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种群、群落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专题能力训练十三种群、群落一、判断题1.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2.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根据年龄结构的不同可以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3.在理想条件下,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曲线大致呈“J”型。()4.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及某些活动能力弱且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应随机取样。()6.自然界中生活的种群,食物、空间等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最终使种群呈“S”型增长。()7.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8.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而增大,当曲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9.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10.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1.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12.一般情况下,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物种丰富度低。()13.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14.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15.群落演替的原因有竞争、环境改变等。()16.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选择题1.长爪沙鼠是一种小型草原动物,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长爪沙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不同步的B.由于长爪沙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C.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内蒙古草原上长爪沙鼠的种群数量也会呈“S”型增长D.长爪沙鼠的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不同时期环境容纳量不同答案:D解析:长爪沙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长爪沙鼠变化在先,猫头鹰变化在后,A项正确。长爪沙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使再次捕获时被标记个体的比例降低,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结果偏大,B项正确。食物十分充足,但受生活空间和天敌等的影响,内蒙古草原上长爪沙鼠的种群数量也会呈“S”型增长,C项正确。种群数量围绕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大于环境容纳量,D项错误。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的数量将维持基本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环颈雉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若乙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衰老个体的数量维持基本稳定,A项正确。图中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但是环境阻力不是最小,B项错误。通过镜检观察统计酵母菌数量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原因可能是取样时没有混匀等,酵母菌个体死亡会使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高,C项错误。在不同生存条件下,环境容纳量不同,D项错误。3.(20xx全国理综)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答案:B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样方法,不需要对个体进行标记,A项错误。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常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但个体数量较少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B项正确,C、D两项错误。4.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放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不可能呈“J”型增长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呈均匀分布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D.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培养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不可能呈“J”型增长,A项正确。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故大草履虫主要分布在培养液上部,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随机分布,B项错误。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没有互利关系,不属于共生,C项错误。标志重捕法适合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常用血球计数板进行估算,D项错误。5.(20xx全国理综)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 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D解析:细菌甲属于异养生物,可将培养基中现成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A项正确。培养基更换频率不同,为细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项正确。由图中曲线可知,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近似“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C项正确。比较三组曲线,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曲线的初始阶段与其他两条曲线是一致的,即初始阶段种群会呈现“J”型增长,D项错误。6.(20xx湖北武汉模拟)某种淡水养殖鱼的养殖密度与鱼的个体生长速率、每条鱼为寻找食物的能耗及鱼群生长速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放养密度大于d3时,饲料消耗量与产量呈负相关B.随放养密度增大,渔业收入等比例增加C.与d1相比,d2密度时鱼更有机会寻找到食物D.d1是养殖的最佳密度,鱼的增长潜力最大答案:A解析:首先分析坐标中三条曲线,始终下降的是每条鱼的个体生长速率,随放养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个体生长速率下降;始终上升的是每条鱼为寻找食物的能耗;先升后降的是鱼群生长速率。因此,密度为d2时鱼群的生长速率最大。密度为d1时鱼的增长潜力最大,但是鱼群生长速率较小,不是养殖的最佳密度。7.(20xx四川重庆诊断性考试)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年一二三四五六七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1.31.351.10.950.650.330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的制约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种群数量,后少于乙种群数量,并不能判断出两种群的增长模式,A项错误。前三年甲种群数量与乙种群数量比值大于1,三年后该比值小于1,且越来越低,说明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B项错误,C项正确。草原中的兔子和牛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不会出现被淘汰的现象,D项错误。8.(2019北京石景山期末)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种更换树种前占的比例%更换树种后占的比例/%0年50年100年150年200年灰桦11005211野生蓝果木303628174红枫405039248山毛榉9209315887A.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C.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D.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答案:B解析: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后,还保留有生物生存的条件以及物种“灰桦”,所以该区域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由表可知,灰桦在竞争中不占优势,所占的比例在逐渐减少,逐渐被山毛榉所代替。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通常呈“S”型增长。更换树种后群落依然是朝着稳定性增强的方向演替,未改变演替的方向。9.(20xx安徽合肥三模)某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经历了草地、灌木、森林阶段的演替。P为生产者同化的太阳能总量,R为所有生物总呼吸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是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的生态工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P和R都逐渐增大,森林阶段P/R小于1C.从灌木演替到森林群落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D.群落演替到草地阶段,只具有水平结构,不具有垂直结构答案:A解析:退耕还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物生存,可提高生物多样性,A项正确。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P和R都逐渐增大,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时,P/R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B项错误。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生物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C项错误。群落演替到草地阶段,仍然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项错误。三、非选择题10.(20xx天津理综)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演替。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结构。(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以加快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右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答案:(1)次生垂直(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逐渐减少(3)阔叶树(4)S3解析:(1)火烧后仍有土壤条件,植物的根、种子等,故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针阔混交林与草本灌木相比群落垂直结构更复杂,对光的利用更充分。(2)根据曲线图可知,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减小,主要原因是由于阔叶树的出现,草本、灌木得到的光照量不足(减少),造成部分草本、灌木消失,最后趋于稳定。(3)针叶林凋落物分解速率慢,故可种植阔叶树,其凋落物分解较快。(4)体积越大的个体达到物种数目最大所需的面积越大,故自上向下数第3条曲线表示乔木,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11.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关系。(2)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的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型增长。(3)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消费者捕食(2)大于“S”(3)次生狐尾草解析:(1)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 《联想与想象》课件
- 肝性脑病护理指导
- 集体土地搬迁补偿合同8篇
- 生产品质部年终总结
- 液压机理论讲解
- 《祝福》公开课课件
- 三方购房协议书7篇
-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酒店会员卡制度培训大纲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教学课件
- (2025)中小学爱国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小学教材知识点系统复习大纲
- 新媒体文案写作教程(第二版)课件 项目五 微博文案写作 课件
- 《水力学》课件-第4章 水动力学基础(二)
-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的排查与治理方案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版浙江省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统编版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