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 五柳先生传注释1) 何许:何处,哪里,什么地方。许,处所。 2) 亦不详其姓字: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亦:也。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今译指名字。3) 宅:住宅。 4)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用这个作为)(之指他,五柳先生)。焉,语气助词。5) 闲静少言:闲适沉静,很少说话。闲静:悠闲安静。言:说活。6) 好读书:喜欢读书。好:喜欢,喜爱。7)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现在常用来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甚,深入,过分,很。 8)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今意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意,意旨。9) 欣然:高兴的样子。10) 性嗜酒:生性嗜好喝酒。性:天性。嗜:特别喜欢,特殊的爱好。 11) 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亲旧:形容词活用做名词,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其:代词,他。如此:这样,这种情况。 12) 或置酒而招之: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或:有时。置:准备。而:表承接,不译。招:邀请。之:他。 13) 造饮辄(zh)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造:往,到。招饮:到别人家喝酒。 14)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5) 曾(cng)不吝(l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装模作样。去留,意思是去,离开(偏义词,留不译)。 16)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冷清的样子。 17) 短褐(h)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8) 箪(dn)瓢(pi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9) 晏(y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如:的样子。20) 自娱:自娱自乐。 21) 颇示己志: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颇:副词,很(稍稍,稍微)。示:表示。志:志趣。 22)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忘记。 23)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终:结束。 24)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本文中可直接翻译为“赞”。 25) 黔(qi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6) 不戚(q)戚于贫贱,不汲(j)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7) 其言兹若人之俦(ch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兹:此。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若:像是。俦:辈,同类。 28) 衔(xin)觞(sh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拿着。 29) 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志向。以:连接词。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志:志向,志气,心志。 30) 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31) 欤(y):文言助词、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与“吗”“呢”相同;有时也表示感叹,与“啊”相同。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创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 有的人 今:或者 6.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即“把/用(它)当作/做” 今:认为,作为/把,用 7.赞曰: 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 一词多义1、以 【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 【以此自终】(连词)凭借,不翻译 2、之 【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 3、言 【闲静少言】说,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4、如 【晏如也】 的样子 【亲旧知其如此】像 5、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左右 6、其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揣测 【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重点虚词1、因以为号焉:用,助词。2、因以为号焉: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翻译成“是”。 词类活用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4、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特殊句式1、 省略句:1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 【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3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4 【造饮辄尽以此自终】缺少主语 5 【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2、 倒装句: 1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2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3 【以乐其志】应为:“以其志乐” 3、 疑问句:1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 判断句式: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2 【环堵萧然晏如也】“也”表判断5、 流传下来的成语:1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相关练习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 (1)处所 (2)到,目 (3)同类,辈 2 (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3 B 4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5 喜欢。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 不喜欢。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借酒消愁,安于现状。 主要内容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重点句子1.表明隐者心境的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精神愉悦的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 3.率真放达的句子:性嗜酒期在必醉 4.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句子: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5.表明志趣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总体概括1)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表现先生不慕名/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2)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3) 志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怎样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荣利 ”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分,又不求利益,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表现。 五柳先生总体概括: “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 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主旨 作者用凝练的笔法,以他人的视角,勾勒了一位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自己对超凡脱俗的、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坚守,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自传)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抗争。本文从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扬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难点“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课外延伸1、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 2、五柳先生传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字、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等情况。 3、除此之外,还应有家庭状况、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 4、写传记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真实。 关于作者 学生已经学过桃花源记,是作者对他理想中社会的一种向往,不用多再作介绍。下面摘录两条有关陶渊明家庭生活状况和嗜酒的材料,供参考。 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宋移晋祚(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 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本文名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品点评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属于自传。 作者故意隐去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与精神气质,更加突出本文主旨。语言朴素简练,看似平淡,实则蕴涵深刻。 本文作者在文中多处言“不”证实表明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志趣,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和安贫乐道的境界,以及对自己人格的坚持。 作品赏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山水田园诗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 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 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飘忽,也起得风趣。但不要轻轻看过,以为只是作者的趣笔,实则其中隐含深意。“许”做“处所”解,“何许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却不知何地人,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图能够声名不朽,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为号,可见他又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来便使“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这就是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似癯实腴”的境界。 作者归园田居诗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传文的“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说没有一点闲笔墨。锺嵘评陶诗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同样可以移来评他的文。“闲静”二句用正叙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正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话是比较能说到点子上的。“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相照应,“闲静”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陶诗中所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二句前后呼应,互为补充。 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分四个方面写,中心则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调。“好读书”四句是讲读书。对于“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实它只是对下文“会意”而言的。意思是说读书不求对书的系统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已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作者赠羊长史诗说:“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是这种读书态度的最好说明。 “性嗜酒”八句是讲饮酒。“造”当“到”解,“造饮”即到那里饮酒。“不吝情”是“不系恋”、“不在意”之意。亲旧招饮,造饮则醉,却不以去留为意,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更为浓足。作者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曾说:“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这几句便是写他醉酒陶情的意态。 “环堵”五句是写安贫。“堵”即“墙”,“环堵萧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结”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箪瓢”分别是盛饭和盛水器,“箪瓢屡空”即饮食不继。“晏如”是安然的样子。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处之坦然。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见出先生的高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平和的一面时说,他“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球文旅REITs发展趋势分析与本土化策略研究
- 2025股权转让合同融通协议书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授权销售合同模板正式版
- 2025建筑工程装饰材料购销合同
- 邮储银行本溪市平山区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邮储银行绥化市绥棱县2025秋招笔试会计学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葫芦岛市龙港区2025秋招笔试法律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天津市静海区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张家界市武陵源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理解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TD/T 1065-2021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正式版)
- 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课件
- CIM登峰系列方冰制冰机技术服务手册
-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可行性方案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质量控制计划QCP
- 七田真1000图记忆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运营管理指导手册(运营)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 广西各年平均工资统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