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运输提升-胶带2010.7.ppt_第1页
3.运输提升-胶带2010.7.ppt_第2页
3.运输提升-胶带2010.7.ppt_第3页
3.运输提升-胶带2010.7.ppt_第4页
3.运输提升-胶带2010.7.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胶带输送机 胶带输送机 第一节胶带输送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二节胶带输送机的运转与维护 第一节胶带输送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胶带输送机又称为皮带运输机 它是以胶带兼作牵引机构和承载机构的连续动作式运输机械 它是矿井上下广泛使用的运输设备之一 与刮板输送机比较 有以下主要优点 1 输送能力大 一般为200一400t h 高的可达1000t h以上 胶带输送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单机水平铺设长度大 可达300一800m 强力输送机可达4000m以上 因而在一定的运输距离内 可减少转载次数和工作人员 3 运行阻力小 耗电量低 约为刮板输送机耗电量的1 3一1 5 4 安全可靠 噪音小 在运输过程中对煤炭的破碎作用小 煤炭与胶带一起移动 所以磨损也较小 胶带输送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胶带输送机的缺点是 机身高 不便于装载 传动装置尺寸比较大 胶带价格贵 且强度较低 不耐货载的猛烈冲击 不适于运有棱角的货载 易损坏 普通胶带输送机伸长与缩短都不方便 而且不能弯曲 不适应弯曲巷道条件使用 胶带输送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胶带输送机可用于除采煤工作面以外的水平及倾斜运输 如采区平巷 上 下山 斜井 平铜 选煤厂等运输中 但倾角受到一定限制 在通常情况下 倾斜向上输送原煤时 允许倾角不超过20 块煤不大于18 向下运输时 允许倾角不超过15 胶带输送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胶带输送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胶带1绕经主动滚筒2和机尾部的换向滚筒3形成一个无极的环形带 上下两股胶带都由安装在机架上的托辊4支承 并由拉紧装置5给胶带以正常运转所需的张紧力 工作时 主动 滚筒由电动机经减速器传动 通过它与胶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胶带运行 货载装在上股胶带上和胶带一起运动 到达端部时卸载 利用专门的卸载装置也可在中间卸载 皮带型号 带宽B 650 1200mm功率N 75 630kW运量Q 160 1100t h带速V 1 2 5m s倾角上运 1 19 27 下运 2 18 25 胶带输送机的胶带 既是牵引机构 也是承载机构 为了增加它的承载能力 上股胶带由一组槽形托辊支承 形成槽形断面 以增加装载断面积加大装载量 下股胶带由平托辊支承 由于托辊内两端装有滚动轴承 胶带在托辊上的运动属于滚动摩擦 所以转动灵活 运行阻力较小 输送机胶带 第二节胶带输送机的运转与维护 胶带输送机在运转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胶带跑偏胶带与传动滚筒打滑胶带的局部损坏 机械磨损与撕裂等 软启动技术 由于井下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 使运输距离越来越长 电机总功率越来越大 带式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 的速度越来越高 因此对带式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 的启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减小电机启动时引起对减速机的冲击和振动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要求对电动机实现软启动是十分必要的 软启动技术 带式输送机启动的 软启动 概念 即利用机械 液压或电气控制手段 通过延长设备启动时间 取得斜率较小的启动加速度曲线 使被启动设备在启动全过程中避免受到冲击 而从零速平稳过渡到全速的启动方式称之为 软启动 软启动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采用电量控制 二是采用电液控制 软启动技术 t a t1 t2 轨距轮缘距及弯道 1轨距轮缘距轨距就是两条钢轨的轨头内侧距离Sg 如图5 1所示 而两轮轮缘外侧距离SL叫做轮缘距 为了防止矿车轮缘被钢轨卡住 一般要求Sg比SL大l0mm的间隙 此间隙不能太大 否则车轮会发生摆动 煤矿采用的标准轨距为600 900mm两种 根据煤矿设计规范规定 今后新建矿井为了施工和生产时的轨距一致 窄轨运输井上下统一为600mm 轨距 2弯道轨道线路在弯道处的铺设要注意三个问题 外轨抬高 轨距加宽 有足够的弯道半径 1 弯道处外轨抬高当车辆经过弯道时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使车轮轮缘向外轨挤压 不仅使钢轨与轮缘磨损加重 而且也增加了运行阻力 甚至造成翻车事故 为了消除离心力的影响 在弯道处要将外轨抬高一个 h值 弯道处轨距加宽 当在弯道上行驶时 因矿车两根主轴固定在车架上 汽车不同 其轴线不能和弯道半径在个方向上 矿车在弯道上成弦状布置一故车轮的轮缘就不与轨道平行 使轮缘与钢轨磨损加剧 当轴距较大且弯道半径又小时 轮对将被钢轨卡住 或被挤出轨面而掉道 所以在弯道处应将轨距适当加宽 轴距越大 弯道半径越小 轨距加宽量就越大 通常 加宽量在5一15mm范围内 轨距加宽的方法是外轨不动 内轨向里移 3 弯道半径由于车辆在弯道处行驶会产生离心力扩而离心力的数值是随行车速度的增加和弯道半径的减小而增大矛下为保证车辆在弯道上的正常运行 煤矿井下规定的最小弯道半径为 第二节矿车 一 矿车的用途与分类矿车是矿山运输设备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设备 为了适应矿山运输各种工作的需要 使用着大量不同类型和结构的矿用车辆 这些车辆可综合分类如 1 运货矿车1 运送矿石 煤炭等货载的有 固定车箱式矿车 翻转车箱式矿车 底卸式矿车 自卸式矿车等几种 2 运送器材设备的有 材料车 平板车 矿车 2 人车 358 359条 专门运送人员一的车辆叫做人车 它分为斜巷人车及平巷人车两种 3 专用矿车专用矿车分为炸药车 水车 消防车 卫生车及其它专用矿车等 矿用车辆中用得最多的是运送货载的矿车 其中以固定车箱式的矿车数量为最多 约占一般矿井矿车总数的80 以上 事故案例 2008年 9月10日18时10分许 江西上饶县田墩镇长安煤矿7名职工上班下井时 违规乘坐矿车 由于矿车插销滑落 造成跑车 致使发生7人死亡事故 事故案例 2008年5月30日6时10分 黑龙江牡丹江市穆棱市 光义煤矿一井工人违章进入运料车下井时 车辆发生跑车事故 造成5人死亡 1人重伤 9人轻伤 2008年6月21日19时40分 重庆垫江县廖家槽煤矿 乡镇有证 井下明斜井变坡点以下150m处发生跑车事故 造成正在清理主斜井的3名运输工人被撞死亡 事故案例 2008年1月7日9时44分 湖北宜昌市秭归县王子沟煤矿 乡镇有证 井下因风筒脱落 瓦斯积聚 造成4人窒息死亡 1人下落不明 事故案例 6月16日19时52分 淮南矿业集团李嘴孜煤矿3122 3 回采工作面掩护支架架尾拆架时 护架突然落下 埋压三人 到22时45分抢险结束 三人均死亡 事故案例 一 事故经过 2008年4月3日 XX矿多营公司残采队在联络巷上山提运单体支柱及材料共11车 当提运第5勾 车提至上变坡点3米处时 绞车突然向前拉翻跑出 将司机李XX甩出并砸伤 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案例 二 事故原因 1 绞车底盘与基础固定螺丝不上帽 造成绞车拉翻伤人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 残采队队长安排不了解该绞车结构 不懂安装绞车技术的工人去凑乎安绞车 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 事故案例 三 防范措施 1 针对此次事故 要加大对所有机电设备的排查维护 对存在的隐患要积极整改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事业心教育 强化内部管理 将安全生产落实在现场 落实在实处 3 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强化岗位练兵 切实提高职工的操作水平和自主保安意识 事故案例 经过 1984年7月18日 XX煤矿XX采煤工作面夜班检修班 在接班试运转后正常组织检修 皮带维修工张XX负责对皮带进行维修工作 由于试运转过程中发现皮带尾的导向滚筒损坏 随向当班工长要求增加人员 更换滚筒 当班工长安排刘XX 王XX协同张XX更换滚筒 在更换完滚筒后 张XX 王XX前往机头 准备试运转 在皮带正常运行过程中 刘XX为图省事 怕累 跳上了运行中的皮带 在即将到皮带头时 由于张XX 王XX在操作峒室内 未能及时发现刘XX发出的信号 致使未能及时停机 刘XX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从运行中的皮带跳下 由于惯性的作用 刘XX落地并摔倒 头部摔在不倒翁上 造成头部严重受伤 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案例 原因 1 刘XX存在怕累 图省事思想 违章乘坐运行的皮带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刘XX乘坐皮带 违章作业是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张XX 刘XX 王XX自保 互保意识不强 3 当班工长工作安排未经特殊工种培训的刘XX参加皮带维修工作 工作安排不当是本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防范措施 1 组织职工重新学习 三大规程 及安全技术措施 并结合此次事故教训 举一反三 深刻反思 开展好警示教育 2 深刻接受这次事故教训 迅速开展 反事故 反三违 反四乎三惯 反麻痹 反松懈 反低境界管理 反低标准作业 活动 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力度 强化现场精品工程意识 切实消灭不安全的隐患 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防范措施 3 加强对皮带运行的监管 坚决杜绝乘坐皮带现象的发生 4 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当班特殊工种的持证情况 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做到合理分配 矿车特征 二 矿车的主要技术特征矿车的主要技术特征有 容量 外形尺寸 轨距 轴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