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课件(1).pptx_第1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课件(1).pptx_第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课件(1).pptx_第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课件(1).pptx_第4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课件(1).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节弹力 试一试 想一想 用力分别压弹簧 拉橡皮筋 挤压橡皮泥 捏面团 松手后 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恢复到原来形状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 想一想 例如 尺子 橡皮擦 白纸 钢锯条 泥巴 面团 皮肤 哪些类似橡皮筋 或橡皮泥 想一想 类似橡皮筋 尺子 橡皮擦 钢锯条 皮肤 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 试概括一下 类似橡皮泥 白纸 面团 泥巴 1 弹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 塑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一 弹力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 3 弹性限度 发生弹性形变时的最大形变量 超过弹性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原状 手压气球 感受一下 手拉弹簧 发生弹性形变时 物体 弹性 弹力 产生 4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思考 1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 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 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例子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桌面对书 压力 支持力 提出问题 书发生形变吗 为什么 压力怎么来的 桌子形变了吗 为什么 支持力怎么来的 F压 F支 分析 书发生了形变 要恢复原状 要向下恢复 所以向下产生弹力 压力 桌子发生了形变 要恢复原状 要向上恢复 所以向上产生弹力 支持力 所以拉力 压力 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2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1 弹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物体间要互相接触 F支 F压 试一试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 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产生的弹力也就越大 3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 形变量越大 弹力越大 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 想一想 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 想一想 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 想一想 辨析 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 可见 压力 推力 拉力都属于弹力 弹力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 观察两个对比实验 可得出什么结论 塑料板上压的重物越重 塑料板弯曲得越 大 小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 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根据物体形变的大小可以测定力的大小 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可以测定力的大小 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拉弹簧用的力越大 弹簧伸得越 二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1 构造 由刻度盘 弹簧 指针 挂钩等组成 3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或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 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使用前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 若不是 应调零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测量值 5N 0 5N 0 2N 3 5N 1 4N 2 使用时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测量前 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 避免指针 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读数时 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1 6N 3 5N 读数 弹簧测力计指针的读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力的大小 是一端的力的大小 而不是两端的受力之和 信息快递 头发能承受的拉力随年龄而变化 20岁组人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最大 平均约1 72N 30岁组的平均约1 5N 40岁组的平均约1 38N 60组的平均约0 95N 10岁以下的平均约0 84N 5 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小结 一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1 弹性和塑性 2 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3 构造 1 用途 测量力的大小 4 使用 观察 检查 测量 读写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 也能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D 反馈练习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若指针在 0 刻度的下方就开始测量 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A 相同B 偏小C 偏大D 无法确定 反馈练习 C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 0 刻度处 C 使用时弹簧 指针 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反馈练习 A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1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 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 一去不复返 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 年龄大了一事无成 那就只好悲伤 后悔 出自 汉乐府 长歌行 2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 人要有所成就 必须刻苦努力 不可放任自流 出自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引 朱熹小简 3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意思是 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 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 出自 三国志 魏书 4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 读书多了 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 出自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大志非才不就 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 没有才 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 不学习 就不能成大才 出自6 明 郑心材 郑敬中摘语 6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 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 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出自 诸葛亮集 诫子书 7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 下决心学习 连吃饭也忘记了 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 出自 论语 述而 8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 惟克果断 乃罔后艰 意思是 取得伟大的功业 由于有伟大的志向 完成伟大的功业 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办事果断 没有后患 出自 尚书 周官 9积财千万 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 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 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 出自 颜氏家训 勉学 10立志言为本 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 人的立志 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 修养自已的品德 应以行动为先 出自 唐 吴叔达 言行相顾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意思是 不要虚度年华 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 只有徒叹奈何了 出自 宋 岳飞 满江红 12人品 学问 俱成于志气 无志气人 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 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 渊博的学问 都是由于他有志气 没有志气的人 什么事也做不成 出自 清 申居郧 西岩赘语 13山积而高 泽积而长 意思是 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 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 比喻知识 业绩都是由少到多 由小到大长期积累 创造而成功的 出自 唐 刘禹锡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 必本于思 思则得知 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 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 思考就能得到知识 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 出自 宋 晁说之 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 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 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 连一蒿也不能放松 比喻学习不要自满 要坚持有恒 16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 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 出自 朱熹语录 17学者不患立志不高 患不足以继之耳 不患立言不善 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 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 就怕不能持之以恒 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 就怕自己不照着做 出自 薛方山记述 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 志小则易足 易足则无进 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 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 学习要树立大志 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 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 学习要有勇气 缺乏勇气 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 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