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作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问卷.doc_第1页
【马基作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问卷.doc_第2页
【马基作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问卷.doc_第3页
【马基作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问卷.doc_第4页
【马基作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问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是一个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持续增长,资源却相对缺乏,人均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的国际竞争日催激烈,无论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还是民族的角度上来说,提高我们的综合竞争力都是必要的,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所以更好地开发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对学生个人或国家民族都是件重大的事情!调查背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首发。2010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其中,“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约为91.2%,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为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分别较2008届高了1.1个、0.1个、1.7个百分点,但与2007届同类毕业生相比,“211”院校与非“211”本科院校仍分别低出2.3个、3个百分点,仅高职高专“一枝独秀”,比2007届同类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高出1.1个百分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我国2009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45%(该数据截至六月份),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总量与去年持平,但签约率比去年下降了三个百分点。 而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呈增长状态,以下是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可见,每一年毕业的大学生这么多,而适合大学生工作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而且2008年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 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至今国家的经济才刚恢复元气,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之间面对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怎么开发好自我的人力资源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每一个大学生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大学生人力资源调查问卷 作者:曾昭伟,谭伟光 时间:2010年5月20日调查方法:网上问卷调查开始时间:2010-5-20 结束时间:2010-6-2样本总数:20 份原始数据来源:/report/296514.aspx数据与分析:第1题 性别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男1260%女840%第2题 学科分类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理科1470%文科630%第3题 所在年级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大一525%大二1470%大三15%大四00%第4题 知道什么是人力资源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不知道210%有点懂,又不太懂1575%知道315%第5题 你认为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内向315%外向735%中性1050%第6题 你自己平时在人际交往时注意了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经常注意1365%偶尔735%没想过00%第7题 你觉得在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很重要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很重要1785%一般315%不是很重要00%很不重要00%第8题 你觉得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说话1995%表情1575%动作1680%眼神1470%其它细节动作1470%第9题 你觉得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你有帮助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会20100%不会00%不知道,没想过00%第10题 对目前大学生活感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学习让我感到很充实,不想参加集体活动00%学习之余有时间就参加一些集体活动840%课余时间很多,很想加入大家外出游玩1155%希望外出游玩却没有玩伴15%不管怎样,只想在宿舍呆着00%第11题 班级活动你会积极参加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会1470%不会630%第12题 你对班级活动内容的看法?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由班级负责人决定210%作为集体的一份子,我也要出主意1260%负责人选好范围我再选择630%第13题 大学刚毕业,你会如何挑选职业?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按兴趣决定,不管有多困难都会做自己喜欢的事630%只要能有发展前景都会跻身进去840%按专业,自己的特长寻找自己熟悉的工作420%父母,熟人介绍,找到什么就先干什么210%第14题 在学习上你认为自己最缺少的是什么?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独立性、自觉性840%钻研精神735%自信心15%兴趣420%其它00%第15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现在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是怎样的?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很感兴趣15%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感受1470%开始厌倦了,但为了毕业和就业坚持学习525%很讨厌00%第16题 你希望自己怎样学习?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独立支配学习时间735%请老师或其他人讲解00%老师讲为主,自学为辅630%自己学习,有问题再向老师或其他人请教735%第17题 你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如何?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15%主动完成学习任务210%能够完成学习任务1260%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525%第18题 你有没有想过为让自己知识视野更广阔而去学习研究其他专业知识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正在实践中1785%认为不必要15%从未思考过210%第19题 你作业时遇到问题的主要解决方式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自己思考解决00%找有关参考书735%问老师或同学1260%放弃或小试后放弃15%第20题 你觉得以后工作的技能将从哪里得到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现在大学的专业书,老师布置的作业中525%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个人发展兴趣上1155%生活圈中朋友的交谈15%平时生活发现315%第21题 如果现在要求你在限定时间能完成一项你从没接触过的任务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直接放弃15%先尝试一下,不行才放弃吧1050%通过各种渠道,想法设法完成任务,失败也绝不放弃945%第22题 你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通过努力应该可找到工作945%现在就业困难很大525%对就业形势很是担忧630%无所谓00%第23题 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学习成绩210%专业技能735%实习经历630%考试证书/技能认证525%第24题 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210%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525%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630%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15%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210%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420%第25题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你会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考研15%就业1680%出国15%其他210%第26题 如果您考研,原因是(限选两项)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对学术感兴趣945%希望在高校工作420%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1785%对求职恐惧315%专业就业前景不好525%第27题 如果您想出国,您首选国家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美国1155%英国420%加拿大210%澳大利亚15%日本210%第28题 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是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提高技能1680%调整择业期望值735%提高职业素质1470%职业培训840%调整心态1050%就业渠道1155%第29题 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专业成绩00%专业技能210%综合能力945%学校名气15%社会经验525%发展潜力210%思想品德15%第30题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经济收入420%个人发展机会1575%专业知识的应用00%生活环境00%工作的稳定性15%第31题 你欲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就业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国有企业420%民营企业315%外资企业945%合资企业15%政府部门210%自主创业15%第32题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城市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出生本地945%东部发达城市1155%西部发展地区00%选项小计比例1000以下00%10002000420%20003000945%3000-4000525%4000-500000%5000-600015%6000以上15%第33题 你认为你能接受的工资是? 单选题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网上调查问卷的结果。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帮助学校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我们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让我们大学生培养好就业能力。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得到缓解,大学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调查数据:毕业生薪酬报告显示,学历、行业、地区、部门以及职位这几大因素对毕业生待遇涨幅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调查表明,就学历而言,与2006年相比,2007年大专以下学历毕业生薪酬待遇下降最为明显,达到了23.86%,而上涨最为明显的是博士学位,提高了18.93%。除硕士学位(非MBA)意外地下降了7%左右,其他几个学历均有10%以上的涨幅。分析被调查人所属部门可以看出,进入研发部门的毕业生收入最高,平均达到48058元,其次是营销部门和职能部门,生产部门是所调查部门中最低的。而从职位来看,销售代表、软件开发工程师、咨询顾问是收入最高的三个职位,市场推广则位列最末。随股市的火热,金融行业一跃成为毕业生收入最高的行业。与IT、医药共列前三,而下降最快的是原料加工行业,成为收入最低的行业。全国范围,毕业生对于收入的预期以1001元至2000元者居多,占参加调查学生总数的35.1%,有11.7%的毕业生希望毕业后首份工作月收入超过5000元。上海、北京和广东毕业生的收入意愿集中在月薪2001至5000元,特别是北京和广东,希望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选择月薪在2001至3000元的人数。但是,对企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期望和企业支付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2006毕业生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期望多半不能实现。 毕业生就业调查对5800家企业了解,提供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001至2000元占企业总数的55.2%,近三分之一的企业给付的薪资在2001至3000元,只有2.4%的企业提供毕业生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但是城市差异很大。上海、北京和广州2005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四成以上在2001至3000。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毕业生收入接近邻近的城市上海,哈尔滨等城市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调查还发现,和毕业生专业知识关联度高的技术、生产和设 计 等职能薪酬水平较高,主要处于2001至3000元。调查结果分析: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就是人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其中包括:人的感知、气质、性格、兴趣、动机、态度、能力等个人素质和知识、技能。但很多人都会说这不是人的普通特质吗,几乎每个人都会拥有,算得上哪门子的资源。其实不是,很多人都误解或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存在,就因为他的普通,很多人都把它忽视,进而放弃发展了自身拥有的丰富资源,就拿态度一项来说吧,一个人的态度就决定了他的成败。而又有一种观点会说,难道态度好了,就能考上一所好的学校,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想当年,我奋发读书,热情不比别人差,但我依然靠不上清华北大,可见态度也不是万能的。说到这里,首先我可定一下,态度不是万能,世界不会随我们的主观意愿而发展,但我又不妨说一句,难道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会缺少一颗端正的心,一个良好的态度吗?我也可也肯定一下,一定不会。那好虽然说不上态度能决定一切,但至少我们不能缺少一个认真的态度,没有认真的态度,我们就在成功的起跑线上落后了,既然态度是我们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我们成功的必要资源,为什么我们还要忽视它,不把他放在眼里呢?说道当代大学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就业难。我们刨根问底十多年,到底还是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没有一个妥善的方案。但在我的观点上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当代大学生还不懂得什么是人力资源,什么是自身的优势,还不懂得如何发展自身的资源,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我刚刚提到过,当代许多大学生都误解或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存在。问到一些人,什么是人力资源?他会回答你,“成绩吧。成绩越高的人,自身资源就越多吧。”还会有另外一些人会说,“钱越多的人,资源会越丰富。”而有一些理性的说法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就算有资源了吧。”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我们自身每一个方面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自身有利的资源,不过要看我们如何去发掘,利用,来达到我们成功的目的,我们要正视我们的优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劳动分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决定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要被雇佣,首先要懂得生产使用价值,这就依赖以我们自身的人力资源。从调查数据分析可知道,相同情况下,学历越高,起薪越高,博士的工资大于硕士的工资,硕士的工资高于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本科毕业生的工资高于专科毕业生的工资。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原理来分析,劳动报酬的高低决定于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当个人的劳动时间高于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时,个人的生产效率低于社会的平均效率,相同时间内创造的财富低于社会平均创造的财富,所以他获得的劳动报酬自然低于平均值。相反,当个人的效率高于其他的人的时候,他再相同的时间内所创造的财富高于其他人,所以他获得的劳动报酬高于其他人。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我们的个人技能,知识水平越高,技术越精深,就业机会就约高。如果从行业性质来看的话,金融行业工资最高,其次是IT行业、房地产业和医药类行业。部门不同工资也不同,核心部门的收入高于其他部门,职位高的收入高于职位低。适应时代要求,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需求,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我们就应该做好人生的规划,有意向某一个方向发展。抓住时代的脉搏,才能奋勇前进。 如果从地区来看,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高于二线城市的,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最高。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都愿意留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发展,这也验证了供求定律,经济发达城市需求量大,自然就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我们发展,生存。但城市总有一个饱和度,一旦城市饱和,我们也可以到一些欠发达城市寻求自身发展,这样特别适合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同学,条条大路通罗马,人总要找到自身的位置,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里,科技人员、经纪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他们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而非传统的体力劳动,他们往往能整合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他们的劳动报酬高于体力劳动者。而脑力劳动要求的不仅是技术,更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技术水平的同时,不要忘记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在调查问卷中,不少人都有注重个人修养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