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培训之质量检验员(PPT 86页).ppt_第1页
品质管理培训之质量检验员(PPT 86页).ppt_第2页
品质管理培训之质量检验员(PPT 86页).ppt_第3页
品质管理培训之质量检验员(PPT 86页).ppt_第4页
品质管理培训之质量检验员(PPT 86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品质管理培训 之质量检验员 2 课程的目的 3 课程主要内容 4 CHAPTER1 质量检验的 基本知识 5 何谓品质 Quality 6 几种质量观念您认为正确吗 7 1 改善品质代价太昂贵 负担不起 2 品质问题是在生产线上作业的作业员造成3 品质是品管部门的事 4 我们用的是全套进口设备 最好的原材料 所以我们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5 我们已经通过ISO9000认证 质量没有问题 6 以前我们一直这样做 没有出什么问题 今天我们也这样做 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几种质量观念您认为正确吗 8 一 什么是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标准 要求 指明示的 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 1 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 2 特性和要求之间符合性的比较得出质量好坏的程度3 质量具有经济性 广义性 时效性和相对性4 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的概念 9 如何理解产品 质量 以手机为例 10 质量的经济性最少的资源投入 获得最大的效益 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 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11 质量的时效性顾客要求会不断提高 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的相对性需求不同 质量要求也就不同 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12 找出顾客的需要 然后满足需要 13 顾客的识别 顾客是谁 内部顾客 接收我做完的结果后 执行下一个作业的公司内部员工 外部顾客 接收制品或服务的公司外部顾客 利益关系者 对制品 服务或Process有要求事项的股东 政府等 14 品质的几种正确观念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只要有隐患的就一定会发生质量是设计 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三不政策 不接受 不制造 不流出下一流程就是客户预防胜于检验质量管理始于培训 终于培训 15 传统和现代品质观点 16 品质管理的发展 操作员的品质管制阶段 领班品质管理阶段 检验的品质管制阶段 统计品质管理分阶段 全面品质管理阶段 想一想您公司品质管理在哪个阶段 17 世界质量发展史代表人物 18 过程改进的基本方法 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创立 也称为戴明循环 P D C A PDCACycle 循环 P Plan 计划 D Do 实施 C Check 确认 A Action 措施 19 P计划D执行C检讨A改进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制订计划 按照质量计划 目标和措施及其分工实际执行 对执行情况 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剖析问题确定原因采取措施 PDCA的四个阶段 20 PDCA模型 大环套小环不断上升的循环 APCD APCD 维持 改善 维持 改善 21 标准化 是以相关人员能够公平地获取利益或方便为目的 进而谋求统一化 单纯化 对物体 性能 能力 配置 状态 动作 节奏 方法 顺序 责任 义务 权限 思考方式 概念等设定的基准 一般以文章 图片 表格 样本等具体的表现形式表示 以国际标准制定的测量单位为基准 EXAMPLE 米 m 公斤 kg 秒 s 安培 A 等 米 m 光处于真空状态下 在1 299 792 458秒内所进行的路径距离 安培 A 无限长且有着极其微小甚至可忽视的圆形断面积的两条平行的直线导体 在真空中 相距1m间隔的时候 使两条导体之间 在每1m产生1千万分之2牛顿力的一定电流 什么叫标准 22 合理设定标准并对其灵活运用的组织行为 即不管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制作 都能够制作出相同的物体而制定的做事方法 统一化把几种规格融合为一个规格 使生产出来的商品在使用上能够实现互换的行为 单纯化对材料 商品等物品的形式 大小 等级等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减少的行为 专业化对需求者的要求条件和生产者的制造条件进行对比之后 把品种限定为符合生产者条件的产品 由此尽量减少产品的种类 从而具备高效生产体制的行为 什么叫标准化 23 标准化的目的 与产业社会的发展一同 以等比级数增大的产品种类和人际关系行为的单纯化 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及消除贸易障碍 保护全体消费者及共同社会的权益 保卫安全 健康及生命 技能和尺数的互换性 标准化的对象 重复频率及发生不良 故障 CLAIM等现象的频率较高的 有可能实现系列化的 需求量较多的 同一个步骤 方针 手法 顺序被很多人重复进行的 如果不按照标准 就无法实现的 24 标准的水平和种类 上述的内容中 社内标准带有全体社员都要遵守的强制性 但是国际规则 国家规则 团体规则等公司以外的标准是带有部分强制性 要求事项 或劝告的性质 25 制订标准 标准制度的条件 标准是 现场的法律 要具备法律的条件 标准管理部门 SpecControlCenter 要由质量部门胜任 要有全体协商部门 相关部门 的协商 质量部门的协商要绝对符合要求条件 同时要确认质量产生的影响 进行部分的改善等变更时 要按照规定的步骤执行 标准的条件 应详细制定标准 确保依照标准就能准确无误地进行作业 要记录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在业务 作业 上确保无误差或失误 要确认是否经过正当步骤 协商 认证 生效条件等 要确保变更后没有任何痕迹或误差的因素 禁止手写或修改 修改前标准的废除比发布的有效标准更加重要 标准是以使用者为主 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主 标准要让人员便于阅读 便于理解 便于遵守 26 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 什么是检验 概念 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 适当时结合测量 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理解 对产品而言 就是对根据产品标准 检验规程对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进行观察和判断 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 并把特性值和规格值作比较 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符合性评价 27 检验的基本知识 二 什么是质量检验 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 测量 试验 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 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检验活动 质量检验的三要素 A 对象 产品质量特性 要求 B 方法 观察 测量 试验等C 判定 方法是通过检验结果和要求的比较 28 质量检验要素关系图 明确三要素是质量检验的前提 29 检验的作用 鉴别合格与不合格 把关 预防 判定工程的变化 评价产品的残次程度 30 检验的类型 31 检验的基本步骤 制定品质标准根据具体的检验对象 选定该产品品质特性 并制定产品的正品和次品的识别标准 如良品和不良品标准 轻重缺陷标准等 设定AQL 什么是AQL呢 对次品率 可从AQL0 01至10之间的16个阶段的中选择合适的 制定检验水平 G 和S 1 S 2 S 3及S 4 检验水平越低 样品就越少 检验费用也越少 但同时生产者的风险和消费者的风险就要增加 G 当检验费用比较高时 G 普通情况下使用 G 当检验费用比较低时 S 1至S 4 当进行破坏性实验 特别是高价实验时 32 检验的基本步骤 续 制定抽样方式 通常情况下使用一次抽样 决定选择一次抽样 二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 制定检验的检验阶段 从正常检验 加严检验 放宽检验中 制定选择哪一个检验 虽然最初的检验从正常检验开始 但随着实绩可调整严格的程度 注意 以上 1 5个步骤 通常作成检验基准书或叫检验指引 制定检查LOT的组成及大小 各LOT尽可能从实际出发 聚集在相同的条件下 在几乎相同的时期形成的相同的形式 相同的种类 相同的尺寸及相同成分的产品来构成 33 检验的基本步骤 续 找出抽样方法 利用表格找出抽样方法 包括抽样数 合格 不合格判定数 采集样品进行随机抽样使其代表检验的LOT 在使用二次抽样 多次抽样时 各个样品不从LOT的全体中选择是不行的 检验样品 选定检验场所 环境 如外观检验台 光亮要求 选定检验必须的计量器 实验装置 检验工具 模具等 同时需要考虑测量装置的精密度 根据既定的方法检验样品 并调查次品或缺点数 34 检验的基本步骤 续 判定检验LOT的合格 不合格 处理LOT 对合格的LOT 除掉检验中所发现的所有次品后接受之 对除掉次品后的不足部分 可用正品补充 经修理 修整后 经负责人同意才可按指定的方法交货 对不合格的LOT 退货 可直接返还给交货者 全选 加工 对此Lot进行100 检验 去除所有次品 或者在不把缺点全部修理之前 不允许再次提交 特采 根据缺点的影响程度决定 记录检验结果制定统一的CheckSheet 记录检验所必要的检验结果 35 检验的基本步骤说明 1 合理的抽样 1 所谓的抽样 Sampling 样品 根据MIL STD 105D的质量管理术语是指 为某种目的从批量中采集的样品 2 在工厂对原料和产品抽样 Sampling 的目的 是为 对作为对象的某批量测定特性值 以此为依据对某批量 即对Lot采取措施Action 抽样的目的 因没能采集好样品 使得比制造工程所发生的实际不良率少时 就会对制造工程进行错误的判断或采取错误的措施而对产品质量造成大的损失 抽样的重要性 36 2 抽样的分类 是从全部Lot中随机 随机 Random 抽样的方法 RandomSampling 适用于以分层 Stratified 或多阶段 Multi Stage 抽样在各层提取样品 或用分组 Cluster或成串 抽样在许多分组中提取几个分组样品时 随机抽样 RandomSampling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LOT 样品 37 2 抽样的分类 续 1 一次抽样检验 从Lot中进行一次抽样 根据所提取的样品实验结果 判定合格 不合格的检验方法 2 二次抽样检验 从Lot中抽取样品 选择其中的次品 与判定基准比较 如果出现明确的合格 不合格的结果时 采纳其判定结果 如果出现不明确的结果时 进行二次的采样 然后按一定的量进行实验 把获得的结果与第一次的结果累计 根据累计后的成绩 判定是合格 不合格的检验方法 3 多次抽样检验 把二次抽样检验的方式 扩大为三次以上的抽样方式 4 逐次抽样检验 选择一个或者一定量的样品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利用其累计的成绩 随时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 迅速判定其是否合格 不合格的检验方式 根据抽样检验形态和方式分类 38 3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MIL STD 105D GB T2828 1 进行购买方检查时尽量使其合格的品质标准 在MIL中 AQL的品质LOT 尽可能达到较高的合格率 以此选择抽样方式 AQL表示次品率 或者每100单位中缺点数的多少 在MIL中 当AQL为10以下时 次品率或者每100单位中缺点数均可适用 但是 当AQL超过10时 只适用于每100单位的缺点数 每100单位缺点数可看作是每1个单位平均缺点数的100倍 在105D中 为了与次品率 表并用 不使用平均缺点数 而使用每100单位的缺点数 AQL 合格品质水准 AcceptableQualityLevel 39 有必要为可能发生的所有缺点设置AQL值 有时对结构简单的零件和全部缺点概括起来制定AQL值 但有时对普通的产品 可按缺点或次品的不同级别分别制定AQL值 如 对严重不良的次品 AQL值制定为1 5 而对轻微的次品 AQL值为1 4 轻重缺陷同时存在时 按重缺陷判定 如 性能不良的次品 AQL值制定为0 65 外观不良的次品 AQL值制定为2 5 特殊情况下 可采用与上述原则不同的制定AQL值 AQL值的制定方法 40 在MIL STD 105D中 对检验单位 根据所采取的检验项目所发生的所有缺点 按重要性分为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轻微缺陷等3个等级 致命缺陷 CriticalDefective 产品存在的缺陷会给使用者使用 保管时带来危险 人身安全等 如汽车刹车不灵 电器爆炸 燃烧等是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MajorDefective 虽然达不到致命缺陷的程度 但是不能使用 或者实际降低产品的使用性 不能达到设定的要求 如电器电源打不开 设定定时不起作用等 轻微缺陷 MinorDefective 虽然不适合于所规定的要求条件 但实际上使用没有问题的缺陷 如外观的颜色差异一般为轻缺陷 尺寸稍微有差异 但不影响实装 也可能为轻缺陷 缺陷的分类 41 MIL样品字母表 特殊检验标准SpecialInspectionLevel S 一般检验标准GeneralInspectionLevel G 42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43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44 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45 现在 我们来练习一下 2 导弹发射器上的元件出货检验采用GB T2828 1 已知N 500 AQL 0 1 IL 求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1 某电子元件的出货检验中采用GB T2828 1 规定AQL 1 5 检验水平G 求N 2000时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3 某电子元件输入检验采用GB T2828 1 已知N 450 重缺陷AQL 0 4 轻缺陷AQL 0 65 IL 求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46 严格度调整方法 连续10个LOT的复杂检查 改善品质的措施 连续10个LOT合格 连续5个LOT中 2个LOT不合格 连续5个LOT合格 LOT不合格 或者有条件合格 生产不规则 停滞 买方认证 次品总数在有限个数以下 生产认证 加严检验 正常检验 放宽检验 终止检验 47 特别采用 特采 Lot检查结果判定不合格时 如果因日程和费用方面对双方造成较大的损失时 不得已实施特别采用 特别采用适用条件 不影响产品的特性质量 如尺寸不良 但不影响实装等 不应有以后再发生的忧虑 根本的防止对策 采用后 不得分层 即使需要分层 也要得到不须分层管理的认可 特采注意事项 并非任何产品均可特采 而是在出现不得已的原因和情况时 才可以实施 是交易双方和公司相关部门充分协商后 但同时 必须履行以下原则 a 特采原则上只限1个LOT实施 b 特采必须明确期限 c 对交货后发现的同样不良品不给予认定 d 对主要质量特性不给予认定 不合格LOT特采使用 48 检验结果的记录在为质量管理或可靠性管理的数据的应用和为保证质量而保存该数据等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有必要经过有关部门对需要收集什么样的数据 什么样的工作表更为合理等内容的探讨 彻底实施样式的统一和工作表的登记管理 检验记录 49 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认定 它是一种管理性的检验活动 它是产品检验的延伸 检验和验证是产品放行前必须的二个过程 验证是对检验结果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记录进行的综合评定 产品验证 免检料的品质控制 50 验证的主要内容 查验提供的质量凭证 规格 编号 名称 合格证明等确认检验依据 技术性文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记录报告的有效性 全面正确 对产品进行复核 必要时抽测 备注 注意批号的对应 51 监视 监视是对某项事物按规定的要求给予的观察 注视 检验和验证 监视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 是检验的一种补充形式 3 常用于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对过程进行的生产工艺的控制 52 什么才是合格的检验员 视力好 细心 把关意识 品质意识 反映灵敏 责任心 必备技能 监督 培训 考核 激励 压力 方法 53 检验员必备的知识和技法 54 本章讨论 质量检验关键是什么 主动沟通了解需求 明确要求 思考 认真 紧扣问题 Howtodo 方法 55 本章小结 工作坊一强化品质意识 动手 理论联系实际 56 CHAPTER2 之策划 质量检验 57 质量检验策划图 记住缺一不可 58 典型的组织架构 集中管理型和分散管理型区别在于PQC的行政管理隶属不同 集中式属于品质部 而分散型则属于生产部 59 检验员作业的过程 各环节互相影响 60 检验员培训项目 对一个检验过程您明确了这些吗 61 不准不精 精确不准 准确不精 既准又精 量測系统基础知识 62 影响量測的因素 环境的影响量器本身的影响被量測件本身的影响量測人員技术的影响 如保养不良 事后检验不准确 量测压力不当 被量测物夹持方式不对 观测姿势不正确 使用方法不对及读数错误等 63 使用前的准备原則工作上的油污 切屑必須先行清除 工作的毛邊及表面狀況必須先處理 以免刮傷量具接觸面 量具上的防護油 先以細布擦拭乾淨 檢查量具 校验量具 確定量具已歸零 并作成記錄 將待使用的量具整齊排列於工作台面上 不可重疊放置 使用時的原則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 測量壓力要適中 卡尺的使用 避免手指接觸量具測量面 例如塊規鏡面 使用界限規時 不可強行使量規通過不該通過的尺寸 例如螺紋塞規不可強行旋轉進入 不可將量具夾於虎鉗上使用 要用專用之固定座 不可濫用量具 以免降低量具精度 游標尺爪不可當劃針 64 使用后的维护原則量具使用后 所沾之切屑 油污應立即清除 並以甲苯或酒精溶劑擦拭乾淨 量具表面塗以輕級防鏽油 存放於專用工具箱或加防塵罩 量具儲存應定期檢視量具狀況 并立即處理生鏽或不洁的現象 并作保养記錄 電子儀器長期不用 要定時通電 各運動部件要适時動一動 以防日久不用卡住 65 CHAPTER3 质量检验 之品质管理分析方法 66 方法一 直方图 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數据分為几個相等的區間作為橫軸 并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所出現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 用柱子排列起來的圖形 直方圖可顯示數据的三種特性 集中的趨勢 數据的范圍 分布的形狀 67 统计各组频数 2818222714621 68 方法二 散布图 為研究兩個變量間之相關性 而搜集成對二組數据 在方格紙上以點來表示出二個特性值之間相關情形的圖形 稱之為散布圖 其主要功用 知道兩組數据 原因与結果 之間是否相關及其相關程度 69 方法三 鱼骨图 將特性 結果 以及可能對其造成影響的要因 原因 之關系 用狀似魚骨的圖形有系統地匯集而成的圖形 此圖為日本石川馨博士所發明 又叫石川圖 因其形狀似魚骨 又稱魚骨圖 其在闡明原因与結果之關系 亦稱因果圖 70 方法四 柏拉图 當我們要解決問題時 總會發現問題的要因很多 不知從何著手 因此最好找出其影響度較大的几個要因 再按优先順序 一一謀求改善對策 才能以有限的人力和時間 有效地解決問題 柏拉圖就是這樣一种供你找出重要要因的一種統計工具 故又稱ABC圖 重點分析圖 71 为什么机器停了 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为什么轮轴阻力过大 为什么轮轴被磨损 为什么会有杂质 方法五 5问法 72 在轻松的气氛下 透过自由想象产生的创意和替代方案 这种方法以如下2点为依据 1 集体思考能够互相刺激 比个人独自思考更容易想出好的构想 2 在没有批评 自由开放的所氛中 想象力能最有效的发挥 方法六 脑力激荡法 脑力激荡四原则 禁止批评自由奔放追求提案量充分活用别人的创意 73 有效解决问题的步骤 标准化 PDCA持续改进 74 本章总结 工作坊二绘制 直方图 75 CHAPTER4 质量检验之 检验作业实例 76 各位 我们将回到工作中去 作一个检验员 课堂考试 某厂品质部待检区有一批10月22日生产的MP301A产品500PCS 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