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阳—关于09年新课程语文高考若干新题型的认识3.ppt_第1页
周红阳—关于09年新课程语文高考若干新题型的认识3.ppt_第2页
周红阳—关于09年新课程语文高考若干新题型的认识3.ppt_第3页
周红阳—关于09年新课程语文高考若干新题型的认识3.ppt_第4页
周红阳—关于09年新课程语文高考若干新题型的认识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老子的话即 善良的人 我以善意对待他 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 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 以德报怨 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 善 的心理 但是 以德报怨 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 如是小怨 当然可以德报怨 比如朋友之间有些小的误会 不妨宽容一点 超然一点 以直报怨 即以自身的公正 正直来保持人生的率真和尊严 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 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与宽容心 4 阅读 论语 中的两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 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 苦乐观 2 你如何看待这种 苦乐观 的 t 参考答案 1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 2 言之成理即可 5 阅读 论语 中的一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 学 诗 乎 对曰 未也 不学 诗 无以言 鲤退而学 诗 他日 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 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 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1 从这则材料中看 作为一个老师 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 请简要回答 2 作为父亲 孔子这样教育儿子 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 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j 参考答案 1 方法上 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 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 2 示例一 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 孔子 远其子 是不偏爱儿子 说明孔子教学上不偏私 有教无类 对学生一视同仁 远其子 实际上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是君子爱子的体现 示例二 我认为孔子对儿子确实比较疏远 无私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 对儿子惜言如金 大概也缺乏耐心吧 一方面可能工作确实忙 对儿子的学习有些顾不上 另一方面 可能孔鲤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 对他的期望值不高 甚至可能有些灰心 从最终的结果看 孔鲤学无所成 是不是也可证明孔子教育儿子并不成功 6 阅读 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3 3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12 1 孔子思想的 仁 和 礼 简单而复杂 浅显而深刻 1 以上章节中最能体现孔子 仁 礼 观点的话是哪一句 2 依据上述话语 你认为孔子是怎样看待 仁 和 礼 的 请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 1 克己复礼为仁 2 仁 礼 在孔子心目中是 准则 与 品行 的关系 礼 为 准则 仁 是 品行 孔子认为 仁 这种 品性 就是 克己复礼 就是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换言之 非礼 即不 仁 仁 便是合 礼 析 孔子还强调一个人的优良 品行 要靠自身努力才能实现 为仁由己 人应该不断约束自己 克己 而去回归 礼 复礼 从而明确了 归仁 的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 评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思想 要学会正确取舍 既不可一味认同 也不能一概排斥 谈 7 阅读 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4 10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13 24 子曰 乡原 德之贼也 17 3 中庸之道 是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1 无适 无莫 是一种怎样的处世态度 2 从回答子贡的问题和否定 乡原 等来看 孔子的 中庸 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恪守 中庸之道 2 孔子的 中庸 思想具有灵活的变通性 不是通常的 折中主义 析 在孔子看来 真正的 中庸 并不是泥守居中 放弃原则的老好人 因而坚决反对和批判 伪中庸 乡原 同时 他还认为不能简单地以众人 乡人 的 好 恶 来判定 善 与 不善 评 这些均表明孔子 中庸 思想的特点就是在坚持原则下的 中行 而不 狂狷 是一种 外柔内刚 式的处世哲学和生活姿态 谈 8 阅读 论语 中的一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勉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 奡荡舟 俱不得其死然 禹 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 子曰 君子哉 若人 尚德哉 若人 1 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的社会 1分 2 在 论语 中孔子多次称颂尧 舜 禹 稷 有人说是孔子对 老死不相往来 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 对此你怎么认为 3分 s 参考答案 1 有道 有德 为政以德 2 在 论语 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 舜 禹 稷 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 并非 老死不相往来 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 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 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 而是道德的退化 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 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 秩序 优秀高尚的道德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它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精神 因此 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 包涵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9 阅读 论语 中的一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 乡原 德之贼也 1 在孔子看来 应当怎样正确地评价一个人 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分 2 为什么孔子对 乡原 之人嫉之如贼 2分 j 参考答案 1 不笼统地以众人不讲原则的好恶为依据 1分 而应区分不同的评价者 看他们的品德和评价标准 1分 2 因为 乡愿 之人 看上去忠厚老实 实则同流合污 阿世媚俗 乡愿 之人 就是那些表里不一 言行不一的伪君子 这些人欺世盗名 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 乡愿 之人不讲原则 四面讨好 自私伪善 乡愿 之人违背了仁和礼的原则 貌似中庸实则违背了中庸之道 偏离了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 10 阅读 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闵子侍侧 誾誾如也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子贡 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