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doc_第1页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doc_第2页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doc_第3页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讨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诊断 淮南朝阳医院急救中心:宋虹 李辉 陈燕 李翔 目的:通过对非典型AMI患者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探讨非典型AMI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认识。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系统回顾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急诊诊治的非典性AMI患者4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情缓解36例,死亡3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4例。结论:掌握非典型AMI临床特点,旨在提高急诊科医生对非典型AMI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 以减少误诊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非典型AMI临床上因其症状隐匿,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急诊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急诊中心收治48例非典型AMI患者,就我院急诊科如何快速正确诊断之体会作以探讨。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诊断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或心电图的典型改变,但有血清心肌酶异常增高和血清肌钙蛋白阳性。1 1.2 一般资料 1.2.1本组48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急诊科接诊的非典型 AMI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龄55岁。 1.2.2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9例,哮喘5例,紫绀2例;(2)消化系统症状:急性胃肠炎3例,恶心呕吐1例,上腹隐痛9例,上腹剧痛伴呕血、黑便1例;(3)神经系统症状:晕厥4例,左侧偏头痛1例,烦躁、意识模糊2例,左侧肢体无力1例;(4)运动系统症状:颈项痛1例,左肩胛区痛5例,右肩胛区痛1例(5)服头孢类药物饮酒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诱发心梗3例 1.2.3梗死部位:前间壁16例,前壁5例,广泛前壁8例,下壁8例,下基底部1例,高侧壁3例,前壁加高侧壁2例,下壁加广泛前壁1例,心内膜下3例,右室壁1例。 1.2.4既往有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12例,肺心病3例,型糖尿病6例,脑梗塞2例,高脂血症5例,癫痫2例,合并多发病种的5例,既往身体健康3例。1.3 方法及结果 根据AMI的诊断标准1,本组39例接诊后经采集病史和查体,可疑为AMI,立即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和急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检测2,均在30 min内确诊; 7例后经心电图动态观察配合化验检查而确诊。2例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本组从发病到确诊时间6 h以内46例,均在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2 其中28例给予急诊PTC介入治疗,10例家人拒绝急诊PCI介入治疗而选择传统药物溶栓治疗。7例失去了溶栓及介入的治疗机会患者,及时给予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并予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调脂等综合治疗。3例入院后猝死。病情缓解36例,死亡3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4例。2 探讨与体会 探讨非典型AMI为心肌氧供需不平衡引起心肌组织损伤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的基础大多数为冠脉动脉粥样硬化6 非典型性AMI患者在30-60分钟内接受治疗者死亡率为1%,而90分钟至3小时者死亡率为10%,因此要就树立“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6 因其临床症状表现较复杂,症状多种多样,又缺乏特点性胸痛易造成误诊,故本病死亡率高.文献报道50%的非典性AMI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后1h内3。 综上所述:对于非典型而又高度怀疑AMI者,务必要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不论以何种主诉就诊,都应重视心脏方面的相关病史采集,要严密观察和反复检查,及时做18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学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的检测检查。但凡临床上遇35岁以上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者,(1)就诊时合并有心悸、冷汗、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降低、心音低钝等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者(2)无明原因的明显乏力、心前区不适、胸闷,牙痛、上腹痛等症状者,(3)尤其是对于突发头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肢体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排除中枢、代谢、中毒等疾病者。(4)对于理化因素及人文因素机体突发应激改变的,急诊医师都要要想到非典型AMI的可能,且不可拘泥于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而放弃拟诊。也不可局部症状诊断或局限疼痛器官的思维方法而误诊。认真仔细地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密切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全面了解非典型性AMI的临床类型及特点,尽快早期诊断与确诊。为非典型AMI介入和溶栓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典型AMI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74-1383. 3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