴下部4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箍筋为 10 加密间距100mm 非加密间距150mm 4肢箍 例图解析 识读下列各图中梁的标注内容 例图二 67 3 例图解析 识读下列各图中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内容 集中标注 7号框架梁 三跨 截面尺寸为300 700 加腋尺寸为500 250箍筋为 10 加密间距100mm 非加密间距200mm 2肢箍上部贯通钢筋为2HRB335钢筋 直径25mm 受扭钢筋为418 梁顶标高相对于本层标高低0 1m 例图三 68 例图解析 识读下列各图中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内容 原位标注 上部钢筋 1 4轴上部钢筋为4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2轴左侧至3轴右侧上部钢筋为6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下部钢筋 1 2轴 3 4轴下部钢筋为4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2 3轴间2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截面不加腋 例图三 69 3 2梁的截面注写方法 70 3 3井字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井字梁通常由双向非框架梁构成 以框架梁为支座或以专门设置的非框架大梁为支座 在梁平法施工图中 井字梁用单粗线表示 作为井字梁支座的框架梁或其他大梁仍采用双细虚线表示 分界梁 在该梁的任意两个支座之间 无论有几个井字梁与其相交 均不作为支座 井字梁的端部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0值 应由设计师在原位标注具体数值予以注明 平面注写方式原位标注的支座上部纵筋后面的括号内加注 图3 3 8 截面注写方式梁端截面配筋图上注写的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注写 图3 3 9 71 第四节 板类构件的制图规则 72 一板平面注写方式 1 板块集中标注 2 板支座原位标注 73 一 平法的基本知识 1 板块编号 2 板厚 3 贯通纵筋 4 标高高差 1 板块集中标注 74 板块编号 75 板厚注写方式 1 注写为h xxx 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 2 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 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厚度值 注写方式为h xxx xxx 3 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 此项可不注 76 贯通纵筋注写方式 1 贯通筋前用B代表下部 以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与上部 2 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 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 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 Y打头 3 当为单向板时 另一向贯通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 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4 当在某些板内配置有构造钢筋时 则X向以Xc Y向以Yc打头注写 5 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77 单向板与双向板区别 当板的长宽比大于2时 一般按单向板配筋 短方向为受力筋 长向为分布筋 当板的长宽比小于2时 一般按双向板配筋 长短方向均为受力筋 短向钢筋在下 等于2的适宜按双向板配筋 78 板面标高高差的注写方式 1 系指相对于结构楼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应将其注写到 内 且有高差则注 无高差是不注 79 2 板支座原位标注 1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2 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80 原位标注原则 1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 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 2 垂直于板支座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 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 实线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甜品考试题及答案
- 天津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
- 角膜再生微环境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压电工复审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健康管理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化工仪表维修工业务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
- 远程实时指导-洞察及研究
- 西藏养护工程管理办法
- bt项目公司管理办法
- 电气师属地管理办法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 泰来2井三级井喷事故分解析
- 船舶常用英语名称
- 超市标准商品分类表
- 《导游业务》教案资料.docx
- 最全的食物相克表(打印版)
- 河南省科技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