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计算机硬件组装课件.ppt_第1页
3.计算机硬件组装课件.ppt_第2页
3.计算机硬件组装课件.ppt_第3页
3.计算机硬件组装课件.ppt_第4页
3.计算机硬件组装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计算机硬件组装 主要内容 3 1注意事项3 2跳线设置3 3组装过程3 4组装步骤3 5启动电脑检查硬件配置3 6基本CMOS设置3 7常见组装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 关于安全电压与安全电流 其次要避免损坏硬件设备 组装之前要先放掉身上的静电 配件要轻拿轻放 各电源线接头不要插反 CPU的金三角不要插反 硬盘和机箱应用粗纹螺丝固定 而软驱 光驱和板卡用细纹螺丝固定 连接软驱的数据线要注意有交叉的一端应连接软驱 主板在拿出机箱后应在其下垫上软物 安装时在固定孔下放绝缘垫片 在安装板卡时不要过分用力 避免破坏主板电路 在安装CPU的风扇时使用螺丝刀不要用力过猛 碰坏主板电路板 在固定主板时一定要对准螺丝孔 不要在主板与机箱之间多安装螺丝 机箱前面板连线时要认真阅读主板说明书 保证各种开关 指示灯正确 主要内容 3 1注意事项3 2跳线设置3 3组装过程3 4组装步骤 跳线主要用来进行处理器设定 包括外频与倍频系数 外部时钟 ExternalClock 是处理器与其他部件通讯的时钟频率 处理器的实际工作频率 则是外频乘上倍频系数 multiplier 举例来说 如果外频是133 33MHz 而倍频值为13 实际就是1733MHz 3 2 1主板跳线设置 CPU与外部时钟 每个IDE接口可以接2台设备 硬盘数据线上总共有三个接头 一个插在主板上 另外两个接IDE设备 如果将单一硬盘接到IDE接口上 那这块硬盘需要被设为单盘 Single 或主盘 Master 如果要接两个IDE设备 那其中一块要设置为主盘 另一块则是从盘 Slave 一般用跳线来设定磁盘驱动器的主从 3 2 2IDE设备跳线 某硬盘跳线设置 光驱跳线设置 主要内容 3 1注意事项3 2跳线设置3 3组装过程3 4组装步骤 微机组装过程概要 打开空机箱 安装主板 安装RAM 处理器与风扇 安装显卡与声卡 安装硬盘与软盘 安装软盘与CD ROM光驱 连接数据线 将磁盘驱动器与主机板接上电源 连接机箱前端面板的缆线 主要内容 3 1注意事项3 2跳线设置3 3组装过程3 4组装步骤 松开螺丝就可以分别将机箱的两个侧面板卸下来 有些机箱是采用一体成型的倒U型外壳 不管机箱是如何设计的 一般都能从两侧进入要放置PC设备的内部空间 打开机箱后 就会看到机箱制造商提供了哪些配件 除电源线和螺丝钉外 有时还会看到一组机箱脚架 1 打开空机箱 机箱 主机中常见零件包括 网卡 软驱 CD ROM光驱 声卡 硬盘 数据线 显卡 RAM CPU风扇 主板 2 准备安装零件 微机部件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不同 还可能会需要下表所示的配备 2 准备安装零件 相当数量的机箱主板底架是固定在机箱上的 应该先让机箱侧躺 接着要把用来固定主板的铜柱拧紧到主板底架上 在主板底架上通常都会有比实际需要更多的螺丝孔留在上面 这些都是按照标准位置预留的 与主板上的固定孔相对应 在安装前需要对比一下主板 决定金属铜柱要装的位置 3 安装主板 机箱主板底架 计算机上固定用的螺丝一般有两类 如右图所示 上面的螺丝螺纹较宽 下面的是细螺纹的 固定主板一般用细螺纹的 3 安装主板 螺丝 安装CPU 首先将CPU插入其插座 先把插座旁的小拉杆抬起来 如果从下方来检查CPU 会发现有缺少针脚的定位处 将其对准插座 不要插反 如图所示 注意 在安插过程中切不要用力按压CPU 所有的针脚应该是平顺地滑进插座中 4 安装CPU与风扇 安装CPU 涂抹散热膏 一定要在CPU上涂散热膏或加块散热垫 这有助于将热量由处理器传导至散热装置上 没有在处理器上使用导热介质可能会导致运行不稳定 频繁死机等问题 一些散热装置附带散热膏 常用的散热膏是导热硅脂 能够很好地填充散热片和CPU之间的缝隙 注意不要涂抹的过多 反倒会影响散热效果 4 安装CPU与风扇 涂抹散热膏 安装散热风扇 由于现代CPU功耗高 发热量大 因此需要风扇这种主动散热装置 各类CPU使用的散热片和风扇的结构和安装方法各不相同 图中是Socket478架构的Pentium4系统的散热风扇 4 安装CPU与风扇 安装风扇 连接风扇电源 风扇电源线的连接端一般有3条电线 其中两条用来传送电源 第三条则用来监控风扇的转速 因此BIOS能够监测风扇的转速 4 安装CPU与风扇 连接CPU风扇电源 RAM必须配合主板 目前市面上有3种类型的RAM SDRAM DDRSDRAM与DDRIISDRAM 主板的芯片组决定要选用哪种RAM 可以在主板使用手册中找到相关规格 内存条底部的限位可确保RAM正确安装 在安装之前先将RAM对齐其插槽 然后小心地将模块压入插槽中 正确插入的话 两侧的卡口便会扣紧 5 安装内存条 安装内存条 现在电脑电源盒分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普通电源 AT电源 给普通结构的AT主板使用 另一种是新型的ATX电源 安装电源比较简单 把电源放在电源固定架上 使电源后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应 然后拧上螺丝即可 6 安装电源盒 ATX电源 安装电源 硬盘跳线后 就可以安装硬盘了 每部磁盘驱动器的每侧使用两颗螺丝 磁盘散热的问题需要注意 对于现今的磁盘驱动器而言 转速达7 200rpm的硬盘其温度很快就会上升至50 以上 因此应该在它们之间留有空隙以避免热量累积 固定硬盘用宽螺纹英制螺丝 软驱用细螺纹的 CD ROM光驱也需要先设置跳线 CD ROM光驱的散热也是要加以考虑的 安装时注意不要把螺丝拧得太紧 太大的压力会对机箱产生过大的拉力而导致扭曲 光驱的转速越快 这种效应就越严重 螺丝只要锁紧到光驱稳固即可 固定光驱用细螺纹螺丝 7 安装硬盘 光驱与软驱 显卡通常采用AGP或PCI E插槽 一般位于主板的中央 其他扩展卡一般采用PCI插槽 如声卡 安装前 需要从机箱的背板去除适当的插槽挡板 PCI插槽一般有若干个 理论上各个插槽都是相同的 可以随意选择 固定扩展卡一般使用细螺纹螺丝 8 安装显卡 声卡与网卡 安装扩展卡 有两种主要的数据线 34 pin的软盘数据线与供连接硬盘及CD ROM的40 pin的硬盘数据线 ATA33线有40条线缆 ATA66线有80条线缆 数据线在其第一针脚位有颜色 主板和许多磁盘驱动器有对应的辨识标志 如果数据线插头没有限位又找不到辨识标志 经验上第一针就在电源接头的旁边 9 连接数据线 IDE和软驱数据线 安装数据线 如果要用微机播放CD或运行带有CD音轨的软件 则需要连接此线 连接在光驱和声卡之间 通常音频线是3芯或者4芯的 其中有红色 白色的线是连接左右声道的 黑色的线是地线 Windows98SE以上操作系统支持CD音频数字播放 此时此线不是必需的 10 连接CD音频线 连接CD音频线 安装在内部的电源盒至少有5个插头以提供磁盘驱动器电源 硬盘和光驱采用大4Pin电源接头 软驱采用小4Pin插头主板电源插头有两种 一为主电源插头 是大型的ATX插头 一是专为CPU供电的ATX12V或P6 11 连接电源连接端 主板电源接头硬盘电源接头 提供前面板功能的接脚一般在主板的右下角 通常在主板上有这些描述的简写 SP SPK或SPEAK 扬声器 RS RE RST RESET或RESETSW 复位开关 PWR PW PWSW PS或PowerSW 电源开关 PWLED PWRLED或PowerLED 电源指示灯 HD HDDLED 硬盘指示灯 一般彩色线缆为正极 黑白为负极 12 连接前面板信号线 前面板信号线 其他外设如显示器 键盘 鼠标等 将其插入主板上的相应位置 并接好数据线和电源线 13 连接各种外设数据线和电源线 补充 测试最小系统 在主板上装好CPU和内存后 为防止主板 内存和CPU不能正常工作 最好先作检查最小系统 若工作正常再将主板装入机箱 如果信心十足 此步骤可以省略 测试最小系统具体做法是 1 在主板总线槽上插入显卡 注意显卡的总线类型应该与主板扩展槽的总线类型一致 现在的显卡一般都是AGP显卡 2 连接显示器 注意显示器信号电缆与显卡的D型头方向一致 插上键盘 3 把电源的主板电源插头插到主板上 一定注意方向 4 插入主机箱和显示器电源 5 开启显示器和机箱的电源开关 6 机器自动进入自检状态 并正常显示 说明一切OK 7 关闭电源 拆下显示卡 键盘和电源 准备后面的安装工作 特别提示 测试最小系统时 在机箱上放一块硬纸板 将主板放在纸板上 避免主板被短路 如果没有插入键盘 在开机时 会提示 Keyboarderrorornokeyboardpresent 错误 可以不管它 14 最后检查 主板跳线设定 处理器的设定对吗 磁盘驱动器跳线设定 主 从正确吗 处理器 RAM模块是否稳固安装在其插座上 扩充卡是否稳固安装在其插槽上 所有的缆线都接上了吗 连接正确吗 缆线稳固接牢了吗 所有扩充卡上的螺丝的旋紧或卡口卡好吗 磁盘驱动器是否牢固 所有磁盘驱动器的电源缆线是否都已连接 3 5启动电脑检查硬件配置 1 观察有无异常情况打开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电源 如无显示 硬盘或软驱的指示灯常亮 喇叭响多次提示音等 都是不正常现象 参见后面 常见组装问题的解决方案 开启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的电源后 在启动操作系统之前 一般的机器有显示三屏信息 下面以一台电脑为例 说明开启电脑时前三屏显示的内容 这台电脑的主要配置如下 CPU IntelP42 0AGHz 主板 技嘉GA 8IEX 内存 256MBKingstonDDRSDRAM 显卡 GAINWARDGF4 MX460 硬盘 MAXTOR40GB 2 观察硬件配置电脑自检的显示过程如下 1 自检显示的第一屏最上方是显卡的型号 芯片组信息及显卡上的显存容量和类型 如图3 6所示 2 自检显示的第二屏最上方是BIOS的版本号 在CMOSSETUP中设置的语言是中文 如图3 7所示 图3 6启动电脑时的第一屏显示 显卡有关信息 NV17ProVGABIOSVersion4 17 00 45 10Copyright C 1996 2002NVIDIACorp 64 0MBRAM 图3 7启动电脑时的第二屏显示 主板系统BIOS有关信息 AwardModularBlOSv6 00PG EnergyStarAllyCopgright C 1984 2002 AwardSoftware Inc Intel845EAGPSetB10Sfor81EXF5CheckSystemHealth VCore 1 500主处理器 IntelPentium R 42 0AGHz 100 20 0 内存测试 262144KOKMemoryFrequency293MHz第一通道主 MAXTOR6L040J2A93 0500第一通道从 无第二通道主 无第二通道从 ASUSCD S520 A1 8K按DEL进入设置 DualBIOS Q Flash06 21 2002 I845E 6A69VG0MC 00 3 接下来是内存的自检过程 注意内存的容量 4 即插即用板卡的初始化 如初始化PnP声卡 并显示其类型等 5 显示探测到的硬盘品牌和型号 6 显示探测到的CD ROM品牌和型号 7 第二屏的最下面 提示按DEL键进入CMOS设置程序 8 自检显示的第三屏通常是一个硬件配置表格 自检第一屏 显卡商标 类型 显卡BIOS版本号 显示缓冲内存大小和类型 图3 6是这台电脑开启时的第一屏显示 自检第二屏 BIOS商标 版本号 芯片组类型 内存自检 探测即插即用板卡 如声卡等 硬盘和CD ROM 图3 7是这台电脑开启时的第二屏显示 这屏内容可以按键盘上的 Pause 暂停键查看 合理设置CMOS参数 可以加快自检的速度 参见第7 1 3节优化CMOS参数设置 自检第三屏 显示硬件配置表 在启动DOS或Win98等操作系统之前 会显示一个系统硬件配置表 包括CPU类型和主频 Cache大小 内存大小 软驱 硬盘 CD ROM 显示器类型 串口 并口基地址 内存类型等 这屏内容可以按键盘上的 Pause 暂停键查看 第三屏内容显示完后 就开始启动DOS或win98等操作系统 进入相应的状态 启动的驱动器可能是软驱 硬盘或CD ROM 当硬盘还没有安装操作系统时 肯定只能从软盘或CD ROM启动 启动后把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到硬盘中 3 6基本CMOS设置 在组装完电脑后 要设定日期 时间 硬盘类型 软驱类型 显示器类型 对于软跳线的主板还要设置CPU的倍频 外频 工作电压等 这些信息被存放在主板上的CMOSRAM芯片中 供电脑软件系统使用 CMOS设置是指用BIOS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提供的SETUP设置程序 设置电脑的一些的参数 并存放在CMOSRAM中 CMOSRAM由主板上的后备电池供电 它的功耗非常低 即使长时间不开机 CMOS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 1 进入CMOSSETUP在开机时 按住特定的热键 不同类型的BIOS 热键可能不同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AWARDBIOS 进入CMOS设置的热键是Del键 即可进入CMOS设置界面 几种典型BIOS进入CMOS设置的热键见表3 1 表3 1几种典型BIOS进入CMOS设置程序的热键 如果热键不起作用 就在刚开机的时候 按住空格键不动 系统在自检时会报告键盘错误等信息 并提示按某键进入SETUP界面 目前以AwardBIOS最为多见 它被很多Pentium级 PentiumMMX级 P P 和P4的主板采用 以AwardBIOSSETUP为例 当开机第二屏出现时 按下Del键 进入CMOS设置的主界面 将光带移到 STANDARDCMOSSETUP 上 按回车键进入标准CMOS设置 出现如图3 8所示的界面 其中带背景的项是可以改变的参数 基本操作键功能如下 ROMPCI ISABIOS 2A59ISM9 CMOSSETUPUTILITYAWARDSOFTWARE INC Date mm dd yy Thu May292003Time hh mm ss 05 29 08 图3 8AwardBIOS标准CMOS设置 返回退出 ESC键帮助 F1选择要改变的项 光标移动键改变参数 PageUpPageDown 键 2 最基本的CMOS设置1 设定日期和时间Date 日期设定 该项用来设置mm 月份 dd 日 yyyy 年份 现在的主板都已经解决了2000年问题 Y2K千年虫问题 Time 时间设定 该项实现时间设置 即hh 小时 mm 分钟 ss 秒钟 这里采取24小时制 日期和时间的设定 也可以在启动DOS系统或Windows98系统后进行设置 如通过DOS的DATE和TIME命令来修改日期和时间 修改的日期和时间会自动存入CMOS中 在Windows98的任务栏最右边 用鼠标左键双击时间后 出现日期时间界面 此时就可以修改日期和时间 修改的日期和时间会自动存入CMOS中 2 设定硬盘参数 HARDDISKS 该选项可以设置安装在系统中的IDE硬盘的参数 包括硬盘的TYPE 类型 SIZE 大小 CYLS 柱面数 HEAD 磁头数 PRECOMP 写补偿 LANDZ 磁头停放柱面 SECTOR 每一磁道的扇区数 MODE 模式 对于硬盘类型设置为 用户 User 时 其模式 MODE 有四种选择 Normal Large LBA和AUTO 其中Normal模式 只支持容量不大于504MB的硬盘 Large模式只支持容量不超过1GB的硬盘 LBA支持现在的大容量硬盘 AUTO则是根据当前使用的硬盘自动选用相应的模式 建议硬盘的设置方法 把硬盘类型 TYPE 设置为 AUTO 模式设置为 AUTO 其它参数就不用设置了 这种方法简单 安全 可靠 设置硬盘参数时 要注意你的硬盘是连接在IDE1 Primary 还是IDE2 Secondary 上 是主设备 Master 还是从设备 Slave 要不干脆把四个硬盘参数中的TYPE和MODE都设置为 AUTO 以不变应万变 3 设定软驱类型设定电脑配置的软驱类型 可以设置的值是360KB 5 25in 1 2MB 5 25in 720KB 3 5in 1 44MB 3 5in 2 88MB 3 5in以及None等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软盘驱动器 还是1 44MB的3 5英寸驱动器 4 标准CMOS设置中的其它几项设置在标准CMOS设置中的另外三个参数 做如下设置 Floppy3ModeSupport Disabled 这是日本标准的软驱 一般设置为Disabled Video EGA VGA 若是单色显示器 选Mono 彩色显示器 选EGA VGA HaltOn All butKeyboard 此选项决定系统在何时要停止运行 一般选择 AllErrors 任何错误都停止运行 或 All butKeyboard 除键盘以外的所有错误 5 设定CPU倍频 外频 工作电压这一项设置是对于软跳线的主板而言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硬跳线的主板 在安装CPU时 就应该设置好 请跳过这一步 具体设置方法请务必参考主板说明书 6 设定内存的工作平率频率这一项设置是对于软跳线的主板而言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硬跳线的主板 在安装内存条时 就应该设置好 请跳过这一步 现在的主板可以设置内存的工作频率与前沿总线 FSB 频率不同 即异步 具体设置方法请务必参考主板说明书 特别提示 CMOS中的日期和时间 由于有主板上的后备电池供电 即使关闭电脑后 仍然在走时 所以你每次开机时日期和时间总是正确的 IDE类型硬盘的参数必须设置正确 否则 系统不能识别硬盘 或不能启动电脑 或读写硬盘出错 当你对参数没有把握时 可以使硬盘类型 TYPE 和模式 MODE 设置为 AUTO SCSI类型的硬盘不需要在CMOS中设置参数 CD ROM不需要在CMOS中设置参数 但它要有驱动程序支持 才能访问光盘 没有安装第二软驱时 不要设置DriveB的类型 否则 有时会出现错误 3 7常见组装问题的解决方案 1 打开电源时 屏幕没有显示 黑屏 电脑正常启动时 喇叭响一声 AwardBIOS 屏幕上有自检的画面 黑屏时的故障分析如下 1 如果喇叭不响 并且无显示 可能的故障原因有 CPU安装是否正确 主机和显示器的电源线是否接好 电源指示灯是否亮 电源风扇是否转动 显示器与显卡之间的信号线是否正确连接 喇叭是否完好 喇叭与主板之间的信号连线是否正确连接 主板上的BIOS是否被CIH这类病毒攻击 如果是病毒破坏了BIOS 则要取下BIOS芯片 用写入器重写相同类型主板的BIOS 再插入你的主板上 主板自身故障 更换主板 2 如果喇叭响 但无显示 可能的故障原因有 显示器电源 包括电源线 电源指示灯是否亮 显示器与显卡之间的信号线是否正确连接 内存和显卡等安装是否正确 2 开机后软驱或硬盘指示灯常亮不熄灭故障原因 硬盘和软驱访问指示灯常亮 其原因是 扁平信号电缆接反 带颜色的边线没有对应第一脚 解决方法 关闭电源 拔下信号电缆 按照正确的方向插入 3 开机自检时 没有提示发现硬盘和光驱故障原因 硬盘 光驱的电源线或信号线没有连接 硬盘 光驱的主从跳线同时设置在 Master 或同时设置在 Slave 并且使用同一根信号电缆 解决方法 对于第一种情况 正确插入电源线或扁平信号线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 处理方法有两种 把硬盘设为 Master 把光驱设为 Slave 使用同一根扁平信号线 增加一根IDE扁平信号电缆 硬盘和光驱都设置成 Master 硬盘和光驱分别连接IDE1和IDE2接口 4 自检时 提示 Keyboarderrorornokeyboardpresent 故障原因 键盘没有插入键盘接口 或接触不好 解决方法 将键盘插头插入机箱背板上的键盘接口上 5 开机后 过一段时间死机故障原因 1 内存质量问题 2 CPU的工作频率超过了标称的额定工作频率 3 CPU的散热不良 如 CPU风扇不转 解决方法 更换内存 降低CPU的工作频率 3 加大CPU散热片 弄活你的CPU风扇 安装第2硬盘的先决条件1 有新增硬盘的安装空间2 机箱电源能满足新增硬盘电源需求3 尚有空闲的硬盘线插头 补充 安装双硬盘的方法 硬盘的主 从状态设置和安装 1 完全由硬盘跳线器设置 2 由硬盘跳线器和40芯特制硬盘线配合确定 3 合理连接双硬盘 4 新增硬盘的安装 主板BIOS中需设置的项目 1 STANDARDCMOSSETUP 设置 2 INTEGRATEDPERIPHERALS 设置 1 优先选择与原硬盘同品牌的硬盘2 注意同线联接的其它IDE设备主 从设置 3 硬盘与主板的兼容问题4 双硬盘联接同一硬盘线时避免超频 安装双硬盘时需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 盘符交错 呢 举个例子 假设两硬盘各有四个分区 甲硬盘的C D E F盘卷标分别为M1 M2 M3 M4 乙硬盘的C D E F盘卷标分别为S1 S2 S3 S4 那么以甲硬盘为主盘 乙硬盘为从盘安装双硬盘后 盘符顺序将是M1 S1 M2 M3 M4 S2 S3 S4 而不是M1 M2 M3 M4 S1 S2 S3 S4 这是因为M1与S1都是系统分区 解决双硬盘盘符交错的问题 双硬盘盘符的排序规则第一硬盘的系统分区 跟着是第二硬盘的系统分区 接着是第一硬盘的逻辑分区 最后是第二硬盘的逻辑分区 解决办法1 先安装好双硬盘然后再安装各软件2 用新盘作主盘 旧盘作从盘 将要用的软件都装在主盘中 而用从盘作备份 必要时还会将从盘拆下来作其它用处 给XP减肥 微软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东西 但是并不是每样功能或者服务对我们都有用 所以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发挥一下DIY精神 把这些我们用不着的东西清除掉 让WindowsXP也解解压 1 删除系统中不必要文件 1 删除系统文件备份在系统文件中的 system32 dllcache 目录里 有将近250MB的文件 它们是Windows XP系统文件的备份 当WindowsXP的系统文件被替换 删除或修改时 WindowsXP可以自动从中提取出相应的系统文件还原 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该文件夹不能直接删除 而要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Sfc exe purgecache命令清除 2 删除驱动备份删除WindowsXP系统目录中的 drivercache i386 目录下的Driver cab文件 该文件保存着硬件驱动程序的备份 一般情况下无需使用 即使需要安装新硬件 可将WindowsXP的安装光盘插入光驱即可 3 删除无用的输入法在 Windows ime 文件夹保存有输入法相关的文件 其中的繁体中文 日文 韩文输入法对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用 我们可将 chtime imjp8 1 imkr6 1 三个目录删除 它们分别是繁体中文 日文 韩文输入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约80MB硬盘空间了 4 删除帮助文件在使用的WindowsXP的初期系统的帮助是非常有用的 但随着对系统越来越熟悉 帮助文件也就越来越多余 此时可以考虑将其删除 XP的帮助文件均储存在系统安装目录下的Help文件夹下 可将其下的文件及目录全部删掉 2 减少系统占用的硬盘空间 1 关闭系统还原系统还原可以将计算机返回到一个较早的时间 称还原点 而不会丢失我们最近的工作 但使用的时间一长 它会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手工设置 以减少硬盘占用量 打开 系统属性 对话框 选择对话框中的 系统还原 选项卡 选择 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 复选框以关闭系统还原 如果不关闭系统还原功能 可仅为系统所在的磁盘或分区设置还原 先选择系统所在的分区 单击 配置 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取消 关闭这个驱动器的系统还原 选项 并可设置用于系统还原的磁盘空间大小 2 关闭休眠支持休眠功能会占用不少的硬盘空间 如果使用得少不妨将共关闭 关闭的方法是的 打开 控制面板 双击 电源选项 在弹出的 电源选项属性 对话框中选择 休眠 选项卡 取消 启用休眠 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