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学 校:颍上五中 年 级:八年级 科 目:语文主 备: 史文菊 审 核:郭洪侠 杨政 耿倩 汪丽娟 李磊 范明丽 陈飞 王云 罗运荣 杨雪萍 费婷婷 何庭华 江汝辉 时 间:2017.2.25一、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文言文的阅读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3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4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5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分析 马说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三、学情分析 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2、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3、 作为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四、中考考纲及试题研究 马 说 (2011年安徽中考真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 安:(5)执策而临之 执: 答案:(1)或:有时 (2)见:通“现”,显现(3)等:等同 (4)安:怎么 ,怎能(5)执:拿着,举着 【考纲说明】该题侧重考查“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 【考纲说明】该题侧重考查“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答案: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分) 【考纲说明】该题侧重考查“概括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考查的水平层次为“分析综合”。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答案: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3分)【考纲说明】该题侧重考查“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考查的水平层次为“欣赏评价”。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一些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背诵课文。2. 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章意思,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疏通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含义,学习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优越条件,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含义,体会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障碍,搜集作者相关资料。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学生讲述后教师补充)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志达千里的才华也难以发挥出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韩愈的马说,看看作者对千里马的命运作何评说。(板书:马说 韩愈).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看到马说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题,多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标题为“马说”,实则为“说说马”,这给我们点明了写作对象和文体。2.学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及疑难之处。3. 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4.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6.译读积累:分小组合作串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圈点总结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师提示学生研究“策、其、食”的不同用法。 7.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补充注释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受屈辱。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称号。是马也 是,这样,这种力不足 力,力气;足,足够。虽有名马 虽,即使虽有千里之能 虽,虽然。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可,能够;得,办到。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求,要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通晓,明白,懂得。() 一词多义 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鞭策、驱使)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食: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 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其:不知其能千里(代词,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表诘问,岂,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推测,恐怕) 鸣之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推测,恐怕)之: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鸣之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千里马)()词类活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作动词,辱没、受辱。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吃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作动词,鞭策、驱使。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用尽,竭尽。()倒装句马之千里者 “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介词结构后置。“于”相当于“在”。(5)通假字食:通“饲”,喂养。见:通“现”,表现。材:通“才”,才能。(6)翻译下列句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完一石粮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才能来喂养它。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不饱,力气不够,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策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鸣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3、 合作探究 仔细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四、试背课文,最好能当堂背会。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体悟作者在本文表达的情感。六、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 决定 然后有千里马 第二课时1、 导入 1.检查背诵 2.导语:在唐风的天空中,韩愈的“伯乐”“千里马”给世人带来震撼,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二、文本探究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讨论: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交流点拨板书:食马者 不识 千里马作者文中所说的“食马者”“千里马”“伯乐”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教师补充写作背景:马说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间。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交流点拨:不是,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 ”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板书:伯乐 善识 千里马)4学生齐读课文,体悟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朗读、体会三个自然段后“也”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总结提示: 痛惜愤慨嘲讽。3、 拓展延伸假如你将来遭遇到怀才不遇的情况,你会认同以下哪一种情况?也可以谈谈这几种情况以外的认识。毛遂自荐:锥处囊中,脱颖而出苏秦:悬梁刺股,发奋再学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姜子牙:垂钓等待,80岁遇文王交流:时代不同,人的观念也在改变,我们不能坐等机会,更不能坐失良机,要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要抓住机会,毛遂自荐,增大成功的希望。四、辩论赛关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食马者”的不识马,一种认为是千里马不善于表现自己。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请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根据所持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选出辩手,进行辩论。)观点预设: 1我觉得千里马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你虽有千里马的才能,但是别人不把你当千里马看,是因为平时你不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你应该向那些人展示你的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得到他们的赏识。我觉得千里马的出现一直都是很被动的状态。它应该去主动地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技能,才能够令人赏识。我们在社会上也要注意这一点!要想成为千里马,除了环境,还有自身的因素,客、主因素共同作用,我们才能脱颖而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他还是仅仅把认识并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暴露了他作为地主阶级文人看不起下层劳动人民的心态。从“奴隶人”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五、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虽说文章发泄的是韩愈个人落寞不遇的怨愤,但由于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文章起到了为所有怀才不遇之士鸣不平的作用,对封建社会“伯乐不常有”的黑暗现实是一次深刻的揭露。六、布置作业1.默写翻译全文2.就“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这个话题,写一写你的认识,300字左右。六、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食马者 不识 千里马 伯乐 善识 千里马 托物寓意 怀才不遇教学反思这一课,我觉得重在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壁橱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2025年保健品产品销售团队管理合同
- 2025年小米汽车售后服务网点合同
- 某食品机械厂质检管理情况汇报
- 第四章 圆和扇形 综合测评(A)沪教版(上海)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附答案)
- 【《金融数学开题报告:基于CoVaR模型的证券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3600字】
- 校园鲜花小店营销策划方案
- 初二名著测试(骆驼祥子、朝花夕拾)
- 慢性腰痛-运动控制障碍亚组的研究进展
- 游戏行业云游戏平台搭建与运营方案
- 小儿泌尿道感染教学查房
- 应急供货方案及措施
- 2025 儿科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课件
- 小学票据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高级会所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禁烟禁毒班会课件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DZB200B富凌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危重病人皮肤护理
-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 人血清白蛋白-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制备工艺、特性表征与抗肿瘤效能探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