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范文_第1页
实验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范文_第2页
实验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范文_第3页
实验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范文_第4页
实验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办公范文实验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讲规范 重活动 涵养学生高尚人格*县大家可能见过这样一种现象: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是真的吗?其实这是真的。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人们说,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可见,习惯的力量多大!难怪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近年来,实验小学德育工作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为载体,在学校“立足审美、奠基人文、扬长个性、主体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以“在规范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活动中涵养学生高尚人格“为育人理念,通过规范地坚持,不仅促进了全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也扮靓了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活动育人。一、讲规范,合力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教育环境近年来,实验小学在“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思想指引下,根据实际,提出了“抓常规,求规范,树正气,谋发展” 的工作思路。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这股东风,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确定其近期工作目标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创“中小学行为规范四星级学校”,以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涵养学生高尚人格。营造氛围1、准确定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以省市县优秀班主任、辅导员为骨干、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治理工作队伍,通过行政会、教师动员大会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的含义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 “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联动效应。2、创新宣传。为突显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实验小学在“宣传”二字上加以创新,除了常规的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墙报、板报、校园网络、班队会和国旗下讲话等宣传窗口外,学校还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了以“规范行为,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宣传词征集活动,征集了“你我多一份自觉,学校多一份清洁”;“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整洁校园,人人有责”;“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数十条环境宣传词。校园内悬挂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宣传标语,走廊、教室内设置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书画作品,楼道间展示了学生每天行为习惯评比结果。一条条含义深刻的宣传标语,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书画作品,一个个红星闪闪的班级常规评比栏相互映衬,使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习惯的约束,受到美的熏陶。建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学生行为习惯有“法”可依,学校制定了大到学校、小到学生个人的各种行为习惯准则。为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我们主要通过建设班级文化来推动工作。具体做法是:有要求、有评价。“有要求”是指:我们要求班级文化建设分三步走: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班级行为文化建设。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各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设置班级展示区:“班级全家福”、“星光灿烂”、“兰亭初序”、“班级公约”,“班级周目标”,“几角”:图书角、卫生角、张贴角,桌椅板凳、书包文具等都要求以年级为单位,统一要求,做到整洁有序。2、班级管理文化建设。要求班主任充分运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法则:“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要求各班:有班级组织机构;有班风;有班级奋斗目标;有班级制度或公约。有评价激励措施,有过程性记录。按要求使用班主任工作手册,并按时召开班队会。有体现学生民主管理、制度管理的相关会议、活动资料,突出班级管理特色。3、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围绕学校总体工作,通过开展有主题、有特点的班队活动,让各种行为准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得到内化,长久坚持下去,就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班风班貌。“有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每班必须有“班级评比栏”、班级“星光灿烂”专版,每班每月必须产生班级十星,并在班级“星光灿烂”展示;学校每月评选“实小之星”。对班集体的评价,学校通过对各班“两操”、“安全”、“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等采取日评、周评、月评、期评的方式进行,评比结果与学校“星级学生”评选、“星级班级”评比、班主任津贴挂钩。二、重活动,努力涵养学生高尚人格20世纪40年代鲁宾斯坦和维果斯基以活动范畴解释人的心理结构,指出:“心理不仅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活动是个体习惯、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为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1、在活动中活动扎实的班队主题活动开展了历时近三个月的“规范行为-创星级班级,做实小之星”主题班队会竞赛活动。本次活动由少先队大队部牵头,年级组长具体负责,班主任、辅导员按照活动方案,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年级组内班队活动赛课-校区班队活动赛课-学校班队活动赛课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低年级孩子的“童眼看文明”、“我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手抄报比赛到中年级学生的“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再到高年级同学的“给家长的一封信”、“我和陋习说再见”演讲比赛等活动,都让学生真切地明白了爱护环境、礼仪待人是一个人良好内在修养的具体表现。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为绿茵校园出份力”主题活动;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实验小学学生要将共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和知识带回家庭,带到社区;积极担当“小督察员”、“小交警”、“小卫士”,对身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充分发挥 “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联动效应。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勇敢地站在交通指挥岗上,“小小交通员”告诉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他们回到家中,向家长、亲友倡议: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他们走进大街小巷向人们宣讲“花园水城是我家,人人有责爱护她”,告诉人们“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学校成立了梧桐雨文学社、红领巾合唱团、舞蹈队、竖笛队、墨香阁、绘画组、管乐队等学生社团组织组织。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里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行为习惯也得到了严格的规范,如:红领巾合唱团、舞蹈队要求队员举止优雅、仪态大方,墨香阁在练字之前就要求队员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洒墨水、不乱扔纸屑等 。可见,丰富多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